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

出版时间:2015年2月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为帮助广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和履职尽责的能力,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了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教材作序,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干部成长的亲切关怀,必将有力促进广大干部更加自觉地学好教材、用好教材。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序言〉精神的通知》,对组织广大干部学习使用这批教材作出明确部署和安排。

本书围绕当前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升级等方面展开论述,以使广大党员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目录】

第一章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我国已站在可以发挥综合优势的发展新起点

第二节 我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

第三节 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二章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述

第二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和有效途径

第三章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第二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第三节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第四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一节 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第二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第三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

第五章 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第一节 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第二节 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的现实路径

第三节 积极培育发展新的消费增长点

第六章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

第二节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势和劣势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

第七章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三节 加快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第八章 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第二节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

第九章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的路径和抓手

第二节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

第三节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第十章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一节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第三节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后 记

【精彩文摘】

第一章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发展方式也需要与之适应并与时俱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倒逼。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节 我国已站在可以发挥综合

优势的发展新起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和区域开发空间广阔,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资金供给充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的综合优势将长期存在,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978—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3645.2亿元增长到56.88万亿元,年均增长约9.8%,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1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7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位于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的谷物、肉类、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2013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3.82万亿美元,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二、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我国用约占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约占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中国人了不起的成就,更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实现“十连增”。

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形成。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2013年工业增加值突破2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实际增长40.6倍。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二。

服务业逐步发展壮大。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9%上升至2013年的46.1%,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水平得到巨大提升。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从无到有,2013年,我国高速公路运营里程超过10万公里,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初步形成;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民航、港口、内河航运发展成绩斐然。能源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34亿吨标准煤,发电总装机容量12.5亿千瓦,分别比1978年增长4.4倍和20.8倍。

三、社会事业繁荣进步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齐头并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成效显著,取得了神舟飞船、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一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超级计算机、智能机器人、超级杂交水稻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式商用。2013年,我国研发(R&D)经费支出突破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9%。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全面实现九年免费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降到1.08%。学前教育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加快普及,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总规模居世界第一。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截至2013年年末,全国有医疗卫生机构近98万个,卫生技术人员718万人,医院卫生机构床位618万张。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6岁,超过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的平均预期寿命。

文化、广播影视、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3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8.4%和97.8%;移动电话用户达12.3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6.18亿人。竞技体育捷报频传,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第一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005性跨越。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和133.6元提高到2013年的26955元和889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实际增长11.3倍和11.9倍。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13年的35%和37.7%。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截至2013年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22亿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98亿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4亿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73亿人,2489个县(市、区)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9%。2005年至2013年,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待遇以及城乡低保、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保障标准也逐步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经过全方位、多领域的市场化取向改革,我国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国有企业经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等多项改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50%,就业贡献超过80%。市场机制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层次、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正在形成。商品市场方面,全国95%以上的消费品、97%以上的生产资料价格由市场形成。要素市场方面,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市场从无到有、逐步规范,覆盖全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自主双向选择、工资由市场竞争决定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初步建立;土地由无偿供给改变为通过市场的招拍挂优化配置,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稳步发展,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市场配置范围不断扩大。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初步构建了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框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的调控机制正在建立健全。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6日 14:10 来源: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编辑:王千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