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1

【内容简介】

作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重点读物,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围绕为什么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老乡、老乡离小康有多远、老乡怎样奔小康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道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三农”不稳,天下难“安”;“老乡”不富,小康难“全”。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该书是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的通俗读本。

【作者简介】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服务机构。除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会议提供服务外,还承担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三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各地创造的新鲜经验等开展调研,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向中央提出政策建议等。此外,还参与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起草、牵头组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筹备工作等,并承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点读物,作者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目前国内主管农村工作最权威的部门,由权威部门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的精髓,在国内属于独一无二,贴近政策、贴近三农、贴近老乡,本书具有独创性、可读性、权威性等特点。是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的通俗读物。目前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都相继报道了此书的出版情况。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一、农业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的短板

二、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的制约

三、改善农村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第二章 充满生机活力的农业农村经济

一、希望田野上的历史性巨变

1.农村经济实力与日俱增

2.农业生产发展屡创新高

3.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

4.农产品国际贸易增势迅猛

二、解决好吃饭问题必须迈过去的几道坎

1.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2.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3.农业竞争力有待增强

4.农业经营体系创新任务艰巨

三、集中力量办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几件大事

1.构筑产业体系壮实力

2.发展农业科技增后劲

3.强化物质装备夯基础

4.完善市场体系活流通

5.创新经营体系添活力

第三章 鼓起老乡的“钱袋子”

一、老乡的“钱袋子”正在鼓起来

1.老乡收入快速增长

2.收入来源更加丰富

3.城乡差距趋于缩小

二、老乡的“钱袋子”还不够厚实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2.中西部地区老乡收入水平低

3.高收入与低收入的老乡并存

三、老乡的“钱袋子”要更鼓快鼓

1.让现代农业为老乡增收

2.让进城老乡同享公平

3.让更多老乡就地就近就业

4.给老乡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第四章 让老乡过上殷实的幸福生活

一、老乡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1.消费水平快速提高

2.支出更加注重发展和享受

3.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丰富

4.现金支出比重大幅提高

5.老乡内部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二、老乡们和城里人的生活还有很大差距

1.老乡们还是钱少

2.农村消费环境还不完善

3.老乡消费存在两种极端

三、亟待进一步提高老乡生活水平

1.进一步稳定老乡收入和支出预期

2.努力改善老乡的消费环境

3.老乡也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第五章 让城市基础设施向广袤农村延伸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辉煌

1.农村饮水安全

2.农村电网改造

3.农村公路建设

4.农村沼气建设

5.农村住房建设

6.美丽乡村建设

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重道远

1.城乡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2.农村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低下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偏低

4.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差强人意

三、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需持续发力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工作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3.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护机制

4.引导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第六章 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一、黄金十年:从无到有的制度覆盖

1.农村基本公共制度服务框架已经构筑

2.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二、历史差距:从大到小的初步化解

1.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依然严重失衡

2.城乡公共服务制度标准差异较大

3.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尚不完善

三、未来发展:从有到好的重大转变

1.继续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

2.不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水平

3.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4.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第七章 为老乡权益撑起保护伞

一、老乡权益保护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成就

1.老乡的财产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2.老乡的民主权利受到充分尊重

二、老乡权益受损仍是当前突出矛盾

1.城乡二元的体制和思维惯性仍然较强

2.有法不依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

3.老乡民主权利缺乏有效实现形式

三、维护老乡权益是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

1.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2.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3.依法保障老乡的自由迁徙权

第八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老乡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进程和成就

1.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大趋势

2.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

3.城镇化改变了亿万老乡的命运

二、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重点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2.户籍制度改革问题

3.老乡同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4.城镇化过程中保护老乡财产权益问题

5.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

6.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建设问题

三、推进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1.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重点

2.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九章 全面小康在农村的美好愿景

一、现代农业迸发朝阳产业活力

二、美丽乡村铺展广袤神州大地

三、职业农民弄潮现代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后 记

【章节选读】

2013年4月9日,正在海南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习近平总书记就近到农村考察。在了解近年来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的情况后,习近平十分感叹地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画龙点睛地道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系,明白无误地告诉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在我国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就要看我们能否切实解决好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村的社会进步、农民的生活宽余,由此也再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的深刻道理。

第一章 为什么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我国很早就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早在清朝的乾隆末年(18世纪末),我国总人口就已经突破3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1949年,我国总人口为54167万人;而到实行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总人口已经达到95809万人。2012年,我国总人口已经超过了13.5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0%。综观世界各国,但凡人口众多的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必有两大现实问题无法回避:一是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古今中外,“民以食为天”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解决不了人民的吃饭问题,其他所有的事情也就根本谈不上了。二是在人口总量中,如果农业人口所占比重高,那么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就只能由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状况来决定,城市建设得再漂亮,也代表不了这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而人口众多,其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甚高,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这样的国情才决定了我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一、农业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的短板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即便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和政治家们也都深深地懂得“粮安天下”的质朴道理;农业的状况,也始终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高度关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自秦统一中国以后,国家鼓励民族融合,推进开疆拓土,实行屯垦戍边,传播农业文明,大力发展水利,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历史上不乏皇上亲自扶犁以示重农、颁布圣旨以推广粮食新品种、督导刊印耕织技术书籍以教化农民的实例,整个社会因此长期形成了“耕读传家”、“重农抑商”的思想和舆论氛围。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越接近现代,我国农业的发展越是停滞不前,乃至到了相当多的普通民众食不果腹的地步。

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2264亿斤,按当年总人口计,人均拥有粮食仅为418斤。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更为重视农业。在制度上,实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体制,在生产上,大力发展水利,推行新式农具、优良品种、新的耕作和栽培方式等,促使农业生产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095亿斤,比1949年增长了169.2%,29年间平均每年增长3.47%,快于同期世界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约3%的水平,我国粮食产量由此在世界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也从1949年时的约占15%,提高到了1978年的约占18%。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不可谓不快。但与我国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这一阶段的农业发展显然仍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1978年,我国人均拥有粮食636斤,虽比1949年的水平提高了52%,但与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的人均拥有800斤左右粮食才能满足我国人民营养需求的目标相比,尚有20%以上的差距。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前期开始,我国对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就一直实行着对农民计划收购、对居民定量销售的制度(俗称“统购统销”)。但即便如此,到1978年时,我国农村仍有2亿多人(约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处于温饱不足的贫困状态。

1978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由此拉开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大幕。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相对较松、农民的贫困程度较城镇居民更甚这两大原因,导致农村成为中国改革的发轫之地。

农村的改革,最初是从改变人民公社的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体制入手的。通过实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由于实行了农民欢迎的农业经营体制,再加上国家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等政策措施,我国农业很快就有了很大发展。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8146亿斤,比1978年增产了2051亿斤,6年时间中,平均每年增长4.95%。此后,尽管年度之间粮食产量的波动不可避免,但始终保持着不断增产的趋势。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登上1万亿斤台阶,人均拥有粮食首次突破800斤,为828.8斤。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生产从2004年到2012年连续9年增产,2011年粮食产量首次登上1.1万亿斤台阶,人均拥有粮食850.4斤;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11792亿斤,人均拥有粮食超过870斤。与此同时,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也有极大增长。以2012年与1978年相比,油料产量增长了5.59倍,棉花产量增长了2.15倍,糖料产量增长了4.66倍,水果产量增长了35.62倍,水产品产量增长了11.69倍。2012年的蔬菜产量比1995年增长了1.76倍;2012年的肉类和奶类产量,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82.97%和4.26倍。应该说,农村改革以来的三十多年,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粮食产量增长了93.45%,其他各类重要农产品的产量更是成倍乃至成十倍地增长,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由此得到了基本解决。

但近年来,我国农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的挑战。概括起来,主要矛盾表现在三大方面。

第一,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供求出现了新矛盾。近年来,一方面我国粮食连年增产,而另一方面却是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进口数量连创新高。这显示出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现了供给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增长速度的新矛盾。2012年,我国进口粮食(含大豆)8025万吨,扣除出口,净进口量为7233万吨;此外,还进口食用植物油845万吨,棉花513万吨,食糖375万吨,肉类及畜禽杂碎222万吨,奶制品107万吨。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按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计,上述进口的农作物产品数量,已相当于利用了境外6亿-7亿亩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而正常年景下,我国每年的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约为24亿多亩。我国人多地少,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对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资源压力不无益处。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持较高的自给率,又是确保国家粮食和经济安全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好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的粮食安全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显然是事关全局而不能掉以轻心的重大问题。

第二,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离不开增加使用各类矿物质肥料和化石能源,但这同时也增加了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的可能性。我国的化肥施用量,1978年时为884万吨,到2012年已增加到5838.8万吨,33年增长了560.50%,年均增长5.71%,远快于同期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96%的速度。同时,各种农药和动植物生长激素也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加上各类工矿企业向农村排放的污染物、农民生活的废弃物等成倍增加,使得农村耕地和水体的被污染程度明显加重,由此也导致了农产食品的安全性风险被大幅度提高。事实已经证明,单纯为提高农产品产量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对食品安全的保证,农业将只能走向穷途末路。因此,我国的农业,已经走到了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

第三,农业比较效益的低下使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下降。改革以来,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1978年时,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34元,而2012年已经达到了7917元。但一方面,相对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言,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却明显大于改革之前;另一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比重在不断下降。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的收入占75.56%,2000年降为63.34%,而2012年进一步降为44.63%。如果扣除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业的部分,农民来自农业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3左右,而来自种植业的人均纯收入,2012年为2107元,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61%。不难想象,当来自农业(种植业)的纯收入仅占人均纯收入的1/4略强时,多数农民会怎样看待农业(种植业)?他们会把自身增收的重点放到何处?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的经营体系已经到了非创新不可的关键时刻。但制约我国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力度。

二、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的制约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重要目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是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调动全体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的要求,也是充分发挥需求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处理好积累与消费关系、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提高,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加到24564.7元,增加了70.5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7916.6元,增加了58.3倍。按照可比价格计算,1979-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7.4%和7.5%。按1985年的农村扶贫标准,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达到2.5亿人,到2010年下降到2688万人。1989-2010年,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3元增长到3273元。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1978-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从311.2元增加到16674.3元,增加了52.6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从116.1元增加到5908.0元,增加了49.9倍。在这一期间,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典型指标恩格尔系数值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这一指标分别从57.7%和67.7%下降到36.2%和39.3%。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而深切地感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

但总体来看,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仍然明显偏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尤其是为了加快建立起相对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我国走上了一条从农业提取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积累轻消费、以投资带动为主的非均衡经济发展道路,并建立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要在我国一穷二白、国力极度薄弱和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国家不得不采取这种能够勒紧裤腰带集中财力、物力以解决重大问题的发展方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但长期采取这种非均衡发展方式,不仅严重制约了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更削弱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基础、损害了农轻重之间的平衡、打破了投资消费之间的相互带动关系。据国家统计局2000-2010年资金流量表的数据,居民收入、劳动报酬在国内生产总值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分别由67.6%和53.3%下降到60.4%和47.8%,分别下降了7.2个、5.5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明显的马鞍形。1978年,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比为2.57∶1,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一度降为1.82∶1,此后又逐步扩大,到2009年达到3.33∶1,尽管从2010年开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又出现缩小的迹象,但直到2012年仍然达到3.1∶1,大大高于国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般在2∶1以下的水平。197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额的差距从209.8元增加到16648.1元,扩大了78.4倍。三是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大大低于东部地区,2012年,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817元、8846元、7435元、6027元,比值为1.79∶1.47∶1.23∶1。2012年,农村高收入户、中高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五个组别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009元、10142元、7041元、4807元、2316元,比值为8.2∶4.4∶3.0∶2.1∶1。近二十年来农村内部呈现出收入差距明显拉大的趋势。按照新制定的农村扶贫标准测算,2010年年底我国人均年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农民有1.28亿人。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3%。

收入水平较低,使得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也相应较低。1978-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比值从2.68∶1扩大到2.82∶1,绝对额的差距从195.1元扩大到10766.3元。由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刚性较强,农村居民家庭2012年的恩格尔系数比城镇高3.1个百分点。2012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计算机、电话拥有数量分别为136.1台、98.5台、98.0台、87.0台、281.0台,而农村居民每百户则为116.9台、67.3台、67.2台、21.4台、240.0台。2012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1.5台,而农村仅有6.6台。除口粮外,农村居民人均蔬菜、食油、肉类、禽蛋类、水产品、酒类的消费水平还显著低于城镇居民。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截至2011年年底,农业户籍人口为88521万人,占总人口的65.7%。农民收入如不能得到切实较快的提高,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的目标就难以实现。采取强有力措施促进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较快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一方面,要按照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另一方面,要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要通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等途径,建立农民种粮和从事农业不吃亏的机制,增加农民家庭经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大幅增加对“三农”的转移性支出,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要切实保护农民的财产权益,严格依法办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要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全面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快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和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改善农村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城镇和农村只有相互支撑、相互依存,才能共同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整体图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为加强。2003-2012年,全社会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超过1.7万亿元,共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92万公里,新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34万公里,解决了约1000个乡镇、14万个行政村不通公路,以及1万个乡镇、27万个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的问题。2012年,全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67.8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和通沥青(水泥)路率分别达到99.97%、97.43%,行政村通公路率和通沥青(水泥)路率分别达到99.55%、96.46%。2000-2012年,中央和地方共投资1848.8亿元,解决了3.77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沼气用户已达4242万户。农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12年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7.09平方米。

二是农村社会事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在教育方面,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义务教育“实至名归”,农村地区适龄少年儿童“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目前,全国约1.3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即国家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学杂费,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免除住宿费,其中2600多万名学生得到营养膳食补助。通过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项目等,农村学校校舍条件明显改善。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得到加快普及,农村学生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得到实施。近年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有了较大改善,截至2012年年底,农民工随迁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在城镇学校就读的已达126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已经普及,各地还通过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完善“星火培训体系”、实施“雨露计划”等,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医疗卫生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参合农民2012年年底保持在8亿人以上,人均筹资水平2013年达到340元,受益人次2011年达到13.15亿人次。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已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设立的卫生院、村村都有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在农村得到普及,以药养医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农村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乡镇(街道)文化站40390个,村文化室20余万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依托农村文化设施网点,建成2867个县级分中心,2.3万个乡镇基层服务点,59.7万个村基层服务点。到“十一五”期末,农村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截至2011年年底,已有50多万个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

三是农村的社会管理得到明显加强。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背景下,农村经济结构快速多元化,农民流动就业人数快速增加,农民思想观念快速变化,农民群众中的利益和诉求快速分化,保持农村和谐稳定面临多重新的挑战。通过调整巩固和加强创新农村党组织建设、推行乡镇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实行大学生“村官”制度等,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正在努力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乡镇党委和政府、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对协调农村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正在得到增强。通过推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平安乡村建设、建立农村警务室等,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良好,预防和处理重大事件、事故、灾害等的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完善应急体制机制,在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群体事件等方面的应对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得到较快发展,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努力建设和创新,农村保持了来之不易的稳定和谐局面。

四是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在就业方面,努力为农民的转移就业提供各种服务。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外出农民工16636万人(其中举家外出3375万人),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达到2290元。在社会保障方面,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全面覆盖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2012年,纳入全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5340.9万人,保障户数达2809.6万户。至2012年,全国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支出61.8亿元,供养180.9万户、184.5万人,人均支出水平为283.7元/人/月;分散供养支出82.9亿元,供养348.9万户、361.4万人,人均支出水平为189.8元/人/月。2012年,农村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支出110.8亿元,救助1908.4万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915.1万人。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开始领取农村基本养老金的60岁以上老人,目前已经超过1亿人。

但由于长期实行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过去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投资投劳,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国家的支持相对较少,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要求,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然相对薄弱。与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相比,城乡公共事业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差距更大。这方面的差距如得不到切实缩小,不仅直接制约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着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进步,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是农村的基础设建设施仍然明显滞后。由于水源变化、水质污染、生活饮用水达不到卫生标准,以及原先建设工程的老化报废、移民搬迁等原因,目前农村还有2亿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需要解决。由于线路和设备老化毁损及用电量增加,农村电网迫切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改造,国家大电网未覆盖地区的电力建设和农村小水电建设等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公路建设方面,目前,全国仍有1000多个乡镇和8万多个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农村地区还有不少公路通而不连。而早期建成的农村公路标准低,缺乏养护,不少亟待大修。农村客运服务仍然不足,山区和边远地区农民出行安全、便捷的问题仍有待解决。农村还存在不少危房,尤其是国有林区(场)、垦区的危房迫切需要改造。

二是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第一,城乡教育差距很大。初中、小学中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城市分别为64.7%、58.6%,农村分别为53.4%、52.9%。初中、小学人均拥有的仪器设备费,城市分别为1131元、834元,农村分别为680元、434元。农村学前教育亟待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生师比,城市为16.5∶1,而农村为25.4∶1。城乡高中教育水平差距很大,农村参加高考的学生超过每年高考学生总量的六成,但重点大学中招收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却不足三成。积极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和升学考试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第二,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差距很大。2010年,城市人均卫生费用为2315.5元,而农村仅为666.3元。农村饮水、厕所、孕产妇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滞后。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在城市已经降到了7.1‰、5.8‰、4.0‰,而农村则分别为19.1‰、14.7‰、9.4‰。2011年,每千人中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城市、农村分别为7.97人、3.18人。卫生技术人员中大专、大学、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39.9%、18.4%、0.6%,而乡镇卫生院则为33.9%、5.6%、0。第三,农村文化建设还不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既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又符合农村特点、易于为农民所接受、真正受农民欢迎的文化产品开发远远不够。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农村阵地,落后、庸俗的文化就会滋长蔓延。在一些地方,黄赌毒现象快速蔓延,给农村社会健康发展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对农村青少年的危害尤为严重。

三是农村社会管理亟待创新和加强。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动大为增加。一方面,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数量增加,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整体上面临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出地的农村村庄“空心化”矛盾日渐突出,而劳动力流入地的村庄外来人口与日俱增,有些地方超过了当地的户籍人口,这两类情况都使农村的社会管理面临利益关系和群众诉求日益复杂化的矛盾。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相互交织,尤其是在土地承包关系、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管理使用、乡村债务偿还等方面面临着矛盾多元化、复杂化的局面,迫切需要加快健全和完善农村纠纷化解机制。同时,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愿望明显加强,思想和行为日益活跃,对社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自然灾害频发重发、公共卫生事件明显增多、群体性事件容易发生,要求农村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如何结合各地实际建立以农村党组织领导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各类社区组织协同、农民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推进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有序发育农村社会组织等,都是今后创新和加强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

四是农村公共服务迫切需要加强。在就业方面,尽管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受到的限制已明显减少,但与城镇从业人员相比,农民工在工资水平、工作条件、社会保险、子女教育、居住条件等方面的差距还非常大。尽管多数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已经转移,但大量“4050”人员的就业仍严重不足,收入来源有限,收入增长困难。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水平,拓展农民的收入来源,始终是改善农村民生的头等大事。在社会保障方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差距还很大,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户供养水平都还比较低。在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的住房条件还比较差,困难农民群体的居住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农村人口会进入城镇生产生活,但农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并不会改变。我国将长期有数亿人口继续在农村生产生活,只有使农村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社会管理得到完善、公共服务得到加强,农村的经济社会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才能达到小康社会的要求,农村才能与城镇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所面临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必须携手亿万农民共同迈向辉煌的目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为何会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中国特有问题的明确回答。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5日 15:27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