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悠悠深蓝:中华海权史》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秦天 霍小勇  编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内容简介】

21世纪,是一个海洋的世纪,面对扑面而来的海洋世纪之风,人类对于海洋的认识又将产生新的飞跃。本书是集整个中国海权历史的记录与思考的权威著作,共分为九章,分别为中华海权历史溯源、海权之旅峰回路转、辛酸苦涩的蓝色梦幻、坚强不息的海权呼唤、蓝色疆域的奋力开创、走向深蓝的巍巍壮举、励精图治的海上进军、经略海洋的宏图大业、中华民族复兴的海权蓝图,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回顾并反思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的密切联系,将中华海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秦天,少将,教授。曾任团长、副师长、某研究院副院长,现任国防大学科研部部长。任团长期间,曾率部参加边境地区防御作战,出色完成作战任务,全团荣立战功。长期从事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问题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军队级重大课题,多份研究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并进入决策。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霍小勇,海军少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大学杰出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参谋,水警区副参谋长,国防大学教研室主任、副教育长、科研部长。留学俄罗斯,赴美国讲学,出访多国。长期从事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问题研究,著书撰文,数次获奖,多次立功。

【目录】

导言

一、“国家海权”与“海权国家”

二、西方海权论与中华海权思想

第一章 中华海权历史溯源

第一节 中华海洋文明的曙光

一、陆海兼容的生态圈

二、海洋文化的起源

三、海洋文明的光环

第二节 中华海权思想的萌芽

一、朦胧的国家海洋意识

二、沿海诸侯国的海上经营

三、秦皇一统的海权端倪

四、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第三节 中华海权的雏形

一、步入徘徊发展时期

二、盛唐繁荣与海权兴起

三、海洋经济与海权运用

第二章 海权之旅峰回路转

第一节 走向鼎盛的中华海权

一、元代海国之经营

二、东风压倒西风时

三、海权强盛的时代基因

第二节 中华海权的萎缩

一、历史的机遇——中国能选择吗?

二、肌体内部的抗体

三、海患风潮对中华海权的困扰

四、西进东退的趋势

第三节 中华海权走向衰弱

一、清朝的迁海与开禁

二、统一成为海权的凝聚力

三、中华海权在东西方对抗中衰落

第三章 酸辛苦涩的蓝色梦幻

第一节 海权意识呼之欲出

一、林则徐的海权思想

二、魏源的海权思想

第二节 海权思想变革之路

一、日本海军发展之路

二、中国海防事务大讨论

第三节 海权实践的悲壮之举

一、建立近代海权的努力

二、海权运用之尝试

三、近代海权的丧失

第四节 海权努力的强弩之末

一、海权与国权同步陨落

二、重振海权的最后努力

第四章 坚强不息的海权呼唤

第一节 伤心问东亚海权

一、孙中山的海权思想

二、孙中山的海权实践

三、陈绍宽的海权理论建树

第二节 军阀混战中的海权沉寂

一、军阀混战时期

二、国民革命政府初建时期

第三节 民族存亡中的不屈抗争

一、日本海军的疯狂挑衅

二、中国海军的顽强抵抗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海权探索

四、恢复南海主权

第五章 蓝色疆域的奋力开创

第一节 历史变革中的海权新篇

一、重整河山迎海权

二、新中国的制海权

三、力量在握,勇担历史重任

第二节 海上长征迈向新里程

一、审时度势,把握斗争大局

二、事关海权全局的海上破袭

三、开辟海上独立战场

第六章 走向深蓝的巍巍壮举

第一节 海权运用的革命性变革

一、海权发展的历史契机

二、中国海权的“杀手锏”

三、现实威慑鼎足世界强国

第二节 问鼎海疆谁主沉浮

一、战云密布下的海权安全

二、狂澜滔天我自岿然不动

第三节 积极防御实施近海作战

一、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

二、海权运用理论的重大调整

三、近海防御战略思想的确立

第七章 励精图治的海上进军

第一节 机遇与挑战的碰撞

一、世界与亚太地区海洋战略形势

二、海洋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三、台湾、钓鱼岛、南沙的历史难题

四、中国的“海权之忧”

第二节 走向海洋强国的世纪目标

一、海洋是未来发展的希望

二、维护海洋权益的剑与盾

第八章 经略海洋的宏图大业

第一节 海洋意识与发展战略

一、举国一致的海洋意识

二、高瞻远瞩的海洋发展战略

三、健全协调一致的海洋战略指导机构

四、加快海洋事业的立法工作

第二节 新世纪的宏伟蓝图

一、加大海洋经济发展步伐

二、推动海洋科学技术发展

三、铸造新中国的蓝水海军

四、充分发挥和平时期海军的政治外交作用,树立海权国家形象

第九章 中华民族复兴的海权蓝图

第一节 走向深蓝的中华海权诉求

一、世界海权形势与世界格局

二、重塑亚洲海权的历史潮流

三、中国特色海权诉求

第二节 向“蓝水海军”迈进

一、由近海防御走向远海防卫

二、海权力量突飞猛进

三、走向世界,驰骋深蓝

第三节 海权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生命线

一、完整海权和利用海洋是中国顺利实现复兴的关键所在

二、抓住国际国内形势的有利机遇

三、中国海权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章节选读】

公元1888年,中国第一支以铁甲舰为标志的新式海军正式成军。1891年普鲁士发表的《海军年鉴》,以醒目的标题将中国海军实力排在世界十强之列。

与此同时,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海军上校A·T·马汉,面对“仍然停留在海岸防御和商船袭击的双重理论时代”的美国海军,用4美元的低廉价格成功地推销了一本日后对美国乃至西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小册子——《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从而奠定了西方“海权论”的基础。

但是,在缺乏海权意识、腐败愚昧的清政府统领下,位于世界强林的中国北洋舰队最终却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饮恨覆灭,由此导致国门洞开、丧权辱国的历史悲剧。与此同时,浸透着浓烈血腥味的马汉“海权论”却带领美国政治家冲破孤立主义的枷锁闯入了世界。

一、“国家海权”与“海权国家”

在血与火的海洋发展史上,海权与国家的安危、荣辱、兴衰系于一身。从迦太基、古罗马的兴衰,到殖民掠夺时期海洋强国的兴起;从人类浩劫的世界大战,到海洋文明大放光彩的今天,海权的得失勾勒出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形成了强与弱、兴与衰的历史。

几千年前,朦胧的海权意识伴随着古代商业航路的开辟映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尽管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海权斗争的方法和手段十分落后,但对海洋的争战在早期海权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古罗马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打败了地中海沿岸所有国家,建立起东起小亚细亚,西抵大西洋沿岸的海上霸权,成为强盛一时的海权国家。地理大发现时代,早期的海权国家利用强大的海洋霸权,疯狂地进行殖民掠夺,相互之间展开血腥的争夺与屠杀。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对海洋的争夺达到极致,海军力量成为战略性力量,不仅对战争进程与结局产生重大影响,也对确立强盛海权国家起到重要作用。

在海洋发展史上,人类向文明迈进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不再把江河以至海洋视为自由行动的障碍。由于海上贸易的出现,海上掠夺和贸易竞争之间的冲突随之产生,继而诞生了用于保护海上贸易的海军,从而使海洋成为相互争夺的战场。一个国家拥有强大海权,通常表现为拥有一支可以称霸世界或某一地区海洋的海上军事力量,具体表现为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一段时期以来,那些建有强大海军的国家通常被称为海权国家。因此,强大的海军是海权国家的一个基本象征。关于早期海军活动及作战的情况,除了一些专门的历史著作有所记述之外,人们熟知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实际上是用诗的语言对史前希腊海军作战情况所作的真实而生动的描述。其实,攻打特洛伊的战争即是为了争夺今天的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权,双方使用的战舰主要是一些以桨为动力专门用于作战的长形大桡船。其作战方式是按接舷战术要求,以舰首伸出的水下铜撞角为武器撞击敌船,或者使用铁钩把双方战舰钩住靠拢,形成一个浮动战场,在舱面上展开白刃战。特洛伊战争表明,海战的胜败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安危荣辱,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由于海战在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海上作战力量遂不断发展,至15世纪,世界强国的海军出现了较大层次的飞跃,已从古老而不够坚固的单桅帆船发展成为足以应付大洋风暴的多桅帆船。

自地理大发现至今,世界上一些大国之所以能够称霸世界海洋,依靠的也是明确的海权思想,并充分利用发展海权的优良条件。日本之所以能够打赢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夺得远东海域的制海权,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吸取西方海权思想,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美国之所以能够在海战中出尽风头,打赢美西战争并占领波多黎各、关岛、夏威夷和菲律宾等一系列海外战略要点,后又在二战中打赢太平洋战争,成为本世纪最强大的海洋国家,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当权者奉行马汉海权思想,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思想和国家政策的支柱,始终追求建立一支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和夺取世界大洋的制海权。当然,无可讳言,西方海权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侵略性和疯狂的扩张性,反映了海洋霸权主义国家的意志和野心,极大地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产物。我们必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2日 11:26 来源:新华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