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人才》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高路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作者简介】

高路,曾任大学哲学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著有《儒家怎么说》《道家怎么说》《法家怎么说》《佛家怎么说》《跟孔子学做人》《跟老子学生存》《跟父母读中国智慧》《影响人类心灵的十大哲学观念》《孝是大幸福》等。

【内容简介】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目录】

一、价值

(一)都是人才

大嗓门

小偷的价值

鸡鸣狗盗

无名之辈张仪

奇货

穷老头侯嬴

小用到大用

地道战

(二)人才第一

孔子的体会

天意

魏文侯的叹息

良妻与良相

谁更值钱

得天下的原因

国之爪牙

人才是国家的护卫

人才与国运

治国重器

兵不再多而在将

人才的昭示效应

司马睿是怎样站住脚的

人才的示范作用

人才关系风气

(三)治者标准

周公的嘱咐

土地与草木

国相的两重天

谁是最贤德的国君

谁是最贤能的大臣

比人才

什么是宝物

谁更胜一筹

人才与君主相互制约

君王靠人才支撑

帝王、霸主、昏君

差距

借才成名

王猛的另一面

孝文帝的遗憾

相形见绌

才与财

最大的收益

银子与人才

二、德才

(一)德主才从

德是才的统帅

德比才可靠

为什么不赞赏苏秦、张仪

德的力量

心地

无德之才

治国工具的要求

治政的一个失误

王琚为什么失宠

德重于才的理由

冯道不足赞

(二)贤臣

俘虏

无盐女

仁相丙吉

几位贤官

一次丧仪

阮氏

下不了狠手的尚书

忠臣

没有短处也没有长处

贤相房玄龄

一匹马

(三)能吏

贪婪好色的战神吴起

让人害怕的君主

用能不用德

骠骑将军霍去病

容易翻车的马

两位廷尉

治政之才

几位能相

天赐我也

两个职务

刘晏造船

三、君子小人

(一)近君子远小人

范氏和中行氏灭亡的原因

湛卢剑

凤凰与枭

冰炭不同器

亲贤臣,远小人

什么是君子、小人

引导作用

群体效应

义士不跟奴才共生

(二)君子

老臣狐突

旧东西

知的报答

子臧和季札

无宇

两位勇士

交绝不出恶声

御史大夫晁错

交往的原则

不做好好先生

怎样做下级

小吏朱零

盖勋

经学大师郑玄

没有遗憾

不言公事

让功

宰相姚崇

宁国公主

杜佑让贤

要的就是心安

宦官林延遇

(三)小人

弥子瑕

家奴竖牛

恶有恶报

无耻之徒

被割掉鼻子的美女

如此人生观

小人为何能得势

公孙瓒

此一时彼一时

耳目

范柏年之死

欲望下的梦

卢昶贪生受辱

做坏事的理由

小人得志

小人修史

行礼的学问

一棵树

请兄入瓮

一次宴请

善恶标准

小人的发泄

还指望有后人吗

小人心中无神圣

这样的君主

四、态度

(一)求

叶公好龙

求千里马

输送人才

人才以需要为转移

上任头件事

求贤若渴

人才在于求

宰相的过失

求才要有行动

(二)敬

冯谖

眉毛

孔斌

郦食其

张昭

张松

刘巴

同体

邓艾

姚苌的遗言

高允

唐太宗

(三)容

宁越

现实无完美

看人多看长处

吴起的复出

吴起的离去

两个鸡蛋

孙膑的遭遇

一把剑

不会来侍奉大王

见大王如同见天帝

声名狼藉的贤臣

蔡邕之死

孙策

并列为三人

不足以加罪

柳范

不求全责备

所能所不能

人情或然

嫉妒

五、条件

(一)环境

加冠礼

服装

橘与枳

狗门

帽子

织者

学齐语

牛山

廉颇

夏天

(二)时机

曹沫与管仲

三年不飞

怀才不遇的孔子

抱负与时机

慢与快

人才与需要

田鸠见秦王

拉车的千里马

李广

不识时务

幸运儿

抽签皇帝

第五伦

待时而动

君子的态度

机不可失

遭遇

人才与世道

适时

命运

摘果子

皇储

抽签宰相

六、知人

(一)知彼

1.群体

和谐与公心

退兵

孔子的判断

南文子的忧虑

列子拒礼

三位齐将

隐退

腐木不可以为柱

大树将军

出身

将相之门

预见带来灾难

识时务者在俊杰

英雄识英雄

孟达为什么靠不住

刘封为什么被杀

华而不实

杨仪的死因

曹爽与司马懿

赏赐

避祸

快牛

矛盾

过美必有不善

一封家书

才能

争强好胜

言行相反

天爵和人爵

不轻慢

宠辱不惊

保密

感谢

狗鼠之辈

士为知己者死

闽主

唐主

2.个人

管仲

子路

剂貌辨

刘邦

郭泰

曹操

袁绍

袁绍、曹操

刘备

高干

赵云

庞统

蒋琬

周瑜、鲁肃、吕蒙

马谡

诸葛恪、顾谭、谢景、范慎

司马昭

魏晋名士

姚弼

王猛、慕容恪、刘裕、赫连勃勃

库狄干等

杜僧明、周文育、侯安

贺若弼

杨素、韩擒虎、史万岁

长孙无忌等

杨光远

(二)知己

管仲

鲁国男人

周忌

毛遂

陈平

比拼长处

刘秀

黄香

良贺

诸葛亮

石勒

庾酥

孙绰

殷浩

王珪

苦于不能自知

用兵的目的

职责

郑綮

自尊

七、识别

(一)历史

管仲的临终嘱咐

晏子辞退高缭

阳虎

中行氏

“余皇”号的沉没

鸟尽弓藏

鸾徼

商鞅

樊伷

侯景

郎官

李希烈

卢杞

(二)日常

百里溪

九方皋相马

楚国看相人

阳处父

如此喝汤

张扬的人

伯噽

测试

张汤

朱云

周举

周瑜

马超

魏舒

山涛

王敦

王衍

刘劭

刘毅

赫连勃勃

王氏三兄弟

王融

娄师德

李存勖

冯延巳

(三)关键

楚共王

楚昭王

晏子

有这样一个儿子

毋择

闾丘卬

赵奢

蔺相如

周亚夫

张陵

臧霸

谢安

高道穆

独孤信

尧君素

陆象先

封禅发现的好官

郭子仪的儿子们

柳公绰

李听

(四)境遇

被享乐瓦解的戎王

不顾惜面子

一颗珍珠

画蛇添足

多一个心眼

两种人

说降

彼此彼此

治中见乱

八、举用

(一)举才

孔子论选人

不问地域

视才而行

四科

选拔对象

让贤

唯才是举

长者胸怀

不问老幼

魏晋弊端

亲民官

宰相的职责

荐贤为国

不受株连

私情

只问才器

不问亲疏远近

举之以众

三科

不问功名

(二)用才

曾母投梭

两箱书信

薄疑

三人成虎

让猿猴游泳

起用罪犯

左右手

同心同德

任期

互不背叛

孙权任相

自主决断

量才而用

用人不疑

亲疏并用

畜狗求吠

跛腿毛驴

选将

坐镇

“克”

不查验

和尚与雄鹰

九、掌控

(一)考察

口碑

南郭处士

用荆刺雕刻的母猴

好官最多的时期

考察在先

苻坚的做法

考察的变异

一段顺口溜

用人重在考察

听其言而观其行

一个建议

(二)制约

人才的另一种命运

庞敬的手段

拿短

刘向的担忧

冯异的恐惧

考课法

钟会悲剧的一个原因

养鹰

人才

治吏

考绩权

驾驭将领的关键

制度缺陷

从纲纪入手

治吏上的虚浮

宰相的汗

【精彩书摘】

前言

人才问题实质上是人的价值问题。在孟子那里,价值属于善。孟子说:“可欲之谓善。”(《孟子·尽心下》)可欲,可以满足要求;善,好。意思是,符合要求的就是好的。这是从用的角度看问题,有用的人就是好的,就是有价值的。这种有用性虽然由外界作判断,但有用的东西却是个人自己的素质和资源,所以紧接着孟子又说:“有诸己之谓信”。意思是,具有满足外界需要的东西的个人是值得信赖的。这是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讲价值,人的有用性或者说人才取决于外界和个人自己。

如果一定要分出主次的话,客观外界是主导,因为它是需要方面,一个人是否有用,有多大用处,自己说没用,由外界说了算。外界的范围很大,他人、社会、组织、市场,等等,都是外界,当个人身上的某些素质被外界接受并且得到运用,某些资源得到外界承认并且得到开发,那么这个人就是有价值的,就是人才。《庄子·列御寇》中有一个叫朱泙漫的人,跟支离益学习杀龙的技能,花光了千金家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掌握了这门绝技。然

而学成归来,空有一身本事却用不上,因为根本找不到龙可以让他来杀。屠龙的本领大不大?大,而且是高技能,但是只能闲着,朱泙漫以屠龙者的角色存在于社会,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多余的人,称不上人才。

既然外界是主导,那么就必须承担起开发和使用人才的职责。这方面老子讲得最彻底,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老子·第27 章》)意思是,圣明的人总是善于使用人,所以没有没用的人。朱泙漫作为屠龙人没有用,但他作为别的角色还是有用的,最不济可以去种地,而且他的屠龙术变通一下,兴许能够派上别的用场,比方表演什么的。所以任何人,只要是人,就有价值,就看治政者能不能用,怎么用。老子把能够将所有人都利用起来的人称为“袭明”,也就是通达“道”——道生万物,各得其所,没有一样是多余的。这样看,人才问题不单单是社会问题,还是一个天道问题。

把人才与天道相挂钩,还有一个意图,就是宣示人才上的平等观,所谓“天道无亲” (《老子·第79 章》),道对待万物没有远近亲疏之分,都一个样。这种认识很可贵,然而老子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5 章》)刍(chú)

狗,草扎成的狗,用于祭祀,仪式结束后便废弃了。这话是说,天地不亲近谁,把万物一概当成草扎的狗;圣人也不亲近谁,也把百姓当成草扎的狗。法家发挥了这一说法,从中引申出工具论,人才本质上变成了供统治者任意挥霍的手段,这就是本书故事中姜太公、汉武帝对待人才的态度,渴求却又鄙薄。与此不同的是儒家,它为人才的使用设定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仁,所谓的“爱人”、“泛爱众”,要求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来对待,所以人才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人道问题。

把人才问题上升为天道,突出平等,给所有人提供同样的条件和机会,把人才问题纳入人道,强化仁爱,使所有人都能够得到尊重和关爱,只有这样,人的价值才能充分实现出来。这也给社会和为政者出了一道测试题,由于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是治政的重中之重,那么人的价值的实现程度便构成了测试社会是否合理的尺度,也是测试为政者是否尽职的尺度,好的时代、好的世道一定伴随着人才的涌现和成功。

一、价值

人本主义始终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在治政领域,为政之道突出以人为本,所谓“国以人为本”;为官之道突出爱众为民,所谓“仁者无敌”;治政之术突出依靠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由此也就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治国理政各项资源中,人是最高价值。

(一)都是人才

要义

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老子·第27章》)意思是,圣明的人总是善于使用人,所以没有没用的人;总是善于利用物,所以没有没用的物,这就叫做通达根本道理。“常善救人”、“常善救物”体现的是“道”的品质,既然道衍生万物,那么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物就都有价值,就是李白那句诗唱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据此可以说,每一个,不管是什么人,地位多低,名气多小,职业多么不受人待见,都是人才,在这一点上人人平等。

故事

※大嗓门

战国时期有一个学派,叫名家,又称“辩者”,专门讨论名称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名家有位公孙龙,名气很大。

那时公孙龙在赵国讲学,对弟子们宣布:“一个人要是没有技能,我不会跟他交往。”一天,有人上门求见,来人身穿粗布短衫,腰扎粗麻绳,一副劳动人民装扮。公孙龙瞥了他一眼,问:“你有什么本事?”

那人答:“我嗓门很大。”

公孙龙回头问众弟子:“我门下有能够大声呼喊的人吗?”没人接话,显然是没有。“好,”公孙龙吩咐道,“此人列入弟子名册。”

几天后,公孙龙前往燕国游说燕王。一行人来到黄河边,莽莽大河,只有一条渡船,却停泊在目力所及的北岸。公孙龙吩咐那位弟子呼叫渡船,那人只喊了一嗓子,渡船就划了过来。

所以圣人处世不拒绝有技能的人。正因为这样,老子说:“人没有遗弃不用的人,物没有遗弃不用的物,天道就是这样安排的,做到了这一点便体现了根本规则。”(“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是谓袭明。”)(《淮南子·道应训》)

※小偷的价值

楚国将军子发喜欢网罗有一技之长的人。一天,来了个楚国人请求接见,说自己有一项特殊本领——偷窃,表示愿意在将军帐下做一名小卒,效犬马之力。子发听到通报,衣服来不及系好带子,帽子也没有戴正,便跑出来接见这个人,给他很高的礼遇。

身边的人提醒子发,这人是个小偷,怎么能以如此规格对待此等小人?子发没理这个茬,认为跟这些俗人解释不清楚。

没多久,齐国发兵攻打楚国,子发率军抵挡。在齐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楚军节节败退。楚国的贤士能人用尽了办法也阻止不了齐军前进的步伐。这时候,那位小偷出现了,请求前去试一试,子发连他打算干什么都没问就批准了。

小偷夜里潜入齐军大营,把主将的帷帐偷了回来。子发派人把帷帐送还齐军主将,说是一个楚军小卒外出打柴时拾到的,现在当面奉还。第二天夜里小偷又来到齐军大营,偷走了主将的枕头,子发派人送回去。第三天夜里,小偷拿走了主将头上的簪子,子发又派人送回去。齐军上下一片惊恐,大家都在想,要是再不撤离,下次丢的该是脑袋了。于是齐军赶紧退兵回国。

人的本领没有贵贱之分,人的才能也没有高低之别,完全取决于上级如何使用它。所以老子说:“不善之人是善人可以借助的资源。”(“不善人,善人之资也。”)(《淮南子·道应训》)

※鸡鸣狗盗

秦王听到孟尝君的贤名,把他请到秦国,任为相国。有人劝告秦王:“孟尝君是齐国人,他做秦国的相国,一定会首先考虑齐国然后才考虑秦国,这样秦国就危险了!”秦王便把孟尝君关起来,打算杀掉他。

孟尝君派人向秦王的宠姬求救,她索要孟尝君的白狐皮袍子,但孟尝君已经把它献给了秦王。门客中有个善于钻狗洞进行盗窃的人,进入秦国仓库,盗出那件白狐皮袍子,给宠姬送了过去。宠姬为孟尝君说情,秦王放他回国。

秦王很快后悔了,派人追赶,这时孟尝君已经逃到边关。城门紧闭,按照规定,要等到鸡鸣才能放行,而此刻离鸡鸣还有一段时间,追兵说话就到。门客中有个善于模仿鸡鸣的人,随着他的鸣叫,四野的鸡一起叫起来。

就这样,孟尝君一行得以逃脱回到齐国。(《资治通鉴·卷3》)

※无名之辈张仪

纵横家代表人物之一张仪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当他还没有成名的时候,前往西边的秦国进行游说,路上经过一个叫东周的小国。

有一个宾客得知了这个消息,便对东周国君主昭文君说:“魏国人张仪,是个人才,将要去秦国游说,希望您能对他以礼相待。”

昭文君立即召见张仪,道:“听说客人要到秦国去,我的国家太小,不足以留住您。您远赴秦国,也许成功,也许不成功。如果您没有碰上机遇,请看在我的面子上返回敝国。我的国家虽然不大,但愿意与您共同掌管。”

张仪后退了一步,朝昭文君拜了两拜。

张仪走的时候,昭文君亲自饯行,还送给他不少钱财作为活动资金。

张仪到了秦国,没多久就得到了秦惠王的赏识,让他做了秦国的国相。

张仪忘不了东周国。尽管他后来获得的名利超过了所有人,但在他看来,没有谁比昭文君给与他的更多了。他把东周国当作大国来看待,还说服秦王拜昭文君为老师。

秦国在逢泽(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这个地方盟会诸侯,昭文君出尽了风头,魏国的君主亲自给他驾驶马车,韩国的君主站在车箱的右边给他当护卫,魏国和韩国可是比东周国大得多的强国。昭文君的名号至今都没有被忘掉,这都是张仪的功劳啊!(《吕氏春秋·报更》)

※奇货

战国时期,有个大商人叫吕不韦。他到赵国都城邯郸做买卖,见到了秦国在赵国作人质的公子异人,说:“这可是适合屯积起来卖个好价钱的稀罕物(“此奇货可居!”)!”便前去拜见异人。

吕不韦说:“我能够提高你的门第。”

异人噗地笑了,说:“你还是先提高自己的门第吧。”

吕不韦说:“你不知道,我的门第要靠提高你的门第来达到。”

听了这话,异人觉得有点意思,请他坐下深谈。吕不韦给他分析,说在秦国太子的20多个儿子里,异人排行居中,没人看重他,被扔到国外做人质,即便太子坐上王位,情况也改变不了。异人认为吕不韦说的对,向他讨主意。吕不韦说,现在太子宠爱的是华阳夫人,她没生儿子,但对确立继承人却具备足够的影响力,应该走她的门路。吕不韦表示,他愿意拿出千金,到秦国去活动,让华阳夫人立异人为继承人。异人一口答应,说如果这个方案成功,他将与吕不韦共享秦国。

吕不韦拿出一千金,留给异人500,让他广交天下宾客,另500换成奇珍异宝,带到秦国,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它们献给了夫人,借机把公子异人夸了一通,说他人望高,宾客遍天下,还说他孝心重,常常思念太子和华阳夫人,泪流满面,不分日夜,在异人心中,夫人就是上天。华阳夫人听了非常感动。吕不韦又通过华阳夫人姐姐劝她,靠容貌取悦人长不了,一旦年老色衰,优势立马消失。现在太子还未立继承人,不如趁着现在得宠,从太子诸多儿子里选一个出来立为继承人,引为内援。华阳夫人深以为然。选谁好呢?异人最合适,他对夫人有感情,更重要的是,在排行上他本来想都不敢想,要是当上了继承人,一定会感恩戴德。这样异人便从无国变成了有国,夫人也从无子变成了有子,终身受用不尽。华阳夫人认为这个主意好,便使出浑身解术做太子的工作,终于使异人如愿以偿。

太子送给异人许多财物,并请吕不韦辅佐他。异人名声鹊起,各国无不知晓。后来太子继承了王位,异人顺理成章当上太子,继而成为秦王。异人兑现当年承诺,与吕不韦共享秦国,任命他为相国,主持政务,成为当时华夏最有权势的人。(《资治通鉴·卷6》)

※穷老头侯嬴

侯嬴是战国时期魏国隐士,家里穷得很,已经70岁了,还不得不去守城门,挣口吃的。一天突然来了位贵人,他就是当时名满华夏的魏国公子魏无忌,此人喜欢结交,养着食客3千人。这天他举办盛大酒宴,招待四方宾客,大家已经坐定,魏无忌却吩咐备车,空出左边座位,说是去接一个人。车子回来了,魏无忌亲自驾驶,恭恭敬敬,旁边昂然坐着一位身着旧衣头戴破帽的糟老头子,这人就是侯嬴。魏无忌请他入上座,隆重介绍给客人们,大家惊讶得合不拢嘴。他们不知道,路上还发生了一件事,当时车子正往回走,侯嬴要求魏无忌绕道市场,说是顺便去看一个朋友。到了市场,侯嬴下车会友,那是一位浑身油污的屠户,两人闲聊,魏无忌站在一边等候,满脸谦和。

不久发生了秦国进攻赵国的战争,赵国都城邯郸被围,向魏国求救,魏无忌多次恳请魏王发兵,魏王就是不答应。没有办法,魏无忌只好率领门客分乘百余辆车子前往赵国,路过城门,见到侯嬴。侯嬴摇头说,这好比是用肉去投打饿虎,不会有任何效果。他给魏无忌出主意,叫他设法去偷盗魏王调兵的虎符,然后拿它去调用魏国的军队,说魏王有个宠妾叫如姬,公子您曾经为她报了杀父之仇,可以利用这层关系。就这样魏无忌拿到了虎符。侯嬴又说,这还不行,因为带兵的大将晋鄙很可能不买他的账,必须再准备一手,便把屠户朱亥介绍给他。朱亥勇猛,力大无穷,善使铁锥,锥重40斤。侯嬴告诉魏无忌,要是晋鄙不听话,就让朱亥出手。

魏无忌带着朱亥到了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见到晋鄙,验过兵符,虽然无误,但晋鄙磨磨蹭蹭,就是不交出兵权。魏无忌使个眼色,朱亥手一扬,一只铁锥从袖中飞出,直袭晋鄙要害,一击毙命。魏无忌接过兵权,整顿后得到士兵8万,在邯郸城下大破秦军,威震诸侯。(《资治通鉴·卷5》)

※小用到大用

秦末,项梁起事,韩信拿着把剑前去投奔,留在项梁那里,一直默默无闻。项梁遭遇不测,韩信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当郎中。韩信多次向项羽献计,以求引起重视,可惜项羽根本不拿他当回事,置之不理。汉王刘邦入蜀,韩信逃离楚军,投奔汉军,仍然没有一点起色,做了个接待宾客的小吏。后来韩信犯了法,处以斩刑,同案的13个人都被砍了脑袋,轮到韩信时,他仰头望去,正好看见了滕公夏侯婴,便叫道:“汉王难道不想得夺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啊!”夏侯婴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发现此人仪表威武,有一股英气,便释放了他,谈了一会儿,印象不错,很是高兴,便报告给刘邦,说是发现了个人才。刘邦让韩信当治粟都尉,但没看出他有什么特殊才干。

韩信结识了丞相萧何,萧何很看好他,多次向刘邦推荐,毫无反应。韩信彻底失望了,便跟着逃兵跑了,萧何把他追了回来。经过再三争取,萧何终于说动了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仪式开始,大家一看原来是这小子,全军无不惊诧。韩信果然是个做军事统帅的料,在他的指挥下,汉军扭转了颓势,渐渐占据了主动,被刘邦立为齐王,独当一面。

这时楚王项羽才把韩信视为对手,派人前去游说,劝他自立,然后在项羽与刘邦之间选边战队,说他本来跟项羽就是老交情,不如脱离刘邦,与项羽联手,三家瓜分天下。韩信谢过项羽对他的抬举,对使者说:“当年我事奉项王的时候,官职不过是小小的郎中,地位不过是持戟的卫士;说的话项王不听,献的计项王不用,这样我才背楚归汉。而汉王很重视我,授于我上将军官印,拨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的衣服让我穿,推过他的食物让我吃,对我言听计从,为此我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地位。人家这么亲近我、信任我,我要是背叛必定带来大祸,我就是死也不会改变追随汉王的决心,请您替我向项王致歉。”后来,韩信配合刘邦消灭了项羽。(《资治通鉴·卷10》)

※地道战

唐朝肃宗时,叛将史思明围攻太原城,唐将李光弼守城,在军中征募人才,只要有

一技之长,都可以入选,根据需要给与任用,做到人尽其才。

军中有三个铸钱工匠善于打洞,李光弼分派他们带领人开挖地道。叛军士卒站在城下抬头叫骂,这边士兵从地道中伸手抓住对方的脚拉进洞里,然后押到城头杀掉,弄得敌人走路都不安稳,低头盯着地面,生怕被一把拽下去。叛军又制做云梯和土山攻城,李光弼在城墙边上布置了不少地道,云梯和土山接近城墙时陷入地下,根本派不上用场。叛军无奈,不敢接近城墙。

太原被围一个多月,李光弼假装坚持不下去了,提出投降,叛军信以为真,双方约好投降日期,敌人放松了警惕。李光弼趁机组织士兵开挖地道,竟然挖进了叛军营地,将地下几乎掏空了,上面用木头顶住。到了约定投降日期,李光弼率兵站在城上,派裨将率领数千人出城投降,叛军士兵聚在一起看热闹,“轰”地一声,地面忽然塌陷,当场死了一千多人,叛军大乱,惊慌失措。唐军擂鼓呐喊,出城袭击,歼灭敌军一万余人。(《资治通鉴·卷219》)

小结

是人就是人才,小偷、鸡鸣狗盗之徒、无名小卒、倒霉蛋、人质、看门人、屠户,等等,无一例外,都有社会价值,许多时候看不清,是因为没有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被埋没了。这里的原因很复杂,透着许多无奈,但有一点可以做到,那就是以公正的态度,不偏不倚的精神对待天下苍生,也就是现在强调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在古人看来,公正是天经地义,老子说的“天道无亲”(《老子·第79章》),庄子说的“至仁无亲”(“天运”),表达的就是这一点。亲,亲疏。“道”对待万物没有亲近和疏远之分,一律平等;仁爱也一样,最大的爱是同质同量地对待一切。俗话说雨露均匀,换成老子的话是这么说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第32章》)天地相交降下雨露,没有谁去进行分配,万物都能平均地享受它。谁也不比谁多,天地决不会因为某人地位高就多给他雨露,也不会因为某人贫穷而特别照顾他。我们不能要求更多,社会、国家只要能够努力实现这一点就足够了。

(二)人才第一

要义

《论语》说:“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泰伯》)乱臣,治乱之臣。意思是,舜靠着五位贤臣使天下达到大治,周武王有能够承担平息乱局的臣子十个,也达到了天下大治。为此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从尧到舜再到周武王,太平的实现取决于人才。

由于人才的这种重要地位,孟子提出“尊贤使能”(《孟子·公孙丑上》),尊重贤才而运用他们的能力。这是为政者必须努力去做的,是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前提。

故事

※孔子的体会

周族领袖姬昌有四位得力大臣,他们是胥附、奔辏(cou四声)、先后、御侮。在他们的辅佐下,姬昌逃脱了商纣王的迫害,使周国迅速崛起,为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奠定了基础,姬昌也才得以被追封为周文王。

孔子说:“往昔,周文王得到了四位大臣做帮手,如今我孔丘得到了四位学生做朋友。

“自从我得到了颜回(颜渊),弟子们之间更加亲近,这不就是带来团结友爱的胥附吗!

“自从我得到了端木赐(子贡),每天都有学子从远方赶来求学,这不就是四处忙碌的奔辏吗!

“自从我得到了颛(zhuan一声)孙师(子张),总是感到身前有光亮,身后也有光亮,这不就是伴随在身边的先后吗!

“自从我得到了仲由(子路),挑衅的语言再也听不到了,这不就是抑制恶人的御侮吗!

“周文王有四位大臣的辅佐,可以免于遭受商纣王的迫害;我有四位朋友的帮助,一定可以使事业兴旺发达。”(《孔子集语·臣术》)

※天意

春秋时的一天,出现日食。晋国君主问大夫士匄(gai四声):“谁将承担这次日食的灾难?”

士匄答:“卫国和鲁国。卫国的灾难更大一些。”

晋君问:“为什么?”

士匄说:“日食发生的时候,日头从卫国的上方移向鲁国,所以鲁国也要分担灾祸。大灾降到卫国,由国君承受;小灾降到鲁国,由卿大夫承受。”

晋君说:“《诗经》中唱道:‘今天现日食,大事恐不妙。’这话怎么讲?”

士匄说:“这是批评不用贤人为政。国家政事出现失误,不使用贤人,就会在日月带来的灾祸中受到惩罚,所以对待政务一定要慎之又慎。”

“怎样才能避免灾祸呢?”晋君问。

“三条。”士匄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条,选择贤人从政;第二条,依靠民众;第三条,遵照天时来安排国事。”(《左传·昭公七年》)

※魏文侯的叹息

魏国君主魏文侯匆匆赶路,贤人田子方的车子随后。半道上遇见了魏国的太子魏击。

魏击下车走到田子方车前问候。田子方坐在车上一动不动,吩咐太子道:“替我告诉国君,请他在朝歌(今河南淇县)等我。”

魏击很不高兴,问:“不知道是贫贱的人应该骄傲还是富贵的人应该骄傲?”

田子方答:“当然是贫贱的人应该骄傲,富贵的人哪里敢骄傲呢?国君对人骄傲,他的国家就会灭亡,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个国君不在乎他的国家的;大夫对人骄傲,他的家族就会灭亡,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个大夫不在乎他的家族的。相反,贫贱的人如果不顺心,提上鞋就走,到哪里不是贫贱呢?所以我说贫贱的人应该骄傲,富贵的人不敢骄傲。”

魏击追上魏文侯,把田子方的话讲给他听。文侯长叹一声说:“要不是你的缘故,我还听不到贤人这番话。我以行动礼敬他,所以能与他结交。自从跟田子方做了朋友,君臣关系更加亲密,百姓更加归附,由此我明白了与贤人交友的功效;我打算讨伐中山国,以待武将之礼尊敬乐羊,他用了三年时间攻占了中山国把它献给我,由此我明白了与武人交友的功效。然而我的事业却不能比现在有更大进展,现在我知道了,是因为还没遇上凭籍智慧向我表示骄傲的人,如果得到这样的人,难道还怕赶不上古代的圣王吗?”(《说苑卷八·尊贤》)

※良妻与良相

魏文侯打算从大臣中挑选一个人任国相,拿不定主意,为此咨询李克。道:“先生曾经说过:‘家中贫困,思念良妻,国家不治,思念良相(“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请他帮助抉择。(《资治通鉴·卷1》)

※谁更值钱

颜斶(chu四声)是齐国的贤人,国君齐宣王召他见面。

齐宣王说:“颜斶,走近些!”

颜斶也说:“大王,走近些!”

哪有这么跟君主说话的?齐宣王皱起了眉头,一脸的不高兴。

国君身边的人责备颜斶:“大王是人君,你是人臣。大王说;‘颜斶,走近些!’你也说:‘大王,走近些!’这合适吗?”

颜斶答道:“我上前是趋炎附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

听了这话,齐宣王面显怒容,问:“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斶说:“士人尊贵,君王比不上士人。”

“谁说的?”齐宣王问。

“从前秦国进攻齐国,”颜斶望一眼齐宣王说,“秦王下令:‘有胆敢在柳下季墓地50步之内砍柴的人,处以死罪,杀无赦!’又下令:‘谁能砍下齐王的头颅,封万户侯,赐金1000镒。’可见,活着的君王的头颅,还不如死去的士人的坟墓。”

齐宣王无话可说。(《战国策·齐四》)

※得天下的原因

楚汉相争,刘邦打败项羽,夺得天下,设宴款待功臣,

刘邦开口道:“诸位列侯将军,你们谁也别对我说瞎话,要讲真的,我问你们,天下怎么就被项羽弄丢了而落到我刘邦手里了呢?”

高起、王陵答:“陛下派人攻城略地,一旦得手,便把它们分封给将领,跟大家同享利益;项羽不是这样,谁有功他忌恨谁,谁贤能他怀疑谁,这就是他丢掉天下的原因。”

刘邦摇头说:“你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土,抚慰百姓,供应粮食,保证军粮运输不断,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雄兵,打一仗胜一仗,攻一次取一次,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豪杰,而我能充分使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手下有一位范曾,却不能受到重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大家听后,心悦诚服。(《资治通鉴·卷11》)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一路的领袖叫隗嚣。学者班彪写了篇题名《王命论》的文章,劝说他归附刘秀。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说秦末大乱的时候,一个叫王陵的人起事,聚众数千,他的母亲看出刘邦有前途,让王陵追随刘邦,为坚定和勉励王陵的决心,老母挥剑自尽。班彪议论道:“高祖刘邦厚道英明,仁爱宽恕,知人善任,正在吃饭的时候,吐出口中的饭食,接受张良的策略;正在洗脚的时候,拔出双脚,为郦食其的议论作揖;在士众行列中选拔韩信,在亡命之徒中任用陈平。英雄们尽力,谋士们竭智,全赖于高祖刘邦的雄才大略,由此成就帝王大业。”(《资治通鉴·卷41》)

※国之爪牙

西汉成帝时,射声校尉陈汤获罪,依律应被处死。太中大夫谷永上书辩道:“我听说春秋时楚国有子玉、得臣,宿敌晋文公为此坐不安席;战国时赵国有廉颇、赵奢,强大的秦国不敢进犯井陉要地;我大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从沙漠南下。由此可以说,善战克敌之将,乃是国家的爪牙,不可以不倚重(“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因此君子听到战鼓之声,则思念将帅之臣。依我之见,关内侯陈汤,曾斩杀郅支单于,威震蛮夷诸部,武功贯通西海,自大汉开创以来,征战域外的将领中,未曾有过像他这样的!”(《资治通鉴·卷30》)

唐朝高宗时,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逃散旧部,占据黑沙城对抗朝廷,入侵边境,杀死岚州刺史王德茂。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薛仁贵率兵进击。突厥人问唐朝大将是谁,回答是“薛仁贵。”突厥人道:胡说!听说薛仁贵流放象州,早就死了,想骗我们,没那么容易!薛仁贵脱去头盔,露出面孔,突厥人无不大惊失色,慌忙下马列队,向薛仁贵行礼,然后步步后退。薛仁贵乘势进击,大败突厥,斩首万余级,俘获二万多人。(《资治通鉴·卷203》)

唐昭宗时,朱全忠率军攻打青州。守将王茂章闭垒不出,表示怯懦。等到朱全忠军队现出懈怠,王茂章毁坏栅栏突然冲出,猛攻敌阵,尽兴而归,回营坐下,与众将饮酒。不久又冲出奋战。朱全忠登高观望,问投降过来的人,知道是王茂章,叹道:“我要是能够得此人为将,天下根本不够我平定的(“使吾得此人为将,天下不足平也!”)!”(《资治通鉴·卷264》)

※人才是国家的护卫

西汉哀帝时,右将军傅喜被遣返回家休养。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反对,上书说:“傅喜贤能,就因为与太后意见不一致,便遭斥退,百官没有不痛惜的。忠臣是国家的护卫(“忠臣,社稷之卫”),从前,鲁国任用季友,理顺了乱局;楚国以子玉是否还活着,决定被别国看重或轻视;魏国依仗公子无忌,才能战胜强敌;项羽是兴盛还是灭亡,取决于范增。百万之众,不如一个贤才(“百万之众,不如一贤。”)。因此秦国用千金去离间廉颇与赵王的关系;汉高祖散万金使项羽疏远范增。傅喜担当朝廷大任,能给陛下增加光辉。”哀帝征召傅喜,予以任用。(《资治通鉴·卷32》

十六国时,前秦王苻坚倚仗兵力强盛,决定进攻东晋。尚书左仆射权翼反对,说:“过去商纣王无道,但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人在朝,周武王偃旗息鼓,不敢征讨。如今晋朝虽然衰微走弱,但并没有大的罪恶,大臣谢安、桓冲等又都是长江一带杰出人才,他们君臣和睦,内外同心,以我之见,不可图谋。”苻坚不听,终于大败而归。(《资治通鉴·卷104》)

※人才与国运

东汉和帝下诏说:“幽州、并州、凉州,户口稀少,边境劳役繁重,奉公守法的优秀官吏晋升途径狭窄。安抚交往夷狄族群,以人才为根本(“抚接夷狄,以人为本”。)。现命令边境地区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郡,每年举荐孝廉一人,人口不足10万人的郡,每两年举荐孝廉一人;人口5万人以下的郡,每三年推举孝廉一人。”(《资治通鉴·卷48》)

东汉灵帝时,朝廷对“党人”的迫害加剧。儒士郭泰听到他们相继惨死的消息,暗中悲痛,说:“《诗经》唱道:‘人才丧尽,国家危亡(‘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汉朝完了。只是不知道‘乌鸦飞翔,停在谁家(‘瞻乌爰止,于谁之屋’)。’”(《资治通鉴·卷56》)

东汉末年,曹操聘请何为做僚属,问他对袁术的看法。何为说,袁术既不顺应潮流,又不讲求信用,是不会有多大作为的。曹操说:“一个国家,失去了贤人就会灭亡(“为国失贤则亡”。),像你这样的人才,袁术都不能使用,灭亡不是应当的吗!”(《资治通鉴·卷62》)

晋室南渡,骑都尉桓彝也避乱渡过长江,见代表晋室的琅邪王司马睿势力微弱,便对周顗说:“我因为中原变故,才来到此处求安宁,不想这里竟如此单薄,靠什么来成就大业?”不久桓彝又见到王导,与他一起议论天下大事。退下后,桓彝对周顗说:“刚才如同见到了管仲,不再有忧虑了。”(《资治通鉴·卷87》)

南北朝时,刘宋武帝刘裕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每当想起刘穆之,刘裕便叹息道:“如果穆之不死,一定能够帮助我治理好天下。真可谓是‘治国良才散失,国家定然遭殃’(“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又说:“穆之死了,人们很容易对付我了。”(《资治通鉴·卷119》)

南北朝时,北齐文宣帝高洋胡作非为,朝廷内外,敢怒不敢言。高洋善于记事,性格果敢,群臣在他面前无不惶恐战栗,不敢有非分之念。加上高洋又充分信任杨遵彦,把政务全部托付给他,而杨遵彦非常能干,牢牢把握机枢,协调各个方面,保证了国事的正常运转,故而时人说,虽然文宣帝在上面昏头昏脑,但下面的治政还算清明有序。(《资治通鉴·卷166》)

※治国重器

东汉光武帝去世,太子刘庄即位,是为汉明帝。明帝下诏说:“如今在上没有先帝,在下没有重臣,就像过深渊而没有舟船(“若涉渊水而无舟楫。”)。皇帝的责任极其重大,而年轻人的考虑却很轻率,所以我实在需要德高望重的长者的辅佐。高密侯邓禹是功臣的首领,东平王刘苍宽厚渊博而有谋略,现在任命邓禹为太傅,刘苍为骠骑将军。”(《资治通鉴·卷44》)

唐玄宗与中书省、门下省的官员以及礼官、学士在集仙殿举行宴会。玄宗就宫殿的名称“集仙”说:“神仙是凭空虚构出来的,我并不认同。贤人是济世治国的工具(“贤者济理之具”。),今天我与诸位共进美宴,应当将集仙殿更名为集贤殿。”(《资治通鉴·卷212》)

※兵不再多而在将

三国时,魏国大举进攻吴国。魏国大将曹仁率领步兵和骑兵数万人突然攻到,吴国守将朱桓只有5千人,将领们顿时恐慌起来,心生畏惧。朱桓对他们说:“凡是两军对决,胜负在主将,而不在人数的多少(“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以诸君对曹仁使用将士和指挥作战能力的了解,他比我朱桓更厉害吗?”(《资治通鉴·卷70》)

※人才的昭示效应

东汉末年,刘备败于吕布,前去投奔曹操。曹操厚待刘备,请朝廷任命他为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刘备乃是英雄,若不除掉,必遭其害。曹操问郭嘉。郭嘉说:“不错。然而明公您兴举义兵,除暴安良,真心实意地招揽英雄豪杰,就这样还怕他们不来,刘备有英雄的名声,穷途末路前来归附,却遭到杀害,将使您背上残害贤者的恶名。这样一来,有识之士将会产生疑虑,改变心意,重新选择人主,那时明公您与谁一起去平定天下!因为除掉一个人的隐患而致使四海失望,事关安危,其中得失不可以不审察(“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曹操笑着说:“您深得其中之妙!”便拨给刘备兵马和粮草,让他去徐州小沛,召集残部以对付吕布。(《资治通鉴·卷62》)

东晋安帝时,司马休之、袁虔之等人打算投奔北魏。北魏国主拓跋珪听到这一消息非常高兴。然而终于没有等到他们,便令人寻找。后来捕获了司马休之等人的随从,他们说:“魏朝的声威传播很远,为此司马休之等人都打算前来归附。随即又听说崔逞被杀的事,便又改变了主意,投往南燕和后秦去了。”崔逞曾任北魏御史中丞,拓跋珪认为崔逞辱慢自己,逼死了他。听了随从们的话,拓跋珪深为悔恨,从此以后,士人即使犯有过错,也很是给与优待和宽容。(《资治通鉴·卷112》)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向文武百官咨询安民办法。秘书丞李彪上密奏说:“应该在黄河以南七州民众中选拔有才能的人,征召到京城,按照中州官员任用的程序,根据能力分别加以任用。这样做,一可以推广我圣朝无论新人旧人一视同仁的大义,二可以安抚长江、汉水一带民众归附我圣朝的心情。”(《资治通鉴·卷136》)

※司马睿是怎样站住脚的

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到达建业(今南京)。司马睿请安东司马王导做主要谋士,对他推心置腹,非常信任,事事都要找王导咨询。

司马睿没有什么名气,江南人都瞧不上他,在建业居住了不少日子,竟然没有一个士族前来拜访,王导深感忧虑。这天,司马睿出门观看禊祭,王导让司马睿乘抬轿,安排了威严的仪仗,王导等骑马相从。纪瞻、顾荣等人见了,被深深震动,一个跟着一个地在路边跪下行礼。

王导见状,对司马睿说:“顾荣、贺循,是当地最具名望的人,应当结交他们来收服人心,他们两人来了,就没有不来的人。”

司马睿派王导亲自拜访贺循、顾荣,两人接受了邀请。司马睿任用贺循为吴国内史,顾荣担任军司马,加授散骑常侍,军政事务都跟他们商议。又让纪瞻担任军咨祭酒。

王导告诉司马睿,要“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士族,以节俭的办法保证用度,以清静无为的原则处理政务,以抚慰的方式处理新旧关系”(“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新旧”。),这样就可以得到江东地区民众的承认。

终于司马睿在江南站稳了脚跟,建立东晋政权,即位称帝,为晋元帝。(《资治通鉴·卷86》)

※人才的示范作用

隋末,河间郡丞王琮守卫郡城。义军首领窦建德攻城,一年多未能得手。后来隋炀帝被害,王琮得知消息,率领官吏百姓发丧,大家悲伤哭泣,窦建德派使节吊唁,王琮顺势提出投降,窦建德同意了,将军队后撤,准备了饭菜招待王琮。王琮说到隋朝亡国,俯身痛哭,窦建德也在一边落泪。将领们憎恨王琮,说他拼死抵抗许久,被他杀死杀伤的人很多,现在打不下去了才出城投降,要求活活煮了他。

窦建德不同意,说:“王琮是忠臣,我正要通过奖赏他来勉励士众忠于君主,怎么能杀他!现在不比我们在高鸡泊做强盗的时候,那时也许可以随便杀人;如今要安抚百姓,平定天下,怎么可以杀害忠良!”于是布告全军:“先前与王琮有仇怨而胆敢轻举妄动的,诛灭三族。”窦建德任用王琮为瀛州刺史。河北的郡县闻讯后,争相归附窦建德。(《资治通鉴·卷185》)

※人才关系风气

唐朝武则天当政时,补阙薛谦光上书,认为人才选拔意义重大,他说:“选拔举荐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真正的人才,而选取什么人、舍弃什么人,则关系到国家的风气(“选举之法,宜得实才,取舍之间,风化所系。”)。”(《资治通鉴·卷205》)

小结

人才的意义是全面的,有了人才,小的可以变大,在野的可以变为在朝,混乱的可以变为有序,强大的可以变得更强大,所以说在各项要素中,人才第一。人才的这种地位还与治政模式有关,古人为政,以德治为主体,德治是通过官员及其后备力量读书人的示范作用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传统的治国为政理念特别强调人才的价值。老子说:“俭故能广”(《老子·第67章》)。俭,节俭、珍惜,不仅指物,也包括人;广是大,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做大做强。表达的是只有贯彻俭,珍惜人才,才能事业有成。老子告诫人们:“舍其俭,且广……则必死矣。”(同上)如果舍弃俭而去追求强大,那是自取灭亡。就是说,干什么都一定要依靠人才,离开了这一条,必败无疑,死定了。可见说人才最贵,并不是今人的发明,古人不知早就说过多少遍了。

(三)治者标准

要义

是人就是人才,关键在于用,在于怎么用。治政者是用人的人,人才能否涌现以及由此决定的治政水平如何,取决于治政者,所以是否尊重人才自然也就成了领导人的一个评分标准。

故事

※周公的嘱咐

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前往鲁国就任国君,周公告诫他说:“去吧,你可不要因为拥有鲁国就对士人傲慢啊。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父,又掌管天下政务,地位很是不低了。然而我曾经洗一次头,几回握住头发,吃一顿饭,几次吐出口中的饭菜,即使这样接待士人,还生怕失去天下人才(“一沐三握发,一食而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我听说:“德行博大高尚而又能坚守谨慎的人荣耀,土地广阔富饶而又能坚守节俭的人平安,地尊位隆而又能坚守谦卑的人高贵,人多兵强而又能坚守畏惧的人获胜,聪明睿智而又能坚守愚拙的人受益,博闻多记而又能坚守浅陋的人广博,这六个坚守都属于谦虚之美德(“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德也。”)。《易经》说:‘谦卦亨通,君子有好结果,吉祥。’《诗经》唱道:‘汤王降生应时运,聪明恭敬求上进。’你要引以为戒啊!千万不要因为拥有鲁国就对士人傲慢啊。”(《说苑卷十·敬慎》)

※土地与草木

晋国君主晋平公问大夫叔向:“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秩序,不知道是凭借臣子的力量呢还是凭借君主的力量?”

叔向打比方说:“管仲善于剪裁,宾胥无善于缝纫,隰(xi二声)朋善于装饰。衣服做好了,齐桓公拿来穿在身上。臣子出力,君主捡现成的,君主哪里谈得上有贡献呢?”

这时候,坐在一旁的乐师师旷伏在琴上笑个不停。晋平公问:“太师您笑什么啊?”

师旷说:“我笑叔向刚才说的那番话。其实臣子不过是厨师,将五味调和好了端给君主,君主不吃,谁又能强迫他?请允许我打个比方:君主就像是土地,臣子像是草木,只有土地肥沃,草木才能长得茂盛。所以我说一切取决于君主,臣子又有什么力量呢?”(《韩非子·难二》)

※国相的两重天

东闾(lv二声)子曾经是一个大富大贵之人,后来变成了乞丐。

有人好奇,问他:“先生您怎么竟沦落至此?”

东闾子说:“其中的原因我心知肚明。我做国相长达六、七年之久,却没有举荐过一个人才;我拥有的家财曾经达到三千万,而且不止一次,但我却没有使一个人富裕起来,又不知道财富越多危险越大的道理,所以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孔子听到后说:“要想认清事物的奥秘太难了,无论大的小的,也无论多的少的,事物都有自己走向反面的机制,这是上天规定的法则。人要想明白这一点,必须用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衰。”(《孔子集语·论人》)

※谁是最贤德的国君

鲁国君主鲁哀公问孔子:“当今天下,诸国君主中,哪一个最有贤德?”

孔子答:“卫国君主卫灵公。”

鲁哀公大不以为然,摇着头说:“不见得吧?我可听说,在他的后宫里,灵公跟姑姑、姐姐、妹妹乱来。”

孔子说:“我只看朝廷上的政事,不问后宫中的家事。”

鲁哀公退一步,说:“好,那就说说朝廷上的事,他有什么特别的德行?”

孔子说:“卫灵公有个弟弟,人称公子渠牟。他的智慧足以治理拥有上千辆兵车的大国;他的忠信足以保卫自己的国家,卫灵公一点也不嫉妒,十分信任他。还有一个士人叫王林,只要是国内的贤人,他都推荐给国君,从来没有耽误过;如果国君没有能够任用他举荐的人,王林一定把人才领回去,共同分享自己的俸禄,卫灵公非常尊敬他。还有一个士人叫庆足,每当国家有大事,国君就把他召来,一起商量、处理,回回都很得当,卫灵公十分喜欢他。还有,卫国有位大臣叫史鰌(qiu二声),一次他离开卫国,卫灵公在馆舍住了3个月,不作任何娱乐,直到史鰌归来才恢复原来的生活。通过上面这些事实,我知道卫灵公是一位有贤德的君主。”(《孔子集语·主德》)

《论语》中孔子也议论过卫灵公。其中一处是,孔子与季康子闲谈,说起卫灵公的种种不是。季康子问:“既然如此,他怎么还在国君的位子上坐得稳稳的?”孔子说:“他任用仲叔圉(yu三声)管外交,任用祝鮀(tuo二声)管祭祀,任用王孙贾管军队。像这样做,怎么能塌台?”(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论语·宪问》)

※谁是最贤能的大臣

子贡问孔子:“当今天下,谁是最贤能的大臣?”

孔子答:“齐国的鲍叔,郑国的子皮。”

鲍叔,即鲍叔牙,齐国大夫;子皮,名罕虎,郑国执政大夫。

子贡愣了愣,说:“不对吧?齐国有个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不是比鲍叔更贤能吗?郑国有个子产,内治外修,使郑国在大国的包围下平安无事,不是比子皮更贤能吗?”

孔子说:“你这个小娃娃啊,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问你,是举荐贤才的人更贤能呢还是发挥自己才能的人更贤能?”

子贡答:“当然是举荐贤才的人更优秀一些。”

“这就对了。”孔子说,“我再问你,管仲是谁举荐的?子产又是谁举荐的?”

“管仲是鲍叔举荐的,子产是子皮举荐的。”子贡回答。

“好。”孔子点点头,“我再问你,管仲举荐过谁?子产又举荐过谁?”

子贡想了想,还真想不出他们举荐过什么人。

孔子问:“到底谁更贤能呢?”(《孔子集语·臣术》)

※比人才

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文侯打算从魏成和翟璜两位大臣中选择一位担任国相,拿不定主意,咨询李克的意见。

李克说:“其实这件事并不难。选择国相的方法很容易掌握,您只是没有留意罢了。这就是:平常在家里的时候,看他亲近什么人;富有之后,看他交往什么人;发达之后,看他举荐什么人;处于逆境时,看他能否保持气节;陷于贫困时,看他是否能够不取不义之财(“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只要从这五个反面去观察,就足以判明一个人的高下,谁可以做国相也就一目了然了。”

文侯说:“先生请回去休息吧,我心中已经有数了。”

李克从宫里出来,翟璜早就等在那里。问:“听说国君召见先生咨询国相人选,谁将为相?”

“魏成。”李克说。

翟璜勃然变色,怒冲冲地说:“吴起守卫西河,是我举荐的;西门豹主持邺城,是我举荐的;乐羊出任攻打中山国的主将,是我举荐的;屈侯鲋(fu四声)当国君儿子的师傅,是我举荐的;就连先生您担任镇守中山国的职务,也是是我举荐的。请问,我什么地方不如魏成?”

李克反问道:“您当初把我推荐给国君的时候,难道是为了结党而谋取更大的权利吗?”

翟璜没有回答。

“国君向我征求国相人选的意见,我不过是谈了一点看法,并没有涉及具体的人。”李克放缓了语气解释说,“我是推断国君选定了魏成。这是因为,魏成的千钟俸禄,十分之九用于外,以广交豪杰、周济穷困;十分之一用于内,以养家糊口。因此才获得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样的贤才。这三个人,被国君尊为师长。而您呢,举荐的五个人,国君都用作大臣。您怎么能与魏成相比呢?”

翟璜惭愧得连连后退,再三拜谢,说:“我翟璜是鄙陋之人,说话失礼了。我愿意终身做您的学生。”(《史记·魏世家》)

※什么是宝物

齐威王和魏惠王一起狩猎。

魏惠王问:“齐国有什么宝物吗?”齐威王答:“没有。”

魏惠王说:“我的国家虽小,尚有直径一寸的宝珠10颗,每一颗可以照亮12辆车子。齐国这么大,怎会没有宝物?”

齐威王说:“我眼里的宝物跟大王您的看法不同(“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我的臣子中有位檀子,派他镇守南边的城邑,楚国不敢进犯,泗水一带的十二个诸侯国前来朝见。我的臣子中有位盼子,派他守卫高唐,赵国不敢东到黄河边打渔。我的官吏中有位黔夫,派他防守徐州,燕国人祭拜北门、赵国人祭拜西门,生怕他打过来,迁徙而来的追随者有7千多家。我的臣子中有位种首,派他防备盗贼,国内路不拾遗。这四位臣子,光彩照耀千里,岂止是12辆车子!”

魏惠王面现愧色。(《资治通鉴·卷2》)

※谁更胜一筹

孟尝君是齐国的相国,他的封国在薛邑,同时也是薛邑的君主。孟尝君打算参加合纵同盟,抗拒秦国。

门客公孙弘建议:“您不如派人到西方去观察一下秦王,看看他究竟是怎样一个君主。或许秦王是个帝王之才,要是这样的话,您恐怕连做他的臣子都办不到,哪里还顾得上跟他作对呢?或许秦王是个庸碌之辈,要是这样的话,您再参加合纵抗秦也不晚。”

孟尝君同意了,顺便请公孙弘走一遭。

秦国君主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使者来了,想用话语羞辱他,用以观察他是怎样的人。

公孙弘拜见秦昭王。昭王问:“薛邑这个地方有多大?”

公孙弘答:“方圆百里。”

昭王“噗”地笑了,说:“我的国家土地纵横数千里,尚且不敢据此轻易向哪个国家挑衅,而孟尝君的土地不过百里,就想据此跟我作对,不是很可笑吗?”

公孙弘一点也不生气,平静地说:“孟尝君重用士,大王您轻视士。”

昭王斜眼瞧着他,问:“孟尝君重用士又能怎样?”

公孙弘说:“追求道义,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结交,如果得志,做人君毫不惭愧,如果不得志,绝不做人臣,像这样的士,孟尝君那里有3个。具备治国之大才,可以作管仲、商鞅的老师,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而其主张一旦被采纳,足可以使君主成就王、霸之业,像这样的士,孟尝君那里有5个。充任使者,面对拥有万辆兵车的威严君主而被羞辱时,后退几步自刎,但一定要把自己的鲜血溅到对方的衣服上,像这样的士,孟尝君那里有7个,我就是其中之一。”说着,后退一步。

秦昭王赶紧赔笑道歉:“先生何必如此?我对孟尝君一向钦佩,希望您一定向他说明我的心意。”(《吕氏春秋·不侵》)

※人才与君主相互制约

西汉宣帝时,王褒受命作《圣主得贤臣颂》。文中说:“贤者,乃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所任用的人贤良,则投入少而产出大;所使用的工具锐利,则用力小而效率高(“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贤人、君子,是圣王之所以能够轻易治理海内的原因。周朝的事业得力于周公,为了接待宾客,他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洗一次头要三遍束起头发,由此才出现监狱空闲的盛世。春秋时齐桓公在庭中燃起火炬,为的是不分昼夜接待贤士,正是由于人才济济,齐桓公才得以九合诸侯,称霸天下。由此可见,君主勤劳寻求贤人,得到合适的人选就能够享受安逸。”

同样的,做臣子的要有所作为,也必须遇到明主。文中接着说:“世间必须首先有圣明智慧的君主,然后才谈得上有贤良明白的臣子。虎啸而兴风,龙飞而生云,蟋蟀到秋天才鸣叫,蜉蝣、蝤蛑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才会出现(“故世必有圣知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故虎啸而风冽,龙兴而致云,蟋蟀俟秋,蜉蝤出以阴。”)。《周易》说:‘飞龙在天,有利于人才显现。’《诗》上说:‘济济贤才,生于周国。’世道太平,君主圣明,俊杰自然就会到来。”

王褒的结论是“圣主必须等待贤臣的出现,才能建立功业;贤臣只有等待明主的出现,才能显示德才。”(《资治通鉴·卷26》)

※君王靠人才支撑

西汉实行封国和郡县并行的政治体制。哀帝时,丞相王嘉上书道:“我听说圣王的功业在于得到人才(“圣王之功在于得人”。)。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由于君主的作为取决于人才,‘选立诸侯的继承人,只要多少像其父祖的贤良就可以了。’尽管封国诸侯达不到他们父祖那样的程度,但天子可以通过为他们选择良臣、配置贤卿来弥补不足。这样,诸侯在他的封国里,可以世代都获得尊重,广大士人和民众也就愿意依附他们,从而使教化得到推行,国家治理的功业也就可以实现了。(《资治通鉴·卷34》)

十六国时,前秦国主苻坚下诏说:“我听说王者勤劳寻求贤良,得到合适的人才就可以享受安逸了(“王者劳于求贤,逸于得士”。),这句话非常灵验。从前我得到贤相王猛,时常说做帝王很容易。自从丞相辞世,我不得不亲自操持朝政,忙得胡须头发都花白了。每每想起王猛,不觉心中酸楚、悲恸。”(《资治通鉴·卷104》)

※帝王、霸主、昏君

东汉初年,司空掾陈元上书光武帝刘秀:“我听说把臣子当做老师的,是帝王,把臣子当做宾客的,是霸主(“师臣者帝,宾臣者霸。”)。所以周武王以姜太公为老师,齐桓公以管仲为宾客,而我朝的高祖对相国特别优待,文帝授予宰相辅国之权。到了新朝王莽,汉朝中衰,王莽掌控国家权柄,盗窃天下。他自己是由臣子谋取国家大位的,所以不信任群臣,剥夺三公的辅国职权,贬损宰相的权威,把揭发隐私当作高明,把攻击过失当做正直。以至于奴仆告发主人,儿子告发父亲,弟弟告发哥哥。控制严密,法律苛刻,大臣手足无措。然而尽管如此,仍不能禁止董忠谋反,王莽自己也为世人所灭。如今四方仍旧纷扰,天下尚未统一,百姓注视着、倾听着朝廷的一举一动。陛下应当修习周文王、周武王的圣典,承袭祖先留下的美德,用心结交下面的有识之士,屈身对待贤者,实在不应当指派有关部门收集人们对三公的议论。”刘秀听从了他的意见。(《资治通鉴·卷42》)

※差距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袁绍与曹操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袁绍问曹操:“假如事情不成功,有什么地方可以据守?”

曹操反问:“依你之见应该如何?”

袁绍说:“我南据黄河,北依燕、代地区,召集北方蛮族兵众,向南争夺天下,大概可以成功吧!”

曹操说:“我运用天下人才的智慧,通过‘道’驾驭他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成功(“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资治通鉴·卷64》)

※借才成名

西晋惠帝时,成都王司马颖用卢志为咨议参军,后司马颖进军都城洛阳,授大将军,对卢志言听计从。司马颖相貌漂亮但神智糊涂,不通文书,但是气质性格敦厚,将政务委托给卢志,故而能够成就自己的美名。(《资治通鉴·卷84》)

※王猛的另一面

十六国时,前燕吴王慕容垂因受猜忌,携子投奔前秦,王猛主张除掉慕容垂父子,苻坚不同意。后王猛用计逼走慕容垂父子。

司马光评论道:从前,周国得到了微子而革了殷商的命,秦国得到了由余而称霸西戎,吴国得到了伍子胥而攻克强大的楚国,汉王刘邦得到了陈平而诛杀项羽,曹操得到了许攸而大破袁绍。微子、由余、伍子胥、陈平、许攸都是敌对营垒的人才贤臣,投奔过来为己所用,从而成为事业进取的优良资源(“进取之良资也”。)。王猛只知道慕容垂的心难以永远归服,却偏偏不考虑燕国尚未消灭,慕容垂因为才能杰出、功勋卓著,无罪而遭怀疑,无路可走只能投奔秦国,并无二心,因而起疑要杀害慕容垂,这实际上是在帮助敌国,助长燕国违背道义的行为,把投奔者关在门外,怎么能这么做呢!王猛非要杀掉慕容垂,竟然使出市井小人的伎俩,跟因为嫉妒而进谗言的那些人差不多,这难道是具有高尚德行的君子应该做的事情吗!(《资治通鉴·卷102》)

※孝文帝的遗憾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南巡,路过商朝良臣比干的坟墓,用牛、羊、猪的大牢规格祭祀他。孝文帝亲自撰写祭文,其中说:“呜呼!如此耿直之士,怎么就不能成为我的臣子呢(“乌呼介士,胡不我臣!”)!”(《资治通鉴·卷138》)

※相形见绌

南北朝时,刘宋南郡太守刘季连在蜀中起兵造反,被围粮尽,向武帝刘裕投降。他前往刘宋都城建康,从东掖门进城,走几步就跪下磕一次头,一直磕到刘裕跟前。刘裕笑着对他说:“你羡慕刘备打算效仿他,但是连东汉初年盘踞蜀中的公孙述都不如,还不是因为没有象诸葛亮那样的臣子吗!”(《资治通鉴·卷145》)

※才与财

南北朝时,南梁安成王萧秀被任命为江州刺史。萧秀出发时,主事的人坚持用牢固的船只装运财物,萧秀说:“我怎么可以爱惜财物而不爱惜士人呢(“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乎!”)!”便把牢固的好船分配给幕僚下属,用下一等的船只装载财物。结果途中遭遇大风,载货的船破碎沉没。(《资治通鉴·卷146》)

五代时,南唐皇太弟李景遂与宫中僚属聚会。赞善大夫张易进行劝谏。当时李景遂正与客人传看赏玩一只玉杯,顾不上听他说话。张易很生气,说:“殿下重视宝物而轻视士人(“殿下重宝而轻士。”)。”一把抢过玉杯,狠狠砸在地上,玉杯顿时粉碎。众人大惊失色。李景遂正色向张易道歉,从此对他更加看重。(《资治通鉴·卷286》)

※最大的收益

南北朝时,北周击败北齐,周武帝宇文邕进入北齐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北齐国子博士熊安生,通达《五经》,听说宇文邕进城,便吩咐洒扫门庭。家人奇怪地问他原因,他说:“周帝重道尊儒,必将来看我。”果然不大一会儿,宇文邕就来到他家。宇文邕不让熊安生叩拜,亲自握住他的手,拉他跟自己坐在一起。还赏赐了很多东西,其中包括一辆代步的马车。受到优待的还有北齐的中书侍郎李德林。宇文邕派官员去他家宣旨慰问,说:“平定齐国的收益,仅仅在于得到了你(“平齐之利,唯在于尔。”)。”然后带李德林入宫,住了三个晚上才放他回去。(《资治通鉴·卷172》)

※银子与人才

唐朝太宗时,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书说:“宣、饶二州有白银可以大量开采,一年可得数百万缗。”太宗答:“我贵为天子,所缺少的并非是财物,只是遗憾得不到好建议以造福民众。与其多得数百万缗银子,还不如得到一个贤才(“与其多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贤才!”)!你不曾推荐一个贤才,参退一个庸才,而专门上言税银之利。从前尧、舜将玉璧丢入深山,珠宝投入深谷,汉代桓、灵二帝聚敛钱财以为己有,你想让我做桓、灵二帝吗?”太宗罢免了权万纪,让他回家。(《资治通鉴·卷194》)

小结

为什么人才是评判领导者优劣的一个标准?道理很简单,因为谁掌握了人才,谁的人才质量好数量多,谁就占上风。领导人比拼的,不是自己个人的德行,而是所掌握的人才的德行,同样的,他的智慧、力量也由众人来体现,因为他不是一般人,是领导者,是一个团队。在这个意义上,团队的素质就是领导者的素质,人才的价值就是领导者的价值。

道理浅显、明白,然而要真正坚持以人才来壮大自己并不容易。故事中的那些失败者,诸如项羽、袁绍,哪一个不是叱诧风云的英雄,能不懂得人才的重要吗?懂,否则也不会形成气候,足见事情之难。不说别的,仅就一视同仁而言,要做到就很困难,谁还没个亲的、近的、意气相投的?这一条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别的比如人尽其才等就不好谈了。人才是世界上最难的问题,比权、财更复杂,因为人是活的。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0日 10:28 来源:中国青年出版社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