手机版
1 1 1

《观领袖 品党史》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略论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实践

  戚义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们知道,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是由毛泽东提出、周恩来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正式宣布的。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农业现代化(或近代化)有很多思考,这些思考是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毛泽东关于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思想及实践,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主革命后期:明确提出革命胜利后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笔者通过查阅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的著作、年谱等文献发现,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开始使用“近代化”这个词,个别时候也使用“现代化”这个词;从1945年后,他们开始比较密集地使用“近代化”这个词;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们往往将“近代化”和“现代化”作为同义词交替使用;后来渐渐规范为使用“现代化”而不再使用“近代化”。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之所以会在1945年后比较密集地使用“近代化”这个词,与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一文的发表有关。进入1945年,我们国内形势出现可喜的发展势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继续展开局部反攻;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形势也令人振奋。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日子已指日可待。在这个历史时刻,人们期待已久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4月24日,毛泽东向七大提交了经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的《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农业近代化”的目标。他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如果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第一次系统、完整、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等重大问题,那么《论联合政府》则进一步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设新中国的目标任务。此后,“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以及“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这样的词句,成为毛泽东以及其他中央领导人讲话中的常用语。如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集的会议上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时明确指出:“中国人民的任务,是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帝国主义被打倒以后,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改革,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会议明确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农业的“近代化”是相对于“古代化”而言的。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时讲到胜利后的经济政策时分析道:“中国已经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现代性的工业经济,这是进步的,这是和古代不同的。”“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是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的,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其分散性和个体性。据此,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还提出了“农业社会化”这个命题。他说:“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因此,在毛泽东看来,要实现农业的近代化,主要的任务就是改变农业的分散性和个体性特征,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是实现农业近代化(或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除,在这点上,我们已经或者即将区别于古代,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这里,毛泽东使用了“现代化”这个词,从现在掌握的文献资料看,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显然,这里的“现代化”是作为“近代化”的同义语使用的。不管是“近代化”还是“现代化”都是相对于古代而言的。因为封建的土地关系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通过土地革命将土地从地主转到农民手里,就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而造成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

  通过发展各种合作社走向农业集体化,是实现农业近代化(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毛泽东看来,将地主的土地收归农民所有,这仅仅是第一步,还是没有改变农业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的个体生产的性质,生产力还是受到束缚。“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当时在解放区的一些农村,农民们已经自发地在自愿原则下组织起各种初级的合作社,如变工队、互助组、换工班之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粮食产量的增加。毛泽东认为,合作社带有社会主义性质,代表了农业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应当尽量推广。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更是明确指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当然,在全国的解放战争还未完全胜利的情况下,进行土地革命、将土地由地主所有变为农民个体所有,仍然是我们当时的主要任务。互助合作社,在民主革命时期还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还没有变成一种现实的任务。大规模地组织合作社成为一种现实的迫切任务,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农业社会化的步骤上,提出先搞合作化、再搞机械化,以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步骤相适应

  农业要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就必须实行集体化规模经营和机械化耕种。在集体化和机械化的步骤上,建国初期,我们党一开始认为集体化要以机械化为条件,要先实行机械化,再实行集体化。这是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苏联模式就是先搞机械化,后搞集体化;依靠政权力量,强制消灭富农经济,一举实现全盘集体化。但是这种模式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在我国一些搞过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就个别出现了劳动互助社、耕田队甚至生产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互助团体,只是当时没有大规模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开始广泛地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并且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开始成批地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截至1951年底,全国已经有300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事实证明,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产量,一般皆超过同样土地的单干户和一般互助组的水平。这说明,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即使没有先进的农业机械,只要出于农民自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逐渐产生了先搞合作化、后搞机械化的农业现代化设想。1951年夏,毛泽东在同刘少奇、刘澜涛、薄一波等谈合作化问题时提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工厂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分工以形成新生产力的阶段,则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1953年2月25日,毛泽东在南下考察途中,了解了一些地方的农业互助合作情况后说:“看来,农业不先搞机械化,也能实现合作化,中国不一定仿照苏联的作法。”1953年11月4日,在第三次全国农业互助工作会议结束前夕,毛泽东在同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陈伯达、廖鲁言谈话时指出:“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现在是既需要,又可能,潜在力很大。”“对于个体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搞互助合作,办合作社,这不仅是个方向,而且是当前的任务。”随着1953年下半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加快,向着更广、更高的阶段发展。

  在1953年11月4日的谈话中,毛泽东说:“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不合实际就错了。切合实际就是要看需要与可能,可能就是包括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干部条件。”当时搞合作化的可能性在于:1、新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有搞合作化的政治条件;2、在土地革命完成之后,获得土地后的广大农民有搞互助合作的愿望;3、我们共产党人从民主革命时期一直到建国初期有搞互助合作的经验。

  在毛泽东看来,农业的社会化走先搞合作化、后搞机械化的路子,除了具有可能性外,更关键的是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可是工业化的发展客观上又要求农业社会化要有相应的发展。“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这是因为,个体的分散的小生产条件下,我国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满足不了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同时农业上大规模机器的使用,也“只有在农业已经形成了合作化的大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才有使用的可能,或者才能大量地使用”。因此,毛泽东1955年7月31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离开农业合作化而孤立地去进行的”,不解决合作化问题,“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绝大的困难,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总之,在毛泽东看来,在废除封建土地地主所有制之后,搞合作化是实现农业社会化的必要步骤,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从实际效果来看,从1951年冬毛泽东主持制定第一个农业互助合作决议,到1956年底合作化的完成,我们对分散、落后的个体农业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总共用了5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1955年下半年后,出现了过急过快的毛病。但是,从总体上说,这场合作化运动是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引起社会震荡,没有出现像苏联集体化过程中出现的粮食减产现象,反而连年增产。同时,在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办了很多单家独户的个体农民根本办不了的事,如在全国普遍开展的规模不等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同时,农业的集体化也为农业的机械化和科学种田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都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在由落后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明确提出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一)从“工业农业并举”的方针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新中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将重工业作为工业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必要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因此,在建设问题上,就存在一个在国民经济中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地位比例关系问题。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其中第一大关系就是农、轻、重的关系。他指出,必须处理好农轻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这样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可以更多更快地发展重工业。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在谈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时又再次指出“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提出“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讲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时,又再次强调: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指出:“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现在,要着重宣传农业。”这里,毛泽东实际上是在提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农业现代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在1957年2月27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还指出,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全体人民进行和平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又再次提到“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说法后来逐渐演变为“三个现代化”的说法。后来,1959年底至1960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就完整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也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现代化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将现代化机械和农具改良有机结合起来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的集体化是农业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两个重要方面,农业的机械化属于技术革命层次,农业的集体化则属于生产关系革命层次。同时,农业机械化也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如毛泽东所说:“什么是生产力呢?除人力以外就是机器。”因此,在对个体农业集体化的生产关系改造完成之后,毛泽东开始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农业机械化上。195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就提出要“推广新式农具”,“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逐步地实行农业机械化”。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写了一份《党内通信》,主要谈农业问题,他在信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10月31日,他在给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的关于发展畜牧业问题的信中又提出:“用机械装备农业,是农、林、牧三结合大发展的决定性条件。”1959年下半年,根据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的建议,农业机械部正式成立,对实行农业技术革新和发展农业机械工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所说的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生产工具的机械化。他在1959年4月指出:“提到机械化,用机械制造化学肥料这件事,必须包括在内。逐年增加化学肥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因此,除了直接的农用工具的机械化外,农业机械化还体现在像化肥生产这样为农业服务的行业和部门的机械化水平上。

  关于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毛泽东在1959年4月29日的《党内通信》中曾提出一个时间表:“要有十年时间”,“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农业机械部成立后,他在给吴冷西的信中还认为“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看来为期不远了”。但随着对形势认识的不断深化,毛泽东对实行农业机械化的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1959年底至1960年初,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曾说过:“我们要实现全盘机械化,第二个十年还不行,恐怕要第三个十年以至更长的时间。”事实上,要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手工小农经济历史的农业大国全面实行农业机械化,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几代人的艰苦努力。

  也正由于认识到农业机械化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毛泽东在强调农业机械化发展任务的同时,还强调要提倡半机械化和改良工具,将之视为机械化的一种补充。比如,1958年3月20日,他在成都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改良农具运动应该推广到一切地方去,它的意义很大。这是个伟大的革命,是个技术革命的萌芽,它有伟大的意义,它带着伟大革命的性质。几亿农民在搞这个事,这个事情一搞,并不亚于机械化。”他在这一天的讲话提纲中还写道:“现代化机械与改良农具的对立统一。”对改良农具的推崇可见一斑。在毛泽东看来,在机械化水平不够时,半机械化、农具改良以及其他农业技术革新,都应该大大提倡,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也反对一味片面强调机械化的做法,而主张洋土并举、大中小并举;他认为在农业机械化的最初阶段即大机器还不够的条件下,搞半机械化和农具改良是一个行之有效因而值得提倡的好办法。

  鉴于这种认识,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们调整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骤,把推广半机械化农具和发展小型动力机械提到了首要地位。1961年至1962年,国家每年拿出20万吨钢材制造小农具。从1960年到1964年上半年,农机系统共推广各种半机械化农具2000多万件。在发展农村动力机械方面,重视手扶拖拉机和小功率排灌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推广应用,改变了只重视大马力动力机的倾向。同时,第一机械工业部还大力发展化肥设备,支援农业生产。到1964年,累计生产10套年产2.5万吨合成氨设备;并与化工部联合研制了年产5万吨合成氨和8万吨尿素(以后实际年产6万吨合成氨和11万吨尿素)的成套设备,于1966年安装投产。 

  四、简要结论

  以上我们简略回顾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思想和相关实践。毛泽东对农业现代化的探索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近代以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相比,我国的农业是落后的。因此,在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之后,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克服小农经济的个体性和分散性。在大规模的合作化运动完成之后,毛泽东认为,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的生产关系方面的障碍已经基本消除,下面的问题是怎样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于是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机械化成为重要目标。

  总体上来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集体领导下,我国农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力取得了巨大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错误的教训,但都是出于尽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良好愿望,是好心犯的错误。发生这些错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

  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1、社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大方向,分散的个体的小农经济是没有出路的;2、在农业现代化的步骤和方法上,要从农村的实际生产力水平出发,从农村的实际生产条件出发,稳妥慎重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在新中国成立前30年的基础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当前,我国从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好时机。我们要抓住机遇,既积极又稳妥、因地制宜地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式,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原载《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5日 16:33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