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博爱”思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欧洲资产阶级激进革命的典范。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诸多思想家们所开启的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个必然结果。他们打出争取人权、追求自由、弘扬理性和发展科学的旗号,由思想启蒙开始到民众的普遍觉醒并诉诸行动,终于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伟大革命。它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国,是欧洲资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显著标志。

一、思想启蒙与民众觉醒

据法国史记载,法国大革命是一场以1789年在法国巴黎爆发的一场大规模骚乱为起点、以攻陷巴士底监狱为象征的社会暴力革命运动。它持续到1799年的雾月政变,拿破仑执政则是它的终点。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最直接的原因是由民生问题而引发的。1789年,由于支持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政府负债累累,陷入破产的边缘,政府被迫以向银行举债、增加税收、出售官职、出卖国有土地等方法维持。立法权越来越多地落入议会的手中,贵族和资产者把持的议会颁布了更加自由的贸易法律,以方便他们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从中渔利。不少人成了暴发户,过上了贵族生活。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和葛朗台先生就是其中的典型。而自由贸易的结果是全国的物价不断上涨,最后粮食价格超过了巴黎人的承受水平。为了解决财政危机,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被迫召开已经中断了175年的三级会议,但是,三个等级代表的愿望都落空了。愤怒的代表们组建了国民议会,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路易十六却强令解散国民议会,同时调动大批军队开赴巴黎。国王与民众之间最后一次协商的机会丧失了。饥寒交迫的人群忍无可忍,爆发大规模骚乱,前去镇压的士兵由于也饥肠辘辘,转而帮助了他们。群众暴乱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要求得到足够的食物,“面包、面包!”常成为他们的口号。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进攻巴士底监狱。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由于巴士底监狱被认为是专制王权的标志,摧毁它就具有了推翻专制统治的象征性意味。因而攻占巴士底监狱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法国人民,革命风暴从此席卷了整个法兰西。需要注意的是,1789年的几乎每次暴动,都有妇女们走在最前面。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广大市民阶层的形成和觉醒。启蒙思想家在革命爆发前所做的思想启蒙工作,起到了革命动员的作用。广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革命过程中形成了同盟军,目标指向了封建贵族统治及其不合理的专制制度。尽管后来的新制度建立经历了曲折尝试甚至反复,但法国大革命毕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它之所以是一场“大革命”,正如科恩在其《科学中的革命》一书中所说,是因为“法国式的君主专制制度一去不复返了”,“专制政府的工具,星法院和高等宗教事物委员会,被永远地废除了”。列宁在谈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曾说过:“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19世纪在世界各个角落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实行了、分别地实现、做到了伟大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们所创始的事情。”

二、资产阶级革命原则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评价,引人关注的一是如何看待暴力革命的得与失,二是如何看待其精神遗产。暴力革命所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无序状态持续了多年,尤其是在革命过程中许多滥杀无辜或过激的甚至是恐怖的行为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如革命者们竟然说出“共和国不需要学者”,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罪不至死的化学革命之父拉瓦锡和许多包税人一起送上了断头台。正如科恩在其《科学中的革命》中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极端手段和暴力导致人们对无论哪种形式的革命都可能带来的不幸结局以及它们的正常的、有益的结果产生忧虑”,“以后,法国大革命走向了极端,进入了恐怖时代,以至于‘革命’变成了一个与其说是表述飞速发展的词,莫如说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词。曾因参与法国大革命而受到政治迫害并于1794年移居美国的约瑟夫?普里斯特利,为我们说明了18世纪末人们对革命的态度是怎样发生变化的。”暴力革命对于推翻顽固的封建贵族专制体制往往是必需的,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代价问题促使人们思考真正意义上的革命究竟应该是什么,如何将革命的代价和弊端减少到最低程度。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遗产问题,是与对法国大革命的性质评价联系在一起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法国大革命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初创阶段的一场血腥暴力革命。人民的起义成果是最终让新兴贵族和资产者们趁机夺取了全部立法权。他们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宣布平等、自由、法治和个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体现了一种历史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民的胜利,但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因为法国人民在随后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之中并没有得到多少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民主。如1791年通过的《勒?夏普利埃法》,这个法又称为《反公会法》,其目的是禁止工人、农业工人、家庭雇工集会结社,取消了工人罢工的自由。这个《反公会法》的制定过程,是完全合乎当时的法律程序的,因而是合法条令。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权宣言》中的承诺逐步得到了体现,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历史进步不是资本家发了善心的结果,而是人民不断抗争的产物,尤其是无产阶级不断与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经济斗争的结果。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19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所开创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没有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影响,资本主义为了避免其灭亡的命运,不得已进行制度改良,就不会有今天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我们必须看到,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与早期资本主义无论在制度设计上还是意识形态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教条式地对待马列的预言,认为其短期内将会灭亡,已与事实不符。我们必须承认资本主义依然具有现实生命力的事实,做好应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将长期并存的局面,通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经济文化社会体制,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事实来争取世界上更多的人信仰科学社会主义。

三、利己主义本质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大都给出了总体上的积极肯定评价。所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发展高度所给出的积极评价,是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制度优劣比较中历史地加以肯定的,如果从更高级的生活形态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中来看,这场大革命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显然又是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和虚伪性的,其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更是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们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往往看不到或不愿意承认这一历史辩证法。在他们看来,法国大革命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及由此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具有终极的价值意义,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和政治制度典范。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首先来看看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的现实政治生态。到1792年,经济情况仍在不断恶化,纸币的不断发行导致其价值暴跌,其价值仅为面值的50%,而物价则上涨了30%甚至是50%!巴黎人民遂再次爆发起义,君主立宪制被推翻,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吉伦特派把持的立法议会宣布实行共和制。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后,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指劵继续贬值,

物价扶摇直上。首先是粮价猛涨。其他物品的价格也全面上涨,各大城市普遍出现粮荒。但吉伦特派把持的立法议会却没有采取任何改善粮食供应的措施,仍强调推行物价自由政策,凡是反对谷物流通和闹事的人将处以死刑。

巴黎社区代表团发言人警告议会:“宣布我们是法兰西共和主义者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人民过得幸福,必须有面包,因为没有面包就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就没有共和国!”立法议会对此的反应是,认为该代表没有代表群众的发言权。

严重的粮食短缺和城乡骚乱,迫使国民公会发布了强制指劵流通和限价法令,但他们却并不真正执行它。群众代表雅克?卢在巴黎公社演讲时指出:“当一个阶级的人能够使另一个阶级的人挨饿时,会有真正的自由吗?当富人能够利用其垄断市场的权利来决定其他人的生死时,会有真正的平等吗?自由、平等、共和国,对广大劳动者来说,不过是个幻影而已。”当年6月1日,忍无可忍的群众再次发动了起义,包围了国民公会,逮捕了大部分吉伦特派代表,并把他们送上断头台。据说这些精英们都是从容就义的,临刑前还为法国人民祝福。

雅各宾派掌权后废除了1791年宪法,制定了新的宪法,将代议制改为普选制,并颁布了一些限价法,希望能抑制物价上涨,但由于执行不力收效不大。在贵族、吉伦特派和国外敌对势力的压力下,雅各宾派开始了“恐怖统治”,一口气颁布了《惩治囤积法》、《禁止资本外流法》、《禁止多种产品出口法》、《燃料、盐、烟草限价法》、《谷物限价法》、《全面限价法》等一系列限价法,最后还实行统购统销。

这样侵犯资产阶级利益的法令引起了很多资产者的极力反对,他们组成了宽容派,极力阻挠限价法的实施,指责雅各宾派的首领们为独裁者,最后通过议会表决的方式将他们送上了断头台,史称“热月事变”。

“热月事变”后,最高限价法被取消,指劵再次暴跌,物价暴涨,食品极度匮乏,导致当年冬天的死亡人数大大增加。1795年4月和5月又爆发了两次民众起义,都被镇压了。这个期间,热月党人又制定了一部新宪法,恢复代议制,议会改为两院制,国家首脑为督政府(有10位成员,轮流坐庄),根据精英们的理论,这些措施使权力完全被分散,再也没有特权的影子,腐败可以根除了。但1795-1796年,经济形势是灾难性的,全部纸币发行了几近400亿(初发时为4亿),其价值连纸张都不如,1796年2月废除纸券改用“土地凭证”,结果一个月内贬值了90%。

经济崩溃的结果是连续的政变:1797年9月14日,两个督政被踢出局;1798年5月11日,雅各宾派被除;1799年6月17日,议会压倒督政府。最后的结局就是“雾月政变”,强人拿破仑上台,重新开始了法国的独裁统治。

可见,从历史发展的现实角度来看,法国大革命并不像学者们想象的那样浪漫和充满诗意。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尽管成为了这场革命的精神标志,但掩盖不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利己主义本质,正是这一本质使法国人民在这场革命和随后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惨重代价。如果说今天的法国人比之历史上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民主,那也是人民通过不断的斗争争取来的,而不是这个社会制度本身所带来的。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直至今天,依然还具有一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它不过是一种相对于封建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意义的新型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不仅谈不上有什么普世价值,更谈不上具有绝对的价值真理。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一编中还会有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与批判。

四、“自由、平等、博爱”

不管如何评价,我们有一点是需要承认的,那就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最直接的成果,就是确立了法国人的基本政治制度走向和核心价值观念。它集中体现在其国旗——三色旗中,三色旗分别代表着自由、平等、博爱,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如今,三色旗中间加上玛利亚娜的头像,便构成了法国最直观的识别国家公共职能的标记。从1999年起,只要是省、部级或使馆发出的带台头信件、小册子、表格、广告和信息载体,都必须具备此标记。图标右边上行写有一行小字:自由;平等;博爱。下行写有一排大写字:法兰西共和国。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关于国旗说的来历有多种,其中之一较为普遍:当时参与革命的巴黎市民帽子上戴有一枚红蓝双色的帽徽,红、蓝二色代表巴黎市民。贵族出身的拉法耶特在红、蓝双色之间插入代表法国王室的白色,制成三色旗,期望人民与王室携手合作,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新国家。1946年法国宪法确认蓝、白、红竖条三色旗为国旗,并解释其中含有独立、自由、平等、博爱的寓意。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宣言共17条,它庄严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1789年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人权宣言》在法兰西民族的全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基本思想也载入了联合国的宪章和世界文化遗产。

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社会在欧洲占据一定优势,法国为欧洲各种事业在思想上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当时的专制政体和文化艺术发展之间相对还是比较协调的。路易十四亲自创办了法兰西舞蹈学院、音乐学院、喜剧院、建筑学院和科学院。他本人从七岁开始就每天坚持芭蕾训练,并亲自扮演太阳神阿波罗,由此还获得了“太阳王”的美名。这一时期的法国在建筑、绘画、戏剧、舞蹈等方面将古典主义艺术发展到了高峰,显示出极大的文化影响力。整个欧洲的宫廷和贵族都以会说法语为荣,所有的外交条约都用法文来撰写。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法国的沙龙文化之风日渐兴盛。贵妇人家中宽敞、雅致的客厅,给艺术家和思想家们提供了讲坛和听众,刺激着他们的灵感和激情。与此同时,刚刚在巴黎出现不久的咖啡馆则为市民们提供了各抒己见的场所。

启蒙思想就这样在沙龙和咖啡馆里被不断地宣讲、辩论和传播着。这些咖啡馆是大革命时期人们的活动场所。当时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大家都希望改变那个旧世界。伏尔泰被公认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启蒙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促使人们以新的观念看待自己、社会、国家乃至宗教的本质。伏尔泰和其他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可以说,是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思想舆论准备和内驱力。

另一位思想家卢梭,则描绘了想象中的新制度。卢梭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契约的思想,他认为人民大众有革命的权利,有义务去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契约,这种社会契约不取决于财富,不取决于国王的意愿,而取决于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以卢梭为代表的一批激进民主派的革命主张,为法国这场旷日持久的暴力革命的爆发起到了理论先导作用。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在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革命、恐怖和动荡之后,人们开始强烈地渴望社会的安定,期盼着强有力的人物出现,结束国家的混乱和危机。在战场上节节胜利的拿破仑,让法国人看到了恢复秩序和权威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拿破仑颁布《民法典》,宣誓效忠于1789年的革命原则,也就是说尊重人权、自由、平等的行动,让已经饱受启蒙思想熏陶的法国人看到了延续理想的希望。这部1804年正式实施的《法国民法典》,是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在围绕法典草案召开的102次讨论会中,正在领导战争的拿破仑亲自参加了97次。后人把这部沉淀了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的民法典称为《拿破仑法典》。在两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法国的现行法律仍基本遵循《拿破仑法典》。《法典》对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拿破仑将它带到了自己征服的每一片国土上。

在拿破仑时代,伴随帝国的扩张,法国大革命精神也在全欧洲得到了传播。这些国家被拿破仑征服以后,新的原则即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也直接或间接地在这些国家得到了确立,并成为摧毁封建制度和反抗侵略者的有力思想武器。因此,拿破仑以军事力量和民族压迫来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让法国从称霸欧洲的顶峰,重重地跌落下来。后来的一位法国政要从拿破仑身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们的教训。它教导他们:决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的权力去摆布。”

1789年之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动荡之中,大革命的思想原则在曲折中慢慢地才得到巩固和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了。此时的法国也刚刚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1870年到1913年这40多年时间,法国的工业生产几乎翻了一番。但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再次影响了它的发展。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总统,戴高乐决心恢复法兰西应有的光荣。正是在戴高乐时代,法国的经济全面复苏。除了经济发展,更为世人所称道的是戴高乐带领战后法国走出的一条独特的大国之路。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向世界发出了不可忽视的声音。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倡导国与国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平共处,使自由和平等的原则在国际事务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戴高乐实现了他心目中的伟大和光荣。也正是到了这样的一个发展时期的法国,才可以说法国大革命的精神结出了其所理想的果实。即经过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努力,它才逐渐找到了一条通过践行启蒙思想的原则而成就大国地位的发展道路。

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人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但要真正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理想,人们必须首先小心地剥离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自由、平等、博爱”所作的精致化绑架,让更多的人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反思中,认识到其根本弊端,把握真正意义上的人民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本质要求。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7日 10:5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