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

出版时间:2015年2月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为帮助广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和履职尽责的能力,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了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教材作序,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干部成长的亲切关怀,必将有力促进广大干部更加自觉地学好教材、用好教材。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序言〉精神的通知》,对组织广大干部学习使用这批教材作出明确部署和安排。

本书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重点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以及“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色

第四节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对当代中国问题的探索与解答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第四节 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第三节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

第一节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第二节 清醒认识国情与世情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第二节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节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四节 贯彻“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第三节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国梦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第二节 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第三节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第四节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一节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二节 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

第三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四节 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第一节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三节 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一节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二节 事关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第三节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

第三节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第四节 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战略

第一节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三节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四节  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二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第三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四节 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结束语

后记

【精彩文摘】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承接着历史选择,回应着时代要求,反映着人民愿望,也体现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和走向,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探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经验也不行,必须立足国情,做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来自于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认识的不断升华,来自于对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和人民推进事业发展的立足点。

在革命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顺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崭新课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们党进行了艰苦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明确强调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他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在这个时期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也初步形成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在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使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探索艰辛坎坷,但形成的理论成果、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结束“文化大革命”、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推进改革开放,开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程。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发出响亮号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那时起,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我们党新时期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打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不懈探索和艰苦奋斗中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几十年的探索历尽了千辛万苦,经历了严重曲折,付出了各种代价。其中的甘苦,唯有中国人民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国情与使命,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习近平深刻指出,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同样,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向前看、向前走,但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而是要坚持做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6日 12:34 来源: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编辑:王千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