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电子时代 爱书依旧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英国伦敦,一对情侣在看书。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德国柏林,书店一角。 本报记者 冯雪珺摄

韩国读书月海报,宣传语是“对,我喜欢书”。 本报记者 万宇摄

韩国首尔,图书馆一角。 本报记者 万宇摄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图书馆。 本报记者 曲颂摄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第二次写入“全民阅读”,并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国际阅读学会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本报多位驻外记者向您讲述国外民众的阅读爱好,让我们仿佛闻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浓浓书香……

  “爷爷送的生日礼物总是新书”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曲颂

  记者想查清莫斯科具体有多少座图书馆、多少家书店和多少个书报亭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只见电子地图上密密麻麻的一片。

  常常听说俄罗斯是世界上最热爱阅读的国家之一,从不同机构调查看,在出版书籍数量、平均家庭藏书数量、平均每周阅读时间等方面,俄罗斯都名列前茅。俄罗斯人密切关注有关读书方面的调查,一旦数据和排名有所下降,就会引发媒体热烈讨论,甚至展开严肃的自我批评。

  俄罗斯人在奔驰的地铁里手不释卷已然成为一景。不但坐着的乘客都手捧大大小小的书本报刊读得津津有味,站着的乘客也一个个练成了“不倒神功”,看那神情,都是旁若无人,列车的开开停停和乘客的进进出出仿佛被隔绝在千里之外。

  记者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地铁乘客阅读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从热销的侦探小说到严肃的学术论文,从巴掌大的便携卡片到大部头的生理学著作,不一而足。

  要读书首先得弄到书。享誉世界的列宁图书馆自然功不可没,平日在不起眼的居民小区里也常常能看到图书馆。记者想查清莫斯科具体有多少座图书馆、多少家书店和多少个书报亭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只见电子地图上密密麻麻的一片。除了固定的书店和书报亭,大街上还常常有流动书摊,社区的便民超市里会有专门的书报区。去往郊区的电气火车上,也常有推销员捧着一摞书向乘客兜售。在索契机场候机区,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流动图书馆”项目,候机乘客可以从座椅边的书架上拿书阅读,还可以带到飞机上看。

  有了书还要有能坐下来读的好习惯。俄罗斯人培养读书兴趣的确是“从娃娃抓起”。小学一般每周只有20多节课,其中文学阅读课就占了四节,与俄语、数学数量相当。据介绍,小学生最早接触的阅读材料是经典童话和儿童作家们创作的故事,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评判故事中人物的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倾听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年龄再大一点的时候,就会增加普希金、莱蒙托夫等著名作家的描写自然风光的经典作品,从中陶冶审美情趣、培育爱国情操。

  俄罗斯家庭也十分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记者遇到大学生季马的时候,他正坐在公交车站牌下的长凳上一边等人一边读书。早上刚刚下过小雪,气温还很低,他拿书的双手已经冻得通红。季马正在阅读的是后现代主义作家佩列文的作品,书包里还装着其他两本“闲书”。季马说自己习惯把新买的书都随身带着,想看哪本就看哪本,连外出旅游时也不例外。问到他对读书的热爱从何而来时,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自己也不清楚,应该是受家人熏陶。他说,幼儿园时母亲就带着他阅读莱蒙托夫的诗歌,爷爷送的生日礼物总是新书。

  虽然整个社会有良好的阅读传统,俄罗斯也毫不避讳存在的问题。今年年初,莫斯科第二大图书馆俄罗斯社会科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失火,过火面积2000多平方米,许多珍贵典籍被焚毁。这一重大损失暴露了图书馆事业的诸多缺陷:管理人员疏忽大意、基础设施陈旧、珍贵典籍电子化进程滞后……俄罗斯文化部拨出经费对一些图书馆进行了修缮和改建,将其变成综合性文化事业平台。据报道,莫斯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图书馆在改建后,月访问量一下子翻了六番。

  “图书馆是培育孩子梦想的地方”

  本报驻韩国记者 万宇

  母亲带着孩子们席地而坐,指导稍大的孩子阅读,看上去只有一两岁的小娃娃则好奇地盯着花花绿绿的图书。

  来到韩国后,对于阅读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首尔市图书馆看到的景象:大厅里一面书墙贯通上下两层楼的空间,上下的阶梯变成了阅读的座位,许多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在静静看书,身边的父母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给孩子悄声讲解。

  作为一个爱书之人,记者也去过不少韩国的大小图书馆,发现不论是在大型的首尔市图书馆,还是在小型的社区图书馆,无一例外都能看到孩子的身影。图书馆也在想方设法吸引孩子们。以首尔市图书馆为例,一层专门开辟了颜色鲜艳的儿童阅览区,完全从儿童的角度来设计,书架和座椅的高低大小让小朋友可以很容易地够到书架最上层,并且坐得很舒服,查询、借阅的电脑平台被设计成卡通机器人的形状,书籍内容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绘画图书。

  记者所在的西大门区图书馆,是一对父母为怀念意外离世的花季女儿而捐建。周末记者来到图书馆采访,一进大厅,就看到门口整齐停放着许多辆婴儿车。原来这个图书馆的一层是母子阅览室和儿童阅览室,到了周末,父母就带着孩子来到图书馆学习。母子阅览室外的鞋柜里,摆着父母和孩子大大小小的鞋子,相映成趣。母亲带着孩子们席地而坐,指导稍大的孩子阅读,而看上去只有一两岁的小娃娃则好奇地盯着花花绿绿的图书。虽然时常会传来几声啼哭,但其他读者并不介意。

  为了帮助因工作繁忙无暇带孩子去图书馆的家庭,首尔市还有许多上门图书馆。记者所在小区每周一下午都会开来一辆“上门图书馆”面包车,车厢上画着可爱的卡通人物,打开车两侧的移动门,四排书架展现开来。在这里可以现场办理借阅证,借出的图书既可以通过“上门图书馆”还,也可以直接还回区内的图书馆。这种“上门图书馆”很受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有的小朋友直接坐在附近的路边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根据韩国最新的《全国图书馆统计调查》,韩国公共图书馆每年呈增长趋势,截至2013年共有公共图书馆865家,每个图书馆覆盖5.9万人。韩国城南市市长李载明在板桥儿童图书馆开幕致辞时表示,图书馆是培育孩子们梦想的地方,希望未来这里能走出许多的科学家、创业者和领导人。

  如果从孩提时代就能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图书馆带来的奇迹将不可限量。

  “新居怎么可以没有书架呢?”

  本报驻德国记者 冯雪珺

  当主人询问大家对新居的意见时,好几个人都立即表示:“你的新居怎么可以没有书架呢?”于是,这位朋友“不爱读书”的名号,很快就被当作新闻在朋友圈里传播开来。

  前些日子,记者在柏林乘城铁出门办事,因为是复活节假期,车厢里基本坐满了人。然而没过一会儿,记者就感觉浑身不自在起来。环顾四周,除了记者和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其余乘客人手一本书,个个看得入迷。仔细观察,发现大家手中有《美学批判》《19世纪德语诗歌解读》等等,偷瞄身边一位大妈手中的电子书屏,发现她正在看最近热门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百无聊赖翻看手机的记者成了车厢里的“异类”,望着对面一边看书、一边抬头思索、念念有词的大叔,惭愧得不敢再抬头。

  有调查显示,97%的德国人都有睡前看书直到入睡的经历。收藏图书的数量以及品种,甚至会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朋友克里斯蒂娜告诉记者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她的朋友搬入新房不久,兴冲冲地邀请大家到新居参观。当主人询问大家对新居的意见时,好几个人都立即表示:“你怎么可以没有书架呢?”于是,这位朋友“不爱读书”的名号,很快就被当作新闻在朋友圈里传播开来。

  德国人对阅读的热情,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显露。德国统计公司调查显示,12岁至19岁的青少年中,每天多次主动读书的比例高达39%。事实上,从2008年起,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德国阅读基金会共同开启了“阅读起航”项目,口号是“为孩子树立阅读的三座里程碑”,针对孩子1至3岁、3至6岁、6至8岁三个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向其父母先后赠送3套儿童读物礼包,从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据介绍,他们已送出450万套阅读礼包。“阅读起航”还有37位“读书大使”,从国家足球队前任队长菲利·普拉姆,到当红演员、作家、播音主持等,专门向孩子们分享他们的读书经历和体会。

  在德国,图书并不便宜。一本包装精美的书动辄二三十欧元(1欧元约合6.61元人民币)。因此,人们特别钟爱一种被称为“口袋书”的书籍。这类图书多用再生纸印刷,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加上没有花哨的彩页和图片,价格也十分亲民,几欧元就可以搞定。在德国家喻户晓的雷克拉姆出版社,就是因为专门发行这种廉价平装书籍而享有盛名。

  德国每年都有2万多新出版物发行,然而以2014年为例,德国图书市场总营业额为95亿欧元,年增长率仅为0.1%。这表明,市场上的图书越来越多,然而销售额却没有太大变化。是不是德国人书买的少了?对此,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一项研究报告表明,2014年,德国电子书市场增长趋势强劲,总营业额突破3亿欧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54%。近年来,电子书因价格便宜、携带方便的优势,发展非常迅猛,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正如德国《时代周报》专栏作家卡特琳·帕斯西所说:“多亏了电子书,我现在钱花得越来越少,书却读得越来越多。”

  “书籍简直是英国的货币”

  本报驻英国记者 黄培昭

  尽管iPad和Kindle等已经进入人们的阅读生活,但对英国人来说,他们更喜欢手捧一本纸质书籍阅读。

  在英国常驻,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国家的读书气氛格外浓郁。

  这里说的读书,是真正意义上的“读纸书”。尽管iPad和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等已经进入人们的阅读生活,但对英国人来说,他们更喜欢手捧一本纸质书籍阅读。记者行走伦敦等地,发现不仅图书馆里人山人海,人们专心致志地阅读、选书,而且在公园、公交车、地铁等公共场所,也总能见到聚精会神沉浸书海的人们,他们那么沉醉,那么心无旁骛地静心阅读,让人印象深刻。

  出于好奇,记者特意采访了一些读者,发现多数人读的居然不是想象中的轻松读物,也不是衣食住行生活类的实用书籍,而是小说、艺术等类别的高雅之作,其中不少人读的还是名著。

  有一回,在去谢菲尔德城采访的火车上,记者看到一位年轻姑娘在读狄更斯400多页的长篇小说《荒凉山庄》。大约两年前记者刚来英国常驻时,阅读的第一本英文书就是《荒凉山庄》,看到眼前的景象,自然感到几分亲切。这位来自英国著名高校杜伦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罗茜,告诉记者她并不是学文科的,之所以读狄更斯的书,是因为“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岁月的筛洗,不会过时,始终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值得再三品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据记者观察,实际上这一数字只会高,不会低。人们一般认为,大城市尤其是首都的文化气氛浓,书店多,人们读书方便,而小城市特别是偏远地方,读书条件就要差得多。然而,英国的乡镇也一样阅读氛围浓厚。在威尔士一个名叫海伊的村镇,人口不到1500人,但那里却是书籍的宝地:村镇上排着10多英里长的书架,满满当当摆满了数百万册的图书,镇上的人们以读书、购书和卖书为业,每年5月还举行“文学节”,几十年来每年平均吸引50多万游客前来淘书、选书,一探究竟。

  一位东欧国家的外交官离任伦敦时深有感触地说,无论在飞机上,还是在伦敦破旧的地铁里,抑或在穿越英吉利海峡地下隧道的“欧洲之星”高速列车上,英国人随时随地在阅读,“书籍简直成了英国的货币”。

  的确,读书已经深入到英国人的骨髓,书籍早已成为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日不可或缺。

  统计显示,英国每年出版10多万种新书,英国政府大力鼓励民众阅读,比如各城市所有社区,都有许多大型现代化图书馆,窗明几净,环境幽雅,藏书丰富。图书馆对所有人免费开放,一次可借20本书,借期3周,同一本书可续借8次。一座座图书馆仿佛一座座文明灯塔,吸引着人们前来借阅,丰富读者的文化知识储备,照亮民众奋力前行的人生之路。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3日 06:17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钟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