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李薰传》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李望平,冼爱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内容简介】

李薰院士是国际著名冶金和金属物理学家。李薰1937年考取公费留学英国;1940年获谢菲尔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以研究发现钢中氢导致发裂及去氢规律,开拓了钢中氢研究领域;1951年获冶金学博士学位,他因此成为自1923年设立该学位以来世界上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学者。新中国成立伊始,应郭沫若院长之邀,李薰回国创建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事30年,成绩卓著,蜚声中外。他坚持科学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书以翔实的史实和丰富的图片,记述了李薰自强、自立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为科学研究和科技强国事业做出的贡献,展现了一个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特别是通过李薰回国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历史脉络,介绍了在新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一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投身于科技强国事业的奋斗史。

本书适合大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文化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者和各级领导干部阅读。

【作者简介】

李望平,1955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科技处处长,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第一、二、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早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研究与开发,1987年以来先后从事科研重大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工作,负责或参与组织实施完成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曾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2篇,主编《科学数据库与信息技术论文集》第三至第十一集。

冼爱平,1955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1982年考取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薰研究员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属中氢;1989年攻读该所斯重遥研究员的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属与陶瓷的焊接,毕业后留所工作;1996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冶金及材料科学系学习;1998年回国。目前主要从事微电子互连材料及材料失效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2年获国际焊接学会首届格兰让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

【目录】

总序(路甬祥)/

序(师昌绪)/

 

第一篇 成长之路

第一章 动荡的中国/

第二章 家庭环境/

一、李家溯源/

二、祖父与父亲/

三、父亲是第一任老师/

第三章 求学之路/

一、风云变幻的长沙/

二、长郡中学与周铁珊先生/

三、意外的转折/

四、湖大才子/

第四章 结婚成家/

一、席家之女/

二、长沙结婚/

第五章 公费留学/

一、应考公费留学生/

二、金榜题名/

三、漂洋过海/

 

第二篇 英伦十四年

第六章 英国钢都/

一、谢菲尔德市/

二、谢菲尔德大学/

三、冶金博士的摇篮/

四、安德鲁教授/

第七章 白朗顿奖/

一、第一次面试/

二、获得白朗顿奖/

三、1938年的暑假/

第八章 金属的塑性与加工硬化之谜/

一、金属的冷加工硬化现象/

二、安德鲁教授的猜测/

三、相变的判据/

四、科研要做老祖宗的工作/

五、1939年的巴黎之行/

六、博士毕业/

第九章 一架喷火战斗机坠落引发的基础研究/

一、二战前夕英德之间的军备竞赛/

二、一架战斗机失事引发的基础研究/

三、氢致发裂的证明和孕育期的发现/

四、追踪飘忽不定的氢/

五、影响钢材发裂的多种因素/

六、白色富氢相/

七、氢脆敏感指数/

第十章 海外成名/

一、高度的学术评价/

二、中国留学生的骄傲/

三、摘得冶金科学的皇冠/

第十一章 园林路81号/

一、新来的中国房客/

二、房东郝莱特太太/

第十二章 李薰的实验室/

一、一把交椅/

二、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

第十三章 同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

一、公费留英助学金/

二、李薰带过的中国学生/

三、同在异乡的中国留学生/

第十四章 “冶金学家要回红色中国”/

一、“我永远是中国人”/

二、道路的选择/

三、新生儿的躁动/

四、告别英国/

 

第三篇 创建金属研究所

第十五章 越王剑的传说/

第十六章 文津街三号/

一、早期的中国科学院/

二、冶金研究所筹备处/

三、关于所名的思考/

四、第一批大学毕业生/

五、选址沈阳始末/

六、开赴东北/

第十七章 辽东创业/

一、古城沈阳/

二、王鹤寿的“小灶”/

三、西大楼的建设/

四、忙碌的1952/

五、初期的混沌/

六、周恩来的任命书/

第十八章 钢材,钢材/

一、共和国急需钢铁/

二、冶铁技术的历史长河/

三、“一五”计划与钢铁工业/

四、炼钢小分队/

第十九章 建所初期李薰始建的几个学科/

一、金属中氢/

二、钢中定氧技术/

三、钢中夹杂物的鉴别/

四、真空冶炼技术/

第二十章 人才,人才/

一、盛名之下,济济有众/

二、青年人才的培养/

三、金属学院/

第二十一章 创办《金属学报》/

一、郭沫若院长的创刊词/

二、两起两落/

三、学人的口碑/

第二十二章 一杯清茶话知己/

一、高景之/

二、张劲夫/

三、刘彬/

第二十三章 荣誉与责任/

一、科学家的最高荣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二、规划国家科技发展蓝图/

第四篇 大国的脊梁

第二十四章 运筹帷幄/

一、中国冶金学科“十二年发展规划”/

二、战略性的转折/

第二十五章 烈火金刚——高温合金/

一、新中国的航空工业/

二、铸造涡轮叶片/

第二十六章 打开核工业的大门——一段尘封的历史/

一、旧中国的核计划/

二、“纸老虎”与“真老虎”/

三、土法提铀就像做豆腐/

四、分离铀235/

五、铀冶金/

六、核燃料堆芯/

七、那时我们正年轻/

八、发展钛合金/

第二十七章 耐天火的防护衣/

一、嫦娥奔月的传说/

二、中国返回式人造卫星计划/

三、天火的起因与难熔金属/

四、钼的脆性之谜/

五、耐天火的涂层/

六、钼蒙皮研制始末/

七、头部材料/

第二十八章 科学家为维护空军战斗力做出了贡献/

一、几百架战机停满沈阳的机场/

二、神秘的钢框自行开裂/

三、冷加工与渗氢的二重唱/

四、叶剑英元帅召开的会议/

五、基础研究与技术突破/

 

第五篇 润物细无声

第二十九章 大师风范/

一、办所思想/

二、严谨治学/

三、优良学风/

四、海纳百川/

第三十章 情感与家庭/

一、沈阳团聚/

二、女儿眼中的父亲/

第三十一章 “文革”岁月/

一、狂飙骤降/

二、逃离沈阳/

三、再入“牛棚”/

四、“检查”过关/

五、重新挂帅/

第三十二章 钢之品格/

一、大炼钢铁与“超声波运动”/

二、“三线”建设/

三、“文革”顶风记/

 

第六篇 科学的春天

第三十三章 春天来了/

一、春雷阵阵/

二、全国科学大会/

三、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第三十四章 和风吹春/

一、恢复整顿/

二、盘点成果/

三、再绘蓝图/

四、提拔“右派”/

五、推荐学部委员/

第三十五章 国际交流/

一、交流与培训/

二、尼加万来访/

三、借鉴与思考/

第三十六章 重返北京/

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二、领衔技术科学部/

三、组织学部委员评议研究所/

四、倡导大力发展技术科学/

第三十七章 播种春天/

一、支持水下机器人学科领域的开拓/

二、建立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三、大力选拔中青年人才/

四、面向国民经济建设/

 

尾声

第三十八章 永远的人间三月天/

参考资料/

附录一 李薰名言录/

一、关于科学研究/

二、关于人才培养/

三、关于政治与科研/

附录二 李薰年表/

附录三 李薰主要科学论著目录/

后记/

【章节选读】

今年是李薰先生诞辰100周年,由李薰先生的女儿李望平和学生冼爱平合作编著的《李薰传》也将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描述了李薰先生自强、自立的奋斗历程,以及对科学研究和科技强国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李薰先生的爱国情怀。该书还通过李薰先生在英国学习、工作和回国创业的历史脉络,介绍了不同时代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和相关科学知识,有很好的可读性。同龄人看了感到亲切,后生读后也能了解到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其积极向上。

李薰于1937年考取公费生留学英国,194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于1951年获冶金学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初期,李薰研究发现钢中氢导致发裂并找出了钢中除氢的规律。1942 ̄1948年,他发表了关于钢中氢研究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全面地阐述了合金结构钢中裂纹的发生机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有关扩散除氢温度范围等工艺参数,在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贡献突出,被公认为该研究领域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伊始,他应郭沫若院长之聘,毅然回国,擘划新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953年4月10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任命通知书任命李薰为所长。

李薰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创建者和首任所长,主持金属研究所工作30年,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主要面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主战场,同时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金属研究所建立初期,李薰主要抓三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一是接受国家任务,为武汉钢铁公司和包头钢铁公司的兴建服务,集中所内选矿研究室全部力量和分析化学室的大部分人员,从事大冶和白云鄂博两铁矿的选矿研究;调集耐火材料研究室的主要研究骨干,配合地质部门的勘察,为苏联援建两公司的耐火材料厂提供技术设计的科学依据。其二是指导耐火材料研究室为鞍钢炼钢平炉强化冶炼过程,对该室所发明的镁铝砖深入研究使用损毁机理,奠定科学基础,并与鞍钢合作,开拓和改进炼铁高炉用高铝砖。这两种耐火材料的研制和应用基础研究,都是金属研究所的创新。其三是研究改进钢质量,强化炼钢过程,提高收得率,减少不合格品。例如,与大连钢厂合作,在国内首先实现电炉氧气炼钢;为鞍钢当时生产钢板、重轨等,从压力加工到热处理,解决了质量问题。50年代末,国内冶金部门和各大企业的科技力量逐渐成长,国际科技发展步入新的阶段。1957年李薰访苏归来,审时度势,考虑到我国喷气式飞机开拓及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认定发展高温合金和高强度材料是主要方向,于是在所内迅速组织力量成立了高温合金、难熔金属、金属陶瓷、表面涂层等研究小组;同时也加强了合金钢的力量;为配合我国核技术的发展,成立了铀合金研究组。不久,这些研究组又被拓展为研究室。自此,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成为金属研究所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李薰亲自挂帅,带领金属研究所为我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发射第一颗重返地面的人造地球卫星,造出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飞机,造成第一艘核潜艇等,研制某些关键材料和部件材料,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金属研究所在李薰的领导下,应用基础研究和理论基础研究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极左”思潮的影响,未出现大幅度的左右摇摆。金属研究所自建所之日起,设有以葛庭燧为室主任的金属物理研究室,从事晶体缺陷与力学性能的研究,金属研究所虽两度调整各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但该研究室未加改变;60年代初,又成立以郭可信为室主任的合金结构研究室。李薰曾号召全所高级研究人员,一定要开展基础研究,他本人率先攻坚,将难熔金属存在的要害问题(金属氧化)作为他的研究对象。

李薰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1956年,国家编制“十二年科技规划”,李薰是冶金科学技术方面的召集人,并参加综合组工作,规划出我国冶金事业发展的蓝图,由此形成其后一段时期冶金科技领域的指导性文件。60年代初,特别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后,又多次邀集专家规划全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李薰均负责冶金学科,后出任冶金专业组和冶金新型材料组的副组长,高温测试组和航空材料组组长。20余年里,他制定各方面的发展规划,审查年度计划,亲自起草文件,编写说明,对各个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团结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引导着全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前进方向。

李薰始终重视科技人才。在他受聘组建金属研究所之初,即广泛罗致人才,除了邀请留英学者张沛霖、方柄、张作梅、庄育智与他一同归国创业外,在50年代至60年代初,还先后争取到自美国和欧洲国家回国的学者葛庭燧、何怡贞、师昌绪、郭可信、斯重遥、吴鼎铭等来金属研究所工作。李薰主动诚挚地团结他们,充分依赖他们,任其施展才华,使这些海外归国学者各自开拓学术领域,均做出了贡献。

李薰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金属研究所建所初期,分配来的几十位新毕业的大学生多数不是学材料和冶金专业的,缺乏钢铁工业生产的知识。况且,那时还招收了上百名中小学毕业生,他们对研究工作更是一无所知。李薰制定了边建所、边工作、边培养、边学习的方针,组织高级研究人员授课,在教专业课的同时,还教他们如何查阅文献、做实验、写文章,使研究所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轨;同时,还将他们编成工作组,派赴钢厂,一方面协助工厂解决问题,一方面学习生产实际经验。这样,不仅这些新人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也为所厂之间长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使科学研究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理论素质,金属研究所经常举办讲座,邀请所外著名专家前来系统讲课。李薰和所有参加学习的人一样,一同听讲,一同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张榜公布,李薰总是名列前茅。此事至今仍被传为佳话。他的身教言教和这种学而不倦、治学严谨的精神,推动了全所优良学风的形成。

我比李薰先生小5岁,也算是同龄人。我自1955年9月从美国回国后,被分配到金属研究所工作,与李薰先生共事25载。那时,他是所长我是室主任,但我们一直是志向相同、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那是我们人生最精华的岁月。金属研究所从欧洲和美国科研第一线回国的学者有十余人,他们回国不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机遇,而是一心为了报国,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在所内形成了一个“学术自由,勇于创新的和谐小社会”。虽然彼此间也有分歧,有时甚至会争吵,但是大家一致服从党的领导,牺牲小我顾大局,以国家的任务为重,这对金属研究所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带动作用。

1981年5月,李薰先生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技术科学部主任。他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技术科学的重要性及对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为了探索科学院面向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在考察攀钢等冶金企业行经昆明时,于1983年3月20日晨不幸溘然长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失去了一位科学界的老前辈,失去了一位长期和我们并肩战斗的老战友和指挥员,这是我国科学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

为纪念金属研究所创始人李薰,2001年金属研究所科研楼西大楼被正式命名为“李薰楼”,同时设立了“李薰成就奖”和“李薰讲座奖” 等“李薰系列奖”,以缅怀先哲,启迪后人。

愿李薰院士的爱国与治学精神永放光芒!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现任名誉所长

师昌绪

2013年8月19日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6日 10:45 来源:科学出版社 编辑:雍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