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援外60年》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周弘/主编  熊厚/副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内容简介】

中国对外援助历时六十多年,是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支柱,为支持世界弱小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并深化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往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对外援助规模逐渐扩大,援外活动日益频繁,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本书从历史和地域两个维度,结合丰富的案例对中国对外援助的理念、原则、政策和方式进行解析,有助于读者充分了解中国的对外援助。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中国对外援助的政策与机制

第一节 新中国对外援助的初始阶段

第二节 改革年代的中国对外援助

第三节 市场机制与中国对外援助

第四节 中国对外援助与21世纪

第二章 中国援外与多边发展组织

第一节 以促进共同发展为理念的中国多边援外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中国多边援外规模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中国多边援外的主要方式

第四节 中国多边援外的管理与决策

第五节 中国多边援外与中国整体对外交往战略

第三章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第一节 反帝、反霸、反殖与中国对非援助的初期发展:以中国对几内亚的援助为例

第二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对非援助:需求共同发展的努力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

第一节 援越抗法与对东南亚国家援助的起步(1950~1954年)

第二节 援助越南战后恢复和发展建设(1954~1964年)

第三节 从援越抗美到中国对越援助的中止(1965~1978年)

第四节 对东南亚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

第五章 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援助外交及其影响

引 论 苏联解体后的中亚国家对中国的特殊战略意义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初期的援助政策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重点从政治、安全领域开始转向经济外交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中国对中亚国家援助政策

第四节 中国对中亚国家援助政策的战略影响

第六章 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援助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古巴的援助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拉美的援助

第三节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对拉美的援助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中国对拉美的援助

第五节 总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术语表

索 引

【章节选读】

第三章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第一节 反帝、反霸、反殖与中国对非援助的初期发展:以中国对几内亚的援助为例

三 对非经济技术援助和中非关系的初期发展:以几内亚为例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后,在中非关系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技术援助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不仅在于帮助非洲受援国解决了在巩固独立和建设民族经济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在经济技术援助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向这些非洲国家传播了中国的发展经验,给受援国提供了资金、技术和设备等发展要素,为受援国培训了大量人才。在很多非洲国家独立之初,援助的意义甚至超出经济范畴,发挥了给民族解放运动“打气”的重要作用。一些非洲国家看到同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坚定了自力更生求发展的决心。

如前所述,20世纪50~60年代,非洲的政治环境极其复杂,而中国在国际上受到孤立和包围,蒋介石集团也在国际上积极活动,争取支持。中国在非洲开展外交工作是很艰难的,在一些国家中,经济技术援助是为双边关系铺路搭桥的重要政策工具。

但是,援助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外交活动,因为经济技术援助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技术工作,其发挥影响的方式也非常复杂。现以1959~1964年中国对几内亚的援助为例,说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情况。之所以选择几内亚这个国家,是因为几内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首批接受中国援助的非洲国家,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几内亚一直是中国对非洲援助的重点国家。中国对外援助的一些基本做法就是在对几内亚援助过程中形成的。

(一)1958~1962年,几内亚独立之初的政治经济情况

20世纪50年代末,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法国在西非的殖民统治受到强有力的挑战。戴高乐力图用军事手段镇压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运动,结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鉴于此,戴高乐对其他法属非洲国家采取怀柔政策,推出所谓的“戴高乐宪法”,允许这些殖民地在法兰西联合邦内自治。戴高乐希望这一政策能够阻止非洲人民要求独立的蓬勃运动,进一步加强其在非洲的殖民统治。但是,几内亚通过全民公决否决了“戴高乐宪法”,并于1958年10月2日在法属非洲13个殖民地中率先宣布独立,成立几内亚共和国。

几内亚的独立有力地打击了戴高乐的殖民政策,为其他殖民地树立了榜样,加速了法国殖民统治的瓦解。因此,法国对几内亚的独立极为仇视,同时,如何对待新独立的几内亚共和国也是令法国人极其头疼的问题。显然,“政治联合邦”的怀柔政策不起作用,采用军事手段的话,法军已深陷阿尔及利亚,无兵可用,也不敢用。最后,法国人诉诸经济手段对几内亚施加压力。

和绝大多数殖民地一样,几内亚在经济上严重依赖宗主国。

几内亚原是法国在西非投资较多的领地,达25400万美元。法国对开采几内亚的铁矾土(储藏量达15000万吨)和铁矿(储藏量达20亿吨)很感兴趣。几内亚对法国有很大的依赖性,其经济命脉几乎完全掌握在法国手里。对外贸易67%输往法国(主要商品是香蕉、咖啡和铁矾土),但由于同法国进行不等价交换,致使历年来贸易逆差惊人。1956年进口800万美元,出口仅80万美元,逆差竟达720万美元。财政预算也入不敷出。每年皆须依赖法国拨款480万美元弥补国库。此外,还负法国债务约500万美元。几内亚独立后,法国立即要挟取消输法商品的关税优惠并停止对几内亚的一切财政经济援助,企图造成几内亚的经济混乱,引起人们对政府的不满,便于法国插手干涉。

几内亚宣布独立之后,法国人立即断绝了同几内亚的一切经济联系,停止财政援助,力图逼几内亚就范,重新回到法联邦之中,同时也可使其他殖民地知难而止,不敢追随。

1958~1962年,法国想方设法、殚精竭虑地采取各种手段向几内亚施加压力。根据当时到访的几内亚官员回忆,在几内亚独立后,法国立即从几内亚撤走了他们的军队和行政人员,连学校里的法语教员也都离开。在大规模撤出人员的同时,他们还带走能带走的物资,不能带走的就毁掉,电话线被切断,“连小房子也都毁了”。独立时,几内亚的国库空空如也。几内亚的粮食供应依赖法国,法国甚至切断了对几内亚的粮食供应。法国的经济制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959年访问中国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总工会代表团团长卡巴·玛玛迪谈到几内亚局势时说:

……几内亚是(法属黑非)唯一独立的国家,它正在而且已经开辟自己的道路。……在独立时,我们的国库空空如也,法国人以为两个月后我们要重新从属于法国,但我们宣布宁愿饿死也不要受奴役。3个月内,我们的局势好些了,独立时被切断的电话线也恢复了。在独立以来6、7个月中,我们已全部恢复过来……

但是,法国并不甘心在几内亚的失败。1962年,几内亚遇到灾荒,经济形势极其严峻,法国人不仅仍然坚持对几内亚的经济制裁,要求几内亚用外汇购买法国商品,而且还趁机向几内亚市场投入大量的假币,使得商品价格上升了两三倍。此外,法国还制造舆论攻势,法国的报纸和电台不断攻击几内亚。

新独立的几内亚在政治、经济两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6日 16:06 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