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藏北无人区百日科考纪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范云崎、文世宣 著

出版时间:2015年2月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范云崎,男,江苏南通人。1938年8月生,196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陆地水文学专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历任该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对西藏、青海、新疆、云南、四川、黑龙江、江苏等省区及俄罗斯贝加尔湖、日本琵琶湖等60几个湖泊进行科学考察。尤以青藏高原湖泊分布规律、湖水理化特征、水量平衡等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及参与《中国湖泊志》青藏高原湖泊篇、《西藏河流与湖泊》等专著的编写工作,发表学术论文、科普文章5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及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

文世宣,男,研究员,1934年生于四川省资中县。195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从事地层古生物研究。1966年起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几十年间,曾九次踏上青藏高原及帕米尔地区考察,并带领课题组先后完成珠穆朗玛峰地区、西藏、喀喇昆仑一昆仑山地区等地层古生物专著十余册。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内容简介】

藏北无人区环境严酷、人迹罕至,目前仍是神秘地区之一。本书作者在参加1976年我国首次组织的本区综合科学考察期间,用日记和诗歌形式详细记录了考察途中的专业考察情况、特殊自然现象、发生在科考队内部及科考队员间的种种故事,既有真实描述,又有心灵感悟,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尤其讴歌在极端险恶环境下科考队员们所表现的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对年轻一代深具教育意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科考前多彩愉快的旅程 

第二章 拉萨至色哇沿途景观巨变

第三章 难忘色哇的苦涩与甜美故事

第四章 缺乏生机的海拔5000米茫茫荒原

第五章 大、小昂达尔错科学考察解开众多科学谜团

第六章 科学考察途中苦中有乐

第七章 阿木岗日周围自然环境生机勃勃

第八章 特别怪的天气甚至比高寒缺氧更可怕

第九章 为寻找双办遭遇如此多的烦恼

第十章 双办活动有序、紧凑、高效

第十一章 第二阶段乘汽车考察屡屡遭遇尴尬

第十二章 首次错尼考察发现垂直水温分布异常

第十三章 千姿百态巴毛穷宗火山群

第十四章 可怕的断水危机

第十五章 12位队员北上昆仑山

第十六章 胜利横渡错尼考察大断面

第十七章 奇妙的玛尔果茶卡考察

第十八章 32位勇士终于回到“人间天堂”

附录一:1976年藏北分队队员名单

附录二:1976年藏北分队科学考察重要记事

附录三:1976年藏北分队科学考察营地

附录四:1976年藏北分队科学考察学术成果简介

后记

【精彩文摘】

1973年中国科学院组建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始对西藏全境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由于下放江苏省而失去了参加考察机会。不久前调来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党委书记蒋宗鲁同志是一位具远见卓识的战略型领导,他认为此项科研任务意义重大,不能坐视,便亲赴北京请战。经坚持不懈地努力,年初喜获青藏科考队主管业务队长孙鸿烈同志批准,同意今年(1976年)研究所可派6名专业人员赴藏进行湖泊及农业地理考察。为此,全所职工群情激奋,精神大振,争着要为西藏考察任务“开绿灯”、做贡献。因下放而沉闷多年的研究所也因此仿佛看到了一丝光明前景的曙光。

第一章 科考前多彩愉快的旅程

踏上赴藏科考征途

(4月13日)

经过几个月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以后,我们一行6人(区裕雄、陈志明、张立仁、虞孝感、范云崎、何腾高)今晚终于离开了可爱的南京,乘上赴四川省成都市的82次列车,正式踏上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征途。

所、室领导同志给我们以特殊的荣誉。党委书记蒋宗鲁以及高自修、刘恺、周志芳、郭清泉等领导同志专程前往火车站站台送行,并给我们以关怀与鼓励。所党委委员、湖泊研究室支部书记朱通华同志专程送我们赴成都市。到车站欢送的还有高礼存、李邕复、邹国良、陈家伦及各位赴藏人员的家属等。19时50分列车徐徐开动,我们含泪挥手与送行的领导和同志们依依惜别。

我们6位同志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决定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排除万难、努力工作,胜利完成国家交给的科研任务!

列车途中遇险

(4月14日)

列车飞奔在祖国的中原大地上,我们忘记了旅途中的疲劳,尽情地欣赏着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

中午11时30分左右,列车在距河南省境内三门峡不远的张茅站附近突然出了事故,我们乘坐的倒数第三节卧铺车厢脱轨,车轮竟在枕木上行驶达3千米!当时整个车厢剧烈震动,车内行李架上的物品纷纷落地;睡在上铺的我看见窗外被车轮挤压的枕木间石块向两侧乱飞,并见到铁路旁一些背着农具的农民纷纷向我们招手示意列车出了险情;车厢内全部旅客此时都紧紧握住可抓的一切固定物,整个车厢内一片慌乱。我脑子里顿时想着这样一个最可怕的结果:马上要翻车了!

但是,十来分钟后列车忽然安静了下来,我向车外一看,列车已经停在了张茅站。原来出轨的仅是我们的那节车厢,最后两节车厢轮子仍在铁轨中。到张茅站时,可能由于岔口调轨的原因,前后铁轨上的车厢又把我们那节脱轨的车厢挤上了轨道,从而幸免了一场大灾难。我们纷纷下车沿着枕木被全部压断的3千米路轨细看,那景象确实令人后怕。我想,如果最后那两节车厢也出轨的话,结果会更惨。为此事故,列车在张茅站打“官司”整整延误了12个小时。列车所属的成都铁路局说这是路轨问题,而路轨所属的郑州铁路局则说这是列车问题。据说最后的鉴定结果是成都铁路局的列车有问题,因为我们那节车厢刚刚才从上海修理厂修理出来,说明修理质量没有真正过关。而且路轨上的其他所有列车都是正常行驶的,怎么能归罪于路轨呢?

在成都站受到青藏队领导的热列欢迎

(4月15日)

20时许,在列车迟到12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成都站。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领导何希吾、孙鸿烈、王震寰等同志早早来到车站迎接,亲切握手、热情问候,途中受到惊吓的我们此时突然感到暖意流动!很快,几辆小轿车把我们送到了下榻的滨江路招待所——来自全国的近400位科考队员将在这里集中做赴藏前的最后准备。

参观都江堰、游览青城山

(4月16日)

因为还有不少单位的科考队员未到,队部决定今天组织三个组赴外地参观,一是都江堰,二是大邕县刘文彩大地主庄园,三是杜甫草堂。

我所的7位同志全都选择了参观都江堰。我们挤站在一辆敞篷卡车上,约两个小时后才抵达目的地。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兴修水利灌溉农田的一个奇迹。其实质是设法将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岷江的径流分割成数条小的水流(如内江与外江等),既治了洪水,又保证有稳定的水源灌溉成都平原的农田。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直至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当时李冰父子提出的“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方针,用火烧玉垒山石头打通“宝瓶口”,修建平水槽和溢洪道等措施,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治水、防灾方面的巨大智慧。后人对此业绩一直予以极高评价,李冰也因此被尊称为“川主”。

为纪念治水先驱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后人在灌县都江堰兴建了亭台楼阁,建筑群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图案精细,引人入胜。李冰父子的泥塑雕像高大、逼真,尤其是被珍藏的许多文人的题词、书画都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中午在灌县吃了两碗辣面以后,又乘车去游览另一名胜青城山。该山海拔1600余米,相对高程700-800米,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名胜朴实无华,体现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从山麓循路上行沿途有许多古迹寺庙,较为有名的有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朝阳洞等。我们到了位于半山腰的天师洞后,由于时间不够,朱通华同志脚疼,同时也实在感觉太累就返回了。但有些同志一直爬到了山顶,下山时还兴高采烈,令人钦佩。

青城山上林木葱茏,四季常青,景物幽美,封山育林工作做得很好。山上的许多名贵树种都得到很好地保护,大批的针、阔叶林树木显示多年培育成林的成果,它们既美化环境,同时也具有极高经济价值。我们休息的天师洞是一座十分美丽、安静的古寺庙,建于隋代,是一组规模宏大、结构精美的建筑群,两层楼房,正殿内有唐雕三皇石像等,历时1200多年,至今保存完好。院内有泉水、名茶,确是很理想的休息场所。

浓雾、凌乱市容与匮乏物资

(4月17日)

早就知道成都有“雾都”的美名,今天早晨终于亲临其境,领略名不虚传的雾都风彩。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整个都市,周围的一切都朦朦胧胧,近在咫尺的房屋都变得模糊不清,汽车都开着雾灯艰难地行驶。但也不是整天这样,大约10时过后,太阳还是出来了。

下午全体队员到附近的东方红宾馆开会,队领导传达了中央的有关重要文件,宣布了在成都集训、开会日程以及科考队的组织纪律等方面的要求。

今年青藏科考队下设阿里、藏北、那曲和昌都四个分队。我们藏北分队初步计划31人,除科考队员外,另有《人民画报》记者、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电台报务员等。若加上解放军战士和藏族向导在内,人数还会有所增加。晚饭后,陈志明、张立仁、虞孝感与我陪同老朱去成都闹市区参观。总体说来,成都近年也建了几处高大建筑,有些地方比起南京来似乎要雄伟壮观一些,但缺点是街道不整齐、较凌乱,多数门面房破旧,统一的朱红色木板门面为一特色。奇怪的是大多数公共汽车竟无完整玻璃,给人一种破败、凌乱的感觉。市场供应很差,商品奇缺,糖果、茶食、肉类等均要凭票,对我们这些外地客来说,要买点东西自然是十分困难的。在这里各种票证似乎比金钱还要贵,只要有票,即便没有钱也可以换到东西,但有钱无票则什么也买不成。在工农兵商场不远处的一条街上竟还见这样一景:一位老妇人旁边坐着一个3-4岁男孩,地上一张纸上写着“因家境贫寒,愿将小孩以300斤粮票换之。”我想,这实在是反映目前四川成都地区物资极度匮乏的一个典型事例。

成都活动小结

(4月26日)

青藏科考队从17日起在成都召开了10天会议,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7-19日学习毛主席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重点是反击“右倾翻案”风;20-22日全队分组交流1975年科研成果;23-26日制订今年科考行动计划等。

经过10天的集中开会讨论,大家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统一,完成今年科考任务的决心极大提高。明天各组考察装备将由数十辆汽车组成的车队运赴拉萨,除30多位押车的队员以外,其余成员全部分批乘飞机进藏。我们藏北分队大概安排在5月1日去拉萨。

朱通华同志已于23日经重庆、武汉返宁。会议期间组织了丰富的文娱活动,看了《年轻的一代》电影和西藏科考记录片;看了一场四川话剧团演的《万水千山》;看了一场四川曲艺团节目,都比较精彩。伙食总体也不错,每天120元标准,主食不限量,就是有的菜过分辣,感到不是很习惯。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4日 10:33 来源:科学出版社 编辑:王千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