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史家心语——当代科技史名家访谈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万辅彬,黄祖宾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学术访谈录,而是中国迄今唯一一部科技史家访谈录。受访者都是中国科技史界的著名学者,包括席泽宗、吴文俊、柯俊、朱清时、干福熹、何丙郁、黄一农等著名院士,他们都是中国科技史学科建立和发展过程的亲历者和领军人物。本书涉及的学术领域几乎覆盖了科技史各个分支学科,访谈内容包含了前辈学者丰富的治学经验、研究方法、学术思想及心路历程。

本书展现了极为重要的人文精神,包括受访者对前辈学者的尊重和赞誉、对科学历史的持久关注、对科学文化的倡导,以及严谨而执著的治学态度等。其影响超出了科技史本身的学科范围而远及更为广泛的人文学科。其读者同样也不限于科技史研究者,还包括对人文学科感兴趣的普通大众。

【作者简介】

万辅彬,1942年9月出生于安徽繁昌,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原副院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广西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广西民族大学资深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考古、少数民族科技史、传统工艺。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版专著10余种,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黄祖宾,1965年11月出生于广西凤山,副编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执行主编,广西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科技史、传统工艺。

【目录】

序一

序二

院士慧眼观天文——访席泽宗

“钢铁大师”的冶金史情缘——访柯俊

走进少数民族科技史——访李迪  

走近吴文俊院士——访吴文俊

中国科学文化必将复兴——访朱清时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访刘钝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访刘广定

听从内心的呼唤——访江晓原  

科技史研究应文献与实证并重——访张秉伦  

乐为中西文化架桥铺路——访何丙郁

笔底春秋铸古魂——访杜石然

观时顺变 应势有为——访陈美东         

潜心研究古代冶铸技术,竭力保护民族传统工艺——访华觉明            

传承国学薪火,阐发天人古义——访李志超     

继往开来 薪火不尽——访古克礼 

从天文到人文——访黄一农                  

探索·创新·解码——访陈久金            

认识文明进化的“挑战应战”与“冲突融合”——访董光璧

细推物理,何用浮名——访戴念祖            

走进中国数学史——访郭书春 

走向西方科学史 走向科学通史——访吴国盛  

从科学史家到科普名家——访王渝生         

让中国古玻璃研究走向世界——访干福熹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的心路历程——访李家治       

文献钩沉炼丹术 实验求证化学源——访赵匡华 

殷勤修农史 耋龄话古今——访游修龄  

席龙飞教授的古船情结——访席龙飞

终偿之约:口述史会议中的“访谈”与“口述”——访廖育群

研究中国机械——广索博求 复原古代兵器——锲而不舍——访陆敬严      

从科技史家到科技战略专家——访汪前进      

一生为纸——访王菊华  

独辟蹊径探幽微——访金正耀

代跋

【章节选读】

序一

看到万辅彬教授主编的《史家心语——当代科技史名家访谈录》这部著作,我感到非常激动,因为对这样一本书我已经期盼很久了。回想过去数年间,每每拿到新的一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首先要读的就是万教授主持的科技史家访谈。读这样的名家访谈,心底间好像有一股清流缓缓流过,激起万千思绪。我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学人)会有跟我一样的阅读体验,因为这些访谈带给我们很多思索和启迪。读这样的访谈,恰如与学术大师们面对面对话,读进去了,会有很多的感悟。而这些启迪和感悟正是年轻人学术成长最需要的养分。

我想,《史家心语——当代科技史名家访谈录》这部著作的出版至少具有三方面的价值。

首先是学术传承和学术遗产的价值。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学术访谈录,而是中国迄今唯一的一部科技史家访谈录。科学技术史是国家一级学科,前辈学者为创立这一学科走过了艰辛的道路,他们的学识和经验值得后辈学人们学习和继承。这部访谈录包含了前辈学者丰富的治学经验和见解,无疑是后辈学人们吸取精神食粮最好的途径。有些前辈学者在访谈后不久就去世了,比如席泽宗院士、李迪教授、陈美东教授和张秉伦教授等,可以说,访谈录是他们留给后人的一份学术遗产,弥足珍贵。

其次是学科建设的价值。中国科技史学科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现在是开展科技史自身学科历史建设的时候了。可以说万辅彬教授在组织科技史家访谈这一活动时,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学术远见和洞察力,在口述史热潮兴起之前,他已经在做史料抢救的工作了。这样的访谈本应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来出面组织,万教授却利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这块阵地,创立了“科技史家访谈录”这一栏目,为中国科技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这些访谈早已经超越了“史料”或“抢救”的意义,成为科技史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现在,将这些访谈结集出版更是正当其时,因为我们已经迎来了中国科技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又一个关键的时期。

最后是人文的价值。所谓人文的价值是指该书的影响早已超出了科技史本身的学科范围,而远及更为广泛的人文学科,其读者也同样不限于科技史的研究者,还将包括对人文学科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这是因为该书的访谈对象大多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家,而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两栖学者。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展现了极为重要的人文精神,包括对前辈学者的尊重和赞誉、对科学历史的持久关注、对科学文化的倡导,以及大多数被访谈者严谨而执著的治学态度,等等。该书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

总之,作为李约瑟研究所候任所长,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的现任主席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副理事长,我不仅很乐意而且很荣幸为大家推荐这本书。我认为该书不仅凝聚了万辅彬教授及其合作者的大量心血,而且充分展现了他的学识、远见及他本人在中国科技史界的广泛影响。我相信,换一个人来进行这样的访谈,不会有人比他做得更好。最后,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我对万辅彬教授的敬意,并期待着不久将看到该书的问世。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该书将成为每一位学习中国科技史学生的必读图书。

梅建军

2013年4月28日

序二

万辅彬先生主持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科技史家访谈录”栏目的文章即将结集出版,万先生要我写个序,实在是不敢当,但又不好违命。好在这些栏目的大多数文章在杂志出版后我都拜读过,因此可以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谈一点体会。

1957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这是我国科技史学科实现职业化或建制化发展的开始,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目前,我国的科技史学科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还是在服务国家建设及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科技史学科几十年的建制化发展,培养了一批职业科技史家,也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一些老科技史家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及工作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加以发扬。《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创办的“科技史家访谈录”栏目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对科技史学科的学术文化建设及其学科史研究都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现在将“科技史家访谈录”栏目的文章结集出版,以便于读者学习和广为传播,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访谈录”由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和受访者对问题的回答两部分内容构成,包含采访者和受访者的共同工作。访谈的目的是要展示受访者,但如何展示?展示哪些东西?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因此,访谈是否成功,与采访者关系很大。要做好访谈工作,采访者事先需要做大量的学术性准备工作,对受访者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主要学术成就要有比较多的了解,否则就提不出恰当的问题。采访者所做的这些工作都是隐性的,是一种无名的奉献,一般读者在读访谈录时,不太容易体会到这些。所以,我在这里要代表读者对万辅彬先生等采访者表示由衷的钦佩和敬意。

这部“访谈录”至少有以下特点。

一是受访者基本上都是中国科技史领域的著名学者。书中的受访者多数是我国科技史界的著名学者,少数是国外著名的汉学家。多数人是科技史学科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的亲历者,是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在学术上取得过重要成就。他们对自己工作经历的回顾、对自己学术贡献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科技史学科发展的历史。

二是受访者的工作领域涵盖了科技史学科的各个方面。书中受访者的工作范围包括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生物学史、天文学史、地学史、农史、医史、冶金史、机械史、古船史、造纸史、陶瓷与硅酸盐技术史、科学思想史、中外科技交流史和少数民族科技史等许多领域,几乎覆盖了科学技术史的各个分支学科,因此,这些访谈录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方方面面的代表性。

三是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性和思想性。许多受访者在访谈中不仅总结了自己的主要工作,而且总结了自己的治学经验及研究方法,表达了自己的一些学术思想,这些内容是科技史家们多年工作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不仅对青年科技史工作者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对推动科技史学科的学术发展也有重要价值。

仅从以上三个方面已可看出该书的价值及意义。

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学术积累,需要建立自己的学术规范和传统,科技史这样的边缘学科尤其如此。否则,既不利于这一学科的发展,也容易被人认为这个学科没有规范,没有“门槛”,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做,不需要什么专门的训练。科技史学术规范的建立及传统的养成,没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是难以实现的。对科技史家进行访谈,以适当的形式宣传他们的学术贡献、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对推动这一学科的学术传统及学术规范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技史家访谈录”为中国科技史学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及工作基础。目前,科技史界还没有一本关于我国科技史学科发展历史的专著,该书的出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读该书,需用心思,细品味,从中读出采访者提问的“良苦用心”和受访者答问的“微言大义”。如是,我相信读者一定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胡化凯

2012年6月30日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8日 14:58 来源:科学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