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王绍光 樊鹏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首部部探究中国政府决策模式的著作。通过收集大量政府公报、文件、报告等资料,并对参与中国新医改决策过程的官员、政策专家、有组织利益团体代表进行深度访谈,本书用抽丝剥茧的方式梳理、分析了新医改政策形成的全过程,从而深度探究了中国中央政府如何制定重大公共政策。

本项研究发现,中国中央政府重大政策的决策模式已由过去的“个人决策”、“集体决策”转向一种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更高的“共识型” 决策模式。

这种模式在参与结构方面的特征是“开门”,包括闯进来、请进来、走出去,而且政策形成之门越开越大,参与方不再局限于各级官员,还包括智库、国际组织、利益集团、普通群众等。

这种模式在沟通机制方面的特征是“磨合”,包括下层协商、上层协调、顶层协议,强调总体本位、求同存异,把参与各方的交汇点作为“输入点”、“商议点”,而不是“否决点”。

【作者简介】

王绍光,1954年生于武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重庆大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著名政治学家。1982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康乃尔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90-2000年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已出版中英文专著与合著约三十本,包括《民主四讲》、《袪魅与超越》、《安邦之道》、《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分权的底限》、《人间正道》、《波兰尼的<大转型>与中国的大转型》等。

樊鹏,1980年生于山东郓城,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2010-2012年,受中宣部委派前往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挂职,实地考察西方政治制度。200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档案系,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获政治学博士学位。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中国政府的决策模式吸引海内外广泛关注

医疗改革是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决策难题

中国新医改为研究中国决策机制提供良机

思路、着眼点、与信息来源

第二章 医疗改革的时代背景

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卫生体制与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医疗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2002年以来医疗卫生领域的危机与转机

第三章 新医改政策制定的基本进程 

政策制定的五个阶段

政策制定的参与结构 

第四章 普通群众对政策过程的影响 

普通群众主动支持参与医改

决策者对民意的汇集与吸纳

小结 

第五章 政策研究群体的参与和影响 

中国政策研究机构的基本情况 

参与医改决策过程的主要政策研究机构 

政策研究机构参与政策制定的基本渠道与方式

小结 

第六章 有组织利益团体的参与和影响

国内利益团体参与医改政策制定的基本状况 

国内利益团体影响医改政策制定的基本渠道与方式 

国外相关利益团体对医改政策制定的影响:以RDPAC为例

小结 

第七章 政策制定部门的参与和影响 

决策部门及其职能分配

政策制定部门内部意见形成的流程 

政策制定部门内部意见形成的方式 

政策制定中各部委之间的“底下沟通” 

小结

第八章 部际意见的协调与总体方案的整合

中央体制中的“协调难”及其根源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中央直属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部际协调功能

小结 

第九章 最高决策者的作用 

凝聚改革共识,引领决策方向

控制决策步骤,深化改革进程

开辟独立渠道,汇集真实民意

利用决策机制,集中拍板定案

小结

第十章 结论

“开门”型参与结构

“磨合”型互动机制

“共识型”决策模式

“共识型”政治体系

附录:访谈信息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30日 15:37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