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共元勋家书品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基本信息】

作者:唐洲雁 李扬 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内容简介】

本书编入中共元勋的近五十封家书。按内容分四辑:心忧天下、赤子心声、琴瑟和谐与殷殷期待,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记录了他们的革命生涯和战斗生活,体现了他们平时待人处世的高尚道德情操及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及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辅以家书手迹,结合历史背景,予以详细品读,并对相关史实进行简明扼要的注释,是一既具教育意义又有阅读愉悦的精致读本。

【作者简介】

唐洲雁,南开大学哲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曾任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兼任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会长、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团体职务。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是全国“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在南京大学等十余所知名大学担任兼职教授、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等方面的研究,独立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李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讲师。研究领域为明清史、社会史。

【作者心声】

家书,是家庭成员之间的通信,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是至亲骨肉之间的心灵对话。本书所选的中共元勋家书,很多是在战争年代写成的,正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它们不仅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还蕴涵着亲情的温暖,闪烁着哲理的光辉,更传承着文化与文明。

从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忧国忧民之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当然,“无情未必真豪杰”,远在异国他乡或经受炮火洗礼的战场,前辈们仍然记挂着双亲,珍视手足之情,这些同样让我们感动;夫唱妇随、夫妻同心的琴瑟和谐之音也颇让现今的我们艳羡;对晚辈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对他们学习方向与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天然流露出的深深舐犊情,无不尽显革命家的本色与其至情至性。这批红色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开展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目录】

心忧天下

周恩来给陈式周的信(1921年1月30日)

周恩来给陈式周的信(1921年2月23日)

聂荣臻给聂仕光、唐雨衫的信(1922年6月3日)

关向应给关成顺、关成羽的信(1924年底)

王稼祥给王柳华的信(1925年9月或10月)

王稼祥给王柳华的信(1925年10月)

王稼祥给王柳华的信(1926年3月13日)

左权给母亲的信(1937年12月3日)

赤子心声

毛泽东给文正兴、文正莹等的信(1919年4月28日)

向警予给向瑞龄、邓玉贵的信(1920年8月)

任弼时给任思度的信(1921年春)

林伯渠给林范心的信(1921年10月16日)

任弼时给任思度等的信(1924年3月15日)

左权给左铭三的信(1937年9月18日)

毛泽东给文运昌的信(1937年11月27日)

陈毅给陈家余的信(1939年5月7日)

陈毅给陈家余等的信(1951年4月16日)

谢觉哉给姜一的信(1957年5月21日)

琴瑟和谐

瞿秋白给杨之华的信(1929年2月26日)

瞿秋白给杨之华的信(1929年3月12日)

瞿秋白给杨之华的信(1929年7月15日)

左权给刘志兰的信(1941年5月20日)

邓颖超给周恩来的信(1942年7月7日)

彭雪枫给林颖的信(1942年7月7日)

彭德怀给浦安修的信(1947年6月18日)

陈毅给张茜的信(1948年3月)

陈毅给张茜的信(1949年4月5日)

周恩来给邓颖超的信(1950年1月12日)

周恩来给邓颖超的信(1951年3月17日)

周恩来给邓颖超的信(1951年3月31日)

殷殷期待

毛泽东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信(1941年1月31日)

徐特立给徐乾的信(1941年10月31日)

朱德给朱敏的信(1943年10月28日)

叶剑英给叶楚梅的信(1946年12月6日)

任弼时给任远志的信(1948年10月6日)

叶剑英给叶楚梅的信(1949年5月27日)

董必武给董良埙的信(1949年7月17日)

林伯渠给林秉琪的信(1949年7月30日)

刘伯承给刘宽泰的信(1950年1月29日)

谢觉哉给谢子谷、谢冰茹的信(1952年1月1日)

董必武给董良俊的信(1952年5月13日)

刘少奇给刘允若的信(1956年1月21日)

毛泽东给李讷的信(1958年2月3日)

吴玉章给吴本立等的信(1960年2月1日)

罗荣桓给罗东进的信(1961年4月14日)

刘少奇、王光美给刘平平的信(1963年5月9日)

朱德给朱琦的信(1965年4月9日)

陈云给陈伟华的信(1970年12月14日)

心忧天下

周恩来给陈式周的信

(1921年1月30日)

式周表哥:

别仅三月,而东西相隔竟迢迢在三万里外,想念何如!出国后,途中曾数寄片,想均入览。抵欧后,以忙于观览、寄稿及交涉入学事,竟未得暇一报近状,仅于在巴黎时一寄贺年画片,歉殊甚也!

兄之来函,以本月中旬至,彼时弟至英伦已一旬余。来书语重心长,读之数遍,思潮起伏,恨不与兄作数日谈,一倾所怀。积思愈多,执笔亦愈迟缓,一函之报,竟至今日,得毋“望穿秋水”邪?

八弟事,归津作解决,亦良好。此等各人生活之道,总以自决为佳。彼盖勇于一时盛气,苦无持久力,不入纱厂,未始非彼之有见而然也。近来消息如何,来函中亦望提及为盼!

弟之思想,在今日本未大定,且既来欧洲猎取学术,初入异邦,更不敢有所自恃,有所论列。主要意旨,唯在求实学以谋自立,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会真相暨解决诸道,而思所以应用之于吾民族间者;至若一定主义,固非今日以弟之浅学所敢认定者也。来书示我意志,固弟之夙愿也,但躁进与稳健之说,亦自难定。稳之极,为保守;躁之极,为暴动。然世亦有以保守成功者,如今日之英也;亦有以暴动成功者,如今日之苏维埃俄罗斯也。英之成功,在能以保守而整其步法,不改常态,而求渐进的改革;俄之成功,在能以暴动施其“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而收一洗旧弊之效。若在吾国,则积弊既深,似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然强邻环处,动辄受制,暴动尤贻其口实,则又以稳进之说为有力矣。执此二者,取俄取英,弟原无成见,但以为与其各走极端,莫若得其中和以导国人。至实行之时,奋进之力,则弟终以为勇宜先也。以今日社会之麻木不仁,“惊骇物议”,虽易失败,然必于此中乃能求振发,是又弟所深信者也,还以质之吾兄,以为如何?

家庭一事,在今日最资学者讨论,意见百出,终无能执一说以绳天下者。诚以此种问题,非仅关系各个民族之伦理观念,人类爱情作用,属于神秘者多,其以科学方法据为讨论工具者,卒无以探情之本源也。惟分而论之,则爱情为一事,家庭又为一事。中国旧式家庭之不合时宜,不待论矣;即过渡时代暨理想中之欧美现今家庭,又何尝有甚坚固之理论与现象资为模仿邪?在国内时,或犹以为欧美家庭究较吾人高出多多,即今日与接触,方知昔日居常深思之恐惧,至今日固皆一一实现矣。盛倡家庭单一说者,其谓之何?惟哥幸勿误会,吾虽主无家庭之说,但非薄爱情者,爱情与家庭不能并论之见,吾持之甚坚。忆去岁被拘时,曾在狱中草一文,惜其稿为警厅人员所没收,不得资之以为讨论耳!即兄所谓“等量并进,辅翼同功,精神健越”,亦不外示爱情之可贵,固无以坚家庭之垒也。弟于此道常深思,有暇甚愿与兄有所深论,兹特其发端耳。过来人亦愿为之证其曲直是非邪?特嫌勾兄心事殊甚,是为过矣。

来书所论“衣食不敷,日求一饱且甚难,即朝朝叫嚣,何裨实际?”兄意以为衣食足后乃得言社会之改革,是诚然矣。然亦唯其“衣食不敷”,方必须“朝朝叫嚣”;衣食足者,恐未必理会“衣食不敷”者之所苦耳。且“衣食不敷”之人何罪,社会乃必使之至于冻饿至死而后已?彼不起而叫嚣,亦终其身为饿殍耳,是社会组织之不平,无法以易其叫嚣也。方今欧美日日喧腾社会之问题,即面包问题耳,阶级问题耳,俄且以是革命矣,德且以是革命矣,英、法、意、美亦以是而政治上呈不安宁之现象矣。是固兄之所谓叫嚣,而终不免于叫嚣也。愿兄有以深思之,当知不平现象中当然之结果,便如是而已。

自治之说渐亦邀有识之士所宣传,殆为九年来统一徒成“画饼”之反动。中央集权,本非大国所宜有,而中国民族性之庞杂,尤难期实现,故地方自治时也,亦势也。兄之宏愿在此,弟之愿固亦尝以此为嚆矢,相得益彰,弟之幸也,何言河海行潦?国内有何好消息关于此类事者,甚望时有以语我!

弟在此计划拟入大学读书三四年,然后再往美读书一年,而以暑中之暇至大陆游览。今方起首于此邦社会实况之考查,而民族心理尤为弟所注意者也。弟本拙于外国语言,谈不易收功,计惟苦读以偿之耳。学费当以得官费与译书两事期之,果均不可行者,或往法勤工耳。英伦地势之大,人口之多,为世界冠,因是交通机关虽便利,而读书则不甚相宜。数月后或往英北部苏格兰首都爱丁堡,亦未可知;至通信地址,则永久不变。

英国生活程度之高为各国冠,每年非中洋千元以上不易图存,其他消费尚不论也。

弟身体甚好,望放心!近状如何,时望来函告知!

匆匆报此,并颂

俪安!

弟恩来

一九二一一三○

【品读】

在周恩来的亲属中,对他早年思想影响较深并且与之交往密切的,当数他的表兄陈式周。周恩来旅欧求学,与之通信来往最多的亲属也是陈式周。陈、周两家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是世交。陈式周幼时曾在周家私塾读书,而周恩来幼时又多受陈式周的影响,两人关系密切。1913年,陈式周经人介绍在《申报》当了一名编辑。他对表弟周恩来的革命行为,一贯采取同情、支持和保护的态度,对他的有关言论给予高度的赞许,默默地支持他的行动。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经常写文章寄给陈式周,由陈式周帮他推荐给报馆发表。1920年底,周恩来去法国前夕,到上海新闸路永泰里向陈式周辞行。陈式周帮周恩来出了路费。临别前,两人彻夜长谈。第二天清晨,在上海十六铺码头,陈式周将周恩来送上法国邮轮“波尔多斯”号,两人又依依惜别。可以说,陈式周对周恩来走上革命道路是有一定影响的。

在这封信中,周恩来函告陈式周他已定居巴黎,并明确提出“中国革命要走俄国革命的道路”的思想,得到陈式周的赞许。信中周恩来坦承自身的所思所想,尤其对英国保守改良道路与俄国激进革命道路的比较,辅之以中国国情的分析,表现出卓越的政治眼光。他还认真讨论了家庭与爱情、个人生存状况与社会公平等问题,体现出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青年对未来社会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抱负,读后让人为之震撼。这些不仅体现了周恩来对陈式周的深厚感情和信任,也表明了两人心灵相通,都在孜孜思索和探求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这也正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生动体现。

周恩来给陈式周的信

(1921年2月23日)

式周表兄:

在英伦时所发一函,想已入览。昨日得一月十五号手示,甚慰。弟来欧洲计两月余矣,东西迁徙凡三次,初在巴黎住半月余,嗣渡海往英伦,居五星期,前旬复回巴黎。巴黎法京也,弟本志在留英,今舍英而法,此中情形,兄必急欲知晓,而弟亦应早有函报兄也。

弟抵英后即与弟所志入之爱丁堡大学交涉入学事,嗣得该校来函,许弟免去入学试验,只试英文。但该校始业期为十月,试期在九月,中间六七月工夫,只能预备,若居伦敦,则英伦生活程度之高,实难久居。求善于彼者莫若来法,一则用费可省去十之六七,二则此半年中尚可兼习法文。最后尚有一言告兄,则英伦费用年须英金二百镑,合今日中币已逾千元以外,爱丁堡虽省,亦不能下千元,使弟官费不能图成,则留英将成泡影。退身步留法亦属一策,然此时尚不敢骤定,因弟已向国内筹划官费事,或能有小成也。弟现寓巴黎郊外,不久或往外县,缘用费尤能较现居处为省也。来信仍请寄英伦旧址,因彼处可为弟转来,而英法相隔甚近,邮寄迅速,殊甚便人。

在法费用甚省,每月只中币四十元便行,较英伦省多多矣。法文学习尚不难,有英文做帮手尤易。弟本拙于语言的天才,乃不自量,习英文,习日文,不足,又习法文,将来成就,殊难期望。惟弟所敢自信者,学外国文有两道:一求多读,一求多谈,弟则志在多读耳。

英法感触,弟虽以各居一月之经验,然积压亦正不少,谈来殊恨不知从何说起。总而言之,英人重实利,法人重自然,此为世界之公言也,产业之振兴,应用工艺之科学,法不如英,应用于农业上,则英不如法。吾国今日最大之患,为产业不兴,教育不振。吾国立国本以农,然今日之急,又非工农兼重不为功。故弟于此间留学界,闻其精研科学,身入工场实习技艺,甚抱为乐观。至于教育,则根本问题,端在平民身上。使今日之留学界能有彻底的觉悟,回国能不为势动,能不为利诱,多在社会上做一点平民运动,则工场技师,农庄庄师,何不可兼为启诱农工阶级智识之良师。产业与教育之振兴兼程并进,根本方面只要多着一分力,表面上的军阀资本家政客便摇动一块,此种向下宣传,吾以为较空言哲理改造者强多多矣。

前函颇引起弟与兄讨论问题的兴味,何言迂阔邪?

博宇八弟事承关怀,甚感。家中至今尚未有信来,吾固未闻彼有吐血症也。今何犯此,颇系念人。纺织工业本为今世重要产业,我很希望彼能置身此道。使彼银行事终不成,而南通纱厂有机可图,我仍希之为一试如何?

来函何消沉乃尔,与前信迥异,殊甚让远人系念也。兄云“脑病日深”,想由于积累所致,能休养甚好,然弟甚不欲兄从此隐去。兄殊知今日社会需人,无往非是,兄能隐去上海,又焉隐于兄所欲隐之乡邪?故弟为兄计:作事有定时,能减至极少钟点,常至郊外休息,接收天然的美感,排去胸中的积闷,则虽仍居上海,亦与兄无害;否则仍回淮北,为社会上谋一点自治的发展,是亦收效百年的大事。总之,兄方中年,何竟抱悲观。举目禹域,诚难说到乐观,然事亦在人为,吾辈丁斯时艰,只宜问耕耘如何,不宜先急于收获也!

龚府龚府,指周恩来的表舅龚荫荪家。消息大约总须俟兄回淮北后方克得知。兄如迁移,亦盼早以地址见示为盼!否则迢迢万里,信误“洪乔”“洪乔”,语出《世说新语·任诞》。晋代殷羡,字洪乔,任豫章太守。离任时别人托他带书信百余封,行至石头渚,他将书信全都投入水中,并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后人因称不可信托的带书人为“洪乔”。,殊恼煞人!

留英学界有二百余人,留法则已近两千,缘勤工生甚多也。

附去画片数张,聊寄远意,匆匆不尽欲言,顺颂近祉,并问嫂夫人安!

恩来

阳二月二十三日午

【品读】

周恩来到了法国,很快给陈式周写信,告知他在欧洲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在选择赴英还是留法的问题上,周恩来也经历了一番比较与选择的过程。信中他详细解释了为何最终选择在法国学习的原因,同时对英、法社会的优劣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而且他深刻指出:“吾国今日最大之患,为产业不兴,教育不振。”这也反映出他时时以家国为念,力图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来改造自己的国家。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至于教育,则根本问题,端在平民身上。”这种判断,至今读来仍让人眼前一亮。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多年,是否使普通平民接受到了好的教育?这恐怕是当政者与教育主管部门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透过此信我们看到,此时的周恩来所思所想主要还在于改造社会,希望通过“平民运动”的形式实现社会的逐步改良。因此,“工场技师,农庄庄师”都在其未来计划之内。这种踏实稳健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值得肯定,反映了他不好高骛远,以平和的心态实现社会重建。这些又何尝不是今日中国所需要的?

信中,周恩来还对陈式周予以安慰,劝他不必悲观。人当壮年,应当克服病痛,多接近自然,感受生活的美感。大丈夫仍应当以事业为重,尤须“只问耕耘,不急收获”。这种积极进取而又豁达的胸襟正是周恩来一生真实的写照,也是其获得人们广泛尊敬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周恩来对自己的亲友家人也时常关心,正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虽然学习工作较为忙碌,他的记挂则一如既往。从他写给亲友的书信中便可以看出他这种忙中未忘的习惯。他是一个善于关心他人、联络感情的人。这种联络,不单纯是为了告慰对方,更主要的是为了加强感情交流、互相沟通以砥砺思想,以便共同前进。

 聂荣臻给聂仕光、唐雨衫的信

(1922年6月3日)

父母亲大人膝下:

不得手谕久矣。海外游子,悬念何如?又闻川战复起,兵自增,而匪复猖,水深火热之家乡!父老之苦困也何堪?狼毒野心之列强!无故侵占我国土!二十一条之否认被拒绝,而租地期满,又故意不肯交还!私位饱囊之政府,只知自争地盘,拥数十万之雄兵,无非残杀同胞,热血男儿何堪睹此?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前日男与同乡数友,为贷费事呈文驻比使馆转咨省署,兹已回文批准,云适合留学贷费西洋条件,故将此复文并函寄李耀群(李耀群,时任四川省江津县政府主管教育的专员。)。顷接同学来函,云视学已复更人,今再拟致一函与新任视学,但以本县款项支绌,兼又少热心海外教育事业之人,所以省署虽然批准,而本县能否奉行又属问题。然男之继续求学,亦全视乎本贷费之能否实现,不然藉助同学,终多困难,前乞稍兑款资助,亦未见复示,不知大人以为何如?本来云再兑款事,实出诸大人口,然后男方有到比计划。恳乞示知,筹款能否成功?以便进行男之新计划。

比天六月,尚觉为寒,今年天气,殊为奇怪,但男自入寄宿舍后,因空气较好,运动增多,故身体颇有进步。

母亲之照早已寄归,未知收到否?至二婆之像,因邮有失,乞再寄一张,不知已寄来否?母亲和二婆饮食如何?仍如前健康否?

叩禀!

男荣臻跪禀

六月三号

【品读】

聂荣臻,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聂荣臻元帅也是我党早期留学欧洲的卓越领导人之一。1919年12月9日,聂荣臻同志和百余名勤工俭学学生,乘“凤凰”号轮船,离开上海,远涉重洋。经过四十余天航行,于1920年1月14日抵达法国马赛港,然后又到首都巴黎。经华法教育会的介绍,到克鲁佐钢铁厂做工,依靠做工获得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学习和生活。1921年10月初,聂荣臻同志考上了费用低廉的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化工专业。这封信就是聂荣臻同志在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时写给双亲的。

聂荣臻同志虽然身在异国,心中仍然思念着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20世纪初,中国大小军阀争权夺利,混战不已,国际帝国主义加紧推行侵华政策,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信中他对《二十一条》的签订与政府的不作为予以痛斥,认为“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可见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留学的目的也是希望“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最终能够改造社会,造福人民。这封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矢志革命的高尚情怀。

信的结尾提到了自己求学过程中的困难,如实向父母交代自己的想法,坦诚而执著。还有自己对亲人的牵挂,在照片的邮寄往返中表露无遗,这些细节无不反映出革命党人的真性情,让人深受感动。

赤子心声

毛泽东给文正兴、文正莹等的信

(1919年4月28日)

七、八两位舅父大人暨舅母大人尊鉴:

甥自去夏拜别,匆忽经年,中间曾有一信问安,知蒙洞鉴。辰维兴居万福,履瞩多亨,为颂为慰。家母久寓尊府,备蒙照拂,至深感激。病状现已有转机,喉蛾十愈七八,疡子尚未见效,来源本甚深远,固非多日不能奏效也。甥在京中北京大学担任职员一席(毛泽东当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闻家母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于阳三月十二号动身,十四号到上海,因事勾留二十天,四月六号始由沪到省。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足纾廑念。肃颂。

福安!

各位表兄表嫂同此问候。

四、五、十舅父大人同此问安,未另。

愚甥毛泽东禀

四月二十八

【品读】

1918年6月,毛泽东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当年8月,为组织湖南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次到北京。在北京期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得到李大钊等人帮助,开始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1919年4月初,听闻母亲病重,毛泽东从北京赶回湖南照顾母亲,还将母亲接到长沙治疗,这封信即写于长沙。毛泽东是孝子,尤其与母亲有着深厚感情。他自己曾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提到,少年时代,他的家庭分成两派,母亲和他及弟弟们是一派,父亲是一派。在家中,许多方面毛泽东都与母亲心心相印。

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对母亲的一片孝心。文正兴与文正莹是毛泽东的七舅父与八舅父,信中用了很大篇幅去叙述母亲的病情,感谢二位舅父对母亲的照顾。作为长子,母亲病重自然应当回去服侍。一年多以来,毛泽东为母亲的病焦虑劳顿,连北京大学图书馆职员的差事,都辞掉了。1919年春,他闻讯母亲病重,甚是惦念,也很内疚。立刻回到长沙“亲侍汤药,未尝废离”。在长沙陪母亲治病期间,毛泽东曾和弟弟泽民、泽覃搀扶着老母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是文素勤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照相。不久,毛泽东忙于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母亲由泽民陪同返回故里。

1919年10月初,毛泽东收到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急忙带着小弟泽覃奔向韶山。可是当他们赶到时,母亲已入棺两天了。毛泽东内心极其悲痛,长时间默默无声地守在灵前。10月8日,他席地而坐,独对孤灯,写出了一篇情深意切的《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饰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擘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循形。……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同时作泣母灵联两副: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佛学,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一代伟人对于母亲的感情可见一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忙于国务,无暇脱身,直到1959年6月25日,他才第一次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第二天一早,他就来到父母墓前祭悼。下山回到住所,他对随行的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要去看他们两位。”参观旧居时,他还对身旁的人说:“我父亲得的伤寒病,我母亲颈上生了一个包,穿了一个眼。只因为是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他的话讲得很轻,含着深沉的怀念。

向警予给向瑞龄、邓玉贵的信

(1920年8月)

爹爹妈妈呀,我天天把你两老人家的像放在床上,每早晚必看一阵。前几天早晨,忽然见着爹爹的像现笑容,心里欢喜得了不得。等一会儿,便得着五哥(向警予的五哥,即向仙良[1888-1963],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毕业,回国后,先后在长沙等地创办医院。)的平安家报。今天晚上九点钟,新从世界工学社(世界工学社,是当时留法学生中信仰无政府主义者的组织,后来被改造成为勤工俭学学生的领导组织。)旁听回来。捧着你老人家的像一看,忽现愁容,两个眉毛紧紧地锁着,左看也不开,右看也不开,我便这样说:我的爹爹呀,不要愁,你的九儿(向警予在家中排行第九,故家人称其为“九儿”。)在这里,努力做人,努力向上。总要不辱你老这块肉与这滴血,而且这块肉这滴血还要在世界上放一个特别光明。和森(即蔡和森[1895-1931],湖南双峰人,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1920年在法国与向警予结为夫妻。)是九儿的真正所爱的人,志趣没有一点不同的。这画片上的两小(画片上的两小,指向警予给父母亲寄的明信片正面印有两个外国小孩。)也合他与我的意。我同他是一千九百廿年产生的新人,又可叫做廿世纪的小孩子。

【品读】

向警予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与蔡和森结婚,1921年回国,不久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党的“二大”上担任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她不幸被捕。敌人三番五次对她审讯和毒打,但她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优秀品质。在牢房里,她常常对着父亲的照片说:“我的父亲是最爱我的,我拿什么报答他呢?”可见他对父亲、对亲情的深深眷念。

在这封寄自遥远的法国的女儿来信中,那一声“爹爹妈妈”,喊出了女儿对父母的深情,融化了天下每一颗父母的心。每天早晚对父母相片左看右看,正是女儿对父母亲思念却不能相见的精神寄托。信中那句“你的九儿”既是女儿对父母的撒娇,体现了父母对女儿无尽的疼爱与怜惜。“和森是九儿的真正所爱的人,志趣没有一点不同的”,是向警予对真爱的直白,希望得到父母亲的谅解。

这封信看似柔情似水,但谈到自己的志向时却坚定不移。“努力做人,努力向上”,是向警予的人生准则;“在世界上放一个特别光明”,是她的人生目标;“我同他是一千九百廿年产生的新人”,是她对终身伴侣的坚定选择。这封家书,既抒发了向警予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也表明了自己立志献身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决心。

任弼时给任思度的信

(1921年春)

父亲大人膝下:

前几天接到四号手谕,方知大人现已到省,身体健康,慰甚。千里得家书,固属喜极,然想到大人来省跋涉的辛苦,不能说是非为衣食的奔走所致,若是,儿心不觉顿寒!捧读之余,泪随之下!连夜不安,寝即梦及我亲,悲愁交集,实不忍言。故儿每夜闲坐更觉无聊。常念大人奔走一世之劳,未稍闲心休养,而家境日趋窘迫,负担日益增加,儿虽时具分劳之心,苦于能力莫及,徒叫奈何。自后儿当努力前图,必使双亲稍得休闲度日,方足遂我一生之愿。但儿常自怨身体小弱,心思愚昧,口无化世之能,身无治事之才,前路亦茫茫多乖变,恐难成望。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惟祷双亲长寿康!来日当可得览大同世界,儿在外面心亦稍安。

北行之举指赴苏俄留学。前虽有变,后已改道他进,前后已出发两次,来电云一路颇称平静,某人十分表欢迎。儿已约定同志十余人今日下午起程,去后当时有信付回。沿途一切既有伴友同行,儿亦自当谨慎,谅不致意外发生,大人尽可勿念过远。既专心去求学,一年几载,并不可奇,一切费用,交涉清楚,只自己努力,想断无变更。至若谋学上海,儿前亦筹此为退步之计,不过均非久安之所,此时既可成功,彼即当作罢论。

昨胜先胜先,即任胜先,任弼时的堂妹。妹妹来函云陈宅有北迁之举,不知事可实否?仪芳仪芳,即陈琮英。当时是任弼时的未婚妻。读书事,乃儿为终身之谋,前虽函促达泉达泉,即陈英榰,陈琮英的哥哥。大哥,彼对儿无正式答复,可怪!

【品读】

任弼时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即投身革命。1921年5月中旬,在他即将从上海启程赴莫斯科留学时,给父亲任思度写了这封信。而此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前途茫茫。为了国家,为了理想,他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这封寄自黄浦江边的家书中,任弼时因为父亲“来省跋涉的辛苦”,不禁“泪随之下”,表现了独在异乡的游子对双亲的关心与惦念。一句“寝即梦及我亲,悲愁交集,实不忍言”,道出了孝子不能侍奉双亲的辛酸与无奈。任弼时是个孝子。即便在学习工作都很繁忙的情况下,他仍时时念及家中情形。任父是一位比较开明的人士,靠教私塾维持生计,曾跟维新派一起创办过学校,宣扬维新变法主张。他在对孩子们进行的启蒙教育中,灌输的基本上都是历史上勤奋勇敢和爱国的故事。在课堂上教国文时,经常向孩子们介绍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清朝封建专制政府是怎样腐败的,我们的国家主权是如何丧失的,使幼年的任弼时经受着民主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熏陶。在任弼时少年时代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窥见他思想发展的源头。在《自立》一文中,他主张“欲保国家非自立不可”;认为必须把人民组织起来,才是“以强欲强之道”,要求必须提高全国人民的爱国心,才能“不受外侮”,“不至为外人奴隶”。可以看出,少年时代的任弼时,就有了关心国事的思想和挽救祖国危亡的抱负。

“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抒写了任弼时寻求真理、改造中国的远大志向。这封信篇幅较短,但叙事完整,感情丰富。一方面怀有寻求真理、改造中国的伟大抱负,另一方面又时刻惦记着父母亲与家中亲人。双重的感情,在国与家的矛盾中重合,细微之处更显人格的伟大。 

 

琴瑟和谐

瞿秋白给杨之华的信

(1929年2月26日)

之华:

今天接到你二月二十四日的信,这封信算是走得很快的了。你的信,是如此之甜蜜,我像饮了醇酒一样,陶醉着。我知道你同着独伊(独伊,即瞿独伊,瞿秋白的女儿。1928年随母亲杨之华到苏联,先后被送入孤儿院、幼儿园、国际儿童院抚养)。去看《青鸟》(《青鸟》,童话剧,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即梅德林]所做。该剧描写伐木人的孩子蒂蒂儿和米蒂儿在圣诞节之夜梦游“记忆乡”、“夜宫”、“未来国”等地,寻找象征幸福理想的青鸟,以医治邻居的患病孩子的故事。《青鸟》带有浓厚的神秘幻想色彩,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我心上非常之高兴。《青鸟》是梅德林的剧作(比利时的文学家),俄国剧院做得很好的。我在这里每星期也有两次电影看,有时也有好片子,不过从我来到现在,只有一次影片是好的,其余不过是消磨时间罢了。独伊看了《青鸟》一定是非常高兴,我的之华,你也要高兴的。

之华,我想如果我不延长在此的休息期,我三月八日就可以到莫斯科,如果我还要延长两星期那就要到三月二十日。我如何是好呢?我又想快些快些见着你,又想依你的话多休息几星期。我如何呢?之华,体力是大有关系的。我最近几天觉得人的兴致好些,我要运动,要滑雪,要打乒乓。想着将来的工作计划,想着如何的同你在莫斯科玩耍,如何的帮你读俄文,教你练习汉文。我自己将来想做的工作,我想是越简单越好,以前总是“贪多少做”。

可是,我的肺病仍然是不大好,最近两天右部的胸膛痛得利害,医生又叫我用电光照了。

之华,《小说月报》(《小说月报》,是1910年创刊于上海。该刊1921年从第十二卷第一期起由沈雁冰、郑振铎主编,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发表了不少具有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和文章,是我国新文学的主要期刊之一。1932年1月淞沪会战时停刊。)怎么还没有寄来,问问云白看!

之华,独伊如此的和我亲热了,我心上极其欢喜,我欢喜她,想着她的有趣齐整的笑容,这是你制造出来的啊!之华,我每天总是梦着你或是独伊。梦中的你是如此之亲热……哈哈。

要睡了,要再梦见你。

秋白

二月二十六日晚

 

【品读】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既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修养精深的文学家。这种一身兼二任的特点,使他的婚恋既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又飘逸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瞿秋白一生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个夫人是王剑虹,这是一位很有才气的女性,长着一双敏感、犀锐的眼睛。平时淡雅严肃,昂首出入,目不旁视,给人冷若冰霜的印象。其实,她的内心似一团烈火,比常人更加需要感情的交流。王剑虹在五四运动时期即成为湖南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生运动的头面人物。据当时低年级的同学丁玲回忆:辩论会上,她口若悬河的讲词和随机应变的一些尖锐、辟透的言论,常常激起全体同学热烈的掌声。1921年,她与丁玲在上海半工半读。1923年在南京遇到了瞿秋白,在其劝说下,她们结束了东闯西荡的生活,到上海大学文学系就读。很快,二人因革命与文学的志趣相投而走到了一起。不幸的是,王剑虹在婚后仅半年即染上了肺病,仓促离世。这无疑对瞿秋白是一个重大打击。恰在此时,他遇到了杨之华,一个追求进步思想的新女性。

杨之华之前也有过一次婚姻。丈夫沈剑龙是浙江萧山大户人家的子弟,他仪表堂堂,崇尚新潮。对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青春焕发的杨之华一见倾心。杨之华对他也有好感,虽然杨家起初并不支持,但在沈家以及女儿的坚持下,他们也同意了。沈剑龙的父亲沈玄庐是当地的开明士绅,为他们在沈家花园举办了盛大婚宴。婚后,杨之华和丈夫在农村办了一所新式小学,自任教师,独立生活。不久杨之华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但丈夫的所作所为让她失望,他与朋友跑到上海,在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沉溺忘返。杨之华于是决心出走,追求自己理想的新生活。

1923年底,杨之华考入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正是在那里,她结识了瞿秋白。起初,他们的接触仅在课堂和课后的学习上,杨之华为瞿秋白授课时所表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所折服,而瞿秋白也对这位刻苦求知的学生很有好感,耐心地为她解释各种疑难问题。在对革命事业的共同追求中,他们彼此更多地了解,建立起同志式的友谊。瞿秋白非常同情她的遭遇,鼓励她抛开家庭的束缚,把目光放在无产阶级和整个妇女界的解放事业上。在瞿秋白等人的帮助下,1924年杨之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杨之华在上海大学和王剑虹是同学与好友,王剑虹患病期间,她曾几次去看望。王剑虹去世后,她又去安慰瞿秋白,以极大的同情心帮助他料理一些家务,使他精神上的痛苦得到某种程度的减轻。可是不久,当她发现瞿秋白有爱她的迹象时,便在暑假返回乡下老家,主动回避了。她意识到,尽管自己在感情上与沈剑龙产生了裂痕,但毕竟还是有夫之妇。不料,瞿秋白很快找到了杨家,向杨之华公开了自己的爱情,以及解决问题的一揽子办法。杨之华对此很受感动,心灵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请来了沈剑龙,三人推心置腹,文明协商,经过多次讨论,最后达成协议。他们在《民国日报》上同时发表了两个启事:一是沈剑龙、杨之华的离婚启事,一是杨之华、瞿秋白的结婚启事。这消息,成了当时上海破天荒的新闻。

瞿秋白和杨之华是夫妻与战友的双重结合,他们的爱,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之上,婚后十余年中,不论遇上什么样的困难和逆境,都能始终如一,坚贞不渝,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强烈。

1928年4月,瞿秋白赴莫斯科,筹备召开中共六大,随后在莫斯科郊外主持召开中共六大。“六大”之后,瞿秋白继续留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团长,直到1930年8月回国。而这段紧张的生活影响了他本来虚弱的身体,他旧病复发,甚至半夜从床上掉到地板上,半晌爬不起来。当时的杨之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多次写信,劝丈夫安心养病。但瞿秋白仍念念不忘工作。写这封信时的瞿秋白,正身处苏联库尔斯克州利哥夫县玛丽诺休养所。除了革命任务,对妻儿的牵挂与柔情也溢于言表。妻子的信使他获得莫大的慰藉,“我像饮了醇酒一样,陶醉着”。还有对女儿的挂念,“我心上极其欢喜,我欢喜她,想着她的有趣齐整的笑容”,读来无不让人为之动容。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家对生活、家庭的热爱,也使其形象在读者心中更加丰满起来。

左权给刘志兰的信

(1941年5月20日)

志兰,亲爱的:

一月二十七日与三月七日两信均于最近期内收到。

前托郭述申(郭述申,原名郭树勋,湖北孝感人。当时任新四军第2师政治部主任,赴延安途经晋东南。)同志带给你一包东西:有几件衣服几张花布一封信,听说过封锁线时都丢掉了,可惜那几张布还不坏,也还好看,想着你替小太北做成衣服后,满可给小家伙漂亮一下,都掉了,这怪不得做爸爸的,只是小家伙运气太不好了。

时间过得真快,去年的现在你已进医院了,那时你还怕着这样顾虑着那样,我亦在担心着,但总在鼓你的勇气不要怕,几天后五月廿八日(大概是二十八日我记不准确了)太北就很顺畅的出世了。不久后我才把我去太南时你给我的信交还给你,证明你过多顾虑之非,不是么?到现在,今年的五月二十八差不几天就整整的一年了,太北也就一岁了。这个小宝贝小天使我真是喜欢她。现在长得更大更强壮更活泼更漂亮,又能喊爸爸妈妈,又乖巧不顽皮,真是给我极多的想念与高兴。可惜天各一方不能看到她抱抱她。哪里会忘记呢?在工作之余总是想着有你和她和我在一块,但今天的事实不是这样的。默念之余只得把眼睛盯到挂在我的书桌旁边的那张你抱着她照的相片上去,看了一阵也就给我很大的安慰了。

牡丹虽好,绿叶扶持,这是句老话。小太北能长得这样强壮、活泼可爱,是由于你的妥善养育,虽说你受累不少,主要的是耽搁了一些时间,但这也是件大事,不是白费的。你要我做出公平的结论,我想这结论你已经作了,就是说“我占了优势,你吃了亏”。不管适合程度如何,我同意这个结论。

两信均给我一些感动与感想。你回延后不能如我们过去所想象的能迅速处理小儿马上进到学校,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烦恼,度着不舒适的日子、不快乐的生活。我很同情你,不厌你的牢骚。当看到你的一月二十七日信时,我很后悔,早知如此,当时不应同意你回延的处置,因为同意你回延主要的是为了你学习,既不能入学,小儿又不能脱身,在前方或许还方便一些。后来看到你的三月七日信,已找到保姆,小儿可以脱身,你可于四月初入学,我也就安心了。

你已经入学了,一定很快乐的。努力地在学习着,达到了你的目的也达到了我的愿望。我的一切你不要担心,也总可以放心。自去年反扫荡结束后,我们搬住一个大庙里,到现在已半年了。环境很平静,生活也很安定。建了一些新房子,种了不少菜,植了很多花,有牡丹、芍药、月季、玉簪以及桃李杏和菊花等。花园就在住室的门口,如去年住的小庙一样,不过这个规模大些。廿一号指首长代号。及王政柱(王政柱,湖北麻城人。当时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作战科科长。)、志林(志林,即刘志林,刘志兰的弟弟。)等同志都住在一起,很热闹。特别是花园很漂亮,桃李梨等已结果实了,不久就可以吃果实。牡丹花开得很漂亮,不久才完了。现在芍药花与月季花正在开着,比牡丹还漂亮。满院的香味比去年我们驻院的花好得多了。我本来不爱这些的,现在也觉很好,有些爱花的心理了。在我那张看花的照片上你可以看到一些,可是这只是花园的一角呢!你看好不好?你爱不爱?来吧,有花看还有果子吃呢!住地的周围与附近也是很好的。满川的树木结了不少的核桃、柿子、花椒以及其它等等。还有一条碧绿的水流着,真是太幸福了。我依然如故,身体也好,工作之余可以打球,惟牙痛有些增加。

志林身体也好,较前似胖了些,惟没有长高。工作安心,与同志关系也好,有些进步,现在除工作上课外在看《鲁迅全集》。他的一切我当照顾,不必担心,到适当时期他可以而且必须学习,我已考虑到了。现在的工作于他是适合的,也是个锻炼。

 

志林同上。看到你给我的一月二十七日信后说“五姐的性情还是那样的急躁”。我很同意这句话。生太北后你确受累不少,耽搁了一些学习与工作,但这不是说就全无学习、全无进步,就落后就向后转了,这都不是事实。力求进步不愿后人这是好的,也是必须的。但以为有了太北就“毁灭了自己”,就加上了“重重的枷锁”,我不同意。因为这样的想法只是造成更多的不必要的烦恼与痛苦,造成“情绪很坏”,可能求得进步的机会也将抛弃。太北这样活泼可爱的宝贝不要打她,“打亦无济于事”,想来你爱她之心与我是一样的,或许“打她一顿”的话是向我发牢骚的,不是事实。希望这仅只是发牢骚,不是事实,那太北就幸福了。

二月七日的信提到一些我俩共同生活上以及你回延时的一些问题,你提这些问题的心情我是了解的。我不作任何意外的猜想。但是在别人表面的看来可能作出不同的了解。我俩的感情是深厚的。一切当不致发生问题,虽说你估计我可能愈走愈远,我也不能肯定的回答,如一旦有必要须要我走远或走近时我是毫不犹豫的担当的,但不管走到哪里去,离开你有多么远,只要我俩的心情紧紧的靠拢在一起,一切就没问题了。我没忘记你,也不会忘记你,兰,相信我吧!

关于共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你感到有些相异之处,有些是事实。部队生活有些枯燥,加上我素性沉默好静,不爱多言,也不长言说,文字拙劣,真诚热情不善表露,一切伪装做作更作不出来,也不是我所愿,对人只有一片直平坦白的真诚,你当能了解。看到共同生活中这些之处而作适当的调剂,使之在生活上更加接近与充实,也有其意义的,我总觉得这只是次要的问题。如果把问题提到原则一些,共同生活更久一些多习惯一些,那一切也就没问题了。志兰,你认为如何?对不对?

在砖壁时是你极感痛苦的时候,我能了解。现在还时刻想着你带小儿那段生活及回延时经过中,有许多的事情,是不妥善的,非事实的。不只是“太感情”、“神经过敏”,而简直是不应该,太欠考虑,太少原则性了。亲爱的志兰,我的终身情侣!我原谅你在苦闷的生活中写出这段话来。我本不愿提起这些,现在还不愿向你说明白的,因为刺激我太深了。

我同意你回延主要的是为了你的学习,因为在我们结婚起你就不断的提起想回延学习的问题。生太北后因小孩关系看到你不能很好的工作又不能更多的学习,以为回延后能迅速的处理小孩,能迅速的进校读书,当然是很好的。所以就毫不犹豫同意了你的提议。其实在你未提出回延问题以前我已有念头了。你走后有人说左权是个傻子,把老婆送到延安去。因他们不了解同意你回延主要的是为了你的学习,我也就不去理会他。而今你亦似不解似的,以“讨厌”等见责,给我难以理解了。我想你的这种了解是不应该的。

志兰!亲爱的,你走后我常感生活孤单,常望着有安慰的人在,你当同感。常有同志对我说把刘志兰接回来吧。我也很同意这些同志的好意,有时竟想提议你能早些返前方,但一念及你求知欲之高,向上心之强总想求进步,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态度。为不延误你这些,又不得不把我的望之切念之殷情打消忍耐着。另一问题就是顾及返前方后免不了又怀孕,将增多你的更多苦恼,所以心里总是矛盾着,直到现在还是矛盾。

你累次要我对你多提出意见,在过去的一段生活上,我回忆,一般的我觉得都很好。但我去太南时你给我的信以及三月七日的信给我印象颇深,两信中之共同缺点,就是顾生活问题过多,有些冲动,有些问题考虑不周。有的同志说你有些自负自大,只能为人之上,说话有些过于尖刻,这些我感觉还不深,既有此反映,值得注意。

你如已入学则一切都好了,你可安心学习,有暇照顾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们的小宝贝。兰!你是我终身的伴侣。

战局又有新的发展,晋南鄂西打得厉害,敌机到处轰炸。我们亦在紧张进行着我们应作的事。敌寇的造谣挑拨,亲日派顽固的诬蔑是劳而无功的。

你的身体不好,希多多注意休养,莫给我过多担心。

托人买了两套热天的小衣服给太北,还没送来,冬天衣服做好后送你,红毛线裤去冬托人打过了一次寄你。如太北的衣服够穿,你可留用,随你处理,我的问题容易解决。另寄呢衣一件、军衣一件、裤两条及几件日用品统希收用,牛奶饼干七盒是自造的还很好,另法币法币,1935年以后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廿元,这是最近翻译了一点东西的稿费,希留用。

照片几张,均是最近照的,一并寄你,希安好。

不多写了,时刻望你的信。

祝你快乐,努力学习。

感谢叶群(叶群,女,福建闽侯人。当时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慕林同志的问候,请代致谢。

你的时刻想念着的人,太北的爸爸

五月廿晚

 

【品读】

左权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他的妻子刘志兰是北京人,与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是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属中学的同学和好友,是“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分子,人也长得很漂亮,被朱德赞为“女同志中的佼佼者”。经朱德和康克清做媒,1939年4月16日左权与刘志兰在山西省五台县璐成北村结婚。左权极为珍惜自己的婚姻,对妻子呵护有加。刘志兰自幼丧父,家里又是女孩多,在她眼里,左权不单是自己的丈夫,还是兄长、老师。

1940年8月,因筹划百团大战军务繁忙,左权同意刘志兰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左太北回延安。妻子走后,左权心里割舍不下,每当有人去延安,他都要给妻子带一个包裹,里面有信,有营养品,还有自己译著的稿费及托人给女儿做的小衣服等。刘志兰也常给丈夫写信,信中可以说是无话不谈。有安慰,有分别后的情况介绍,也不免有对幼女拖累、生活艰辛的牢骚和埋怨。

这封信写于1941年5月20日,是左权接到妻子的来信后写的回信。信写得情真意切,感情饱满,展现了驰骋沙场的铁骨将军的热血柔肠。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身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还能细心地为妻女准备牛奶、饼干、毛线裤、热天的小衣服和其他生活日用品,可见他对妻女的爱之深切。当然,他的爱并不是只表现在这些物品上。在信中,他反复劝慰和鼓励妻子要不断学习。他说:“但不管走到哪里去,离开你有多么远,只要我俩的心情紧紧的靠拢在一起,一切就没问题了。”几十年的岁月沧桑过去了,今天我们捧读左权将军的这封家书,仍能感受到爱情的纯真与伟大。

1942年5月,日军对晋东南周围地区发动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25日,左权在山西辽县指挥部队转移时不幸中弹牺牲。左权牺牲后,刘志兰强忍悲痛,在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纪念文章。她写道:“为了革命我贡献了一切,包括我的丈夫。你所留给我的最深切的是你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崇高的牺牲精神,和你全部的不可泯灭的深爱。”

从刘志兰离开太行山区到左权英勇殉国,共21个月。这期间,左权与刘志兰共通信12封。除1封丢失外,其余11封信刘志兰一直珍藏着。女儿左太北长大成人后,她将这些信作为最为珍贵的“家庭遗产”交给了女儿。左太北将其编为《左权将军家书》,由解放军出版社于2002年公开出版。 

邓颖超给周恩来的信

(1942年7月7日)

来:

正以你为念,接到泰隆(即颜太龙(1915-2008),江西永新人,1929年参加革命,当时在重庆办事处担任周恩来的少校副官)信,知你昨夜睡眠好,不曾受日间多人谈话的影响,悬念着的心,如一释重负,而感到恬适轻松!

真的,自从你入院,我的心身与精神,时时是在不安悬念如重石在压一样。特别是在前一周,焦虑更冲击着我心,所以,我就不自禁地热情地去看你,愿我能及时地关切着你的病状而能助你啊!

现在,你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而且快出院了,我真快活!过去虽不应夸大说度日如年,但确觉得一日之冗长沉重——假若我未曾去看你的话。我希望这几天更快地度过去,企望你,欢迎你如期出院。我想你一回来,我的心身内外负荷着的一块重石可以放下,得到解放一番,我将是怎样的快乐呢!

明天不来看你,也不打算再来,一心一意地在欢迎你回来,我已在开始整洁我们的房子迎接你了。现仅提你注意,出院前定要详细问下王大夫(重庆歌乐山国民党中央医院的外科主任王励耕大夫),以后疗养应注意的各种事项,勿疏忽为盼!

白药已搽了么?是否还分一点留用?我拟明晚去看乃如(伉乃如,曾任南开大学教务长,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的化学老师)兄并送药给他。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颖妹手草

七七前夕

最好在出院前一二日试下地走动走动为宜,不知你以为如何?望问王大夫!

【品读】

1942年6月底的一天,周恩来因患膀胱脓肿住进了重庆歌乐山中央医院。经过住院进一步检查,决定动手术。邓颖超日日陪伴身边,直到他病情好转。期间董必武、钱之光等人轮流探望,毛泽东特别致电嘱咐董必武,一定要让周恩来静养休息,不痊愈不得出院。7月7日,周恩来虽然还有些鼻中出血,但体温已恢复正常,令邓颖超大感欣慰。又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和休养,刀口基本愈合,7月13日周恩来出院。

在这封信中,邓颖超表达了自己丈夫住院后,自己的焦虑不安,以及得知丈夫病愈即将出院时的快活心情。她对丈夫的细心提醒和亲切问候,体现了这对革命伴侣浓浓的情与深深的爱。邓颖超与周恩来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在共同的革命生涯中,他们互敬互爱、互相勉励,共同培育着忠贞不渝的爱情之花!

 

殷殷期待

毛泽东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信

(1941年1月31日)

岸英、岸青二儿:

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长信,岸青的信,岸英寄来的照片本,单张相片,并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我都未复,很对你们不起,知你们悬念。

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总之我欢喜你们,望你们更好。

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林伯渠(1886-1960),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省安福(今临澧)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和吴玉章并称为中共五老)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指由中共党组织送到苏联学习的中国少年儿童,他们当中有许多是革命烈士的子女),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

我的身体今年差些,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你们情形如何?甚以为念。

毛泽东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品读】

1930年,杨开慧被国民党杀害,当时毛岸英8岁,毛岸青7岁。杨开慧牺牲后,叔父毛泽民将他们安排在上海“大同幼稚园”。1932年3月,大同幼稚园解散,岸英和岸青被人领养。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还时常挨打受骂,他们离家出走,流落街头。1936年夏,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从一座破庙中找到流浪中的兄弟二人。随后,党组织委托张学良将军部下李杜将他们带到巴黎,并由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派人护送到了莫斯科。1937年11月,他们与父亲恢复了书信联系,此时毛泽东正在延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时常惦念远在莫斯科的儿子,这是1941年他写给在伊万诺夫市上中学的两个儿子的信。

这封信饱含了革命领袖对子女的牵挂和喜爱。在信中,毛泽东对儿子的学习提出了要求和期望。他认为,年轻人记忆力好,精力充沛,应该多学些自然科学知识,将来用处无穷。而且,他还特别提到了年轻人对政治的态度,认为早年还是应多学科学知识,少谈政治。尤其是他关于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精辟分析,对今天的青年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为难得的是,信中并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命令式口吻,而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宽容与殷殷期待,还辅之以自身的读书经验,舐犊之情,溢于言表。

随信一起,毛泽东还给岸英、岸青和其他在莫斯科的革命子弟寄去了21种共60本书。其中中国古典与历史小说占了很大比重,还包括一些史地教科书与哲学著作。通过这份书单,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希望岸英等人,身在苏联,应该更多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现代科技知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将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特立给徐乾的信

(1941年10月31日)

乾儿:

四年前你还是一个落后的家庭妇女,而今成了一个共产党员,实出我意料之外。

希望你真能继承我的革命事业,我从现在你的行动看有很大的可能性。

我爱读《联共党史》,曾在长沙抄读一次,你是知道的。这书包括革命理论策略、组织原则和工作方法,你当随时阅读,把它当党的经典。

本书共四百三十页,日读二页,二百一十五日即读完。我今年已六十五岁,有似风中之烛,不知能否眼见你读完此书,了解此书,且能实行书中的原则。如果能看得见的话,我虽无子(徐特立只有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即徐笃本和徐厚本。徐笃本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牺牲,徐厚本1938年在长沙病故。)也还快慰。今日费边币(边币,指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货币。)六元购买此书给你,希望你暂放弃其他读物,有计划地读完此书。

一九四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徐特立于科学院(科学院,指延安自然科学院,1939年成立。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0年底至1943年初,徐特立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

【品读】

徐乾是徐特立的幼子徐厚本的妻子。徐厚本1931年与徐乾结婚,1938年4月,徐特立将他们夫妻二人送到陕北公学短期学习,三个月后夫妻俩返回湖南工作。归途中,徐厚本不幸病逝。徐乾请求再去延安学习,徐特立答应了她的要求。徐特立把儿媳徐乾视作女儿一般,多方关心她的工作与生活。在延安时,徐特立每月只发5元边币的零用钱。他不吸烟不喝酒,生活俭朴。1941年,他用6元边币买了一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送给儿媳,并在书的扉页上写了这封信,勉励儿媳努力学习。在党组织和公公的鼓励与帮助下,徐乾进步很快,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这封信中,徐特立对儿媳政治上的进步表示赞许,鼓励她说:“希望你真能继承我的革命事业,我从现在你的行动看,有很大的可能性。”表达了他对儿媳的殷切期望和浓浓关爱。徐特立对儿媳学习上的关心,不仅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更突出地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年一代能够尽快承担起革命重担的殷切希望,以及能够为祖国的独立与富强作出更大贡献的理想追求。

朱德给朱敏的信

(1943年10月28日)

朱敏女儿:

我们身体都好。朱琦已在做事。高洁(高洁,即贺高洁,朱敏的表姐。当时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还在科学院。兹送来今年上半年的像片两张。你在战争中应当一面服务,一面读书,脑力同体力都要同时并练为好。中日战争要比苏德战争更迟些结束。望你好好学习,将来回来作些建国事业为是。

朱德

康克清

1943,28/10于延安

【品读】

朱德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叫朱琦,女儿叫朱敏。战争年代由于四处奔波,两个孩子都没有跟他在一起生活。1941年朱敏进入苏联国际儿童院学习。苏德战争爆发后,国际儿童院所在地被德军攻占。1943年8月,朱敏同国际儿童院的部分儿童被纳粹德国送进法西斯集中营做苦工。由于未暴露身份,有幸活了下来。身在延安的朱德夫妇,并不知道女儿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因此这封信朱敏也没有收到。直到德国投降后,她于1945年重新回到苏联国际儿童院,才读到父母亲于1943年写来的这封信。

在给女儿的信中,他说,“你在战争中应当一面服务,一面读书,脑力同体力都要同时并练为好”,同时,要好好学习并“回来作些建国事业为是”,话虽不多,但字字千钧。一方面体现了对女儿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对其建设新中国寄予了厚望。

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十分强调言传身教。朱德可以称为此方面的典范。他一生勤奋学习,即使在最紧张、最艰苦的岁月里,也从不放松学习。在太行山里,他曾拿着一只小板凳,和大家一起坐在梨园中,听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课程。正是由于他的率先垂范,在家庭中,树立了一种注重学习的家风,培养了子女注重学习的好习惯。

叶剑英给叶楚梅的信

(1946年12月6日)

亲爱的梅儿:——爸爸有你而感觉骄傲。

鼓起你的劲儿,踏上你的长路。

这不是日暮途远呀!红日恰在东升。

阳光照着艰险的途程,比起黑夜里摸索,要便宜得万万千千。

急进吧!追上那先头出发的人们。

急进吧!再追上一程。

那里有广漠无边的地盘,等待着你们去开垦。

那里有大批优良的种子,等待着你们去拿回来散布,赶上春耕。

人民要翻身了,许多人已经翻了身。

敌人着慌了,不顾一切的起来作绝望的抗衡。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热闹的场面。

急进吧!再追上一程。

我们不是速胜论者。

欢迎你们能够赶上这一场翻天覆地的斗争。

我想你们没有一个是“坐享其成”的人。

你们是铁中铮铮。

6XⅡ1946北平

【品读】

作为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叶剑英为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大量心血,但他并不因此不顾或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在叶剑英子女的印象中,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一位慈祥的老人。他疼爱自己的子女,关心着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他耐心教导,悉心教育,引导并鼓励自己的子女好好地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叶剑英常常通过书信督促教育自己的子女,为他们指明正确的人生道路。从叶剑英的家书中我们看出一位伟人的心迹,聆听到一个伟人的心声。

叶剑英的长女叶楚梅对父爱记忆犹新。她在追思父亲时,满怀深情地说是他老人家把自己引上了革命道路,使自己确立了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人生目标。1946年,解放战争拉开了序幕。叶剑英亲自送女儿到部队,经受炮火的洗礼。不久,为新中国准备建设人才,组织上决定派她去苏联学习。叶剑英闻知后,亲切地写了一首长诗激励她,也即是这封信的内容。

这封信写于1946年12月6日,当时人民解放军屡挫蒋介石军队的重点进攻,胜利的捷报频传。叶剑英自然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他为女儿生逢盛世而欣慰,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深切的期望和嘱托。父辈们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赢得了今天的大好局面,革命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作为年轻一代再也不必在黑暗里摸索,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是怎样去建设,怎样去守成,在人类历史这广阔的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此叶剑英语重心长地告诉女儿,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在前人开辟的大道上迅跑,循着先辈的足迹前行。他为女儿赶上了“人类历史上最热闹的场面”而高兴,但又告诫女儿,既不能做速胜论者,也不能做坐享其成的人。这里浸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凝结着一个革命者长期的人生探索。这实际上是要求年轻人不要盲目乐观,盲目自信,而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建设属于自己的世界。年轻人不应该悲观失望,不应该老气横秋,而应该像东升的旭日,鼓起生命的风帆,在人生的道路上建功立业,完成先人未竟的事业。年轻人决不能自认年轻为一种资本,首先应该把年轻看做一种责任。正因为年轻,才有许多事情要去做;正因为年轻,才有许多艰难险阻要去克服;正因为年轻,才有光辉灿烂的前途等待自己去开拓。

因此年轻人应该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扎扎实实地去干一番事业。年轻,对老一辈人来说,是一种羡慕,而对年轻的一代来说,无疑是一种机会。这种机会是很容易失去的,“韶华在眼轻返遣,过后思量总可怜”。年轻人应该珍惜人生的黄金岁月,决不能浪费光阴,留下人生的遗憾和痛苦。“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乃是人生一大悲剧,是虚掷年华的人的哀怨。叶剑英正是以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去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求子女树立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勇敢地站出来,承受起历史与先辈赋予的重任。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9日 15:44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