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疯狂年代: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洲》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中野京子

翻译:朱悦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作者简介】

中野京子(Nakano Kyoko),出生于北海道。早稻田大学讲师。专攻德国文学、西方文化史。

中野京子凭借自己在历史和艺术方面的广泛知识,以及对人类心理的超群洞察力,撰写出全新解读欧洲文化、历史与艺术的专著,获得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喜爱。现今除了在报刊杂志上撰写专栏外,中野京子还参与出演NHK艺术相关的电视节目,活跃在艺术普及多方舞台上。代表作品《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等。

【内容简介】

这本书讲述了1683年—1883年法国大革命前后100年,也就是200年间的欧洲历史。这阶段的历史充满了血腥的味道,市民阶级抬头、欧洲的社会和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书以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捕,断头台斩首的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处以刑罚为时间轴,对期间欧洲发生的事件和活跃的人物做了全景式扫描。

全书分三个部分,宫廷各色人物,权力斗争与丑闻自成一章。贝多芬、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艺术家们的世界呈现了这200年的另一个面向。而18世纪欧洲奇妙的流行则勾勒出宫廷外的面貌。中野京子用散点式的方法描绘出一张欧洲的全景图,像点彩画名作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一样,将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个现象、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随意地点缀在画布之上将当时的情景再现了出来,共同构筑了欧洲那一段疯狂的年代,妙趣横生又引人入胜……

【目录】

第一章 魑魅魍魉的宫廷世界

一、18世纪最著名的人玛丽·安托瓦内特

唯一的交点(1762年)

官员们的工作(1770年)

不详的预兆(1770年)

维也纳宫廷超级豪华料理(1770年)

不管什么病都采取放血治疗(1778年)

二、伟大的母亲玛丽亚·特蕾莎

玛丽亚·特蕾莎的16个孩子(1736年)

山内一丰的妻子—西洋男性版(1740年)

秀吉的誓言与查理六世的诏书都是废纸一张(1740年)

如果这两个人结婚的话……(1683年)

三、傲慢的婆家人

“高大”的太阳王(1701年)

只有可可陪伴的路易十四王妃(1683年)

因为样子丑而被家人疏远(1736年)

两名爱妾—不同的级别(1752年)

临终遗言(1764年)

杜巴丽夫人买下了查理一世(1793年)

虽然兄弟三人全都成为了国王……(1830年)

四、可悲的拿破仑

拿破仑的背叛(1804年)

拿破仑的兄弟姐妹……(1810年)

拿破仑“百日王朝”时忙碌的雕刻家(1815年)

拿破仑的军队(1813年)

伊丽莎白的婆婆(1824年)

奥地利高贵的囚犯(1832年)

五、君主之间血流成河的斗争

差点被父王处死的软弱儿子(1740年)

崇拜腓特烈大帝的小人物(1762年)

发扬光大的普鲁士第三代(1740年)

漏洞百出的伪装(1697年)

姐弟之间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1698年)

专制君主们的最后一幕(1725年)

把握唯一的机会(1744年)

软禁妻子32年的乔治一世(1727年)

酗酒、超肥的安妮女王(1702年)

可怜的炼金术师与幸运的专制君主(1719年)

生下360名子女的奥古斯特强健王(1713年)

敌国的将军成为国王(1818年)

六、软弱的、坚强的、滑稽的王族们

重复近亲结婚的结果(1700年)

路德维希二世邀请安托瓦内特共进晚餐(1864年)

导致死亡的不伦之恋—丹麦宫廷丑闻(1772年)

约瑟夫二世,欧洲版的水户黄门(1790年)

为什么只有我不是皇帝?(1848年)

相似的王妃(1819年)

没有继承人(1818年)

另一个奥斯卡(1823年)

悲剧的王妃索菲娅·多娜茜的孙子是……(1712年)

长寿的西班牙王妃的恋人(1819年)

问题1 在这些电影里登场的国王与女王都是谁?

第二章 名为艺术家的怪物

一、美丽旋律的背后

莫扎特儿子的挫折(1829年)

发生在柴可夫斯基身上的同步性(1877年)

第九诅咒(1824年)

父亲的说教各种各样(1827年)

漂泊的海顿头盖骨(1820年)

海涅不吉利的玩笑(1833年)

因名曲得到赦免(1717年)

来自威尼斯的红发神父的死亡之谜(1741年)

死于指挥棒的作曲家(1687年)

二、特立独行也是才能?

找占卜师算命的安徒生(1819年)

公开尸体解剖秀(1836年)

对过早埋葬的恐惧(1814年)

卢梭的教育论与实际情况(1764年)

蒙克呐喊的红色天空(1883年)

一边指挥战争一边阅读恋爱小说(1774年)

歌德的大失恋(1823年)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父亲真实存在吗?(1839年)

被判处枪决的陀思妥耶夫斯基(1849年)

彼得大帝的黑奴(1799年)

从法国大革命到弗兰肯斯坦(1818年)

弗兰肯斯坦诞生前夜(1816年)

侍奉路易十四的佩罗兄弟(1697年)

问题2 玛丽·安托瓦内特喜欢的读物

第三章 宫廷之外……

一、千奇百怪的流行趋势

席卷18世纪欧洲的法语(1765年)

对清洁的需求为零?(1772年)

人类公厕?(1852年)

拿破仑的忠告—浪漫的结核(1848年)

江户的美人、巴黎的美人(1813年)

出生地决定命运(1842年)

不同时代的流行趋势(1807年)

绝世阉伶(1737年)

宫廷画师的水准(1800年)

观相识人(1775年)

成为观光胜地的精神病院(1735年)

二、隐藏在名物中的故事

萨赫蛋糕与梅特涅(1832年)

卢浮宫:从要塞到美术馆(1801年)

除名共济会,建造了许愿池的教皇(1738年)

格列高利历与法国大革命历(1752年)

传教士的灵光一闪(1841年)

世界第一家私人侦探社(1850年)

平克顿与杰西·詹姆斯(1875年)

三、决斗、处刑、盗墓、以及……

决斗的名人们(决斗之一)(1870年)

死于决斗的普希金和伽罗华(决斗之二)(1837年)

断头台是人道主义?(1791年)

山田浅右卫门与桑松(1793年)

处刑台的风景(1772年)

美国独立战争与私刑(1775年)

从偷挖遗体到杀人(1829年)

四、被命运捉弄与战胜命运

加勒比海盗—女性版(1720年)

女星阿德里安娜死亡之谜(1730年)

被命运捉弄的大象(1728年)

白宫的幽灵(1800年)

得到叶卡捷琳娜二世接见的日本人(1791年)

库克船长与鞭刑(1779年)

名门望族的废物儿子(1831年)

持有日本护照的白种“台湾土著”(1704年)

永不满足的斗士(1854年)

问题3 头戴王冠的娼妇

后记

【精彩书摘】

前言

地球是围绕着玛丽·安托瓦内特转的?

当然没有这种事。不过很多读者都疑惑我为何要在每一个小故事上面写上玛丽·安托瓦内特出生XX年前、去世XX年后这样的字句,这其实与本书的来源有关。

这部书由我在日本《朝日新闻》的官方博客上连载的《世界史课程》&《世界史课程·电影篇》汇总而成,一开始的创作概念就是拿法国大革命前后100年,也就是200年间的动荡历史为素材编写一部历史故事集。这些故事简直就像打翻了小朋友的玩具箱一样又多又杂,实在很难分门别类,因此我便考虑将安托瓦内特的出生年份设定为时间轴的原点,以便各位能轻松理解时代背景。

举个例子,歌舞伎名剧《东海道四谷怪谈》的首演在安托瓦内特死刑的32年后。如果没有法国大革命,那时候应该70岁的安托瓦内特说不定还活着。再者,令人闻风丧胆的热沃当怪兽a横行乡野时,安托瓦内特还是个9岁的小女孩。而就在这一事件的2年前,7岁的安托瓦内特在维也纳美泉宫见到了少年莫扎特。像这样,如果一个个微小的时间点能在脑海中点成线、线成网,那么走近历史一定也能成为一件更加有趣的事吧。

这部书如上所述还包含了“电影篇”。历史剧应该是很多人了解历史的入门教材,但有时电影也会为了追求娱乐性而无视史实,所以对电影情节照单全收是很危险的。在书中我会为大家介绍电影与现实的不同之处及有关电影原著、历史背景的小故事,希望大家能够获得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中野京子

第一章  魑魅魍魉的宫廷世界

不管什么病都采取放血治疗(1778年)

(安托瓦内特23岁)

1778年,玛丽·安托瓦内特在50名贵族的注目下平安地产下了第一个孩子。但女儿刚一出生,安托瓦内特就因为房间内的闷热和紧张昏了过去。

医生将她脚部的血管切开,鲜血飞溅而出。没过多久王妃就睁开了眼睛,紧张地等候在一旁的人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就是被称为人类最古老治疗法之一的放血疗法。当时的人们认为,疾病是由于血液的污染所导致的,因此只要将被污染的血液放出体外即可治愈疾病。放血疗法曾经长期作为欧洲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到了中世纪,这种疗法又与占星术相结合,甚至出现了“放血日历”,人们可以根据日历查看几月几日应该放多少血。(12月最适合放血治疗?!)顺便 说一句,当时负责放血的是被称为外科医生前身的理发师。

令人惊讶的是,直到19世纪的欧洲,医生们仍然没有停止放血。不管什么病都采取放血治疗,更准确地说是如果不这样做患者都不答应,(就好像现代人去看病一定要吃药一样?!)甚至还有医生因为没有对肺炎患者进行放血治疗而被告上法庭。

1816年法国的病理学家拉埃内克因为发明听诊器而举世闻名。同时,他也因为推崇放血治疗来防止肺结核患者咳血而广为人知。事实上,各个时期的名医和学者们,都在私底下推崇过放血。莫扎特、贝多芬、歌德都在病床上放过血,但是也有说法认为这种做法反而加速了他们的死亡。

放血不只有切开静脉这一种方法。有时候还会使用水蛭!被称为吸血水蛭(学名:Hirudo medicinalis)的这种医疗用水蛭,在吸血后身体会膨胀5倍。根据记载,利用水蛭进行治疗的方法对某些疾病是有效的,现代仍然采用这种方法。 1833年仅巴黎就进口了上千万只这种水蛭,可见需求量之大。据说1847年作曲家门德尔松临死前躺在床上头痛欲裂,就用这种水蛭进行放血来缓解疼痛。 

第二章 名为艺术家的怪物

蒙克呐喊的红色天空(1883年)

(安托瓦内特死后90年)

印度尼西亚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因为地处火山带所以在这些岛屿上还存在着许多活火山。1883年夏天,喀拉喀托岛就发生了火山大爆发。据说火山爆发所发出 的巨大声响,在3600公里之外的澳大利亚都能够听到。

虽然当时这座岛屿上并没有人居住,但是喷发所产生的熔岩流一直扩散到了40公里之外的海域,引发的海啸也对附近的岛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海啸甚至波及到了日本的鹿儿岛和法国),最终造成35000人死亡。

火山喷发到上空的浓烟笼罩周边区域长达数月之久,北半球的平均气温也因此下降,农作物也遭到了长期的损害。

这一时期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日落时分天空变成红色的异常景象。据说在同年秋,纽约时报就有“西方的天空与海面,变得如同血液一样鲜红”的相关报道。当时还被误以为发生了火灾,甚至出动了消防队。

挪威的报纸也有天空看起来好像发生火灾一样的报道,近年来有说法认为,这一事件对画家蒙克也造成了影响。蒙克在提到他的名作《呐喊》—这幅画的知名度可以说与《蒙娜丽莎》不相上下—时这样说道:

“我和朋友正在一起散步。太阳即将落山时,天空忽然变得如同血液一样鲜红。朋友继续向前走,我则因为恐惧而颤抖着停在原地。当时不自觉地大声呐喊起来,一直停不下来。” 

蒙克真的是看到了因为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天空变色吗,还是因为神经症和被害妄想症而产生的幻觉呢……

这件事至今仍然是一个谜。蒙克完成《呐喊》是在他30岁的时候。而火山爆发则是在那10年前。他说这幅作品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所创作的,至于这个“经历”是10年前,还是1年前,他没有细说。

虽然没有蝴蝶效应那么夸张,但在遥远南部岛屿的火山喷发,使北方挪威的天空变成红色,继而诞生出仿佛“不安”代名词一般的杰作,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第三章 宫廷之外……

世界第一家私人侦探社(1850年)

(安托瓦内特死后57年)

世界上第一个私人侦探是谁?

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曾经作为犯罪分子6次越狱,后来改邪归正作为侦探帮助警察破案—冉·阿让(《悲惨世界》的主人公)的原型—法国人维多克。另一个就是阿兰·平克顿。生于苏格兰的平克顿,作为与劳工运动相关的革命家而遭到当局的追捕,23岁逃亡美国,并且成为芝加哥的一名警察。似乎他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警察。

1850年,31岁的平克顿辞去警察的工作,成立了平克顿私人侦探社。很快他就得到了“眼”的绰号,这是因为平克顿公司的注册商标是一个“大大睁开的眼睛”,公司的口号是“我们绝不打盹”。 

最初平克顿公司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铁路公司的警卫。不过他们根据工作中获得的情报,成功地阻止了在列车内暗杀林肯总统的计划,这也使侦探社名声大噪(也有说法认为只是炒作)。

很快南北战争爆发,侦探社开始为北方军收集情报,因此在战后获得了北方大企业的信赖。但平克顿的人气却一落千丈,因为他站在资本家的一边,与劳动者为敌。这与平克顿本人曾经在苏格兰进行的活动可以说是发生了180°的转变,实在是非常不可思议。

平克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将其公司发展壮大,分公司数量超过20家。据说FBI(联邦调查局)就是以这家私人侦探社为样板成立的。

一般情况下,提起私家侦探,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福尔摩斯、波洛、马罗、萨姆·斯佩德等人。主要从事间谍活动和警备工作的平克顿,似乎和这些大侦探的形象相差甚远。但实际上,后两者却与平克顿公司颇有渊源。

被称为硬派推理小说始祖的达希尔·哈米特,曾经在平克顿的巴尔的摩分公司从事过几年侦探工作。哈米特因病辞职后转型成为作家,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创作了私家侦探萨姆·斯佩德的形象。(诺贝尔获奖作家安德烈·纪德对《马耳他之鹰》大加赞赏。)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4日 14:03 来源:中信出版社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