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道路十讲》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精彩书摘】

第九讲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杨伟民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很多亮点,其中能够被称为重大历史性贡献的内容,我以为主要有三点:第一,十八大报告首次比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更加明确了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第二,十八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从十七大所提的“重大战略思想”,改为“指导思想”,成为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三,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改为五位一体,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其中。这就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对保障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对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将产生长远的战略影响。

我在这一讲结合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介绍一些新提法、新要求的背景,并作相应分析。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演进的总结,主要是从人与人关系的视角出发的,将人类文明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若干阶段。学术界也有另一种人类文明的划分标准,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出发的,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旦这对关系没有处理好,就会反过来激化人与人矛盾的爆发,最终导致社会的崩溃。这种观点将人类文明史划分成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等几个阶段,工业文明之后,如果人类可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可以进入到新的阶段——生态文明阶段。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发展史,最初的原始文明阶段大约从史前400万年前开始。当时的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原始的生产力水平使人们无法改造和征服自然。到距今1万年的农耕文明阶段,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和初步开发。铁器发明之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幅提高,开始改造自然。所谓农耕就需要开垦耕地,因而需要砍伐森林得到可供耕种的土地,这就是对自然的重大改造。到距今300多年前,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开始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现在科学技术和大机器工业的出现,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远超农耕文明阶段。

面向未来,生态文明可能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新的文明形态。如何理解这种文明形态,首先就需要理解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是指家或周边的环境。从哲学角度讲,生态和环境两个概念并不相同。环境是指人类周边的自然环境,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提出的概念。而生态的概念则是将人类和自然放在平等的视角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仅仅把自然看作人类周边的环境。

生态和环境是两个相近的概念,但实际上差别很大,不能混用。生态概念范畴的产生需追溯到19世纪中期,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最早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利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1944年日本学者梅倬忠夫率先用生态史观来研究文明史,也就是从人与自然关系来研究人类文明史,并认为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对于文明史的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他的观点后来被很多学者所认同。

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陆续出现以“六大公害”指发生于20世纪的六大生态危机事件,包括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1943年)、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1968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5—1961年)。为代表的重大生态危机,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问题。生态危机促使人类对生态的认识开始转化为实践。1962年美国学者雷切尔·卡森发表了代表作《寂静的春天》,介绍了由于DDT农药使用毒死了大量鸟类,引发生态系统破坏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雏形。1987年联合国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之后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共同宣言,然后又陆续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可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理论走向了实践,正确处理发展和环境的关系,被提到政治层面,成为世界各国的实践行为。

1995年美国学者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文明”一词,认为生态文明将会成为取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在这之前经济学界一般将其称之为后工业化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对应,而没有将其提升到新的文明形态的高度。

总结看,目前对“生态文明”的概念有两种定义。狭义定义认为,生态文明只是工业文明当中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文化精神文明并列的一种文明形态,通过更加尊重自然的办法来利用自然,有一定进步,但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不认为生态文明可以取代工业文明。另外一种广义定义则认为,生态文明将是未来可以取代现在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这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原始文明时期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因为人类没有力量去改造自然。农业文明时期,就全人类和整个地球生态来讲,总体上也是平衡的,但局部地区曾经出现过生态遭到重大和毁灭性破坏,最后导致社会发展难以为继文明衰落或大范围文明转移的情况。像黄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都曾经发生过文明中心的转移,其中就有原有地区生态破坏难以为继的原因。而像玛雅文明、复活节岛,等等,尽管还能够看到原有文明的辉煌,但由于对原有生态的毁灭性破坏,人口快速减少,社会崩溃,最终使文明崩溃。到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提高,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很大伤害,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很不和谐的阶段。进入生态文明阶段,首先要求人类在继续走工业化道路、继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给自然留下休养生息的空间和时间。

生态文明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一种新的文明境界。工业文明时期人们认为文明就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胜利。但是生态文明对文明的看法不一样,它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上帝,自然更不是人类的奴仆。在生态文明的概念里,自然对人类来讲有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方面是经济价值,例如煤炭、石油等支持经济发展的资源;另一方面则是支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水和空气等保障人类健康生存的资源。

生态文明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不仅仅是节能减排,而是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全面贯彻到我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最终贯彻于整个现代化的全过程。由此可以知道,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是指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和社会形态,而不是狭义地处理工业文明进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是贯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全过程的文明形态,而不是仅限于几方面的工作。因此,生态文明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产物。如果还吃不饱、穿不暖,人类可能对自然生态就不会很在意,但一旦生存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

人类社会目前仍然处于工业文明时代,虽然生态文明未来可能会取代工业文明,但可能会比较久远。因此当前我们主要任务还是工业化。按照十八大报告,到2020年我国才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化仍然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追求,即使是欧洲、美国和日本这些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仍然没有真正走出工业文明,走入生态文明,最近几年又提出“再工业化”。面对中国现阶段的要求,我们需要在工业化的同时不断加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情背景

生态文明的概念不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但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国家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位置上,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之所以要将生态文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出于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没有以往“又好又快发展”的提法,而是改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法。中央已经注意到生态环境问题对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因而主动调低了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第二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迫切需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北京的雾霾天气已经演变为公共安全问题和社会问题。第三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总结当前的资源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三个方面,这也是在党的文件中首次讲到环境污染严重,体现了直面严峻生态环境形势的勇气。从国外的历史经验来看,生态环境危机不仅可能带来社会危机,还可能使政府倒台。因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长远来讲也与国家稳定和党的执政基础稳定有紧密的联系。

当前资源约束紧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能源人均储量最高的是煤炭,但也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86%。石油对外依存度也依然在较高水平。从淡水资源情况看,全国缺水量总计达到536亿立方米。资源约束特别是能源对外依存度问题正在对我国的发展战略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环境污染严重更是人们普遍有切身体会的问题。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水污染都十分严重,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再不扭转将面临十分危险的境地。例如北京的PM25排放如果以国际标准来看已经十分严重,再比如地下水污染已经开始对饮水和食品安全带来直接的影响。

生态系统退化趋势依然明显。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沙化面积和石漠化的问题得到一定遏制,但新的生态问题不断涌现,如地下水超采依然严重,带来地面沉降等。

只有弄清当前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最近30余年尽管我们希望走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还是走了老路,没有走出这个怪圈。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原则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六个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其中开发强度、空间结构、主体功能、生态产品等四个概念是直接提出来的,空间均衡、承载能力两个概念是通过“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论述体现出来的。这六个首次在中国共产党文件中出现的重要概念,是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牢固树立和把握的理念和原则。

空间均衡

空间均衡,就是在一定空间单元内,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目的,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者之间的均衡。

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和确立空间均衡的原则,对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如果不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和原则,不从根源上考虑转移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就挡不住这类区域根据其“发展权”进行的经济开发,也就无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当生态被严重破坏后,就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进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一批又一批的“生态建设”工程。再如,如果不树立这一理念和原则,不从根源上控制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减弱区域的开发强度,不推动这类区域调整已经不适应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产业结构,也就挡不住其继续消耗更多的能源、更多水资源,难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增加。还有,如果不树立这一理念和原则,不从根源上严格掌控“城市病”已经很重的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不推动这类城市适度疏解一些城市功能,放任其继续拓展和强化经济中心、工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交通枢纽、航运中心、教育中心、研发基地、医疗中心等的功能,也就堵不住人口的蜂拥而入,挡不住房价的“蒸蒸日上”,也难免道路交通的拥挤不堪、环境的不堪重负,特别是雾霾的频频光临。

在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适宜人口高密度居住的区域,应当想办法把经济转移过来,就业岗位增加,人口自然流过来。反之,不适宜人居住的、经济发展条件较差的区域,不能引导经济向那里转移,否则人口增加后,既是对生态资源的破坏,经济效率也不高。空间均衡要求把经济引导到适宜人居住的空间,不能引导到高山峻岭、戈壁荒滩、黄土高原上。

总之,要实现空间均衡,在一定空间内,是移动人、移动经济、移动资源,要充分考虑哪个更合算。政府的作用是为人口的移动做好规划等方面的准备,不是强迫人的移动。确立空间均衡的原则,就要从战略上规划好我国未来的14亿人口、上百万亿的GDP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空间上如何分布,并与18亿亩的耕地、28万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分布总体适应。

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纯自然要素或经过人类加工后的人工自然要素。

产品通常是指经过劳动加工制造而生产出来的产品,按照产业分类,从生产角度产品可以分为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但是,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人们的需求除了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等产品的需求外,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的需求。产品既可以从生产角度定义,也可以而且应该从需求角度进行定义。从需求角度,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也具有产品的性质,因为它能满足人的需要。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丰富产品的内涵,确立生态产品的产品性质,确立提供生态产品也是发展的理念。

生态产品的生产需要生态空间,即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海洋。生态空间除了产生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生态产品外,还通过诸如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声、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自然灾害等功能,满足人们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

生态产品的特性,一是地域性,即生态产品只是在一定的空间单元发挥作用。二是不可计量性,即生态产品不像其他产品那样,可以分割消费,其消费是集团性的。三是生态产品是无形的。森林、草原、湿地、海洋是提供生态产品的“耕地”“机器”,是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生态产品。若是破坏了这些生产能力,生态产品的数量就会减少、质量就会降低。

将生态产品定义为产品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从思想深处树立人与自然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向应该符合自然的规律。二是有利于解决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权问题。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有人类居住和生活,他们也有发展权,也有谋求过上美好生活的权利,只不过发展的内容不同,不是生产有形的农产品或工业品等物质产品,而是通过保护自然、修复生态提供生态产品。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生态,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了发展为第一要务。三是解决“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生态产品也是有价值的,因而也是可以“卖”的,只是由于技术上无法切割或计量每位生产者贡献的大小和每位消费者消费的多少,只能采取政府购买即“生态补偿”的方式进行交换。所以,所谓“生态补偿”,实质上是政府代表生态产品的消费者购买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的生态产品。

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就是要树立自然价值的理念,使生态产品成为需要付费的产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就是生态产品,工业文明的成果是工业产品的极大丰富,生态文明的成果就是生态产品的极大丰富和质量提高。

承载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主要包括水、土地等不宜跨区域调动的资源,以及无法改变的环境容量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体现的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物理极限,不是价格机制所能决定的,当严重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时,就会带来对自然的严重破坏直至人类的毁灭。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自然决定的,因而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空间的自然条件不同,资源环境的数量和种类不同,集聚人口和经济的能力就不同。当然,承载能力的大小不是绝对不可变的,但不能产生根本性改变。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一定地域空间的承载能力,但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提高承载能力的程度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有限的。一定地域空间承载人口的能力,取决于人的消费水平及其为满足这种消费而形成的产业结构状况。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的产业结构是以提供生态产品和农产品为主,就业能力小,因而承载力就低,必然要有一部分人口逐步转移到就业机会较多、收入较高的城市化地区。一定空间单元内,以高排放、高耗水、高占地为主的产业结构,承载能力相对就低一些。

城市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口和经济的过度集聚也会给资源、环境、交通等带来难以承载的压力,使人们生活得不是很舒服。我国有些地区按地市这一行政单元衡量的国土开发强度已经超过40%,继续开发下去,这些地区就可能变成一块不适宜人类生活的“水泥板”。当地面水资源难以满足需要时,办法无非是两个,一是超采地下水,结果是地面沉降以及未来的基础设施甚至城市的毁灭性破坏。二是长距离、跨区域调水,这不仅要花费输水工程的财务成本,还会给水资源输出地区带来难以估量的负的生态外部性,还会在国土空间铺满输水管网,占用我们本不宽敞的空间。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到底是调水,还是“走人”(指不再继续扩张人口规模,不是把现有人口转移出去),需要从全面、长远考虑,不能仅看输水价格能否承受。

主体功能

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从提供产品的角度划分,或者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在关系全局生态安全的区域,应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主体功能,把提供农产品和服务产品及工业品作为从属功能,否则,就可能损害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农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应把提供农产品作为主体功能,否则,大量占用耕地就可能损害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因此,必须区分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自然属性区分主体功能并根据主体功能进行开发具有重大意义。从满足人类需求来讲,三类空间都是稀缺的,因为稀缺所以要选择,要遵循规律进行开发,不能浪费。当然,区分主体功能并不完全排斥其他功能,但若主次功能不分,则会带来不良的开发后果。如,若把天然草原定位为提供农牧产品的主体功能,把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为次要功能,就挡不住牧民尽可能地多放牧,就难免造成草原退化甚至沙化,最终损害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据不同空间的自然属性确定不同的主体功能,根据主体功能定位进行经济开发,根据经济规模集聚人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也才能实现社会公平。

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就是不排斥其他从属的功能或辅助的功能,农产品主产区也可以适当发展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重点生态功能区也可以适当开采矿产资源,也就是说,并不排斥特定的“点”的其他主体功能的开发。

主体功能区的“功能”,是指经优化或重点进行城市化开发和工业化开发后,就形成了城市化地区,其主体功能就是发展经济、提供就业、集聚人口,从城市化形态来看,就是城市群。经限制或禁止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后,就形成了以提供农产品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因此,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从结果定义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是从过程定义,针对开发中问题提出的,针对性更强。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空间的构成及其在国土空间中的分布,是经济社会结构的空间载体。空间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及资源配置效率。

从提供产品类别来划分,一国的国土空间,可以分为三类空间:第一类是城市空间,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包括城市建设空间和工矿建设空间,前者主要是城市和镇的建成区,后者是独立工矿区;第二类是农业空间,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包括农业生产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前者为耕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后者为农村居民点和农村其他建设空间,包括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第三类是生态空间,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包括绿色生态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两类,前者主要是林地、水面、湿地,后者为沙地、裸地、盐碱地等形态的自然生态空间。除上述三类之外,一国的国土空间还包括纵横于上述三类空间中的交通、能源、通信基础设施,水利设施空间,以及特殊的军事、宗教等其他用地等。

区分国土空间类型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区分国土空间类型,才能限制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给生态修复留下一定的空间。国土空间的面积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占据的国土空间越多,生产农产品的农业空间和生产生态产品的生态空间就越少,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必须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尽可能少地占据自然空间。二是区分国土空间类型,才能清晰界定人类活动的空间界限。人类活动的主体空间——城市不能无限蔓延,不能遍地都是人类活动的足迹。三是区分国土空间类型,才能高度重视和有效管理生态空间。有些国土空间在现在的国土分类中被定义为“未利用土地”,这是人类主体地位价值观的反映。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看,这些“未利用土地”作为自然存在的生态空间,十分珍贵,更需要保护,也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开发的。

国土空间根据自然属性及其提供产品的不同存在类别之分,就必然存在结构性问题。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的城市建成区、建制镇建成区、独立工矿区、农村居民点和各类开发区的总面积,已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主要问题是空间结构不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国土空间被切割得七零八碎,功能定位很不清晰。到处都有树,但成林的少;到处都有田,但成片的少;到处都有工业区,但形成产业链并具有集聚经济的少;到处都有居民点,但形成“入门人口”规模具备城市功能的少。反观已经现代化的一些国家,其较大尺度的国土空间,大体上是“四片两线”:一片森林,一片水面,一片农田,一片城市(或农村居民点),一条河流,一条高速公路或铁路。我国空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概括起来是“三多三少”:一是就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来看,生产空间偏多、生态空间偏少。二是就城市空间来看,工业生产空间偏多,城市居住空间偏少。三是就城乡之间的生活空间来看,农村居住空间偏多,城市居住空间偏少。

因此,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仅要调整那些人们所熟知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也要把调整优化空间结构纳入经济结构调整的内涵,国土空间开发的着力点应放到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上来。

开发强度

开发强度是指一定空间单元中建设空间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建设空间包括城市和建制镇的建成区、独立工矿区、农村居民点、交通、能源、水利设施(不含水面)和军事、宗教等其他建设用地等。

从基本国情看,经对全国陆地国土空间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系统重要性、自然灾害危险性、人口集聚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优势度等因素的综合评价,从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角度看,尽管我国陆地国土空间辽阔,但适宜开发的面积少。我国山地多,平地少,约60%的陆地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适宜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面积有180余万平方公里,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从人多地少空间窄、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较少的基本国情出发,我国必须走空间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必须十分珍惜每一寸国土,特别是平原。

从趋势上看,今后我们既要满足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改善、经济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国土空间的巨大需求,又要为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而保护耕地,还要为保障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应对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保护并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在国土空间开发中,我们面临诸多的两难挑战。实现现代化,需要占用必要的自然空间,但也要给有限的森林、不多的水源、已经少得可怜的野生动植物,以及保障食物安全的农作物留下必要的空间。

因此,开发,尽管不是必然的罪恶,但开发必须有节制,必须控制。尤其是在环境危机的今天,经济效率不应是唯一的考量。我们需要更多的绿地和农地,来净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脏空气和脏水,来让动植物有个栖身之地,来确保国家有稳定的粮食供给。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开发中,有点自律精神,保留必要的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就是要把握好以下总体要求:

一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经济发展中,我们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二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不单单是做好资源环境方面的工作。我们既要做好资源环境等方面相对独立的工作,更要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层面,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领域进行全面转变、深刻变革,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其他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就是要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四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要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五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努力形成同传统工业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占用自然空间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的产业以及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制造;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类空间科学布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要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三大战略格局”。一是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格局,即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二是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即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三是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即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消耗强度高,能源消费供需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软肋,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多水少水脏并存,地下水过度超采,必须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我国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不足,人均耕地资源面积逼近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红线,必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同时,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济形态,必须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

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由于部分地区对国土空间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分散开发,带来和造成了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沙漠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各种灾害频发等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的问题。必须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部分地区环境质量较差。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要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人均排放量不断增加。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改变唯GDP的观念,淡化GDP考核,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必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要建立市场化机制,用市场化办法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要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力度。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0日 17:26 来源:党建读物出版社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