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罗兰·巴尔特传:一个传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菲利普·罗歇/著  张祖建/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内容介绍】

2015年将逢巴尔特百年诞辰。

此书是巴尔特去世后第一部全面梳理其思想源流的传记。作为文学批评家和传主的生前友人,作者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说明巴尔特对文学事业的毕生追求,究诘其思考的出发点及其观点的嬗变情形;在巴尔特与西方古典文学和当代思潮的关系方面,尤其是其所谓的“理论性”和一些核心概念(“神话”、“零度”、“文本”、“符号学”等)的来龙去脉方面,作者探幽索隐,下力尤勤。至于巴尔特对待自己的思想变化和“形象”时采取的一些“狡黠”的做法,作者亦不乏揭示和评点。

这部传记不以叙事性的巴尔特生平为重点,也没有采用学院派的学术话语,而是以立意独特的散文体和细密而幽默的分析见重于巴尔特研究界,成为一本绕不开的别致的著作。

【作者介绍】

菲利普·罗歇,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古典语文专业,现任法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指导教授,兼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法语文学系教授。他还是法国思想界的重要刊物《批评》的现任主编。其主要著作包括《美利坚敌人:法国反美主义的来龙去脉》、《萨德:压榨机里的哲学》等。

【目录】

序幕:往事溟濛

第一部分 假巴尔特

1串通撒谎的批评

2其人其著

第二部分 罗兰·巴尔特:以退为进

1螺旋式的“大词儿”

2神话

3文本

4双重骗术

第三部分 《罗兰·巴尔特自述》或故事三则

1《罗兰·巴尔特自述》或一本自我说明书

2关于一个相当浪漫的文本

3《明室》,或失而复得的影像

第四部分 艾尔蓓

1“这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故事”

2现代性的意识和悲剧

3介入的零度

4“我是马克思主义者吗?”——答复加缪

5注视的权利

6时尚和前卫

7《如是》阵营:是团结一致还是“虚情假意”?

8山中,此地,彼处

幕落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章节选读】

第一部分 假巴尔特

《假巴尔特》(PseudoBarthes)原为雅克阿兰·米勒(Jacques Alain Miller)在1977年塞里榭研讨会上的专题发言,巴尔特本人参加了与会者的讨论。——译者注

串通撒谎的批评

为什么要仿写?回答可以是出于艳羡,但保留这个词的歧义。或许可以更正确地说:当作一种巫术。此处仿写,为了别处不再重复。1975年,巴尔特谈到仿写时说,虽然他“常常心生这种欲望”(RB,145),可是从未实践过,除了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仿写过《克里托》。他这样解释:“这么做可以有一条理论根据,如果要瓦解主体,戏写就是一种虚幻的方法……在一场游戏里,主体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为实在。”不过,《罗兰·巴尔特自述》的问世填补了这个空白。填补者不是M.A.布尔涅和P.朗伯的《罗兰·巴尔特易读》。怪,也不怪,那本书只有“相册”的部分有相仿的文体,其余部分只关注口诛笔伐的技巧。是巴尔特本人填补了这个空白。在《文学半月刊》上,他以《巴尔特的三次方》为题,发表了一篇对自己的书的评论,口气完全是巴尔特式的,而且是夸张的:“按照我的设想,如果有人要求巴尔特给他自己的书写一篇书评,他只会拒绝……”

菲利普·勒日尼最近写的一篇模仿巴尔特的文章(大概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篇)巧妙地揭露了这种手法。文章结束于对“捉弄人的仿写,既非出于恶意,亦非由于愚蠢”的憧憬,因为这种仿写——这是他的最后一句话——“除了我,还有谁能写呢?”

不是居心叵测,就是模仿走了样,这便是仿写的宿命吗?然而,在《米什莱》一书里,巴尔特抄录了普鲁斯特的出名的仿写文章《勒莫瓦事件》的全文,从而悄悄地提示了另一种命运,而且完全符合“至爱之书”所要求的“再写作”的欲望。放在何处?不是像《永恒的作家》丛书的其他著作那样,放在结束《米什莱》一书的文献“资料”里,而是放在最后一章末尾的“阅读米什莱”里,似乎仿写才是他评论心爱的文本的最佳结尾,可是通过另外一个文本完成。这是向另一种敬意表达的敬意,更是对延续写作的寿命的肯定。

在某种意义上……

他很难想象,有人会(希望)评论他:他不是已经把话说尽了吗?除了剩余的。可是剩余的都在文本里,不在作品里。然而,为评论承担后果的永远是付出更多的作品。文本却是无价的:它无论在哪儿都不分摊费用,不招惹报刊的流言蜚语——那些专栏待他也不错。

不过,他记得自己写过这样的话:“一个文本一旦‘制造了效果’,在某种意义上,就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SE,69)他于是怀疑自己,对于被人评论(虚情假意地?)感到惊讶,惊讶于暴露了自己担心未能制造足够的效果。

[可是,他当时(1973年)说的“某种意义”究竟是什么意义呢?]

刻意雕琢

当我阅读的时候,我是在适应:不仅瞳孔在适应,智能也在适应。可是面对自我的评论,我适应得很差,因为我把文字看得很大;评注跃入眼帘,好像立体电影里的炮弹,使又惊又喜的观众觉得是在自己身上炸响似的,眼镜特殊之故。(巴尧纳市,“首选”电影院,立体眼镜是用灰色硬纸板做的,用完必须还给守在出口的女服务员——自从母亲的朋友说她有刻意雕琢的发式以后,我就害怕她的发髻。童年故事,A婶不容置辩地用牛奶咖啡泡面包干,二者在这颗塔拉斯克龙的脑袋上不期而遇,我感到很恐怖。)

伪君子

对于有关他的文字,他最终都能将就着适应:收到评论,他摆出和颜悦色的样子。他用自我宽慰克服这个顺应一切的缺点,正合伪君子答尔丢夫的原话:“他跟天空在一起。”(那么,他者不就成了我的天空了?他随即根据蒙田所说,想象出一个评论的乌托邦,人们在那儿除了互相解说以外不干别的,彼此没完没了地以“我的天空”相称……)既然不能揭穿评论的谎言——那得用哪一种更真实的谎言的名义呢——他只好确认(confirme)它;可是,还必须联署[确认有签署(firma)的意思],共同担保,(就像人们说:“你被罚课后禁闭!”)他看见这盆大杂烩上漂浮着自己的残迹,就装出一副合作烹制的样子。既然批评变成了共同扯谎,他就不觉得是被人评论,而是串通撒谎,这使他感到宽慰。

[他想起在佛罗伦萨吃过的夹心小肉糕,味道鲜美,可是据说那完全是用残羹剩菜烩制的,名叫伪君子(tartufe)。他身旁有两位太太咂咂作响地狼吞虎咽,没付钱就走了。他不得不打手势表明,自己是符号学家,并不认识她们。]

一本正经

他常常假扮圣乔治,杀死定见之龙;有时也假扮圣塞巴斯蒂安,向人炫耀射向他的“夺命的利箭”(CV,II)。可是,他私下却服膺另一位主保圣本笃,在卡西诺山修道院的小幅画像上,此君永远在跟他的孪生姐妹圣思嘉交谈。(所有那些斗争,他本来都是一本正经进行的。)

电梯

W君转给(心理分析学一直在跟卖淫活动争夺这个词)我一篇文章,文中责怪我“遵照第二度”写作,这可令我平步高升了,或者说,踩空了好几级梯子。那么,《写作的零度》(1953年)呢?第三度(R.B.君1975年写过《巴尔特的三次方》一文)呢?剩下的那些无尽无休(文本无尽头)的憧憬帕纳塞斯山的文字呢?(我写过:“我行文有古意。”)毫无疑问,为了使意义的电梯停下来,评论者见我没有把电梯给他发送回去,就竭力把它锁定在他的那一层 。

(于是他得出一个两种批评的比喻:一种是他自己的,在电梯里——就像巴贝克大酒店的叙述者,可是也令别人一头雾水;另一种批评好像公寓管理员,永远在楼梯上,总是事后聪明。)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2日 11:32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