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十论党的宗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同志亲自到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此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耗时九年建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国家级革命纪念建筑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英雄的尊重与缅怀。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手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背则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了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前面那段碑文。从这段碑文中,就可以读出中国共产党人不纪一党之功,而以人民为重的博大胸怀,也读出了毛泽东同志深远的人民情结与历史的眼光。而不忘记人民的也不会被人民忘记,尊重历史的一定会得到历史的尊重,这似乎也是一条定理。这一点至少已为我党近百年来的实践所证明。

共产党虽然成为了执政党,为了代表全中国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又建立了政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激动人心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同时,并用他那高亢的声音喊出了“人民万岁”的时代最强音。“人民万岁”,这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从来没有过的事!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所独有的一种博大情怀。

后来人已很难理解这些带有人民字样的政治概念与宣言所拥有的博大深远的内涵。这个内涵只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苦难中,在中国人民为了结束这个苦难,而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的一百余年的浴血奋战的历程中才能够寻找到,才能证明它真正的涵义,而绝非只是几个简单的概念与口号。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中国才真正成为了人民的中国,人民才真正成其为人,成其为国家的主人,才不再受剥削与压迫。而今,我们似乎已很难再找到那种感觉,但我们必须找回那种感觉,才能找到幸福感。这就是为什么说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意义所在,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信非虚言。

那么,毛泽东同志又为什么会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重,刘胡兰同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呢?

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587、589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讲得十分明白: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谋利益的。能够为这一宗旨而奉献自己生命,是共产党人的最高境界。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证明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是不谋私利的党。

毛泽东同志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讲道:“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要使全国人民有这样的信心: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597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全中国人民大众”是我们的“上帝”,这也许正是我党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根本宗旨的两块基石。而这个宗旨一经确立,就已经明确了我们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人民是真正的主人,而我们则是人民大众的公仆。我们的党不仅把它写在了自己的文献中,写进了党章里,而且把它落实在了自己的行动中。所以,近百年来,我们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在困难挫折中,在历史的种种考验面前,带领着全国人民从失败中走向胜利,从艰难困苦中走向胜利。历史不能忘记,党的宗旨不能忘记。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3日 15:12 来源:光明网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