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探索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荐读《建设美丽中国》

余欣荣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建设美丽中国》一书围绕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论述,丰富和诠释了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内涵,将为各级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指导。总体上看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联系起来进行有机解读。美丽中国,首先是“生态中国”,但同时又必须是富裕中国、法治中国、和谐中国、文明中国。全书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系统介绍它们深度融合和有机衔接的相互关系。将崇敬自然之美、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弘扬生态文化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总框架下统一起来,紧紧扣住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充分把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在要求。

  深刻回答美丽中国的内涵和实质。该书开门见山,指出美丽中国的核心理念是走出一条生态文明的中国道路,根本任务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基本要求是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途径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主要包括:

  ——崇敬自然之美。美丽中国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树立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价值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尊重自然之美、保护自然之美、发展自然之美。

  ——坚持绿色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强调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

  ——弘扬生态文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在文化事业中强化生态要求,在文化产业中融入生态理念,在文化传播中注入生态内容,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养。

  ——突出制度创新。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依靠制度保障,构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形成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科学阐明美丽中国的建设之路。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繁重而全新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引领思想、谋划工作,核心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之间的关系。该书紧密围绕党的十八所提出的部署要求,分章节围绕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实现各项任务的具体路径。如,在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上,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通过学习《建设美丽中国》,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任务,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美好的发展之路。

  (作者为农业部副部长)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3日 10:3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王千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