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马列经典引领我的一生(干部谈读书)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离休干部 陈文逵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起67年前关于书的一桩往事,至今仍难以平静。

  1948年,国民党日益腐败,蒋家王朝行将崩溃。19岁的我正在武汉上大学,由于受马列主义熏陶,自愿加入了党领导的地下组织,成为一名“职业学生”,以上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当时,当局禁阅革命书籍,违者定为“政治犯”。许多热血青年仍冒着生命危险,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主义著作,“职业学生”更是如此。

  一天傍晚,我在书包中装了几本手抄原著,出校门没多远就看见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宪兵朝自己走来。我极力控制紧张情绪,继续朝前走。节骨眼上,一位30多岁的大嫂经过,她身穿打着补丁的衣服,胳膊上挎着个菜篮,一看就是位善良的劳动妇女。抓住擦肩而过的瞬间,我迅速把书包放进她的菜篮,并向她使了个眼色。她稍有怵惕,但很快平静如初,会意地微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就大步朝菜市场方向走去。很快,4个宪兵将我拦下,一番搜身,由于找不出破绽,只好将我放走。

  我继续走了一段路,非常担心大嫂。便走进一家小饭铺,面对马路坐下,等待大嫂。心想万一出事,我将返回向宪兵说明书是我主动放进大嫂菜篮子里的。坐牢、治“罪”由我承担,不能牵连大嫂;如果无事,大嫂安全返回,我好取回书。昏暗的路灯全亮了起来,仍寻不到大嫂身影。我忧心忡忡地回到家,大家都为大嫂的安全忧心。姐姐立即去菜市场一带打听宪兵是否抓过人,结果都说没有,我不安的心情稍有缓解。但这一晚几乎彻夜不眠。

  为了找到大嫂,我接连几天一到傍晚就去菜市场附近,但每次都毫无结果。1949年我随“四野”南下,1957年从驻地出差途经武汉作短暂逗留,都赶紧到当年出事的菜市场一带,与当地派出所一道寻找大嫂,还是一无所获。1992年,我回武汉探亲,又曾专门寻找大嫂,依然无果而终。大嫂如果健在,当是近百岁的人了。

  大嫂和我素昧平生,但在危急时刻,她冒着生命危险,挽救我被捕的厄运。事情虽然过去了数十年,但每念及此,愧疚和感激之情萦绕于心。而几十年来,大嫂憎爱分明、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一直是我在革命征途奋勇前行的动力。那次事件之后,我怀着对国民党残暴统治的愤怒心态,千方百计寻找马列主义书籍,废寝忘食地攻读。

  回味这个过程,我深切体会到,经典著作就像大海的灯塔,航船的桅杆。品读经典,就如同爬上桅杆,成为登高眺望的瞭望者,站位高、看得远、方向明。正是在马列主义著作的指引下,我毅然放弃再读两年书的机会,义无反顾从军南下,参加了解放赣西南、衡宝、广州、海南岛等战役,以及抗美援朝,在火线上多次立功受奖。在近70年的学习、工作中,正是对马列主义著作做到了“离不开,刻苦学,坚持用”,让我摄取了政治营养、增强了革命意志、坚定了理想信念,终身受益。当下也不例外。潮涌而来的信息,各种渠道传来的杂音,我认定,只有用马列主义著作为准绳,去分析、对照和审视,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

  学习马列主义著作,新旧社会可说是两重天。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将之列为“禁书”,谁“偷阅”就要坐牢甚至砍头;而今,中央十分重视干部读书学习,保障时间、配发读物,条件实在太优越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求大家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言之谆谆、令人深思。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全体党员干部以读书为乐、做好表率,“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美好图景就会渐行渐近,一个有修养、重德行、知书达理的民族,必将傲然立于世界的东方。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9日 06:56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钟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