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北大中文系第一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漆永祥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内容简介】

北大中文系历来有传统:新生入学,分专业之前,各专业前辈学者都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介绍专业情况、讲述治学心得、对青年学生给予鼓励和引导等等。本书汇集了北大中文系退休和部分在职教师在“静园讲座”中面向大学新生所做的演讲,共21篇,内容涉及精神追求、学术志业、治学方法乃至文本赏析,从“务虚”到“务实”,整体呈现了前辈学者的大家风范和求是精神,可以说既是引导青年学子走入学术殿堂的入门书,也是一部北大中文系掌故旧闻集。

【作者简介】

漆永祥,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副系主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著有《乾嘉考据学研究》、《江藩与〈汉学师承记〉研究》,参与整理《全宋诗》,并整理、点校古籍多种。

【目录】

序:先生们的北大中文故事    漆永祥

结缘北大中文系,结缘音韵学  唐作藩

与北大中文系新同学谈话  白化文

读书贵在知人解世──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谈起   郭锡良  

从今天起,面朝未来  谢冕

做人须有根,为学须有根  孙钦善

科学研究贵在创新 创新前提继承借鉴  陆俭明

养成学术兴趣 提升理论思维  孙玉石

汉字进入了简化字时代  苏培成

说梦与圆梦――北大中文与北大精神  钱理群

眼望巅峰 脚踏实地  蒋绍愚

我的五十年学术生涯感悟  严绍璗

历史就在你的脚下——讲给北大中文系新生的故事  李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境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宋绍年

老老实实做人 认认真真做学问  李小凡

开掘自己的图书园地  张鸣

阅读是一种信仰  曹文轩

跟本科生谈谈怎么写“现代汉语”的论文  沈阳

北大本科教育的特点与个人规划  陈跃红

如何看待当代中国文学  陈晓明

作为当代文化现象的明清小说  刘勇强

读书三力:愿力、眼力、精力  廖可斌

【章节选登】

序:先生们的北大中文故事

自2009年至2012年的四年里,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每年的秋季学期,为刚刚踏入燕园的一年级新生开设了“静园学术讲座”系列课程。本集中所收的21篇文章,即是根据当时的课堂录音整理成稿,并经主讲者审定,现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说起开设“静园学术讲座”课程,还真有些个缘由:2009年秋,北大未名湖畔正在兴建中的人文大楼即将竣工,中文系将搬出窄迫但温馨的五院,离开朝夕映入眼帘的青春静园,中文系的师生都对五院和静园有着深厚的感情,有太多的留恋与不舍,所以当时的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建议本课以“静园”为名,以为纪念兼怀念之情。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随着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北大中文系一批蜚声国内外的知名教授相继退休,他们是成就卓著的学者,是德高望重的长者,更是中文系宝贵的学术财富与教学资源,有很多高中生正是慕他们之名才来到燕园,来到中文系。但由于这些老教授逐渐淡出了教学第一线,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本科生很难得到亲聆教诲、沐惠师泽的机会。当时正值中文系百年系庆筹备期间,老先生们也非常期待,倍加关注。有鉴于此,中文系决定为一年级本科生专门设立“静园学术讲座”课程,请老教授或在职教授主讲(两周一次),以漫谈聊天的演讲方式,讲述他们自己为学、为人、处世与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得失与丰富阅历,使同学们不仅得到专业学习、日常处世与课余生活等方面的引导与启迪,还可以向老先生当面请益,解惑释疑,在如沐春风、如霈甘霖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到中文系的学术氛围与学术风格,并有幸亲历亲见老先生们的音容笑貌与人格魅力,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专业意识,巩固专业思想,了解中文系、喜欢中文系并进而热爱中文系。

我们在邀请主讲教授时,有意识地分别邀请中文系文学、语言、文献三个专业的教授登坛,轮流主讲。对于初入燕园的新生而言,给他们讲过于专深的学术问题,显然不大合适,我们请主讲者闲语漫谈,和新同学聊天。每位教授不同的人生经历与求学之路,以及他们的人生苦乐、生活百味,都别具特色、精彩纷呈。先生们在艰难困顿中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以及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莫不如渡海之舟楫、登山之阶梯,给同学们以深深的启迪。同时,每位演讲者不同的讲授风格与语言特点,甚至形体动作,都吸引着同学们或思或乐、或喜或忧,在欢声笑语中,为先生们热爱专业、热爱中文、热爱北大、热爱祖国的精神与情怀所感染所鼓舞,这些音容笑貌会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不仅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且会在他们心中驻存永久的温暖与感动,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珍贵的精神财富。

前已述之,我们请先生们所讲的,不仅仅是他们的道德学术,还有他们的曲折经历与苦乐人生。所以,本集所收的文章,并不是严谨意义上的专业论文,而是漫谈家常,演绎生活,谈天说地,品味人生,掌故旧闻,尽在书中。每位演讲者,都是一位“故事大王”,而且这些“故事”,大多是我们所不知不解的。从我们邀请主讲的先生们的年龄而论,自八十上寿至五十初度不等,但他们却跨越了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七八十年的时间,这也正是国家从多灾多难、民生艰迫向家国统一、经济发展的过渡时期。老先生们经历过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抗美援朝、“文化革命”及改革开放的不同时代,就是与共和国同龄或稍后的学者们,也同样经历过上山下乡及屡次政治运动。因此,每位主讲者的人生经历,本身就颇具传奇色彩,在先生们貌似挥麈清谈的连珠妙语中,他们的故事活灵活现,可歌可泣,既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他们的故事,也是近百年中国的故事、北大的故事,更是北大中文系曲折前行的百年系史。

因此,本书可以说既是一部导引莘莘学子走向学术殿堂的入门书,也是一部故事集和掌故旧闻汇编,有着极强的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不仅对于初入燕园的新生,就是对其他高校中文系与人文学科的大学生,以及众多人文学科的爱好者而言,也有良好的发踪指示与梯航导引作用。

我因为主持本课程的关系,一方面出于一个后生末学对先生们的敬重,另一方面也不愿失去如此珍贵的聆教受益机会,所以如果时间允许,我都是敬忝末座,与新生一起受教沐泽、浸润濡染,四年沾溉,所获良多。本课程同学的作业,即是针对某位主讲者所讲问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我这篇书前的小文,也就算是勉强交给先生们的作业吧。

漆永祥 2013年5月10日敬书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3日 16:14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