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当代世界大事概览(2012)》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于洪君 主编

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4月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联部信息编研室收集、整理,收录了2012年世界大事,以条目和概览的形式盘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按12个月划分为12章,每章按日期顺序排列。每个条目里有详细的事件起因、过程、结果。是广大专家学者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情况的权威参考资料。

【目录】

代前言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代前言

盘点世界大事纵览全球风云

于洪君(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兼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自2011年起,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每年编写一部关于年度国际形势的大事概览。通过按月系统梳理和总结当年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及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所发生的重要国际大事,精心撷其要者,以条目形式进行归纳和介绍,旨在以简驭繁,展示国际风云变幻的宏大气象,并试图揭示其中折射出的一些具根本性的重要动向和特征。

通过本书所汇总的大事,可以看到,2012年是一个既不平静也不平凡的年份。我们可从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科技等诸多视角进行观察和认识把握。

(一)

政治领域,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总体和平稳定、局部动荡冲突的特点比较突出,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变革。

第一,举世关注的看点是全球“超级选举年”。从2012年2月也门大选“鸣锣开场”,到12月日本、韩国、加纳等国议会和总统选举的“收官之作”,共有数十个国家及地区轮番上演权力更迭大戏。这一道贯穿全年的选举政治“风景线”,也成为本书聚焦的国际政治大事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接连不断的选举主要可分成四种情形。第一类是安理会“五常”中四大国“竞相换届”,牵动全球战略形势的敏感神经。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后选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美国总统奥巴马守擂成功将再战四年。俄罗斯“梅普组合”平稳易位,普京第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宫。法国社会党人奥朗德取代萨科齐就任总统,打破右翼执政17年的政治格局。第二类是阿拉伯世界中“变天”国家的政治重建。如穆斯林兄弟会领导人穆尔西赢得埃及总统选举,伊斯兰势力顺势崛起,埃及新政权与世俗政治力量关系紧张,引发严重国内危机。也门、利比亚分别举行了总统和国民议会选举,但局势仍未稳定,重建之路困难重重,有关和平、安全、经济和民主的梦想要照进现实,仍需很大努力。此外,叙利亚在颁布新宪法后迎来近50年来首次多党民主选举,但未改变国内危机恶化的趋势。值得指出的是,上述选举既是有关国家各派政治力量争夺国家发展方向主导权的斗争,也有地区政治博弈和大国战略角力等因素交织其间。第三类是欧元区国家。欧债危机乌云压顶,深刻影响西班牙、冰岛、希腊、荷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多国选举政治生态。危机不仅成为有关国家选举中最受关注的议题,选举结果往往又直接对危机演进方向和速度产生影响。第四类是其他一些地区重点国家。如,日本自民党时隔3年多重新夺回政权,曾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将东山再起。但自民党卷土重来后时过境迁,面对诸多棘手内政外交议题,政策走向令人关注。韩国5年一次的总统选举恰逢4年一次的国会选举,前总统朴正熙之女朴槿惠成为韩国首位女总统。韩国总统选举结果不仅关系韩国内政,更关系到朝鲜半岛安全形势,乃至周边大国的东北亚外交政策。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第四度“坐庄”,但其健康状况牵动政局,能否如期就职已成悬念。查氏本人的命运不仅关系到委内瑞拉的未来,也关系到南美左翼复兴运动的前景。曾经连续执政71年后失掉政权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赢得总统、议会和地方选举,再次全面执掌国家权力。此外,各国上演的选举“浮世绘”还从整体上给人以一种突出印象,即受大选年特殊生态的影响和刺激,国际关系“内政化”特点明显,“争选票”、“比强硬”成为一些国家的选举主轴,对外摩擦和冲突的一面有所增加。

第二,大国内政外交展现新动向,大国关系经历新一轮调整互动。作为国际政治舞台上当仁不让的主角,大国的一举一动通常总在“聚光灯”下受到细致入微的检视。本书通过锁定这一特别线索,以收“纲举目张”之效为目标,力求增强对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发展中一些格局性和趋势性变化的认识和把握。此处仅以美国、俄罗斯、法国的情况简要说明。美国奥巴马政府主要着眼于竞选连任,以提振国内经济,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公平为重点,积极施政,对外政策在以“求稳防乱”为主的同时,对其外交资源和战略力量部署不遗余力地进行了进一步的结构性精简、整合和优化,从而确保其在一个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全方位进取势头,完善其全球战略布局,更好地服务其保证自身超强地位的长远既定目标。在大国关系方面,巩固美欧关系的同时,继续以两手对俄,对华关系领域,虽有选举期间两党候选人竞相“敲打中国”的喧嚣,实际对华政策在选后有待回归现实。俄罗斯继续在复兴“大国梦”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坚持推进经济现代化,提出“加速发展”战略,欲在2—3年后步入世界前五大经济体行列,成功入世和外交进一步“向东转”为其“强国复兴”战略注入新动力;在对反对派活动加以管控、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党政治步入活跃期,同时强调人民有权选择“俄式民主”,并打造重拳治腐的“亮点”;对外则继续展现强硬立场应对西方挑战和威胁,作为推动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的一支重要力量积极发挥作用。法国总统奥朗德上台后,主张在推行紧缩政策的同时,设法刺激经济增长,并从传统的社会党理念出发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财富再分配,但在现实中难以推动深入的经济社会改革,施政成果有限;对外领域,重视维护法、德两国交错共生的轴心关系,在欧债治理问题上加强与德国沟通,协调立场,但由于国家利益的不同以及执政理念的差异,双方对一些关键性的治理举措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态度迥异,分歧难消。

第三,国际力量对比在更深层面朝相对均衡方向转化。美、欧、日等西方大国,经济脱困依旧乏力,对国际事务掌控力下降。新兴大国遭遇“成长的烦恼”,但发展潜能仍在释放,整体保持崛起势头。新兴经济体推动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围绕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与就业、加强国际金融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推动发展等议题,达成积极共识,取得切实成果。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新兴经济体在二十国集团洛斯卡沃斯峰会上以积极、负责任姿态作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的决定,使后者可用于成员国救助的新增资源达到4560亿美元,明显加固了全球金融防火墙。相形之下,美西方主导的八国集团地位下降,在解决全球重大问题上明显力不从心,凸显在新的世界秩序下,没有新兴国家参与,八国集团已难以应对全球重大经济和政治挑战。

第四,各主要力量围绕地缘利益、战略空间等的博弈更趋激烈。各国纷纷加大对亚太、中东、中亚等重点地域以及发展空间、理念规则等重点领域的关注和投入。在中东,在地区乱局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已进入动荡与变革交织的关键时期。针对叙利亚危机,美、俄着眼于各自战略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展开正面较量,以期掌握引导地区格局演变,塑造秩序转型进程的主导权。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埃及等地区主要力量也围绕争夺地区主导权展开激烈竞逐,推动地区格局新一轮调整。在亚太,美、俄在经济和安全上对该地区的战略关切均与日俱增,双方均积极融入亚太经济合作,并参加了探讨亚太安全问题的多边机制。比较来说,美国“深耕细作”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先发优势明显自不待言。俄罗斯也不甘落后,急起直追,提升亚太在其外交全局中的地位,确定融入亚太经济新目标。设立远东地区发展部,充分体现了俄罗斯以远东为前沿和平台融入亚太的决心,年内更抓住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契机,赶搭亚太经济发展快车,为加速俄罗斯国内现代化和创新发展,尤其是振兴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服务。“大中亚地区”也成为美、俄竞争的“角力场”。普京复任总统后,将推动欧亚一体化和扩大在独联体国家影响、削弱西方在本地区影响力作为对外政治经济的关键任务,对独联体国家掀起新一轮外交攻势,加大对其经济援助规模,同时强化在中亚军事存在,进一步拉紧和深化与相关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上述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美国以北约为抓手,加大经营力度,进取姿态明显,尤其是着眼于阿富汗撤军后的地区军事存在和军事部署调整等重大问题,欲谋求更大战略空间和更有利地缘利益。奥巴马亲访阿富汗,将阿富汗定位为“重要非北约盟国”,与之结成“持久战略伙伴关系”,主导北约对阿富汗“转移安全责任”,为未来更深入和大规模介入中亚事务,长久持续地影响欧亚大陆核心板块安全稳定打入“楔子”。北约还以加快伙伴关系网络构建为名,首次拉拢邀请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参加芝加哥峰会。

第五,国际治理中地区化集团化趋势更加突出,区域一体化建设续有进展。2012年,就全球层面来看,由于各方利益差异深刻、协调难度增大导致国际治理有效性仍在下降,在此背景下,以议题式、共识式联盟为主的地区主义进一步兴起。先以全球贸易和投资最为集中和活跃的亚太地区为例,有关国家在东盟和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就2013年启动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达成一致,表明亚洲地区自贸圈建设开始提速,也给东亚经济合作带来新机遇。在欧洲,欧债危机倒逼欧洲加快改革的步伐,催生欧盟内部格局深刻演变,各国维系并推进一体化的共识增强。从银行业联盟到财政整合再到政治联盟的一体化重建脉络逐步显现,成员国向欧盟机构让渡主权的步伐加快,走向一个“超级大联盟”的一体化进程在逆境中继续前行。非洲和美洲的地区组织在协调统一立场、促进经济发展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方面,表现尤为抢眼。西共体在马里和几内亚比绍军事政变后,第一时间介入,通过积极的外交和军事努力协助解决危机。英、阿马岛争端升温之际,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峰会一致表示支持阿根廷。厄瓜多尔政府给予“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政治庇护引发与英国的外交危机,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南美洲国家联盟、美洲国家组织外长会议等均给予厄瓜多尔坚定声援。西共体、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等还致力于促进马达加斯加和巴拉圭的政治危机以及南北苏丹、津巴布韦、刚果(金)东部地区冲突等一些地区热点问题的调停和最终解决。此外,围绕解决地区粮食危机、消除贫困和技术鸿沟、应对自然灾害及安全合作、促进区内贸易和一体化等议题,相关地区组织进行会商,取得积极成果。

(二)

经济领域,稳增长、促复苏任重道远,国际经济环境仍然严峻,复苏进程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

一直以来,经济形势既是影响国际形势发展演变的一个决定因素,其本身也始终构成反映国际形势全貌的一个重要部分。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从爆发到波及全球,经济在世界全局中的地位愈加凸显。本书所收国际大事中,经济也是一个重点领域,这其中既涉及由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体制定和出台的重要经济战略和政策、现实经济运行表现及其对于政治、社会等其他领域的辐射影响,也纳入了各重要国际机构从相关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对世界经济所作预期等。可以看到,就整体而言,面对经济危机,努力探索破解和治理之道,寻求重振路径和动力,仍是主导世界经济发展前进的主流。就全球而言,2012年各国经济复苏遭遇“整体减速”, 具体到各主要经济体的情形,则可以说是发展各有难处,“冷暖自知”。

从美国的情况来看,经济温和复苏,在发达经济阵营算是相对的亮点。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13个季度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经济2012年增长2.2%,高于2011年的1.8%。失业率有所下降,从年初的8.3%降至11月的7.7%,为2008年12月以来最低。个人消费回暖,农业、制造业和房地产等传统产业仍是经济复苏主要推动力,金融业改革成效明显。不过,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尚未稳固,未来经济要快速走出阴影仍面临债务负担沉重、“财政悬崖”迫近或致经济重陷衰退的挑战。至于日本,在外贸环境恶化和对华关系紧张的影响下,经济自2012年第二季度起再陷衰退。日本目前累积的政府债务已经高达GDP的230%。

从欧洲的情况来看,欧元区危机仍为“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总的来说,危机在2012年持续蔓延深化,治理初见成效,但短期内仍难见摆脱危机的曙光。危机在各国和欧元区层面发展演变,有关各方相应的治理应对举措等,都是2012年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头戏”,本书通过相当篇幅和笔墨详尽展现。具体可以看到,从年初到年尾,一路走来,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重债国险情不断。希腊一直笼罩在可能因债务违约退出欧元区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隐忧当中。西班牙银行业危机进一步恶化,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塞浦路斯成为继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欧元区第五个申救国。另外,也能看到,2012年欧债治理致力于标本兼治,力度明显增强。年内,多次召开欧盟领导人峰会、欧元区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先后克服巨大分歧和重重困难,通过了多项重量级举措。包括欧盟25国缔结财政契约,欧洲央行承诺采取一切行动捍卫欧元区,先后出台第二次长期再融资操作和“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无限量回购欧元区国债,欧洲稳定机制正式启动,欧元区实施以欧洲央行为核心的单一金融监管机制等。上述举措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欧债治理初见成效。不过,欧元区“解体”风险虽暂时化解,但欧债危机“急症虽缓,顽症难除”,且出现长期化、复杂化、政治化趋势。各国尚未找到紧缩与增长之间的平衡点,债务国与债权国之间经济分化仍在拉大,重债国经济造血功能不见起色,且欧元区外围国家经济疲弱有向核心国家蔓延之势。此外,欧盟内部由于债务危机不断加剧,造成社会动荡,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失业率2012年10月创下11.7%的历史新高,25岁以下年轻人失业率高达23.9%。国内失业率高企还导致各国右翼势力抬头,种族矛盾上升。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频现冲突,一些国家对欧盟的分离主义倾向和国内的分裂主义倾向显现。归结而言,欧债危机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仍存在不少变数,经济规模较大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渐成危机新焦点。意大利总理蒙蒂岁末之际突然辞职,令欧元区危机治理前景再生变数。

从金砖国家等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发达经济体状况不佳拖累,均面临外部需求萎缩、内部通胀加剧等严峻挑战,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2年,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在内的主要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将降至5.3%,低于2011年的6.3%。其中,除中国外,俄罗斯成功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速,发展态势良好。1—10月,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7%,尽管低于2011年4.3%的增幅,但考虑到世界经济复苏不振,仍属比较亮丽的成绩。在其他宏观经济数据方面,俄罗斯前10个月外贸顺差达1646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工业生产同比增长2.7%,居民工资和退休金均实现增长,而失业率出现下降,截至11月底,从2012年年初的6.6%降至5.4%。相形之下,“金砖五国”中其他国家的经济形势则显得更严峻些。受制于重大改革停滞不前、反腐败未见明显成效、长期忽视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利益集团和保护主义影响外资进入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相互牵制严重制约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内伤”影响,印度财政部12月公布官方预测数据称,印度2012-2013财政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8%,为10年来增长率最低的一年。南非在2012年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和战略规划,针对减贫、缩小不平等和扩大就业等目标出台了未来20年《国家发展规划》及未来3年《工业政策行动计划》等,相关举措取得一些积极进展,不过鉴于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增多,2012年经济增速预计为2.5%,低于2011年的3.1%。此外,巴西中央银行年末也将本国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而两年前巴西还是全球经济增长最为快速的国家之一。尽管如此,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过深化合作,进一步刺激内需和拓展市场,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更有望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就此意义而言,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仍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从全球经济治理的角度来看,在经济大环境趋冷背景下,各国关于紧缩与增长的治理理念之争更加突出。欧、美、日、英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出台了新的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被迫跟进,全球已步入新一轮量化宽松时代。还要看到,鉴于各国在危机背景下内顾和政治极化倾向上升的现实,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凝聚共识、协调政策、强化合作的难度增大,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停滞不前。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从低端制造扩展到光伏和通信等高端行业,力度空前;由于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救济案例也有所上升。未来,建立一个开放、可预测、有规则可循的、透明的多边贸易体系,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就业和发展任重道远。

(三)

安全领域,各种可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影响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一是中东和北非仍是全球动荡和局部战争的“火药桶”,一些热点问题反复升级,胶着难解,局势突变的危险时隐时现。持续近两年的叙利亚危机螺旋上升、加速恶化,国内政治斗争与地区政治博弈及大国战略角力相互交织,其乱局加速外溢,波及多个邻国稳定。伊朗核僵局风险升高,破局尚待时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先后在伊斯坦布尔、巴格达、莫斯科重启了三轮谈判,均无突破性进展。美西方对伊制裁和军事威胁层层加码,伊朗则以宣示核成就、军演和断油威胁等示强,并通过主办不结盟运动峰会等方式,努力谋求在国际舞台营造于己有利的舆论氛围。巴以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双方武装冲突时有升级,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获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后采取强硬报复行动,招致国际社会强烈非议。以色列在巴以和伊核问题上采取单方面军事冒险行动的可能性加剧,地区局势突变的可能性增大。

二是亚太地区历史领土海洋争议升温,朝鲜半岛局势不确定性犹存。亚太地区正进入安全热点问题频发的“多事之秋”。日本与俄罗斯、韩国特别是中国的关系因领土主权之争而明显恶化。菲律宾挑起黄岩岛对峙事件、越南公布《海洋法》,联手充当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和复杂化的“急先锋”,影响东盟内部团结。朝鲜正式步入“金正恩时代”后,在对内突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继续对外示强以凝聚民心,与美、韩、日等国对峙加剧,尤其是不顾国际社会关切和反对,年内两度发射卫星,挑动有关各方敏感神经,同时也凸显半岛局势的脆弱性和危险性,地区安全风险增大。

三是美国战略调整重新聚焦亚太“打桩布局”,给地区和平稳定增添新的复杂因素。新军事战略的出台标志着美国“重返亚太”有了具体的战略指导。美国在大幅削减全球范围内军事存在的同时,重点强化针对亚太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能力建设,以区域多国防务合作为依托,进一步织密、补强一张覆盖整个亚太地区的军事安全大网。重点加强与日、韩、澳、泰、菲等传统盟友的军事同盟关系,强化同盟内涵,同时与印度、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加强联系,大力推进新型伙伴关系,以维护和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安全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国介入亚太局势的意图和动作更显性化,包括在该地区历史领土海洋争议中明称中立实则暗挺日、菲、越等国立场,“拉偏架”架势明显。2012年年内,美国还积极主导与亚洲国家举行了各种双、多边联合军演及战略对话,频密程度之高令人侧目,规模和层级多有提升,且针对特定对象的指向性更强。地区军购热潮也在美国“重返亚太”背景下此起彼伏,有关国家纷纷大手笔投入,亚洲已成为全球军备竞赛“重灾区”。美国以上种种推波助澜之举,均不利于塑造和平、稳定、繁荣的亚太新秩序。

四是美国积极推进前沿反导体系建设,全球安全面临新的不确定性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拒绝提供欧洲反导系统不针对俄罗斯核威慑力量的法律保障,与俄罗斯围绕该问题的博弈僵局依旧。北约芝加哥峰会宣布启动第一阶段欧洲反导系统,更激起俄罗斯强硬反制。反导问题仍是俄、美关系之间最大的绊脚石,也是阻碍俄、欧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欧洲外,美国还进一步推动“亚洲版”导弹防御体系建设,借朝鲜发射卫星事件,拉拢日、韩共建地区反导系统,提升战力,并计划在东南亚部署反导预警雷达,企图从南北两个方向对目标国家形成有力监测和制衡。上述美国在欧亚地区富于进攻性的反导部署,可能加剧国家间武装对抗和军备竞赛,给地区战略平衡带来震动,危害国际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

五是一些地区安全组织表现较以往更为活跃。2012年中,北约举行63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首脑会议,第一次提出“灵巧防卫”的新理念,整合成员国资源并共享能力,重视通过“伙伴关系国”链条打造全球安全中心。总的来看,当前北约正在加速转型,中短期内依然会发挥重要作用。与之相对,俄罗斯整合独联体国家力量倾力打造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在2012年顺利推进军事一体化进程,并罕见地就欧洲反导系统、叙利亚危机、阿富汗局势以及伊朗核问题等重大、敏感国际问题表达共同立场,表明其作用和凝聚力正在增强,大有同北约组织唱“对台戏”之势。

六是极端主义有“卷土重来”之势,“基地”等恐怖组织在南亚、中东、北非等地重趋活跃。恐怖主义虽然被视为人类“公敌”,但遗憾的是,通过本书对于2012年各种由恐怖主义分子所策划发起的大量爆炸袭击等事件的回溯可见,上述事件在几乎每个月都有若干起发生,且主要集中于世界上的一些特定地区和国家。例如,在阿富汗,国内政治和解进程未取得进展,塔利班频繁发起恐怖袭击,包括针对因美军焚烧《古兰经》以及枪杀阿富汗平民事件实施报复行动。在巴基斯坦,美军无人机成功实施越境打击恐怖分子,但被控侵犯巴基斯坦主权,巴基斯坦国内局势动荡,安全形势不稳,各种爆炸袭击事件屡有发生。在也门、埃及、伊拉克、利比亚等政治转型国家,政局平衡脆弱,安全局势难控。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9·11”周年纪念日遇袭身亡,沉重打击美国中东政策。另外,在索马里、肯尼亚等国,年内也分别有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上事实一再证明,全球恐怖主义的威胁远未剪除。

此外,全球非传统安全挑战持续凸显,粮食、能源和水资源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更加突出,紧迫性增强。以粮食安全为例,2012年全球极端天气频现造成粮食减产,国际粮价暴涨,引发国际社会对粮食危机的深切担忧。在联合国和一些地区论坛组织层面,粮食安全均是有关会议的突出议题,如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将加强粮食安全纳入会议主要议题,八国集团特别举办粮食安全专题讨论会,非洲各国连续召开以农业和粮食安全为主题的会议,等等。围绕全球关注的气候变化议题,联合国气候谈判多哈大会争扰多时,仅取得有限成果,关键议题未有进展,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

社会文化、科技领域,文化多样化持续彰显,社会信息化迅猛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突破口成为各国瞄准未来发展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

世界是由多样文明构成的,而文明由不同发展道路造就,文明的多元、道路的多样,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重要成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股推动力量和必然要求。各种文明、各个国家都以开放的心态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人类文明就会在比较竞争中不断进步,各国就能在包容互鉴中共同发展。上述观点正越来越被更多人所接受。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人类社会文化思想交流、交融和交锋日益紧密的一面更加突出。2012年,社会文化领域所发生的一些国际大事也说明了这一点。举例来说,中国作家莫言首度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摘桂突出表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世界文学领域这一一直由西方左右的著名奖项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作家。而相较于世界舆论对此评选结果基本是乐见其成,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被授予欧盟则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很大争议,被批评具有“特殊政治前提”。如果再要从所谓“文明冲突论”的角度来佐以论证,由美国侮辱先知穆罕默德的影片在伊斯兰世界引发强烈的新一轮反美浪潮也很能说明问题,表明美西方与伊斯兰国家意识形态鸿沟始终未能弥合,而是再度扩大。

从科技领域的发展来看,在国际金融危机正“倒逼”全球掀起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的形势下,各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和生产力创新的突破口,抢抓未来竞争优势的制高点。新能源、云计算等重点领域的科技进步正处于喷薄欲出的新阶段。以被认为是未来10-20年重要技术之一、决定一国能否在国防、科学、医学、能源等一系列领域拥有巨大优势的云计算为例,美欧竞相重点投入。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泰坦”计算机在国际TOP500组织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位居榜首(中国“天河—1A”曾在2010年名列榜首现降至第八),且拥有500强计算机的一半。欧盟也在2012年宣布启动云计算战略计划,希望加速和扩大云计算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到2020年创造250万个新就业岗位,每年创造1600亿欧元的产值。从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来看,各国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美国2012年年初发布《美国竞争和创新能力》报告,强调创新是美提高竞争能力、增加收入、促进就业、推动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欧盟强调尽管目前总体上采取财政紧缩政策,但对科技创新和教育应加大投入。2012年启动了“智能城市欧洲创新伙伴行动”计划,旨在统筹研发与创新资源,为解决欧洲面临的能源安全、资源效率和老龄化等重大挑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此外,提出建立统一专利体系,旨在不断增强知识经济竞争力,进一步促进欧洲区域一体化。再看新能源领域。新型清洁能源资源页岩气革命被认为是2012年乃至今后数十年全球经济发展历程中的最重要关键词之一。美国借助清洁和廉价的页岩气大量投放市场,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也给世界能源利用和产业格局带来深刻影响。俄罗斯专家甚至预言,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向纵深发展,未来世界石油价格可能大幅下跌,借助石油收入走能源兴国之路的俄罗斯,可能因此受到巨大影响,从而导致现代化计划夭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末尾还提供有根据所收条目首字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的索引,以满足不同查阅需要,力图为研究者和对国际政治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种有益的工具性参考。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15:27 来源:党建读物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