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政道》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高路 著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内容简介】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3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仁政、德政、法政、善政、廉政、简政、宽政、信政、勤政、和政等10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为政之道,对领导干部确立“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借鉴古人的治政模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高路,曾任大学哲学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著有《儒家怎么说》《道家怎么说》《法家怎么说》《佛家怎么说》《跟孔子学做人》《跟老子学生存》《跟父母读中国智慧》《影响人类心灵的十大哲学观念》《孝是大幸福》等。

【目录】

一、仁政

(一)民本

002 ⊙ 民众是神主

003 ⊙ 老百姓是上天

004 ⊙ 臣民不可得罪

005 ⊙ 民众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

005 ⊙ 民众有权选择君主

007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007 ⊙ 猎获善言

008 ⊙ 以民众意志为转移

009 ⊙ 民众的选择

011 ⊙ 民无怨而天不怒

011 ⊙ 国以民为本

013 ⊙ 天下是全体民众的天下

013 ⊙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014 ⊙ 历史教训

015 ⊙ 愿相公无权

(二)民生

018 ⊙ 为政的根本规则

019 ⊙ 宁人负我,无我负人

020 ⊙ 分肉不如分地

020 ⊙ 一日不稼,百日不食

021 ⊙ 关注弱势群体

022 ⊙ 驾车高手

022 ⊙ 哪个是急务

023 ⊙ 民以食为天

025 ⊙ 天下最大的根本

025 ⊙ 土崩和瓦解

026 ⊙ 廉范不禁夜火

026 ⊙ 靠什么生存

027 ⊙ 狩猎

027 ⊙ 让民众乐业

028 ⊙ 财利是人的核心

028 ⊙ 一首好诗

029 ⊙ 都是百姓

030 ⊙ 解除倒悬之苦

二、德政

(一)教化

034 ⊙ 攻心为上

036 ⊙ 治国的两手

036 ⊙ 孔子的裁决

038 ⊙ 孔子的政绩

038 ⊙ 子贱治单

040 ⊙ 什么官职最重要

041 ⊙ 一比一万

041 ⊙ 柔和之道

042 ⊙ 推行教化的组织保证

043 ⊙ 教化以人情为前提

043 ⊙ 曹操为什么不敢当皇帝

044 ⊙ 一个都不少

045 ⊙ 动乱过后更需教化

(二)示范

050 ⊙ 大禹的眼泪

050 ⊙ 姬昌的裁决

051 ⊙ 紫衣服

052 ⊙ 楚王问鼎

052 ⊙ 臧孙纥论盗

053 ⊙ 死而不朽

054 ⊙ 身教的作用

054 ⊙ 这是您的问题

055 ⊙ 高赦为什么名列第一

055 ⊙ 在德不在险

056 ⊙ 朝廷是天下的模板

057 ⊙ 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057 ⊙ 不孝子是怎样变成大孝子的

058 ⊙ 辛公义以身作则

059 ⊙ 官员的样板

060 ⊙ 榜样的力量

三、法政

(一)效用

065 ⊙ 法律也要贯彻仁爱

066 ⊙ 德先法后

067 ⊙ 法律与人情

068 ⊙ 法律以情理为参照

068 ⊙ 法律的实施在于人

069 ⊙ 诸葛亮为什么不运用大赦

070 ⊙ 法律、道德各有各的对象

071 ⊙ 法政的价值在法律之外

071 ⊙ 从根源上解决犯法

073 ⊙ 法政是怎样产生的

074 ⊙ 法政的高效率

076 ⊙ 刑罚也是一种善政

077 ⊙ 孔子为什么诛杀少正卯

078 ⊙ 一座城邑和一个逃犯

078 ⊙ 以法令为师

079 ⊙ 法令的厉害

079 ⊙ 两个梁彦光

(二)要求

081 ⊙ 三个人一样坏

082 ⊙ 法律是天下公器

084 ⊙ 歪曲法律罪大莫及

085 ⊙ 刑罚的关键在于得当

086 ⊙ 法律不可轻易变更

086 ⊙ 法律不徇私情

089 ⊙ 君主犯法也要受罚

090 ⊙ 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霸主

091 ⊙ 李离伏剑

092 ⊙ 两个评价

092 ⊙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093 ⊙ 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

094 ⊙ 圣王的境界

095 ⊙ 奉法不避

096 ⊙ 法律是大信

096 ⊙ 道德给法律让路

四、善政

(一)善待

100 ⊙ 一切照旧

101 ⊙ 善人是天地的纲纪

102 ⊙ 仁者得天下

102 ⊙ 废除肉刑

103 ⊙ 对异族也要善待

105 ⊙ 为什么把牛佩带在身上

106 ⊙ 不乘人之危

107 ⊙ 好生,圣人之大德

108 ⊙ 王法崇善,成人之美

108 ⊙ 罪犯的后人无罪

109 ⊙ 不以刑罚相加

110 ⊙ 用刑不如施恩

111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112 ⊙ 不与百姓为敌

112 ⊙ 人命至高无上

113 ⊙ 百姓的安宁胜过强大武装

114 ⊙ 狄仁杰的疏导方针

115 ⊙ 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

115 ⊙ 李重美的两个决定

116 ⊙ 恶有恶报

(二)施益

118 ⊙ 君子之乐

119 ⊙ 敲着大鼓讨伐他

120 ⊙ 为政之要

120 ⊙ 根据地

121 ⊙ 闭心不闭门

121 ⊙ 只要可能就减轻税负

122 ⊙ 一枚大钱

123 ⊙ 先民后官

123 ⊙ 聚敛之罪重于盗窃

125 ⊙ 禁止还是放开

126 ⊙ 把弓弦放松

126 ⊙ 君主不经商不守财

127 ⊙ 税赋调整的方向

128 ⊙ 我要这些钱做什么

五、廉政

(一)清廉

133 ⊙ 一块美玉

133 ⊙ 韩起的清贫

134 ⊙ 两个学生的答卷

135 ⊙ 为了能经常吃上鱼

136 ⊙ 清廉是治国之策

137 ⊙“苍鹰”

137 ⊙ 得大利者不可以再取小利

138 ⊙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139 ⊙ 清官的行李

139 ⊙ 做干净事,挣干净钱

140 ⊙ 关西孔子

141 ⊙ 视黄金如粪土

142 ⊙ 大丈夫范滂

143 ⊙ 曹操的感慨

144 ⊙ 魏晋南北朝名臣的几件逸事

145 ⊙ 皇帝也要廉正

145 ⊙ 廉者不忧

145 ⊙ 廉者得人心

146 ⊙ 不留礼品

(二)肃贪

148 ⊙ 逃避死亡

149 ⊙ 贪腐是造成民众穷困的直接原因

149 ⊙ 卖官的帝王

151 ⊙ 罪有应得

151 ⊙ 贪腐与虎害

152 ⊙ 史上最大贪官的下场

154 ⊙ “导行费”

155 ⊙ 交钱上任

156 ⊙ 叛乱的起因

156 ⊙ 贪污一匹布帛者处死

157 ⊙ 控制不了自己的请提前走人

158 ⊙ 贪官劣迹点滴

159 ⊙ 贪者的愚蠢

159 ⊙ 杀鸡给猴看

160 ⊙ 赐麻两车

六、简政

(一)节俭

165 ⊙ 国土是怎样缩减的

166 ⊙ 仲孙它的罚与奖

167 ⊙ 一只鞋子

167 ⊙ 孔子祭鱼

167 ⊙ 晏子的示范

168 ⊙ 萧何的误区

169 ⊙ 一个露台

170 ⊙ 节俭带来富足

170 ⊙ 大司徒司直夫妇

171 ⊙ 为天下守财

171 ⊙ 奢侈导致贫穷和衰落

172 ⊙ 几位帝王的日常生活

173 ⊙ 两位帝后

174 ⊙ 奢侈是敌人的帮手

175 ⊙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175 ⊙ 富贵不能淫

175 ⊙ 没有废物

176 ⊙ 胜利后更加节俭

177 ⊙ 刘裕父子不忘本

178 ⊙ 不以天下专奉一人

178 ⊙ 有始无终

179 ⊙ 节俭与安定

179 ⊙ 郭威的遗言

(二)惜民

183 ⊙ 什么是穷

183 ⊙ 东野稷之马

184 ⊙ 走不出这座门

184 ⊙ 萧规曹随

186 ⊙ 皆百姓之力

186 ⊙ 编制以民众需要为转移

188 ⊙ 岂爱民之本

189 ⊙ 减吏、减官、减事、清心

191 ⊙ 害怕大臣的皇帝

192 ⊙ 筑城

193 ⊙ 节俭关系兴亡

194 ⊙ 少封爵

195 ⊙ 让民众休养生息

195 ⊙ 椽子和瓦片

196 ⊙ 省其征役而已

198 ⊙ 精简兵员之功

七、宽政

(一)宽松

203 ⊙ 罪犯的儿子

204 ⊙ 仁人子产

204 ⊙ 宽严相济

205 ⊙ 谁最先衰亡

206 ⊙ 苛政猛于虎

207 ⊙ 两只白玉璧

208 ⊙ 适得其反

209 ⊙ 使反叛的人安心

210 ⊙ 适中为上

211 ⊙ 宽严的主观条件

211 ⊙ 实施宽政的官吏

213 ⊙ 治军也要宽容

213 ⊙ 以实际需要为转移

214 ⊙ 对己严待人宽

214 ⊙ 司马氏为什么能够取代曹氏

215 ⊙ 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216 ⊙ 平乱

217 ⊙ 宽严关系兴亡

217 ⊙ 不能以夏桀代替夏桀

218 ⊙ 宽政的底线

(二)言路

219 ⊙ 被自己打倒的商纣王

220 ⊙ 暗和聋

221 ⊙ 今天你是君主我是臣子

221 ⊙ 决断是怎样做出的

222 ⊙ 君不君,臣不臣

222 ⊙ 看门狗

223 ⊙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224 ⊙ 诽谤、妖言、反坐

224 ⊙ 一次申辩

225 ⊙ 一场辩论

226 ⊙ 仁君的胸怀

227 ⊙ 一个决定的改变

227 ⊙ 刺耳的话

228 ⊙ 谤木、肺石、登闻鼓

229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29 ⊙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230 ⊙ 唐宪宗纳言

八、信政

(一)信用

235 ⊙ 诺言不可毁

236 ⊙ 信用的力量

237 ⊙ 无所畏惧

237 ⊙ 言如鼎重

238 ⊙ 令在于守

239 ⊙ 赵孟的说明

240 ⊙ 齐家和治国

241 ⊙ 大法宝

242 ⊙ 演习变实战

243 ⊙ 恩信平叛乱

244 ⊙ 天之所助者顺,

人之所助者信

244 ⊙ 无信不立

245 ⊙ 以诚信治天下

246 ⊙ 信用缺失,难以补救

246 ⊙ 信用最大

(二)信任

249 ⊙ 秦穆公的马

250 ⊙ 乡校中的议论

251 ⊙ 晏子的见识

252 ⊙ 买仁义

253 ⊙ 民众不可亵渎

254 ⊙ 曾参杀人

255 ⊙ 燕昭王与乐毅

255 ⊙ 约法三章

257 ⊙ 失误者

257 ⊙ 没有二心

九、勤政

(一)勤勉

260 ⊙ 武王不寐

261 ⊙ 坚持不懈

261 ⊙ 陈国的败亡

262 ⊙ 景差的失误

262 ⊙ 为什么赶不上晏子

262 ⊙ 敬姜的感慨

264 ⊙ 生无所息

264 ⊙ 卧薪尝胆

265 ⊙ 勤勉与富强

266 ⊙ 不休不止

266 ⊙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267 ⊙ 珍惜光阴

268 ⊙ 三个勤勉大臣

268 ⊙ 能吏刘晏

268 ⊙ 业荒于嬉

269 ⊙ 警枕

(二)忧患

271 ⊙ 想想窘迫的时日

272 ⊙ 胜利者的忧虑

273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74 ⊙ 死于安乐

275 ⊙ 内忧外患

275 ⊙ 忧患与国运

276 ⊙ 守成难

277 ⊙ 生于忧患

278 ⊙ 存不忘亡

278 ⊙ 居安不思危

278 ⊙ 王恭的叹息

279 ⊙ 个人安危与国家命运

279 ⊙ 食人之禄者忧人之忧

280 ⊙ 不能没有畏惧

280 ⊙ 居安思危

281 ⊙ 怎么能说天下无事

十、和政

(一)贵和

285 ⊙ 和的真谛

285 ⊙ 分担压力

286 ⊙ 君子比而不别

286 ⊙ 敬畏天地

287 ⊙ 通达根本道理

288 ⊙ 团结就是力量

289 ⊙ 将相和,天下安

290 ⊙ 上和与下和

290 ⊙ 二虎不相争

291 ⊙ 和而不同

292 ⊙ 班超的劝告

293 ⊙ 以自然定人事

294 ⊙ 一支箭与一捆箭

295 ⊙ 一笑泯恩仇

295 ⊙ 亡国之政

296 ⊙ 怎样做同事

296 ⊙ 水与土

297 ⊙ 斗则两伤

297 ⊙ 安定带来的奇迹

(二)和平

300 ⊙ 化剑为犁

302 ⊙ 孔子避战

302 ⊙ 孔子退兵

303 ⊙ 孔子对战争的另一面

304 ⊙ 战争是最大罪恶

304 ⊙ 不能以邻为壑

304 ⊙ 好战者必亡

305 ⊙ 用兵的目的

306 ⊙ 和胜于战

308 ⊙ 战争是凶险之事

309 ⊙ 五兵

310 ⊙ 和亲

311 ⊙ 刘秀罢兵

312 ⊙ 战争不是根本利益所在

312 ⊙ 亲仁善邻

314 ⊙ 以战促和

314 ⊙ 绥之以德

315 ⊙ 忘战必危

【章节选读】

一、仁政

儒家主张仁政,仁政是仁爱观念和感情用于政治生活而形成的一种为政模式,始终代表政治实践的正统和历史主流。仁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仁政包括儒家所有为政主张和实践,狭义的仁政集中表现在治政者与民众的关系上,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民本,一个是民生。

(一)民本

要义

儒家的为政主张,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叫以民为本,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句是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意思是,国家高于君主,民众高于国家,也就是人民第一。另一句还是孟子说的:“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是说,获得天下的真理是:得民众者得天下;获得民众的真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获得民心的真理是:做民众所要求的,不做民众所厌恶的,也就是民意第一。

故事

※ 民众是神主

楚国准备袭击随国,先裁减军队,以麻痹对手。

随国是当时汉水以东仅次于楚国的强国,其执政大夫见状,主张趁机进攻楚军。国君打算采纳他的意见。大夫季梁识破了楚国阴谋,劝阻道:“我听说,小国之所以能够抵抗大国,是因为小国治理有道,而大国陷于混乱。什么是‘道’?所谓道,就是忠于民众而信于神灵。什么叫忠?统治者所想所为对民众有利就是忠。什么是信?代表国家向神灵祷告的人说真话就是信。现在我们随国是什么情况呢?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而国君却放纵私欲,祷告的官员向神灵虚报功德,我不知道随国凭什么能战胜楚国。”

国君说:“我献给神灵的牲畜都是纯色的,也很肥壮,贡献的谷物也很齐备丰盛,怎么就不能取信于神?”

季梁说:“神灵享受的祭品来自百姓,他们才是神灵的主人。因此先王首先团结百姓,然后才去侍奉神灵。在祭祀时报告:‘牲畜肥又大。’实际上是向神灵表明,百姓很富庶,所以牲畜才能长得这么好。还报告说:‘粮食干净又齐全。’意思是,没有发生灾害,百姓的收获很好。接着报告说:‘美酒清澈又香甜。’是说国家上上下下都遵守道德,没有邪念。如此神灵才能降下福分,做事才会成功。现在不是这样,百姓各怀异心,神灵没有主人,只是国君一个人忙活,祭祀再丰盛,又能求到什么呢?”

国君听了季梁的话,赶紧修明政事,楚国也没敢行动。(《左传·桓公六年》)

※ 老百姓是上天

齐桓公问管仲:“成就王业的人以什么最为尊贵?”

回答是“上天。”

桓公仰视苍天。

管仲道:“我说的上天,并不是您现在看到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而是老百姓。治政者尊百姓为上天,这是因为,百姓亲近他,社会就安定;百姓辅佐他,国家就强盛;百姓非难他,统治就危险;百姓背离他,政权就灭亡(“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做人缺少好品德,一方百姓怨恨他。’遭到民众怨恨的统治者,最终不败亡的还从来没有过。”(《说苑卷三·建本》)

※ 臣民不可得罪

齐桓公狩猎,来到麦丘,遇见一个老人,问:“您是何人?”老人答:“当地人。”桓公又问:“多大年纪了?”答:“83岁。”桓公说:“高寿啊,有福气!以您的高寿为我祈福吧。”

老人说:“祝愿主君万寿无疆,轻贱金玉,以人为宝。”桓公说:“好啊!大福不单,吉言成双,请接着为我祈福。”

老人说:“祝愿主君学无止境,不耻下问,以贤者为伴,能够听到劝谏。”桓公说:“好啊!大福不单,吉言成三,请接着为我祈福。”

老人说:“祝愿主君不得罪臣下和百姓。”桓公拂然变色,道:“我听说过儿子得罪父亲,人臣得罪君主,从来没听说过君主得罪人臣的。这句祈福跟上两句不搭配,您换一句。”

老人行了个礼,说:“这句话是上两句的统领。儿子得罪了父亲,可以通过姑姑、妈妈、叔叔出面调节,获得父亲的原谅。人臣得罪了君主,可以通过君主的近臣说情谢罪,得到君主的赦免。然而君主得罪臣民,情况就不同了。从前夏桀得罪商汤,商纣得罪周武王,就是君主得罪臣属的例证,是没有谁可以进行斡旋的,结果时至今日,夏桀和商纣的罪行也得不到谅解。”

桓公道:“说的好,国家有福,社稷有灵,使我今天在这里遇到了您。”说罢搀扶老人上车,亲自驾驶返回,给老人很高的礼遇,并把麦丘封给他,让他参与国政。(《新序·杂事第四》)

※ 民众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

邾国君主邾文公打算迁移到绎地(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去居住,为这件事举行占卜。

主持占卜的史官报告说:“迁徙对民众有利而对国君不利。”邾文公说:“民众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上天生育百姓并且为他们设置君主,就是为了实现他们的利益。民众得到了利益,我的利益也就在其中了。”

身边的人对邾文公说:“现在您的生命明明可以延长,为什么非要放弃这个机会呢?不迁居不是对您更好吗?”邾文公说:“我活着就是为了使百姓过得更好。是早一点死亡还是晚一些死亡,不由我,有天命管着。如果对民众有利,那就迁居,没有比这更吉利的了。”

就这样,邾国迁到了绎地。几个月后,邾文公就去世了。

君子说:“邾文公知道自己的使命。”(《左传·文公十三年》)

※ 民众有权选择君主

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献公不拿他的臣民当回事,动了众怒,在卫国呆下去了,匆忙逃离,投奔齐国。

晋国君主晋悼公听说了这件事,评论道:“卫国人驱逐自己的国君,这也做得太过分了吧?”晋国的乐师叫师旷,正好在旁边,接过话茬说:“怕是他们的国君做得太过分了吧。”

“这话怎么说?”晋悼公瞪起眼睛问。师旷眼盲,自顾自地说下去:“贤明的君主亲近好人,远离坏人,他们对待民众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如同上天那样覆盖他们,如同大地那样包容他们。民众也以亲人的态度回报他,像孩子对父母一样地侍奉君主,如同日月那般敬仰他,如同神明那般崇拜他,如同雷霆那般畏惧他。这样的君主,臣民会赶他走吗?拥护还来不及呢。”

“照你这么说,昏庸君主就应该被赶走了?”晋悼公说。“是的。”师旷答道,“君主是主持祭祀神明的人,民众是祭祀神明的人;君主是国家的主持人,是民众的希望。民众生计陷于窘困,无力祭祀神明,神明会高兴吗?君主昏庸,等于国家没有主持人,民众还有希望吗?这样的君主还有什么用!不驱逐他干吗!上天关爱百姓,难道会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人骑在民众头上作威作福,背弃天地本性而肆意妄为吗?肯定不会的。”(《左传·襄公十四年》)

战国时期,齐宣王与孟子讨论君主能否被侵犯的问题。

齐宣王问:“殷商族的汤流放夏朝的天子桀(jie二声),周族的武王讨伐商朝的天子纣,有这样的事情吗?”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暴虐百姓,还把殷商族的领袖汤关押起来。汤获释后,实施仁政,诸侯都来投奔他,汤起兵讨伐桀,桀逃跑了,在放逐中死去。周武王讨伐纣,是汤讨伐桀的历史重演,主要情节几乎一模一样。

孟子听了齐宣王的问话,说:“这两件事情文献上有记载。”

“然而——”齐宣王接着问,“臣民杀掉他们的君主,这难道可以吗?”

孟子盯着齐宣王看了片刻,答道:“我只知道,违背仁爱的叫做‘贼’,破坏义理的叫做‘残’,而‘残贼’之人叫做‘独夫’。我只是听说周武王诛灭了独夫民贼纣,没有听说过他除掉了他的君主。”《孟子·梁惠王下》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文侯出游,在路上遇见一个人,背上背着一捆草。这人穿着挺奇怪,当时人们穿皮衣都是毛朝外,他却毛朝里。文侯问:“你怎么反穿皮衣背草?”那人答:“小民心痛皮衣上面的毛。”文侯说:“你难道不晓得要是皮子磨穿了,上面的毛也就没地方依附了吗?”

第二年,东阳上交的税款比往年多出10倍,大夫们向文侯祝贺。文侯说:“你们不该祝贺。就像那位反穿皮衣的背草人一样,他只晓得心痛皮衣上面的毛,不晓得皮子磨穿了毛也就掉了道理。如今我的田土没有扩展,人口没有增加,而税款却多出了10倍,一定是从下面多收上来的。我听说,下面不安定,上面坐不住,所以我说你们不该向我祝贺。”(《新序·杂事第二》)

※ 猎获善言

魏国君主狩猎,发现一群白雁,赶紧下车,张弓搭箭准备发射。这时过来一个行路人,魏君叫他别动,他不听,白雁受到惊扰飞走了。魏君大怒,将箭对准行人,要射杀他。

驾车人公孙袭跳下车,伸手按住弦上的箭,说:“国君不要射。”魏君气得脸都变色了,厉声道:“公孙袭你这家伙不向着你的主君反而站在旁人一边,像话吗?”

公孙袭说:“从前齐景公时候,天气一连三年大旱,占卜说必须以活人祭祀才能降下雨水。景公走下殿堂,对上天叩头说:‘我之所以求雨,为的是我的民众,如果一定要以活人祭祀才能降雨,那么就用我来祭天吧。’话音未落,天降大雨,覆盖方圆千里。为什么如此灵验?因为顺应天意造福于民啊。现在主君您为了一只白雁就要杀人,公孙袭以为您的做法跟虎狼没有区别。”

魏君拉着公孙袭的手登上车子返回,一进宗庙大门就高呼万岁。说:“幸运啊!今天狩猎,别人带着射杀的野兽回来,而我猎获的则是有益的教导。”(《新序·杂事第二》)

※ 以民众意志为转移

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

齐宣王请教孟子:“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又有人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50天就成功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如果我们不去占领燕国,上天一定会降祸怪罪。如果我把燕国并入齐国,您看如何?”

孟子回答:“占领燕国而燕国民众高兴,那就占领它;类似的做法古已有之,周武王便是。占领燕国而燕国民众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类似的做法古已有之,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民众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处于其中的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在您的统治下,水更深,火更热,民众必将转而去寻找其他的出路。”

齐国吞并了燕国,引起各国不满,诸侯们策划救助燕国。齐王有点慌,向孟子讨主意。

孟子说:“我听说过凭藉方圆七十里国土就能够统一天下的,商王汤就是,却没有听说过拥有千里国土来使天下畏惧的。《尚书》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信任他。当他向东面征讨时,西面各族民众便抱怨;当他向南面进军时,北边各族民众便抱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头?’民众盼望他,就像久旱盼望乌云虹霓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商汤的征伐一点也不扰民。商人照常做买卖,农人照常下地耕作,商汤只是给暴君战争,而给民众带来的则是抚慰,就像天上下了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尚书》说:‘等待我们的王,他来了,我们就有活路了。’

“如今燕国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前去征讨,燕国民众认为是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他们,箪食壶浆迎接您的大军。不想您却杀害他们的父兄,捆绑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祖庙,掠夺他们的宝器,这怎么可以?天下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土地增加了一倍,却不实施仁政,所以引来各国跟您作对。大王您应该立即下令,释放被捕的百姓,停止掠夺财宝,与燕国民众协商推举新国君,然后撤出燕国,这样做还来得及平息燕国民众和各国诸侯的愤怒。”(《孟子·梁惠王下》)

齐国没有听从孟子的劝告,后来招致燕国为首的各国联军的讨伐,差点亡国。

※ 民众的选择

孟子有个学生叫万章。这天,师生一起讨论君主的地位问题。

万章问:“尧把天下交给了舜,是这样的吗?”尧是最高统治者,所谓的天子。

这是历史事实,谁都知道。不想孟子摇摇头,说:“不是,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什么人。”

万章睁大了眼睛,问:“可是舜毕竟拥有了天下呀,那么是谁给他的呢?”

“上天给他的。”孟子静静地说。

“是命令他接受吗?”万章满是疑问。

“不,上天并不说话,只是通过事实决定这件事。”孟子答道。

万章越发糊涂了,“怎样决定呢?”

孟子说:“安排舜主持祭祀而顺利完成,表明上天接受了他;安排舜主持政务而有条不紊,表明民众接受了他。所以说,舜得到天下,是上天给他的,是民众给他的。天子并不能决定这些,因此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谁。”

万章望着老师,还是不大明白。

孟子解释道:“舜一直顺利地辅佐了尧28年,这不是哪一个人的意志所能够决定的,是天意;尧去世后,舜避开尧的儿子,离开都城跑到南边去,可是诸侯不去朝见尧的儿子,偏偏去到南边朝见舜,打官司的也不去尧的儿子那里评理,而是去找舜,这也不是哪一个人的意志所能够决定的,是天意。这样,舜才回来做天子。上天通过民众来表达它的意志,正如书里面说的那样:‘天用我们百姓的眼睛来看,天用我们百姓的耳朵来听。’”

接着,两人又谈到禹。

万章的意见是,到了禹的时代道德衰落了,禹把天子的位子不是传给贤人而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启。

看来万章还是没明白,孟子继续开导他,说:“禹像舜推荐他一样,也把自己的助手益推荐给了上天。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启躲到了山里,然而朝见的人和打官司的人也跟着追到山里,而不到益那里去。为什么?因为启继承了禹的作风。”

孟子的意思是,民众并不因为启是禹的儿子而放弃他,他们选择的是贤明的人。天又一次通过民众的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孟子·万章上》

※ 民无怨而天不怒

西汉时,谏大夫鲍宣上书哀帝说:“君主应该把上天当作父亲来侍奉,把大地当作母亲来对待,把人民当作儿女来抚养。然而陛下即位以来,上天缺少光明,大地发生震动,百姓流传讹言,互相惊扰,实在令人畏惧。希望陛下反躬自问,举荐直言之士,征求批评,罢黜斥退外戚以及身边白吃饭不干事的人,启用贤能之士。天人同心,民心舒畅了,天心的愤怒自然也就化解了(“天人同心,人心说则天意解矣。”)。”(《资治通鉴·卷35)

※ 国以民为本

东汉末年,曹操统帅大军进攻荆州,刘琮投降。当时刘备驻军樊城,刘琮不敢把投降的事情告诉刘备,刘备过了很久才知道,于是率众撤离。跟随的人有十几万,还有辎重车几千辆,每天只能走十多里地。有人劝刘备说:“您应当火速行动,退守江陵。如今人数虽然众多,但披甲士兵却很少,如果曹军追到,怎么抵挡!”刘备说:“成就大业的人,一定把人作为根本(“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如今百姓追随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而去?”

东晋学者习凿齿评论道:“刘备虽然颠沛流离于危难险境中,却越发重信义,尽管形势逼人,事态严重,说出的话却不失道义。他追念刘表当年的旧恩,以情义感动三军,吸引那些追求道义的士人心甘情愿地与他共赴患难。刘备终于能建成大业,不是应该的吗!”(《资治通鉴·卷65》)

隋朝末年,天下反叛,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黄河以西发生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剧,李轨用尽全部家当救济饥民,仍然不够,打算分发府库中的粮食,为此召集官员们商议。曹珍等人说:“国家以人民为根本(“国以民为本”。),怎么可以舍不得仓库中的粮食而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饿死呢!”隋朝官员谢统师不以为然,斥责曹珍说:“百姓饿死,是因为他自己体质弱,健壮的人怎么也饿不死。国家仓库里的粮食是用来防备意外的,怎么可以用来喂养那些羸弱者!你们讨好民众,不把国家放在第一位,不是朝廷忠臣。”李轨深以为然,结果引起士人与百姓的强烈不满,离心离德,最后遭到民众的抛弃,以失败而告终。(《资治通鉴·卷186》)

唐朝宪宗时,天灾频发。宪宗问宰相们:“你们屡屡提到淮南和浙江发生水旱灾害,然而近来有一个御史从那里回来,报告说情况没那么严重,尚不至于形成灾害,真相到底如何呢?”李绛答:“我仔细研究了淮南、浙西、浙东的奏报,都说发生了水旱灾害,人民流离失所,恳请朝廷设法安抚。官员最怕的就是朝廷追究责任,难道肯在没有灾害的情形下胡乱编造灾情吗!至于尚未形成灾害的说法,不过是御史出于逢迎,以期讨得陛下的欢心罢了,我希望得知此人姓名,给与审查,依法制裁。”宪宗说:“你讲得对啊!国家以人为根本(“国以人为本”。),一旦听说灾情发生,应该全力赈济灾民才是,怎么可以纠缠于是否够得上灾情这一问题而犹豫迟疑呢!我刚才说的话有欠深思,是我失言了。”(《资治通鉴·卷238》)

※ 天下是全体民众的天下

三国时,魏明帝曹睿大肆建造宫室,为此连年征调劳役,农桑之事几乎停顿。侍中领太史令高堂隆上书说:“如今人们传言‘宫中开销与国家的行政和军事费用几乎相等’,民众难以承受,生出怨恨愤懑情绪。《尚书》说:‘上天耳聪目明,其实是人民耳聪目明,上天显示威力,实际是人民显示威力(“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这是说上天的奖赏和惩罚,随民意、顺民心啊。”

魏明帝下诏,强征民女。高堂隆病危,口授奏书说:“上天不特别亲近谁,只辅佐护佑有德之人。民众颂扬德政,政权存续的时间自然长久;下面怨声载道,上天就会选择新的贤能取而代之。由此看来,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只是陛下您的天下。”(《资治通鉴·卷73》)

※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唐太宗很是注意对继承人的教育,曾对身边大臣说:“自从我立李治为太子,一有机会便亲自加以教诲。看见他用餐,便说‘你知道耕种的艰难就能够长久有饭吃。’看见他骑马,便说‘你知道张弛有度从而体恤马力就能够经常有马骑。’看见他坐船,便说:‘水能够载船,也能够翻船,百姓如同水,君主如同船。’(“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到他在树下休息便说:‘木材经过墨线规划才能够正直,君主只有采纳谏言才能够圣明。’”(《资治通鉴·卷197》)

唐朝德宗时,政局动荡。德宗就当前为政要务咨询翰林学士陆贽。陆贽上奏说:“今之要务在于审察大众的情绪。群情最为希望的,陛下先去施行它,群情最为厌恶的,陛下先去除掉它。君主的好恶与天下人相一致而天下人却不肯归向,这样的事情自古至今从未有过。治与乱的根本在于人心,何况如今正逢政局动荡之时,思想混乱之际,人心所向,政权就会稳固,人心所背,政权则会倾覆。”

奏章呈上十天,德宗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陆贽再次上书说:“船就是为君之道,水就是众人之情。船顺从水性才能浮起,违背了水性就会沉没;君主掌握了众人的情绪,地位才能巩固,反之,处境就会危险(“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所以古代圣明君主虽然位居众人之上,但一定要让自己的欲念顺从天下人心, 而不敢使天下人依从自己的欲念。”(《资治通鉴·卷228》)

陆贽一直坚持用这个理念影响德宗,在后来的上书中继续说:“我听说立国的根本在于得众,得众的关键在于掌握民众情绪(“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所以孔子以为人情是圣王的田地,是说治理国家的办法以人情为基础。”(《资治通鉴·卷229》)

※ 历史教训

唐朝时,太宗与大臣议论周朝和秦朝的政治得失,萧瑀说:“商纣王无道,周武王讨伐他;周朝及六国没有罪过,秦始皇分别灭掉它们。取得天下的方式虽然相同,人心向背却不一样。”

太宗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朝取得天下,更加修行仁义;秦朝取得天下,一味崇尚欺诈和暴力,这就是长短得失的不同。所以说夺取天下或许可以凭借武力,治天下则不可以不顺应民心(“盖取之或可以逆得,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萧瑀钦服不已。(《资治通鉴·卷192》)

※ 愿相公无权

唐宣宗时,周墀被任命为宰相。他问老部属韦澳:“我的能力小而任务重,你将怎样帮助我?”

韦澳回答:“希望相公您没有权力。”

周墀愕然,不知道韦澳什么意思。

韦澳解释道:“对于官员的赏赐和刑罚,天下人赞成的,您也应该赞成,天下人反对的,您也应该反对,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爱憎喜怒为转移,这样天下自然就会得到治理,要权力干什么呢!”

周墀听后深表赞同。(《资治通鉴·卷248》)

小结

故事中齐桓公的问题,管仲回答的原话是“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相似的说法还有“王者以民为天”,是楚汉相争时期郦食其对汉王刘邦说的,告诉他成就王业的人奉民众为上天。古人观念中,上天最伟大,是最高权威,正如孔子所说“唯天为大”(《论语·泰伯》),这里,管仲把民众看成上天,足见民众地位之高。

上天是可以置换成民众的,儒家经典《尚书》这样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泰誓上》),民众的要求,上天一定遵从。又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上天所见来自民众所见,上天所听来自民众所听,民众的眼睛就是上天的眼睛,民众的耳朵就是上天的耳朵。民众与上天是一回事,尊天意就是顺民心,反之亦然。

把民众等同于上天,目的是贯彻治国理政必须以人(民)为本的理念,换成现代语言,就叫宗旨。共产党人也把人民视为上天,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国共产党七大闭幕词)一文中,曾把人民大众称作上帝。上帝在信众心中是什么?是源头,是灵魂,是依靠,是希望,是未来。共产党在建党之初,便把人民的解放事业确立为自己的目的,没有不同于民众的私自的东西,民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民众的愿望就是党的愿望,民众的困难就是党的困难,民众的幸福就是党的幸福。正因为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并给与实践,中国人民才把共产党抬上执政地位,也正因为始终坚持这一信念并给与实践,共产党才能在人民的拥护下继续执政。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可以说也是党执政的最根本的合法性依据。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1日 15:52 来源: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