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图书

 

【基本信息】

作者:张锐锋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内容简介】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本书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本书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

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书中涵盖了从高层决策到具体实施,以及一些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也对南极的地质情况以及南极科学考察的相关知识和历史作了介绍,兼具科普价值和文学价值。

【作者简介】

张锐锋,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新散文运动开创者和发起人之一,现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院院长、山西大学兼职教授。曾获全国多种文学奖。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并揭示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成就的纪实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别人的宫殿》《沙上的神谕》等。

 

【目录】

缘  起

自  序

第一章 遥远的南极

从猜测到探险 

亘古荒原 

猜想南极 

探险南极 

中国人在南极上的足迹 

为什么去南极 

初识南极 

升起国旗 

第二章 格罗夫

两条科考主线 

第22次科考 

“雪龙”号 

轮机长 

科考队员们 

驶向格罗夫 

冷酷西风带 

冰 障 

危险与激情 

蛮荒格罗夫 

山 

陨  石 

岛  峰 

地吹雪 

在南极过春节 

“南极精神” 

第三章 冰穹A

不可接近之极 

最具科考价值的区域 

“金羊毛”寓言 

向南,一直向南 

1997,首次挺进:内陆冰盖 

1999,第三次挺进:近在咫尺的冰穹A 

2001,首次钻冰艾默里 

2005,登顶冰穹A 

起 航 

穿越西风带 

挺进冰穹A 

出 发 

成功登顶 

发现大山脉 

2008,准备建站 

第25次科考 

“南极大学” 

第四章 昆仑出

南极的冬天 

深度寂寞 

情感交流 

海冰重重 

破  冰 

命悬一线 

进入中山站 

昆仑崛起 

昆仑欲出 

站址选定 

中国红 五星黄 

中华天鼎 

立鼎最高点 

南极上的昆仑 

南极科考大事记 

后记

 

第一章 遥远的南极

猜想南极

远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开始猜测这个古老大陆的样子。哲学家们认为,人们居住的大地是一个由陆地和包围着它的海洋构成的球体。对称是宇宙创造的基本美学,造物主是按照最美的方式建造我们的世界的。那么,按照这一法则,古希腊人认为,从作为“世界中心”的欧洲大陆一直向南,必定存在着另一个广袤的陆地。公元150年左右,希腊天文学家亚历山大和地理学家布特莱迈奥斯制作的世界地图上,已经标明了世界最南端的未知国。中国古代的人们则对自己的栖居地有着另外的看法。他们从自己的直觉出发,得出天圆地方的结论,认为大地必定有着自己的尽头。究竟大地之外是什么?古代中国的记载语焉不详,《山海经》所述的那个终年不见天日的幽都和不会飞的鸟,算是对极地的一个合理想象吧。

据说,第一次试图接近南极的是波利尼西亚人,在他们拉顿加岛的传说中,大约公元650年左右,一个叫做维特兰吉奥拉的年轻部落长老和他的伙伴,乘着原始的独木舟航海,行进到南太平洋之后顺着暴风雨向南继续漂流,抵达了南极洲的浮冰区。传说的真实性难以得到确认,但是,人类在古代长距离航海的能力却不能低估。今天的新西兰是由白人移民和毛利族组成的,但是,毛利族却并不是这块土地上真正的土著,他们很可能是在公元8世纪到10世纪从波利尼西亚渡海而来的民族。那时,他们并没有先进的航海工具,只是依靠大型皮艇和出色的航海技术就越过了3000公里之遥的大洋,到达现今的栖居地。

15世纪之后,文艺复兴又一次激活了西方人的科学精神,人类的好奇心被重新唤醒。从欧洲这一探险中心出发,杰出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们从欧洲起航,向一个个掩藏在大海之中的陆地进发。他们的“代表作”是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这意味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时,布特莱迈奥斯作于1300年前的地理学教程已经被翻译成拉丁语,这些普及的地理学知识激起了许多人的兴趣,使无数试图探知未知国的探险者热血沸腾。之后的几百年间,人们不断地向地图上已经注明的南方国发起了冲击。然而,南方的大洋似乎是不可逾越的,南方的大陆蒙上了更厚的面纱,它的面孔隐藏得很深。人类一次次接近,一次次被恶劣的气候和巨大的冰障阻挡。

第一次进入南极地区的是英国著名的航海家库克船长。他在第二次环球航行时,曾于1773年至1774年间三次越过南极圈。实际上,他的航船已经深入到南纬71度10分,距离人类2000多年来猜想的南极大陆仅仅差200多公里。然而,南大洋海域的浮冰区,巨大的冰山,低气压区不断生成的强风暴,挡住了库克船长继续南行的步伐。他不得不掉转船头,与南极大陆失之交臂。

近半个世纪之后的1820年1月,另一位航海家、英国海军中校爱德华·布兰斯费尔德在南大洋绘制南设得兰群岛一带的海图时,隐约望见了南极半岛。这是人类第一次从远处看到南极大陆,它似乎近在咫尺,又仿佛远在天涯。同年11月,美国海洋捕猎者帕尔默驾驶捕猎船前往南大洋捕猎海豹,确认南极半岛陆地的存在,古希腊地图上的南方国终获证实,一个2000多年前的伟大猜想被一次远洋捕猎活动无意间证明了。

翌年1月,俄国海军中校别林斯高晋率领两艘探险船进入南极圈,在半岛西侧的南极大陆附近发现了两个小岛,他以沙皇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彼得一世岛和亚历山大一世岛。1840年1月,法国探险家迪蒙·迪威尔从澳大利亚南下,望见了南极大陆的一部分,他用自己妻子的名字命名了这块地方,阿德利地就这样开始标注在人类的地图上。差不多在同一个时间段,美国海军上尉查尔斯·威尔克斯也在海上看到了南极大陆冰雪覆盖的高耸陆岸……渐渐的,南极大陆被人们一点点地发现了,它神秘的面容开始显现。不过,时间要拖延到20世纪初,一艘挪威的捕鲸船才真正抵达南极,南极的冰雪上第一次踏上了人类的脚印,打破了远古的寂静。从此,一场旷日持久的竞争开始了。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7日 13:58 来源:陕西人民出版社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