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有权不可任性》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李松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作者简介】

李松,云南蒙自人,2001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先后为内参编辑、新华网北京频道总监,现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尤以调查性深度报道见长。

在《瞭望》、《半月谈》、《人民日报》、《环球》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篇,多数被《文摘报》、《作家文摘》、《报刊文摘》、《中国剪报》、《联合早报》、《国际时报》等海内外报刊转载,多篇入选中央党校培训教材。其作品多次获“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多篇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

已出版的著作包括:《中国隐性权力调查》、《中国社会诚信危机调查》、《中国社会病》、《诚信:中国社会的第一项修炼》、《中国一定能:用核心价值观托起未来》等。

【内容简介】

当前,中央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反腐,这场斗争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的政治格局和社会思维定势。在这样严峻的反腐形势下,对于一些涉及公权力腐败的新闻事件,公众不仅想知道事件本身,更想知道事件背后的含义,而评论,可以引导公众对这些新闻事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

本书选编了新华社资深记者李松的100多篇评论精品,下达基层权力斑驳陆离之怪状,上至国家大政方针,依据大量一手材料,对丰富的信息进行综合与分析,而后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思考,选取独特的视角,加以“力透纸背”的评论,既有剑拔弩张的“抨击”,也有“以理服人”的沉稳。

《简政放权要力戒“花架子”》、《治理“裸官”须严查与严管并重》、《别给群众乱贴“不明真相”标签》、《治理“吃空饷”要先铲除特权》、《公车改革要革除“老爷作风”》等诸多评论抓住了当前公权力行使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以点带面、见微知著,读后令人极容易产生共鸣。而且这些评论都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对政府监督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建设性的,对每篇评论涉及的问题,都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执政者从中可以汲取到不少执政智慧。

【目录】

序言一 从这里汲取执政智慧

李成言 中国监察学会原副会长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序言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沈友军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前言

第一辑 执政力“黑洞”

任何一个现代政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要严格地依宪执政,走民主、法治之路。以历史教训为鉴,未来中国的改革方向,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前提是保证对权力运行进行多种途径的有效监督和制衡,包括人大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等等。

警惕政令不畅“堰塞湖”现象

第三方评估力破政策“中梗阻”

简政放权要力戒“花架子”

对干部调整“打招呼”说不

干部房产登记须增“后劲”

乐见不得提拔“裸官”

治理“裸官”须严查与严管并重

决策失误须担责

“审计风暴”需要“问责”托底

遏制干部“非必要借调”现象蔓延

长假急催公共管理到位

让“马上办”成为工作常态

用制度根治“办事难”

对“买官者”也不能轻易放过

将“不让老实人吃亏”落到实处

对“为官不为”集体亮剑的深意

用制度唤醒“睡眠”政府网站

以反腐力度查处环境犯罪

公共权威部门应主动作为

治理“懒政”还须长效机制

该给“玩风重”的干部收收心了

“一刀切”取消大型活动要不得

别给群众乱贴“不明真相”标签

官员“风水情结”源于恋权

保护举报人须先打“内鬼”

公车改革要革除“老爷作风”

不能让公车拍卖成内部福利

干部档案造假源于权力任性

治理“吃空饷”要先铲除特权

“权力兼职”不能止于清理

仅谈“高薪养廉”不靠谱

应防利益集团绑架公共决策

干部选拔任用要破除“四唯”倾向

第二辑 隐秘的力量

一个社会制度健全的国家,对权力的监督应当无处不在,这样公职人员才能尽职尽责,不敢越“雷池”半步。当然,监督背后的支撑是法制。在严格的监管和健全的法制下,即使真是“坏人”也难有机会做成坏事,即使有些制度漏洞,也会被及时发现而弥补,这是一种隐秘的力量。

“问责倒逼”为信息公开破题

依靠群众力量遏制奢侈浪费

反“四风”更须制度建设托底

撤销“驻省办”要借前车之鉴

期待反腐立法早日落地

公务接待新规“以严以细立威”

让“全民节俭”成为社会时尚

“政绩工程”不能仅限于叫停

权力“瘦身”还要严防反弹

“小金库”治理关键在于法治

再倡“一厘钱精神”

信用体系建设不能有缺位者

为“考核公务员诚信”鼓掌

慎防反浪费出现“拍皮球”效应

警惕反腐杂音干扰视听

“清卡”吹响严肃吏治集结号

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大堤

“官员财产申报公示”须有时间表

官员主动公开财产被疏远的警示

“执法公开”还须后续发力

官员退休不等于“平安着陆”

打击网络谣言的法律标尺

魏健被查折射反腐无禁区

公审薄熙来彰显法制进步

第三辑 距离的痛感

人民群众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之重,不在于其宏大和严肃,用更亲和的话语表达,说出人民群众平凡而具体的心愿,并最终得以兑现。从收入分配、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到居住环境、空气质量……这些细微的民生问题,只要把每一项解决好,就是兑现了政府的承诺。

不能让仇恨成为“社会病”

医护人员何以频频“躺枪”

医患冲突倒逼医改深化

医疗欠费须有消化机制兜底

“PM.挂钩升迁”重在动真格

吐槽“污染排名”的警示意义

避免公共政策成为纸上谈兵

谨防违建办公楼以烂尾收场

“官走政息”怎么治

建设法治政府仍需加力

抵制司法干预须除后顾之忧

治理“欠薪”顽疾应更有作为

清理整顿培训中心不能“烂尾”

“景区开会”禁令重在细化落实

“福利之争”呼唤完善薪资体系

带薪休假不能总是“纸上权利”

公共文化服务不是奢侈品

高温补贴不是“道德施舍”

预决算公开还须清障

不妨把“遮羞墙”视为举报信

“奢衙门穷校舍”羞了谁

对教材出错须“零容忍”

力促“煤化工项目”公开透明

“沙漠排污”源于监管责任沙漠化

“昆山爆炸”让我们记住了什么

“领导重视”不能淡化事故追责

筑牢中小学生暑期安全防线

勿让民生“烂尾工程”伤了民心

立法禁止“啃老”不值得喝彩

畅通社会底层的诉求渠道

“打车难”病根在于垄断

“拼车”合法化的意义

期待帮扶弱势群体常态化

别再难为“刘翔们”了

城市化痛点

第四辑 无畏的失序

社会失序一般是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原有的规范或规则失效,社会秩序出现混乱。社会失序最核心的是权力失控。在一个失序社会中,无论是社会下层还是上层,甚至就是企业等行动者,都往往是生存在一种非制度化的状态中,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社会的下层或弱势群体,其实也包括社会中的其他人,甚至包括社会上层。

根治“评奖经济”须下猛药

“自揭家丑”彰显司法除腐决心

杜绝“萝卜招聘”须制度立威

政府采购要过“监督关”

“福彩爽约”再敲公信力警钟

“被捐款”让慈善公益蒙羞

老人倒地不敢扶的“硬伤”

“自主招生”不能因噎废食

根除“高考加分”权钱魅影

公平应成为高考改革的最大红利

别让公信力与路面一起塌陷

“高尔夫球场”何以野蛮增长

用法治思维砍掉“协调机构”

“地陷”凸显地下空间监管盲区

“夺命涵洞”暴露城市管理短板

对公职人员“老赖”不能仅曝光

“官赖”之祸不容低估

食品安全要勇于刮骨疗毒

用法治补上“地下一课”

安全生产措施须“关口前置”

安全事故不能仅停留于问责

“秘书病”的根源在领导

“门票经济”无异于杀鸡取卵

“统计造假”入刑应迈出第一步

“卢浮宫假门票”的警示

文明旅游还须景区服务助力

央企高管薪酬不能自己说了算

公园私人会所要关更要问责

“会所歪风”治标更要治本

公共资源不容“私人会所”侵蚀

“申遗”成功须防过度开发

对虚假失实新闻“零容忍”

高速收费延期不能“自说自话”

严打“环评”造假

割除“红顶中介”这颗毒瘤

医药广告亟需“重典治乱”

严刑峻法打击中药“李鬼”

代后记评论人的江湖

附/李松对话录

把权力关进“笼子”

一名“社会医生”的民生追问

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

【精彩书摘】

序言一 从这里汲取执政智慧

李成言,中国监察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松不但是一位知名的深度调查型记者,也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优秀评论人。近年来,他发表了大量评论,其中不少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有权不可任性》选编了李松的100多篇评论精品,下达基层权力斑驳陆离之怪状,上至国家大政方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拒绝言辞激烈,但却富有忧患意识的“中国关怀”,亦为存有警醒世人之心,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有权不可任性》的评论内容,主要聚焦于中国相对敏感的反腐领域。从书名本身,就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了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其中,“有权不可任性”的表述,最本质的体现是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这是一种权力自觉和真诚告诫,问题的关键还是使有权从不可任性到不能任性。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后世传诵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或许可以说“权力使人任性,不受约束的权力使人不受约束地任性”。其任性的结果,往往是个人意志凌驾于一切,逾规越矩,肆意妄为,由此导致的腐败,只会赢得公众的一片冷漠与绝望。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贪腐误国,在历朝历代都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与腐败作斗争,一靠自律,二靠他律。这两个层面,双剑合璧、内外兼修,古人以此来维系一个国家清正廉明的政治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教训说明,反腐败要多管齐下,不仅要讲道德基础,更要有制度建设。同时,离不开社会监督,即公众监督、社会团体监督、法律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其中,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具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当分散的、个别的议论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经过传播而形成社会舆论时,便代表着众多人的看法和意志,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前,中央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反腐,这场斗争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的政治格局和社会思维定势。在这样严峻的反腐形势下,对于一些涉及公权力腐败的新闻事件,公众不仅想知道事件本身,更想知道事件背后的含义,而评论,可以引导公众对这些新闻事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

李松的评论,在竭尽所能地承担这样的使命。评论必须有说理的内容,有超越叙事的内容,要有思考和论述,而“述而不作”是评论的大忌。李松的评论,往往依据大量一手材料,对丰富的信息进行了很好的分析和综合,而后融入了自己的思考,选取独特的视角,加以“力透纸背”的评论。这种鲜明的特点,在本书作品中比比皆是,比如《简政放权要力戒“花架子”》、《治理“裸官”须严查与严管并重》、《别给群众乱贴“不明真相”标签》等。

从这些评论中,不难看出李松追求的是一种简约的文风,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和文字中,传递出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因此,李松的评论力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干净利落、陈言务去,拒绝穿鞋戴帽、云山雾罩。

一篇评论的说服力,在于事实和逻辑。评论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报道体裁,除要求文字具备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外,还要旗帜鲜明地赞成什么、提倡什么、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鞭挞什么,起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在这方面,李松的一些评论表现尤为突出,比如《公车改革要革除“老爷作风”》、《“沙漠排污”源于监管责任沙漠化》、《不妨把“遮羞墙”视为举报信》等。

评论写作是一个面对谬误、寻求正义的过程。李松的评论,既有剑拔弩张的“抨击”,也有“以理服人”的沉稳。对现实材料睿智的采集,是他“说服”读者的重要手段。而他的点评,又十分透彻和机警,有的地方发人深思,有很多建议性的观点对于决策者很有启发。他的时评不是一事一议,思路开阔、高屋建瓴的政论性,使他的评论比一般意义的时评提高了一个档次。

李松对中国政治、官场、民生、社会之潜规则深谙心底,思想观点老道,分析问题一针见血,这些都能从他的评论标题可以看出。比如《对干部调整“打招呼”说不》、《治理“吃空饷”要先铲除特权》等。

可见,李松的这些评论标题,或体现中心论点,或规定论题的范围,或表明作者的倾向、意见和态度,真正做到了具体、鲜明、精当、引人,拒绝哗众取宠。

李松自2005年进入中国新闻界,就以人文和法治作为义不容辞的价值追求,以深度调查和评论的方式,为这个时代做了尽可能忠实的记录和理性的诠释。正因为得益于长期深度报道的经验和积累,所以李松的评论选题总能抓住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做到有感而发,把复杂的问题通俗地娓娓道来,说理有深度,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读后令人极容易产生共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公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畅通,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社会才会和谐稳定。要使“有权不任性”成为现实,需要执政党以各种渠道广开言路,获取民意,为政府和公众搭建一座沟通畅捷的信息桥梁,更便于社会监督政府的各项工作推进情况。

阅读《有权不可任性》,我们不难发现,李松的评论,都从公共利益出发,对政府监督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建设性的——每篇评论涉及的问题,都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从这里,执政者可汲取到不少执政智慧。

阅读《有权不可任性》,我们也不难发现,尽管在李松的内心深处,或许还有些孤独和悲凉,或许还有些无助和无奈。但是,行走于中国古老的大地上,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李松已经做了他该做的一切。

阅读《有权不可任性》,就是阅读李松,阅读中国社会……

是为序。

2015年6月12日于北京大学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7日 16:47 来源:新华出版社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