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当代世界研究报告(2012-2013)》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于洪君 主编

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4月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的文章汇编,主要内容为2012-2013年国际形势分析和重大热点问题解析,包括世界总体形势、大国内政外交、地区形势和热点问题、世界政党思潮与发展模式、中国道路与中国外交、政党外交与公共外交,此外还附录了2012年国际形势月度报告。

 

【目录】

代序言 开创党的对外工作科学发展新局面 王家瑞

代前言 2012-2013年国际形势变幻与中国周边事态 于洪君

一、世界总体形势

2012-2013年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 林永亮

2012-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 张伟杰

当今围绕世界格局的争议 俞邃

国际能源形势的现状与前景 杨鸿玺

二、大国内政外交

美国两党制的由来、发展及当前面临的“极化”现象 赵明昊

美国与亚太国家政治经济关系回溯、现状及前景 孙炳辉

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存在的由来与发展 王栋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回顾及当前态势 许永权

美国亚太言行需走出“战略模糊” 杨鸿玺

莫把美国的休整当成衰落 杨鸿玺

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面临的新挑战 胡昊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视野下日美同盟转型及影响 赵明昊

世界大势中的欧债危机与中欧关系 吴兴唐

三、地区形势和热点问题

从全局看2012年欧亚地区形势 俞邃

亚太地区面临的安全挑战及应对之策 金鑫

东北亚安全与合作机制建设:困境与前景 胡昊

中亚地区内外经济合作大有可为 杨鸿玺

当前中东地区形势的基本特点 郑东超

中东地区变局的阶段性特征 杨鸿玺

美国中东政策存在“断层”特征 杨鸿玺

土耳其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 郑东超

透视影响叙利亚时局的宗教与民族矛盾 王栋

非洲联合自强:现状、机遇与前景 张伟杰

南非力争成为非洲门户 张伟杰

四、世界政党思潮与发展模式

苏联解体的历史审视与现实启示 肖枫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调整及其影响 赵明昊

当前西方对资本主义的反思与思考 赵明昊

西方多党民主是如何陷入制度困境的 柴尚金

从制度层面看当前西方资本主义面临的困境 孙炳辉

如何看美国国内的“中国模式威胁论” 赵明昊

西方缘何热炒“中国式国家资本主义” 赵明昊

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现状及前景 孙炳辉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 金鑫

五、中国道路与中国外交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回顾与思考 于洪君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道路 孔根红

复兴的中国给世界传递的是正能量 周余云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分析世情要用辩证的战略思维 姜述贤

国际形势动荡多变下中国外交应坚持“三不原则” 吴兴唐 

中美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 杨鸿玺

软实力外交与中国对外战略 杨鸿玺

推动中国对外援助可持续发展 杨鸿玺

中东地区的综合特征与中国的道义利益观 杨鸿玺

推动中拉关系深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杨鸿玺

六、政党外交与公共外交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历史、现状与意义 孙炳辉

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政党多边交流——以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为例 杨鸿玺

中国共产党努力推动大国大党对话机制 王栋

中国共产党对俄交往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金鑫

推动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外交中发挥更大作用 隋晓玮

附录2012年月度国际形势观察

 

代前言 2012—2013年国际形势变幻与中国周边事态

于洪君(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兼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冷战结束以来的当今世界一直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尽管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合作与共赢成为人类诉求的最强音,但国际形势仍在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2012年很不平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主要大国围绕国际格局和地区秩序的博弈有所加剧,全球治理艰难推进,国际规则之争更加激烈;地区动荡与局部冲突频繁发生、此呼彼应,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安全环境趋于复杂,维护战略机遇期的任务更加艰巨。

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重,世界经济走势总体低缓

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远远超乎国际社会想象,至今未能消退。持续蔓延的欧债危机徘徊不去,并有久留不退之势。受此牵连,2012年的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增长率只有3.3%,低于2011年的3.9%。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双双下滑。世界头号经济体美国经济呈现锯齿型波动,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国家经济大都疲弱不振,欧元区经济出现负增长。希腊、西班牙等重债国仍在危机中苦苦挣扎,塞浦路斯、匈牙利、荷兰等国也开始申请救助。日本震后重建动力不足,复苏步伐滞缓蹒跚,政府不得不于2012年11月底出台规模为8803亿日元(约合107亿美元)的第二个紧急经济对策,以应对日本经济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即便如此,这一轮财政支出措施最多也只能拉升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0.2个百分点。欧美债务危机的外溢效应拖累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不同程度地陷入抗通胀与保增长的两难境地,经济增速整体出现下滑,就连金砖国家内部也面临某种“增长恐慌”,其中最典型的是巴西,2012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区区0.6%!据权威机构预测,2012年俄罗斯全年增长率可能为3.7%,印度为4.9%,南非为2.6%,巴西只有1.5%。

在此背景下,国际油价和粮价维持高位,世界粮油供应问题已不容忽视。美欧日推行的低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措施,非但未能拉动增长和增加就业,反而带来全球流动性风险,进一步恶化了世界经济环境。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2年全球贸易增长将由2011年的5%猛跌至2.5%,不足此前20年间平均增速的1/2。另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2012年全球直接投资总额增速也将大幅度下跌,增幅只有6%,比之2011年17%的增幅相去甚远。欧美债务危机直接导致中国外需下降,2012年中国对德、法、意等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减少,经济发展的外部大环境更趋严峻。

世界完全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尚需较长时间,全球贸易问题因而积重难返。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在低迷状态中艰难运行,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将在低位徘徊,处于危机后的调整期。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内原有竞争优势、增长动力可能持续削弱,新优势短期内更难形成,市场信心不足和预期不稳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恐呈长期化趋势。总而言之,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分化加剧、社会改革艰难,加之网络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的扩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对抗性因素”都有所增加,对外转嫁矛盾和危机的倾向进一步增强。再加上欧美国家对中国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战烽烟四起,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亦不断增多。中国境外资产保值增值压力增大,企业“走出去”的困难和风险相对增多,推动地区经济合作难度加大。

 

二、大国内政外交调整加力,全球治理依然任重道远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球有74个国家及地区举行了议会选举或领导人换届。包括中国在内,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2012年领导人换届的就有四个。大国集中进行选举或换届,使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经受了选举政治的严重冲击和考验。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大选后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积极调整各自内外政策,力争在国际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在此轮高频度的选举热潮中,各国国内政治斗争日渐扩散到对外关系之中。一些国家的政客在选举中取悦选民的言论往往具有很强的煽动性色彩,带动其国内的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上升并裹挟内政。个别国家如日本甚至导致全社会政治右倾化,政党政治畸形、对外政策扭曲现象进一步突出,因而给地区局势和整个国际关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世界主要大国着力解决各自的内部问题,内政与外交的联动互动尤显突出。在美国,中美关系成了两党恶斗的一张牌,两国关系受到很大伤害。奥巴马连任后,内政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将是他所要解决的压倒性议题。围绕美国面临的“财政悬崖”困境,共和、民主两党争斗激烈。出于“大局”考虑,特别是维持美国全球“领导”角色即霸权地位等诸多需要,双方最终可能会达成共识,找到化解危机的妥协方案,但深重危机酿成的政党“极化”现象已难以消除,美国社会的分裂在持续。在欧洲,受欧元区债务问题的影响,非欧元区国家,首先是英国与德法之间的分歧加剧,对欧盟的离心力增大,德法之间亦矛盾重重。欧元对非欧元区欧盟成员国的吸引力下降,连欧盟前景也不甚光明,欧洲一体化进程因此差强人意。在日本,政党政治混乱无序,十多个政党在年终举行的国会选举中竞相表演。除民主党、自民党两大主要政党外,出现了以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第三势力,战后几十年来日本赖以立国的和平宪法乃至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秩序和安全格局,受到现实威胁和挑战。面临抉择的日本何去何从,引起了周边国家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警惕。在俄罗斯,普京虽在大选中胜出,由总理顺利转任总统,但未来施政之路坎坷不平。作为其政治基础的统一俄罗斯党,作用和影响明显今不如昔,反对派对其政策的抵制有增无已,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独裁”的指斥和压力持续加码,其内政外交仍面临不少困难。鉴于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未来美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明显降低,国际油价可能长期处于低位,这势必冲击俄罗斯能源强国战略。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推动全球力量重组,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话语权和声音持续增强。全球治理的核心是国际社会各方要普遍参与、普遍受益,方式应当是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平台主要是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机制,依据是公认的国际法、国际关系准则和惯例。随着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进行相应改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全球治理过程中开始发挥建设性作用,这有利于促进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也将为世界开辟更为宽广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关系多以竞争合作并存为主,但在2012年的大国关系中,尤其是中美关系中,战略竞争的一面较前突出。中国积极主张大国之间不断加强合作基础,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共同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的新型关系,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和好评。

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这在2012年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需求准备不足,反应不力。某些西方国家受到国内问题拖累内顾倾向明显,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偏失,能力削弱,新兴国家亦未就此形成共识并铸成合力。建立公正合理、持久稳定的全球治理体系仍任重而道远。不过,国际社会毕竟已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利益交融越来越密不可分。除了经济和金融领域外,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议题,都需要各国合作。今天的全球治理,其核心不是一种简单的利益交换和平衡,而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共同安全,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而要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球治理,传统大国应放弃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国与国之间应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真诚开展全方位、多领域、高水平的合作,唯有如此,人类才能推动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三、美国力推“再平衡”战略,亚太安全格局有失衡之虞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着力推进反恐战略,高度关注阿富汗战争和中东地区,国力损耗较大,战略运筹能力受到掣肘,“领导世界”的作用饱受诟病和质疑。亚太地区是21世纪最具经济生机与增长活力的地区之一,多年来形势总体稳定,发展势头良好,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急剧上升。美国感到它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开始下降,“战略焦虑”催发其战略重心加速东移,美其名曰“再平衡”。2012年5月猎杀恐怖大亨拉登后,美国不顾中国的强烈反感,进一步加大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力度:一是加强与日韩澳等美国传统盟友的关系,二是寻求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三是增强美国与重要地区组织的合作。无论美国人如何辩白,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核心意图是要抑制中国日益上升的地区影响,维护美国的亚太霸权。

为实施“再平衡”战略,美国加强亚太前沿军事部署,不断在关岛等地部署先进武器;同日韩等传统盟国强化军事同盟,积极谋求与新伙伴国建立安全合作;全力介入东盟事务,跻身东亚峰会,千方百计影响东亚区域合作;扩大对亚洲国家的经济援助,高调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努力按照美国的战略需要塑造亚太经济格局。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2012年美日韩同盟得到明显加强,泰国与美国签署防务联盟共同愿景声明,菲律宾成为准北约重要盟友,蒙古正式加入欧洲安全合作组织,各国与美国的联合军演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美日韩三国频繁联合军演,刺激朝鲜作出强烈反应。韩国藉此时机扩大自身利益,将导弹发射里程从300公里提高到800公里。朝鲜铤而走险,于2012年4月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失败后不顾各方反对,公开宣布年内再次“射星”,半岛局势几度紧张。朝韩双方剑拔弩张,脆弱的平衡随时可能被打破。

奥巴马下个任期内,美国在亚太将延续“再平衡”战略,其亚太外交会在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安全等诸多领域全方位推进。奥巴马大选后立即出访东南亚,成为第一个到访缅甸的美国总统。缅甸一年来国内“民主化”突飞猛进,对外政策西倾有目共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效应不言自明。受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引导,亚太地区某些国家“倚美制华”心态加重,经济上借助中国、安全上依靠美国,竟然成为某些国家的战略选择。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受到干扰。但多数国家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在亚太的影响与日俱增,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难以得心应手,实现其一厢情愿的既定目标力不从心。况且美国自身也有分享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成果的考虑,因此不得不注重并一再重申加强与中国等地区国家的合作。对曾经发动过侵略战争,在太平洋战场重创美国的日本,美国依然是利用与防范并行,但美国近年来对日本利用面增多,防范面走弱,从而加剧了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日本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普遍趋紧。

总体看,一年来亚太地区地缘战略形势和安全格局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但亚太地区总体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并未根本改变。中国深化与地区国家的政治与经贸关系,坚持推动亚太地区的和平、合作与发展,在双边范围和多边框架下发挥积极作用,营造安全稳定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仍大有可为。

 

四、西亚北非局势持续动荡,“新干涉主义”威胁加大

2010年12月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并引发连锁反应后,西亚北非地区一直动荡不宁。2012年历经血雨腥风,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相继成为该地区第一批转型的国家,但动荡后转型面临很多困难,新政权无一不内外交困。伊斯兰政治力量上升后,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世俗力量与宗教力量之间围绕权力架构与国家发展走向的争斗远未结束。利比亚、埃及的社会分裂与仇恨积聚,正在把国家再次推向全面动荡的深渊。

处于剧烈冲突中的叙利亚危机愈演愈烈。执政当局与反对派力量僵持,整个国家陷入全面内战。由于中俄在联合国坚决反对武力干涉,阿尔及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明确反对军事干预,联合国不会为“新干涉主义”再开绿灯。更由于叙利亚与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关系密切,叙利亚反对派匆忙组建的“全国联盟”权威不足,西方世界经济不景气且民众反战,美西方袭用利比亚模式的图谋目前无法实现。尽管如此,急欲主导该地区“民主”进程的美国和欧盟主要国家或明或暗地推动土耳其和部分海湾国家公开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企图尽快武装颠覆巴沙尔政权。目前,叙利亚国内战局仍呈胶着之势,土耳其在这一地区的影响迅速上升。

久拖不决的伊朗核问题和巴以冲突一年来仍时起时伏。西方不断加大对伊朗的武力威胁和制裁,虽给伊朗制造了极大困难,但始终未能促使伊朗政权更迭或改变政策。巴以矛盾一直是影响地区稳定的重要根源。近年来相对平静的巴以关系,岁末之际骤然激化,以色列与哈马斯武装发生大规模冲突。美国和埃及等地区大国均不愿巴以关系失控,冲突双方也不愿酿成鱼死网破的可怕结果,冲突不久即告平息。但该地区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利益关系盘根错节,新老矛盾紧密交织,民族、宗教、阶层、领土等问题伴生并夹杂着地区大国角逐和域外大国干预等诸多因素。如果美西方贸然对叙利亚发动军事干预,或者以色列对伊朗全面动武,地区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极大。

从2012年的事态发展趋向看,“阿拉伯之春”已开始从共和制国家向君主制国家蔓延。约旦、巴林、摩洛哥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抗议浪潮。一旦伊斯兰激进势力获得执政地位,其代表的价值观最终会反映在内外政策上,并将对地区形势、国际关系乃至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西方国家为防范伊斯兰势力而借机推销“民主”体制和“人权”理念、盗用所谓“保护责任”而推行“新干涉主义”的危险将始终存在。国际反华势力妄图“祸水东引”,在中国复制“茉莉花革命”的活动亦不会停止。中国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在西亚北非问题上坚持劝和促谈,坚守《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和国际法基本准则,为控制事态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树立了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五、中国周边环境变化较大,维护主权安全的

斗争全面展开2012年是中国周边环境变化最剧烈的一年。一些对中国海洋权益图谋不轨的国家出于“恐华”心态,联手域外大国不断挑起本地区领土领海争端,黄海、东海、南海形势同时趋紧,三海局势联动效应超乎寻常。一年来,中国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立场出发,坚持开展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妥善处理了各种突发事件和棘手问题,有效地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和领土主权,同时也规避了爆发正面冲突的各种风险。譬如,针对菲律宾挑起黄岩岛事件,中国加强了对菲外交斗争力度,同时强化了有关海域的实际控制和执法巡航力度,全力防范冲突扩大化和争议国际化。针对越南国会通过侵犯中国西沙和南沙主权的《越南海洋法》,持续抢先开发南海资源,中国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宣布设立三沙市,公布有关海域油气招标区块。针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政府出面“购岛”并实行“国有化”,中国在国际上揭露日本对军国主义历史缺乏深刻反省,蓄意挑战《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文件所确定的战后对日安排和亚太地区秩序,进而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果的恶劣行径,同时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同时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化执法巡航,切实行使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管辖。

这一系列重大举措,特别是针对日本所采取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措施,有力打击了日本及某些国家借助外力侵占中国领土领海的图谋,同时也依照国际法原则维护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南海航行自由,博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当然,日本等国侵占强抢中国领海领土、蚕食破坏中国海洋权益的行径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收敛。美国貌似公允、实则偏袒和支持相关国家与中国抗争的立场也丝毫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愈加偏斜。美国不仅反复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最近竟然以国会修订立法的方式授权美国政府“回击”对钓鱼岛可能发生的攻击。中国在海洋方向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依然相当严峻,未来中国与某些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方面的主权之争很有可能加剧。

一年来,中国成功地打破了相关国家将争端诉诸国际法庭的幻想,阻止了一些国家在多边会议上炒作南海争端的图谋,但推动制定“南海行为准则”的努力未获实质性进展,日本朝野主要政党在钓鱼岛问题上对华强硬态度依然故我,菲律宾对中国海南省就管辖海域实行立法高调唱反,越南对中国南海开发油气资源说三道四,并且还警告中国不要用经济手段解决南海问题。就连印度也有人不甘心“局外”角色,声称印度拥有南海“经济资产”,屡屡放言要“武力介入”该地区争端。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周边领海领土主权资源之争正在向长期化、复杂化、尖锐化方向发展,能否避免发生局部对抗和武装冲突,将是中国和相关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

当然,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中国人民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和安全,有能力维护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并确保自己的海洋权益。

 

六、中国多边外交更趋活跃,睦邻友好合作再上台阶

一年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亦无论周边事态如何演进,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睦邻友好方针、坚持共同发展与繁荣,努力创造并维护战略机遇期的立场始终未变。在为维护领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斗争的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周边地区的多边外交,并把深化多边外交与推进双边关系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收获可圈可点。

2012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出席了在首尔举行的全球核安全峰会和在新德里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核安全峰会上,面对日益严峻的世界核安全形势,胡锦涛主席不仅表明了中方促进国际核合作的鲜明立场和积极态度,而且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合作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胡锦涛主席向全世界阐明了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发展理念,表明了中国人民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坚强意志和决心。韩国和印度均为中国重要邻国。由于历史原因,中韩、中印之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领土争端,但双边关系发展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胡锦涛主席利用出席首尔、德里两次峰会之机,深入做韩印两国领导人的工作,推动中韩、中印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同韩国总统会见时,双方就半岛局势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一致同意以两国建交20周年和举办中韩友好交流年为契机,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取得新发展。在同印度总理举行的会晤中,印方确认印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印度不会参与任何遏制中国的战略,愿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倡导成立并在其中发挥较大作用的区域性组织,中国非常重视该组织的未来发展和成员国之间的睦邻合作。2012年6月在北京召开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时,中国领导人与各国元首共同签署了关于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地区的宣言及多项合作文件。这些文件确定了这一重要区域性组织未来发展方向,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与各成员国及观察员国的友好合作关系。12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在比什凯克召开的该组织第十二次总理会议,对于该组织未来10年发展如何起好步、开好头,中国与各成员国和观察员国如何进一步致力于共同发展、扩大务实合作提出了新的建议和主张。这两次会议期间,中国与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领导人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及双边关系问题广泛交换意见。中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西部邻国中亚诸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中国继续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在亚欧峰会、东亚峰会等多边舞台上更趋活跃。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会见了俄美欧等诸多国家领导人,就创新增长合作以及中国改革等问题强力发声,使亚太经合组织这个最重要的多边外交场合成了国际社会倾听北京声音的“中国场”。在2012年11月上旬举行的第九届欧亚首脑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并举行多场双边会见和会谈,利用这个跨地区超级论坛,围绕和平、发展、合作,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坚定不移地推动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合作,推动亚欧国家携手并进,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信号。随后不久,在金边举行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第十五次会议、东盟与中日韩合作15周年纪念峰会以及第七届东亚峰会上,温家宝总理与到会各方领导人共同努力,正式启动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亦随之启动。

2012年中国在周边地区广泛参与的多边外交和全方位推进的睦邻友好外交充分表明,尽管中国在周边地区特别在东南方向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但中国仍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既定方针,坚持推进友好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互利共赢,努力同所有邻国建立并巩固长期稳定健康的相互关系。即使对那些同中国存在领土领海争议的国家,中国也将继续主张开展双边对话,妥善处理分歧,共同管控危机,积极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作为亚太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和发展中大国,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国际义务,为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健康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16:37 来源:党建读物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