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红色司令朱德》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庹平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内容简介】

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上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和毛泽东一起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他是红军的总司令,也是八路军的总司令,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他的名字叫朱德,被大家尊称为“总司令”。他是我军的主要创始人,历史上被各界公认的“红军之父”。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本书专门、系统地记述了朱德同志当司令这一段历史,对朱德同志的卓著功勋以及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进行了详尽的梳理。

【作者简介】

庹平,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副主任。担任《朱德年谱》(新编本)副主编。著有《朱德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人民的总司令朱德》、《蒋介石研究——解读蒋介石的政治理念》、《天下铁军·红星篇》、《长江作证——新四军抗战纪实》等。

 

【目录】

探寻“强兵富国”梦

少年时期满脑子的“强兵富国”

青少年时期爱读《孙子兵法》和世界著名战例

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模范生

重九起义时立卓著战功

滇军名将卷入军阀混战

志愿“终身为党服务,做军事运动”

谢绝师长之职,拒绝整编滇军

千里迢迢赴德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志愿“终身为党服务,做军事运动”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人民军队主要缔造者之一

在南昌创办军官教育团

任南昌起义军南下先遣司令

为党保存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

领导“赣南三整”

武装斗争同土地革命相结合

带领革命武装会师井冈山

抵制中央错误意见

等待中央的“九月来信”

坚决反对李立三孤注一掷的赌博

活捉敌首张辉瓒

横扫千军如卷席

阐述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把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创建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总结反“围剿”战争经验

坚决支持毛泽东

批评李德纸上谈兵

坚决支持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

亲临前线指挥土城战斗

使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成不了气候”

八路军总司令

提出全面抗战和持久抗战主张

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个大胜仗

提出第一二九师活动地区和出兵时机

防止阎锡山隔断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的阴谋

粉碎日军的“九路围攻”

论总力战

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首倡军垦屯田,推动大生产运动

作《论解放区战场》军事报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指导晋察冀野战军打“大歼灭战”

破解战略决战中的重大军事难题

加速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为国家强盛秣马厉兵

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多军兵种建设

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现代化

弥足珍贵的现代化战争思想

革命到底

 

【章节选读】

带领革命武装会师井冈山

井冈山的部队和南昌起义剩下来的部队会合后,编成了红四军,毛主席为党代表,我为军长……红四军的成立,对革命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朱德《在编写红军一军团史座谈会上的讲话》,1944年

1928年3月,正当湘南起义方兴未艾之时,湘系与桂系军阀之间的混战结束了。为了镇压湘南起义,湘桂军阀根据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命令纠集了七个师,从湖南衡阳和广东乐昌两个方向南北夹击,进逼湘南。为了避免在不利条件下同敌人决战,以保存工农革命军实力,朱德当机立断,做出退出湘南、上井冈山的重要决策。

这时,毛泽东、何挺颖等率领由秋收起义部队改编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第二团,已奉湘南特委指示离开井冈山,来到湘南支援湘南暴动。部队刚到达酃县中村,就闻知湘南起义军正遭到敌军围攻,毛泽东即派毛泽覃带一个特务连前往耒阳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取得联系,同时,将所部第一、第二团分成左、右两翼,掩护湘南起义军转移。在毛泽覃的特务连接应下,朱德率部辗转经安仁县城、罗山苏古骑、狐狸冲、神州河、樟桥,进入茶陵湖口圩,到达酃县沔渡。途经芭蕉圩时,应该区赤卫队长王紫峰之请,他给赤卫队员们讲了话。根据王紫峰回忆,朱德说:“不要看我们人少,但我们一定会胜利,这是因为革命的同情者是多数。地主、富农等剥削者总是少数。”又说:“我们不能光硬打,硬打要加巧打,要灵活,打了就走,不要贪多。”

4月上旬,在郴州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部分主力和湘南特委机关及各县县委机关、郴州工农革命军第七师以及抵达郴州的宜章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等,在陈毅的率领下,离开郴州,向资兴撤退。这支部队于4月8日抵达资兴县城,意外地与毛泽东派出的右翼掩护部队即由何长工、袁文才、王佐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会合。4月中旬,这两支部队赶到沔渡,与朱德率领的部队会合。4月20日前后,朱德在酃县与毛泽东初次晤面。4月21日,朱德与赶来酃县沔渡的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一部和湘南农军第三师、第七师,以及何长工、袁文才、王佐带领的第二团会合。接着,朱德和陈毅带领直属部队从沔渡经睦村抵达井冈山下的宁冈砻市。4月下旬,毛泽东率领部队从湘南的桂东、汝城返回砻市,与先期到达这里住在龙江书院的朱德相见。

5月4日在砻市西面的河滩上召开了庆祝两支革命军队胜利会师的大会。根据新成立的红四军军委决定,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两千余人和湘南农军八千余人,以及毛泽东等率领的井冈山部队千余人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以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下辖第十师、第十一师和一个教导队:朱德兼第十师师长,宛希先任党代表;毛泽东兼代第十一师师长(本任张子清,因负伤未到任),何挺颖任党代表;陈毅任教导大队大队长。朱德在会师大会上热情洋溢地说:“我们党领导的两支革命武装的会合,意味着中国革命的新起点。”“这次胜利会师,我们的力量大了,又有井冈山作为根据地,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打击敌人,不断地发展革命。”最后,朱德向全军官兵提出的希望是要加强团结,他还向群众保证:红军一定保卫红色根据地和保护群众分田的利益。

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两人的名字就紧密地连在一起了。两人各自发挥优点长处,相得益彰。正如萧克曾评价说:毛泽东“能及时从政治方向和战略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除主要做军队党和政治工作外,还花很大精力做地方工作,建立政权,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他注意研究军事工作和指挥艺术。”“朱德长期搞军事”,“善于指挥打仗”,“朱德的军事经验,是很丰富的。”“朱德对战争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对部队训练也有创新。”“红四军在井冈山时期主要是朱德指挥战斗。”“当时四军官兵特别是参加过南昌起义在三河坝失败后继续战斗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朱军长在,大家就感到踏实。”何长工也曾这样评价说:“在斗争过程中,朱德同志始终同毛泽东同志并肩战斗,既互相帮助,又密切合作。朱德同志既是军长又是参谋长,他建立的功勋是永远不能磨灭的。他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和高尚的政治品质,在当时,他的领导水平和指挥艺术还没有人能够超过。朱、毛的结合、团结,使敌人害怕,使军队振奋,使群众高兴。”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在她写的《续西行漫记》一书中,更是形象地说:“毛泽东是红军中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则代表火热的战斗意志,使红军战斗不息。”朱德和毛泽东是一对“孪生的天才”,如果没有他们的密切合作,“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是很难想象的”。

朱德率领上万革命武装力量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极大地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不仅对当时坚持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而且对尔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朱毛红军”也从此名震天下。

1928年3月上旬,赣敌乘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去支援湘南暴动之机,乘虚而入,占领湘赣边界,井冈山根据地除新城、茅坪、大小五井、茨坪、九陇山等山区外,其余悉数被敌占领。敌军第二十七师以第七十九团守永新,第八十一团守遂川,第八十团守泰和、万安,另以师部直属军队五六百人驻守吉安。这就是井冈山斗争的“三月失败”。

两军会师后,摆在朱德和毛泽东面前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一是军粮严重不足。井冈山无法供应上万人军队的粮食,因而红军出现了“吃饭大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红四军军委于5月底决定精简部队,撤销师的番号,军部直属第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三十一团、三十二团。原来以湘南农军编成的第三十团和三十三团,在各县领导干部带领下,返回湘南。结果,这些部队分散到敌人兵力强大的湘南各县农村去,先后遭到失败。二是敌情严重。湘、粤、赣三省国民党军正在调集十个师以上的兵力联合行动,企图一举将刚到井冈山立足未稳的朱、毛红军包围歼灭。三是红军的武器装备差,战斗力弱。根据毛泽东给中央的报告,红军的武器装备,全军仅有枪支两千余支,其中“机关炮略备”,远不如敌军。

为了打开井冈山斗争的新局面,必须重新开始边界割据的武装斗争。这就是毛泽东当时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所说的:“再开始边界的割据。”

“再开始边界的割据”武装斗争的第一个大仗,在朱、毛两军会师庆祝大会还没有召开就开始了。4月下旬,盘踞在永新城内的赣敌第二十七师杨如轩部,分两路前来窜犯:一路以第七十九团为主力,从七溪岭方向正面推进,一路以第八十一团为主力,从拿山、五斗江方向侧面迂回,合围井冈山。杨如轩自己带着第八十团在永新坐镇指挥。朱德获悉情报后,立即召集红十师在大陇的营以上干部会议,提出“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路”的作战计划。他说:打人为什么要用拳头?这是因为五指收拢,力量集中;出拳时,为什么总是打出一只手,而不是两只手同时打击,这也是因为力量更集中。因此,我们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路,先吃掉从五斗江方向来的敌军第八十一团。大家认为朱德的这个作战计划很好,根据这个计划拟定了具体的作战方案。会后,朱德亲自指挥第二十八团迎击敌人,一举取得胜利,并乘胜夺回永新、宁冈、遂川等地。时任第二十八团参谋的唐天际回忆说:“我们伤亡少,打垮敌人多,缴获大,这还是我碰到的第一仗。”

 

国民军第三军军长王均不甘失败,立即重新部署兵力,企图把红军夺去的地方再抢回来。这次,他令杨如轩率所部第二十七师及独立第七师李世龙团、第九师吕维周团兵分两路进攻永兴:一路以主力距永新约十五公里的七溪岭东麓一山谷龙源口进攻;一路以刘安华第七十九团从右翼由西乡走小路上山进攻;另以吕维周的第一营在西门外待命。杨如轩奉命将部队部署就绪,准备发动进攻。当杨如轩率领五个团的兵力打到永新时,红军根据既定作战方案,将原留驻永新的一个团主动撤出,往宁冈附近靠拢。在宁冈附龙源口战斗,成为井冈山时期最大的一次战斗,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朱德回忆说:“三打永新消灭了朱培德的主力。朱培德的主力被打垮了,国民党其他军队就不敢配合了。三打永新的胜利是一个关键,是根据地发展和红军发展的关键,与红军后来取得胜利有关。”打完这一仗后,“再开始边界的割据”局面很快达到全盛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迅速扩大到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全境,吉安、安福各一小部分,遂川的北部,酃县的东南部。红色割据区域的面积达七千二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共有五十多万。后来,朱德写下诗词《三次攻进永新城》描写这次战斗:“三次攻进永新城,指导多凭赤卫军。秘密行动兼迅速,全凭刺刀杀进营。”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恢复、巩固和发展,在全国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具有典型意义。正如萧克所说:“把井冈山建成一个像样的根据地,在国际国内革命运动中作了个示范。以后,其它根据地也相继建立,把井冈山根据地的经验运用到全国,各个革命根据地如众星拱望北斗,黑暗中瞻顾启明向着井冈山。”

朱德和毛泽东还在指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反对江西国民党军的三次“进剿”中,不断总结红军作战经验,于1928年5月提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成为长期指导红军游击战术的基本原则。

江西国民党军屡战屡败,不仅使湘赣两省当局手忙脚乱,惊惶失措,就连南京政府也深感形势严重,大为震动。一直忙于指挥“北伐”战争,力图“统一”中国的蒋介石,在1928年11月底北伐战争基本结束后,就接二连三地急电湖南省主席鲁涤平和江西省主席朱培德,要他们尽快组织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很快,敌军纠集兵力,成立了湘赣两省总部,计划兵分五路分别由赣西和湘东,逐步将红军压缩于井冈山地区,然后发动总攻,一举歼灭。

就在敌军准备对井冈山发动第三次“会剿”之时,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由平江起义中组成的红五军约千余人于1928年12月11日来到了井冈山宁冈新城,与红四军会合。接着,中共红四军前委于1929年1月4日在宁冈柏露村,召开有红四军军委、红五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各地方党组织以及红四、红五军代表共六十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为便于统一指挥,这次会议决定两军合编,将红五军改编为红四军第三十团(习惯上仍称红五军),彭德怀任红四军副军长兼第三十团团长。柏露会议研究了如何打破敌人“会剿”的军事对策,决定派大部兵力主动出击,转攻敌军后方,以“围魏救赵”之计打破敌人的“会剿”。根据会议决定,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军部直属部队和第二十八、第三十一团共三千六百余人,于1月14日出发,由遂川之左安大汾向赣南前进。

一开始,红军沿着罗霄山脉的左侧偏江西的一面打出去,每天行程五六十里,打破了敌人的几条封锁线,一直向西南走,于1月22日攻克大余县城。途中,朱德和毛泽东还联名发布由毛泽东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宣传红军的宗旨,号召全国人民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而奋斗。

在红四军转战过程中,朱德多次带领特务营殿后掩护主力部队转移,使部队化险为夷。1月底,在江西寻乌项山圳下村与敌刘士毅旅一部的遭遇战中,朱德指挥一个警卫班与敌军作战,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边打边撤,打了十几里地,一个班打得只剩下三个人。在2月9日攻打瑞金的战斗中,朱德率领红二十八团担任警戒任务,策应毛泽东率领的红三十一团攻打瑞金城,准备在城里找些报纸,以便分析时事问题。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仅用两个小时就攻进瑞金城,报纸也找到了。敌人援军动作迅速,很快就赶到了,并呈包围之势向朱德率领的警戒部队逼近。朱德立即用枪声通知毛泽东,并自己率领部队冲出敌人的包围,吸引敌军。敌军紧追不放,一直追了十五公里,再次将红二十八团包围。朱德十分冷静沉着地观察面前的敌情,发现四周已被敌人包围得水泄不通,一群群的敌人,端着明晃晃的刺刀,从四面八方围过来。他果断命令说:“全团一个方向。”“一营跟着我从中间突破,二、三营左右配合,全团上刺刀。”话一说完,他亲自带头向敌人反冲过去。红二十八团在朱德的率领下,个个争先、人人奋勇打反冲锋。当面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冲锋打得莫明其妙,还以为是中了红军的埋伏,扯腿掉头就跑。敌军一跑,红军来个猛追,一举将逃跑的敌军四百多人全部活捉。

2月9日晚,红二十八团与红三十一团会合,开到瑞金城北约十公里的大柏地、隘前一带。朱德与毛泽东发现大伯地以南麻子坳一带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是一个打伏击战的好地形,决定在这一有利地形歼击尾追之敌刘士毅部。2月10日,战斗打响了。红军作战十分英勇。朱德回忆说:“敌人装备齐全,而红军每人不过20发子弹。当他们从四面八方,并用他们所有的各种东西向敌人打过去时,子弹很快就用光了。他们便用枪托甚至树枝当棍棒。”激战至次日中午,歼灭刘士毅部的两个团的大部,俘敌团长以下八百多人,敌残部溃退赣州。这是红四军进军赣南以来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

大柏地战斗结束后,敌追兵终于给摆脱掉了。朱德和毛泽东率领部队经宁都,到达吉安、兴国、永丰交界的东固,与这里的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和独立第四团会合,休整部队。这时,井冈山失守的消息传来,原定“围魏救赵”计划已不能实现,红四军主力也不能回井冈山了。同时,一直尾追红军的赣敌最精锐部队李文彬部已追到东固,吉安驻军金汉鼎部也对东固采取攻击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朱德和毛泽东等决定抛弃“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围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

2月25日,红四军主力在朱德和毛泽东指挥下,离开东固,挥师向东,经永丰、东安、广昌、石城,向敌军势力较弱的闽西地区进军。红军刚挺进到闽西四都,就遭到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旅长郭凤鸣部一个补充团的偷袭。朱德和毛泽东指挥红军一个反击作战,将该敌打垮。接着,根据中共地方党组织的介绍,决定占领长汀,彻底消灭郭凤鸣。3月14日,红四军主力向通往长汀必经之道长岭寨发起进攻,在不到3个小时内,就歼敌两千余人,缴枪千余支,还击毙敌旅长郭凤鸣。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9日 14:33 来源:贵州人民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