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见证——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章节选读】

在全世界都在争论如何应对利比亚局势时,希拉里计划先到利比亚邻国、革命后的埃及和突尼斯观察那里的情况。休玛、菲利普·雷恩斯和杰克·沙利文认真地安排了行程,重新审视了希拉里在开罗和突尼斯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处地点和每一次官方会晤。如果希拉里同某些积极分子会面或者到访特定地点,可能又会被误解成美国释放出什么政策信号。不过在到访北非前,希拉里要先到巴黎,解决一次核危机,还要从巴基斯坦情报机关的魔爪中解救一名美国人。

现在“大书”里的内容一如世界局势那样极度混乱。国务院大楼里的人员忙得不可开交。突尼斯和埃及的局势每天都有新变化,近东事务部门向“大书”提供的简报文件往往刚印出来就过时了。在利比亚的革命形势不断进展之时,日本在3月11日受到大地震和海啸袭击,造成核电站的损毁。华盛顿忧虑日本处理危机的动作不够快,数以千计的驻日美军已经动员投入到救灾中,美国也担心核泄漏危及他们的健康与安全。美国海军舰只已经出动前往日本协助救灾。巴林继续血腥镇压示威者,埃及缓慢地推动政治转型,突尼斯还在逐渐适应没有本·阿里的政治,叙利亚又爆发示威。在巴基斯坦,一名美国承包商雷蒙德·戴维斯被巴基斯坦方面逮捕,罪名是为中情局充当间谍,并且在当年1月在拉合尔枪杀了两个人。当然,现在又有利比亚的内战。

3月15日周日晚,飞机上的“线路”团队成员莫莉·蒙哥马利和安德鲁·约翰逊在夜晚飞往巴黎的航班上开始工作。他们要在7小时内整理出供希拉里当天阅读的每天简报汇总。第二天早上9点,专机一降落在巴黎,希拉里就要投入一连串官方会晤中。莫莉一边工作,一边嚼着丈夫亲手做的牛肉干充饥。他们不停地联系华盛顿的国务院大楼,要求提供更多信息。在巴黎,所有同希拉里会面的各国官员都会谈及日本核危机,以及美国的援助计划。美国驻埃及大使馆正处于手忙脚乱之中,当地外交官们无法及时整理出所有新上台人物的资料。休玛想知道国务卿能否同某个活动家、某个外长会面,没人能给他们提供确切答案。莫莉和安德鲁从国务院各地区部门汇总来的政策要点早已经过时,不堪使用。他们同杰克·沙利文一起在机舱里一遍遍地重新撰写所有政策文件。希拉里一如既往地阅读着“大书”,似乎还在自己装订某些文件,她不停地走出自己的机舱借用莫莉和安德鲁的订书机。

有一瞬间杰克想:要是能去埃及那多令人兴奋。但现在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利比亚局势。时间越来越紧迫,卡扎菲宣称要夷平反对派掌权的班加西。他不停地同白宫联系,随时将最新的消息传递给希拉里。

在飞机尾舱坐着21名记者,是希拉里上任以来随行记者团人数最多的一次。自2000年11月载着奥尔布赖特飞往平壤以来,专机就没搭载过这么多记者。外交保卫队的特工和其他官员要乘坐民航机到各处打前站,为记者们腾出座位。记者们将采访记录美国国务卿对革命后埃及的历史性访问。

专机在巴黎降落后,随行记者团的成员都收到一大堆关于最新情况的邮件。希拉里可能在周一同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会面,但此项行程待定(To Be Determined,TBD),另一封邮件说会面可能要改到星期二。希拉里还要同日本外相松本刚明会晤,尽管他们也将在八大工业国峰会见面,但这次还是进行先行会谈,详细讨论日本的核危机。希拉里原先已计划同法国新任外长阿兰·朱佩见面,而最新消息是萨科齐总统也要亲自和她会谈。

昵称“萨克”的萨科齐是美国的坚定盟友,总被舆论称为“美国佬萨克”(Sarko l’américain)。他很欣赏希拉里,希拉里也喜欢他身上那种难以言说(je ne sais quoi)的法式魅力。萨克并不只把希拉里当成又一个美国外交官,更尊重希拉里的女性身份。一年前他们在巴黎的爱丽舍宫会面过,希拉里走上正门的台阶时,右脚的黑色短高跟鞋突然在台阶上滑了一下,就在她要滑倒时萨科齐及时抓住了她的手,并扶着她站起来。有记者抢拍到了这一刻——希拉里后来要了一张照片副本寄给萨科齐,题写赠言道:“我也许不是灰姑娘,但您永远是我的白马王子。”在一小时的会面结束后,萨科齐没有只是站在台阶上对远去的希拉里挥手道别,而是陪着希拉里一直走到她的专车前。希拉里想利用两人的亲密关系和信任劝阻跃跃欲试的萨科齐,以防他将美国拖入利比亚混乱的泥潭中。萨科齐越来越明确地支持采取军事行动,但他的具体方案仍然很模糊。在联合国,恼怒的美国官员指责法国是故作姿态,想要把美国拉进“他们自己的该死的小战争” 里去。

希拉里到达巴黎时,已经大致想好了针对利比亚的行动方案,但她还不确定各方情势是否允许她实施这个方案,于是她动用了传说中的私人备忘录。她的批评者总会嘲笑她还是那个卫理公会学校里的乖乖女生,天天不忘对照备忘录一项项地做事。而希拉里则反驳,反正到最后她确实完成任务就行了。

希拉里开始工作。她在与萨科齐的会谈中向他解释禁飞区的意义和缺陷:禁飞区肯定不足以保护平民,反对派也需要更多支持。但在设立禁飞区之前,需要摧毁卡扎菲的全部防空力量。法国能做到这一点吗?

然后她同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本·扎耶德会面,商谈利比亚和巴林局势。国防部长盖茨在周末也到访巴林,促请这个美国盟友尽快推行顺应民意的改革。伊朗一直想趁地区混乱扩展影响力,渐进式的改革不足以阻挡他们的步伐。

盖茨对巴林方面表示,“时间可不站在我们这一边”。这些海湾国家的逊尼君主仍然没有放下对什叶派的宗教仇恨和历史歧视,如果有需要会毫不犹豫地镇压国内的什叶派少数派人口。美国同情巴林的抗议者,但更担心伊朗的小动作。美国无法忘怀对德黑兰的怨恨,因此总是放过逊尼派的掌权者而担忧什叶派的激进势力。

巴林也注意到伊朗正虎视眈眈,并认同时间确实非常紧迫。但巴林方面自认另有一套遏制伊朗的办法,其中却没有民主政治的份。我们的专机在巴黎降落时,2000名沙特和阿联酋士兵沿着海岸堤道快速推进,在岛国巴林登陆,准备以阿拉伯式手段恢复秩序。两国都没有对美国通报他们的行动。某些美国官员听到了行动的风声,但两国坚决拒绝他们插手。沙特自己的东部省份也在发生什叶派民众的动乱,这次出兵也是对他们的一个警告。

希拉里在扎耶德面前对出兵行动表示反对:出兵镇压根本不是什么改革措施。但她话锋一转,开始询问海湾国家和阿拉伯联盟提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时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思考。希拉里总是不满足于公开表态,而希望打听对方的真实动机。她表示美国愿意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步骤,不过现在阿拉伯国家定出了这种方案,她想评估阿拉伯方面以及许多支持禁飞区的国家是否真心愿意这样行动,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派战斗机在利比亚天空巡逻。

在利比亚,卡扎菲的部队正一路击溃反对派的抵抗,迅速向东推进,很快就会抵达反对派的大本营班加西。每时每刻情势都变得越来越紧迫。华盛顿还没有定出具体的政策,希拉里只能根据备忘录一步步行事。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6日 15:41 来源: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