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张大可讲<史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张大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内容简介】

《史记》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是一部人人必读的根柢书,它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具有无与伦比的凝聚作用。本书选取《史记》中的一些精彩段落,用大众的语言加以解释评析,文字浅显易懂,语言风格活泼,是一本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的历史入门书。

【作者简介】

张大可,1940年生,重庆市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历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副系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广州师院、云南红河学院客座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与秦汉三国史方向的研究,著作主要有《史记研究》、《史记新注》、《史记文献学》、《史记论赞辑释》、《史记精言妙语》、《司马迁评传》、《三国史研究》、《三国史》、《三国十二帝》等。主编高校教材《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记教程》等。并整理注释《史记》、《资治通鉴》等多种。

 

【目录】

第一讲 《史记》其书

一、《史记》是一部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

二、《史记》对中国史学和文学的贡献

(一)《史记》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二)《史记》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第二讲 司马迁其人

一、多彩的人生

二、发愤著书

第三讲 司马迁写战争

一、司马迁的战争观

二、秦赵长平之战

三、秦王翦灭楚之战

四、项羽灭秦的巨鹿之战

第四讲 司马迁写历史事变

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一)年少即位

(二)胡服骑射

(三)胡服改革的意义

二、秦汉之际天下三嬗

(一)陈胜发难

(二)项羽灭秦

(三)刘邦诛暴

三、楚汉相争

(一)刘项双方战略

(二)成皋对峙,智力俱困

(三)垓下决战,楚亡汉兴

第五讲 司马迁写雄主

一、千古一帝秦始皇

二、评说雄主汉武帝

第六讲 司马迁写明君贤臣

一、司马迁笔下的明君

二、司马迁笔下的贤臣

三、司马迁写明君贤臣“志古自镜”

第七讲 司马迁写谋略人物

一、张良智计

二、陈平奇计

第八讲 司马迁写俶傥英杰

一、淳于髡讽谏齐威王

二、蔺相如大智大勇

三、吕不韦从政,奇货可居

四、李广难封

第九讲 司马迁写雪耻故事

一、赵氏孤儿兴家灭仇

二、勾践卧薪尝胆报国仇

三、范雎雪耻,须贾马食

四、伍子胥掘墓鞭尸

第十讲 司马迁写冤案

一、晁错削藩身弃市

二、周亚夫平乱饿死狱中

三、窦田相争,君子败小人胜

四、风云诡谲,世态炎凉

第十一讲 司马迁写妇女

一、巾帼不让须眉

二、识大体明大义的女性

三、颂扬才智与刚烈的女性

四、《史记》中的爱情故事

五、司马迁进步的女性观

第十二讲 司马迁的进步思想

一、进步的道德理念

二、开明的政治思想

三、富国利民的经济思想

四、民族一统思想

 

【章节选读】

一、《史记》是一部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

众所周知,《史记》是一部文史名著,它既是史学,又是文学,帝王称本纪,人臣称列传,以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记叙历史事件,合称纪传体。《史记》内容极丰富,它是一部融史学、文学、哲学于一体的旷世大典。依据《史记》的历史价值与功效、创作宗旨、记载内容等角度,可以说《史记》是一部人人必读的国学根柢书、人伦道德教科书、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其中着重讲述其百科全书的内容。

1人人必读的国学根柢书

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史记》是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精华。其一,是第一次系统的大规模的文献整理;其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第一次叙述了全社会、全方位的历史;其三,创造了民族共同心理的历史哲学;其四,《史记》的历史与文学成就遗泽后世。《史记》是思想的源泉,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具有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凝聚作用。这一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使《史记》成为国人必读的国学根柢书。

司马迁的思想、精神、人格对中国各知识阶层及对中华民族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以至于不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就不知文化研究从何谈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史记》日益普及,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由古及今,每一个时代都有一大批的名流学者涉足这一领域:汉代学者班彪、班固父子,文献学家刘向、褚少孙,哲学家扬雄、王充等;唐宋文学八大家,史学家刘知幾、郑樵,哲学家程颢、程颐、朱熹等数十人;清代的考据大家与文、史、哲各界学术泰斗,如顾炎武、王鸣盛、钱大昕、赵翼、万斯同、王念孙、阎若璩、章学诚等;近现代的梁启超、刘师培、王国维、胡适、鲁迅、郭沫若、侯外庐、范文澜、钱穆、施之勉、朱东润、程金造、陈直、杨向奎、钱钟书、蔡尚思;等等。据统计,近三十年来,研读《史记》的各类学者有两千余人,发表的论文有四千余篇,著作一百六十余部,总字数七千多万字,这是其他单部古籍研究所无法比拟的。

2人伦道德教科书

《史记》的创作宗旨:继《春秋》创一代大典,为后王立法,为人伦立则。关于孔子作《春秋》说,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十二诸侯年表》、《儒林列传》、《太史公自序》等篇章中均有记载。大意是: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微,王道中断,孔子为救世人而周游列国宣传王道,但各诸侯国都不能用他。晚年的孔子受获麟【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猎获麒麟事。】的激励而作《春秋》。《春秋》笔削严谨,辞约旨博,字里行间蕴涵了许多“义法”,孔子就是依据这些义法来评价历史和现实的,以使“乱臣贼子惧”。《十二诸侯年表序》讲,孔子“论史记旧文,兴于鲁而次《春秋》……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太史公自序》说得更鲜明,孔子作《春秋》是“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即从道德评判出发,树立社会楷模,整顿社会秩序,概括为两句话,“为后王立法,为人伦立准则”。《春秋》“王法”施行之日,就是王道社会的重建之时。《春秋》是礼义的“大宗”,是凝聚了孔子心血、希望、理想的力作,是知孔罪孔的一大依据。《太史公自序》说: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3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

为了实现继《春秋》创一代大典的理想,司马迁鲜明地把创作宗旨具化为十五个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说,司马迁把天、地、人,以及古今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纳入了一书的范围,天文、地理、人事、物事,无所不包。用今天的话讲,《史记》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括于一书。这里,从历史学角度看《史记》的百科内容,它囊括天人古今,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其一,备载天地万物。天地是人生之根本,人类社会活动的舞台。司马迁“究天人之际”,把天文、地理、水利等自然环境纳入史学范畴,考察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司马迁十分形象地指出:“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父母为个体人的根本,天地为人类的根本。研究人,必须研究天,研究地,就这样,天文学、地理学在《史记》中得到了反映,即特立了《天官书》、《历书》、《河渠书》等专篇。此外,《夏本纪》三分之二的篇幅也是地理专篇。

其二,囊括国家大政。五帝三王时代,国家大政被归纳为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这是先秦时代儒家的八政观念,载于《尚书·洪范》,《史记》采入《宋微子世家》。民以食为天,故食、货居八政的第一、第二位。《史记》八书为: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司马迁认为礼是维系等级秩序的制度,为治国之头等大事,所以列礼为八书之首。礼乐相辅为治,故《乐书》与《礼书》蝉联。《洪范》八政内容在八书中的反映,“食”、“货”对应“平准”,“祀”对应“封禅”,“司空”对应“河渠”,“宾”对应“礼”、“乐”,“师”对应“兵”(即《律书》)。《洪范》八政的司徒、司寇在八书中没有对应之篇,但在列传中有对应之篇,“司徒”对应“儒林”,“司寇”对应“循吏”、“酷吏”。同时,《史记·货殖列传》亦为食货之事。对应只是一种近似的比较,并不等同。总之,《洪范》八政,在《史记》中均有所体现,表明司马迁把国家大政纳入了历史学研究范围,专列八书系列开后世政书之先河。内容和序列的调整,表现了司马迁的史学观点和国家大政的轻重序列。班固《汉书》十志,序列为律历、礼乐、刑、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内容更丰富,结构更严密,发展了司马迁史学,这是应当揭明的。班固还把职官纳入了史学范围,创《百官公卿表》以载其制。

其三,展现古今社会。国家大政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更丰富、更广阔的内容,应是社会基层大众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历史家的责任,就是要全面地反映以往历史的社会生活,摆事实,讲道理,还历史本来面目,知往鉴今,使读者受到启迪。司马迁很好地尽到了他的责任,以人物为中心贯通古今,全面地展现了古今社会实况。他不只研究帝王将相等上层人物,也研究社会下层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物,全方位反映社会生活,而且对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精神风貌等,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总结,达到了“备天地万物”于一书的境界。

其四,辨章一切学术。《太史公自序》论列六家要指,又立“老庄申韩”、“孟子荀卿”等列传,辨章学术,把学术、学派纳入了史学研究范围。班固在《汉书》中立《艺文志》,对学术学派进行分类,使其更加条理化和严密,这是弘扬司马迁之学。司马迁的视野是极其广阔的。有些学术、学问,在当时还不甚发达,或未引起史家足够的重视,无论《史记》、《汉书》都没有专列论载,但司马迁纳入了其研究范围。如金石、简牍、甲骨,作为专门学术是后代的事,金石学形成于宋代,简牍学、甲骨学奠基于近代,但这些学问早在先秦就已经发源。三代已经开始了铸鼎彝(鼎彝,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秦代已经重刻石,甲骨盛行于殷周,秦汉是简牍为主的时代。《史记》对金石、简牍、甲骨都有不同程度的载述。《周本纪》记武王克殷后“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秦始皇本纪》多次记载“刻石颂秦德”。《封禅书》记载得宝鼎,李少君鉴赏齐桓公器。这说明司马迁已将金石作为史学研究对象。《周本纪》记“尹佚策祝曰”,《齐太公世家》记“史佚策祝”,《鲁周公世家》记“史策祝曰”,《孔子世家》记“(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匈奴列传》记汉遗单于书,牍以尺一寸。单于遗汉书以尺二寸牍,及印封皆令广大长,反映了简牍的形制、使用情况。可以说简牍已纳入了史学研究对象。至于甲骨,有《龟策列传》,此外记载卜筮卦象的篇章是很多的,如《周本纪》、《晋世家》、《田敬仲世家》等篇,不必一一具引。

其五,遗事旧闻纳入史学研究范围。拾遗事,网旧闻,司马迁将之作为史学理论贯彻。这在《太史公自序》中作了明确的交代。一则曰“拾遗补艺”,《索隐》注:“补六艺之阙也。”再则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索隐》注:“旧闻有遗失放逸者,网罗而考论之也。”拾遗补缺,《左传》注《春秋》开其端,司马迁条释为理论,成为中国史学的传统。裴松之《三国志注》,发展成为一种史书体裁,可以说是司马迁拾遗补缺、网罗旧闻理论在实践中的发扬与光大。

拾遗补缺,贯彻在其创作过程中,使《史记》内容更加全面。如孔子高足七十子,《仲尼弟子列传》实载七十七人。《史记正义》注:“公伯寮、秦冉、鄡单,《家语》不载。”说明也补了《孔子家语》之缺。《日者列传》说:“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著之。”古代日者社会地位低贱,史书不载,司马迁特补前人之失而作《日者列传》。列传中有许多人物附传,亦是补无传之缺,如《卫将军骠骑列传》补公孙贺、李息等十六人无传之缺。《史记》十表,特别是汉代诸表,不仅补纪、传人物之缺,也补行政大政之缺。如《将相表》记高祖六年“立大市”,“更命咸阳曰长安”,以及太尉之废置,都是本纪中没有记载的。

以上条列了司马迁创立百科全书式通史的五个主要方面,均属历史学的范畴,所以《史记》最本质的定位,是一部历史学著作。由于以人为中心,司马迁写人,创造了传记文学。《史记》既是史学,又是文学,所以一般称《史记》是一部文史名著。

 

4《史记》成为百科全书的原因及意义

司马迁缘何把一部文史名著写成百科全书呢?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其一,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是天人合一。孟子引《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孟子·梁惠王下》)。《左传·文公十三年》中说:“天生民而树之君。”人君为王。《说文》释曰:“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说文解字》第一篇上“王”字解)人立于天地之间,不能脱离天地而存在,所以天、地、人作为一体来记叙。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其二,历史本身的含义是指过去的事,即以往的一切事情。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从而限制了人们的认识能力,而反映到思想文化领域中,就要求学者、先知先觉的圣人必须知晓、存留一切。所以古代的历史学家,无论中外,都认为史学要包括一切知识。刘知幾在《史通·自叙》中说:“夫其书虽以史为主,而余波所及,上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他认为史学、史书、史学研究与评论要总括天地古今的一切。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作的《历史》就是百科全书式的。

其三,在司马迁时代,学科分类还未兴起,正是所谓文史不分的时代,而正是由于《史记》对文学、史学的突出贡献,推动了文学、史学的分途。

其四,司马迁父子的理想,要完成一代大典,仿效《春秋》为民立则。司马迁评论《春秋》说:“《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太史公自序》)其实是指《史记》的写作宗旨,要包罗万象,古今皆备。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发凡起例(司马谈为太史令,本身就是掌管天文之官,兼理国家图籍之府),资料搜集,“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如此浩繁的工作,司马谈感到以一人之力难以完成,所以培养其子司马迁继承自己的事业,临终遗命司马迁接力修撰《史记》。古人治学,就是有这样一种精神,父死子继,为了理想绝不急功近利,这就是执著精神。司马谈自比孔子,是几百年才出现的圣人之业的继承者,表明他自觉地肩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寄希望
于司马迁来完成,于是规划了“百科全书”。

司马迁继承父志,完善并发展了“百科全书”的规划,《史记》博大精深,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其意义就在于“继往”与“开来”。《史记》继往,全面总结了前代历史文化;《史记》开来,推动了文、史、哲的分途,影响甚为深远。先秦时代人们在提起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时,有文史不分之说。当时的文学、史学、哲学,各有分野。《诗经》、《楚辞》是文学,《春秋》、《尚书》、《左传》、《战国策》是史学,《周易》、诸子散文是哲学。但是,又为什么说文史不分呢?当时还没有纯文学,更没有写人艺术的纯文学;而诸子散文说理,寓含历史知识,且文采斐然。上列史学专书,不仅反映的历史内容和范围有限,而且形式体制都极为原始,《尚书》只是资料汇编,《战国策》可以说是文史参半。也就是说先秦百家争鸣是学术的黄金时代,文学、历史、哲学,往往是一而二,二而一,或三位一体。当时各种学科都还处于萌芽并将要蓬勃发展时期。治文、史、哲于一炉的《史记》,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传统和历史背景下产生、创造出来的。也正是由于《史记》的辉煌成就,把文、史、哲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从而也推动了文、史、哲的分途。也就是说,司马迁是集文、史、哲于一身的一个伟大时代的文化巨人。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7日 14:02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