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第一节 坚定信仰、加强学习,构建价值自信

  由于受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再加上漠视道德修养,忽视理论学习,轻视文化建设,导致一部分领导干部精神上“缺钙”,不仅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能力较差,而且没有应有的理论自信、价值自信,精神迷茫、信仰迷失甚至自甘堕落,更无法高举旗帜正确引领社会思潮。这也警示我们,领导干部要真正走出迷茫、告别迷失,就应该以领导干部道德为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以纠正错误倾向为抓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抓手,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建设价值自信的能力。

  一、以领导干部道德为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

  近年来,领导干部道德失范事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领导干部身上最受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实,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是多年来一直备受诟病而没有得到根治的顽症之一。2011年的11月初的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有接连六起被媒体报道的涉及官员生活作风的道德失范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也就是因为这一连串发生的领导干部道德失范事件引起人们对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使得“官德”成为2011年的年度热词之一。农历马年春节前夕,2014年1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对领导干部道德失范现象,我们必须深刻剖析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源,认清领导干部道德失范的巨大危害,并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对策,争取早日彻底根治这个顽疾,给人民群众树立一个良好榜样。

  (一)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我国儒家强调“德治”,官员道德始终处于社会道德的核心地位。《论语·颜渊》提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并且《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很多人所熟知,就是强调为官者要自己带头为民众做好道德典范,提倡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的“德治”。“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也使得中国民众在道德上历来有“以官为师”的心态。其实,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始,我们党就一直强调坚定理想信念。自从江泽民在2001年初提出“以德治国”后,党中央也非常重视领导干部道德问题并多次强调要“以德治国”,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加强道德修养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道德品行的纯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为何还屡禁不止?其根源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深思和面对的问题。

  首先,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自我是最重要原因。理想信念是思想、行动的“总开关”。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2012年11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些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也道出了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深入剖析一起起领导干部道德失范丑闻,可以发现,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分不清是非,辨不了黑白,面对金钱名利、声色犬马等诱惑难以抵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自我,道德防线崩溃,信仰明灯熄灭,是重要原因。道德失范是指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以及失灵并由此产生整个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无序。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尤其是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和侵蚀下,一些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加强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精神迷茫、信仰迷失导致很容易失去方向、腐化堕落,极易作出道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

  有些领导干部宁愿将他们的狗喂得肥肥胖胖,宁愿将他们的情人养得穿金戴银,却不愿给自己年迈的父母一些最基本的关爱,更别说爱人民了。这些领导干部做人之道都没有了,为官之素质更是丧失殆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领导干部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其次,一些组织部门选拔领导干部没有严格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邓小平说得好:“选拔干部,选拔人才,只要选得好,选得准,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但事实却是,由于缺乏一套对领导干部道德水平进行科学评价的体系和机制,当前领导干部选拔中重才轻德、以才蔽德、以绩掩德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地方、部门、单位选用领导干部,往往只注重政绩、学历、背景等,忽视个人品德,对绯闻不断者也照样提拔不误。如广东鹤山市桃源镇党委副书记张志青涉嫌强奸女下属的事件,据反映,张志青平时生活作风就不太检点,并且当地很多人都知道,还有不少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多次。尽管如此,张志青仍然在2010年4月被提名为桃源镇副镇长候选人,并在2011年8月升任桃源镇委副书记。张志青为何会被“带病提拔”并且是连续提拔?应该认真调查其中缘由和严厉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而不良的选人用人风气一旦形成,便会为不道德行为的进一步滋生、扩散和蔓延撑起一把保护伞,偏袒那些善于阿谀奉承却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边缘化那些敢于直言且工作又兢兢业业的人,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导致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一再发生。我们应该承认,在对官员道德“高标准严要求”方面,当前我们做得很不够,甚至可以说差距很大,尤其是在官员的选拔、任用过程中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良好的道德评价机制和正确的用人导向能够使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引导人积极上进,同时也使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受到惩罚,承担舆论压力甚至付出身败名裂的沉重代价。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除了其个人不注重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选人、用人不当。虽然从上到下一直在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但一些地方、部门、单位的组织部门选拔干部并没有严格遵循这样的标准。这样就导致一些品行较差但却会讨上级领导欢心的人被提拔,即使在政治修养、生活作风上等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问题也被认为是细枝末节,成为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屡屡发生的巨大隐患。

  再者,没有真正建立起对领导干部道德问题的透明监督机制和严厉惩处制度。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在一个权力缺乏制度约束、缺乏有效监督的环境内,人性往往会被权力所扭曲,理想常常会被金钱腐蚀,道德自律不知不觉中成为空谈,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很容易会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胡作非为。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群众监督权难以得到落实,使得权力运行过程缺少严格的制度规范和监督,容易以权谋私,引发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自然容易引发道德失范问题。由于没有真正建立起对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的透明监督机制,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成为领导干部道德滑坡乃至沦丧的重要制度原因。因为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多数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的时候,更多的是靠道德良心制约自己的行为,缺少严格的制度规范。在这种只靠“应该”而缺乏“必须”的制度设计状况下,在金钱、权力、美色等诱惑下,某些领导干部的道德失范往往就会从可能变成了现实。现实中,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很容易让一些领导干部出现谋取私利、奢靡腐化甚至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法律多年来一直没有直接介入领导干部私生活领域,对领导干部的道德缺失问题,也几乎是“民不举官不究”。这自然导致对领导干部生活腐化堕落监督乏力,成为领导干部生活丑闻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们已经有了组织监管、纪检监管、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法规制度监督等多种监管渠道,但由于一些地方、部门、单位没有真正把这些监督落到实处,再加上相互之间关系不顺,导致“都监都不监,都管都不管,出事才来管”的被动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尤其对领导干部道德失范方面监督乏力、监管不力。我们必须承认,虽然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和办法,但不少流于形式,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的并不多。如曾经实行的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尽管年年都会填表申报,但不少人都没有如实填写,甚至不少单位是组织人事部门或者办公室给你写好了让你抄写,完全是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糊弄。面对这种公开的秘密,却很少有哪一个部门会去审查核实,更没有几个领导干部因为申报不实而受到查处。而对于领导干部的社会交往、“八小时外”的娱乐活动等私生活,很多单位更是不管不问。正是由于监督上的走过场、流于形式甚至严重“缺位”,淡忘了群众路线和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再加上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往往是重教育轻处罚,对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以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起不到应有的震慑、惩戒作用。

  (二)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影响恶劣、危害巨大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众不但要求他们有过人的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更要有着很高的道德修养。从“微博门”、“裸聊门”、“开房门”、“短信门”、“裸照门”再到“醉奸门”、“猥亵门”、“名表门”、“视频门”等接连曝光,这些美丑不分、寡廉鲜耻的领导干部道德失范行为影响恶劣、危害巨大,不仅严重误导、丑化了公众对领导干部群体的认知,而且极大地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甚至很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恶化干群关系并危害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第一,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严重误导、丑化了公众对领导干部群体的认知。道德发展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领导干部起码应该认真履行作为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道德理念,守住起码的道德底线,这是为官从政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领导干部应主动以更高的道德修养、道德水准要求自己,使自己能够做到以德修身,以良好的道德素养、道德魅力和人格魅力赢得群众的认可、支持和拥护,真正做到以德服众。为官之道在于德高,为政之本在于望众。领导干部是公权人物,他们的个人婚姻状况、生活作风、社会交往等道德行为自然影响到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甚至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整个领导干部群体的看法。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根治,就会一次次突破老百姓的心理承受底线,严重损害人们心中的公仆形象,严重误导、丑化公众对领导干部群体的认知,甚至导致党和政府失去公信力。

  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让公众在蔑视的同时丧失了对领导干部起码的尊重。网络上流行一则段子,称现在的一些领导干部是:“身体越来越胖,心胸越来越窄;讲话越来越长,真话越来越少;权力越来越大,威信越来越低;年纪越来越老,情人越来越小。”描述未免夸张,但却真实映射了少数领导干部的道德状况。中国政法大学巫昌祯教授通过一项调查发现,领导干部腐败60%以上跟包“二奶”有关系,被查处的贪官中95%有情妇,并且,不少领导干部对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几乎麻木不仁,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样的领导干部能不让人民失望吗?

  第二,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对社会道德建设具有极其严重的破坏作用。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中人们普遍认可、遵守的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是维系社会或者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虽然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但从道德基本内涵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尤其是官员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一直居于风向标的特殊、核心地位,官员道德水准直接影响了社会道德水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尤其是在今天,领导干部道德更是社会道德的主导因素,可以说领导干部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进程,领导干部道德水准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大环境,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自然应该是社会道德的模范遵守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践行者。

  人们常常从各级领导干部在各种场合的言论中感悟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要求,又从各级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行为中判断善恶是非。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不仅体现了社会道德建设的主题,而且是影响社会道德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干部比一般社会成员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影响更大、更多。中国社会当前正面临着严重的道德危机是一个无法回避和否认的事实,不断翻版的“彭宇案”、“小悦悦事件”,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事件等,就是一幅幅中国社会道德危机的缩影。针对广东佛山发生的小悦悦被碾轧身亡事件,环球网联合环球舆情调查中心曾发起一次国人道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人认为相比于十年前,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有很大倒退”,其中道德水平下降最集中地体现在政府官员、司法执法人员等群体身上。这个调查结果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如果人们对领导干部不信任甚至怀疑,总觉得他们做什么事都对自己不公平,担心自己利益受损、上当受骗,自然不会积极参与党和政府倡导的社会道德建设。甚至可以说,少数领导干部的道德滑坡带动了社会道德水准的下滑,且加剧了社会的道德不自信、不自觉,领导干部道德失范是整个社会道德大滑坡的关键原因之一。更可怕的是,领导干部道德失范很容易让民众群起效仿,造成恶性循环。不少媒体和学者认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始自领导干部道德水准的下降,相信这不仅没有言过其实,而且也不是危言耸听,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

  第三,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对巩固和确保党长期执政地位形成严峻挑战。道德失范、滑坡虽然只是少数领导干部的行为,但对执政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危害如同“附骨之疽”。少数领导干部道德的滑坡,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群体失去信任,进而就会对党失去信任,从而导致党的执政地位动摇甚至丧失。正如邓小平所说,国家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除了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作保证外,还“要有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性强的人来接班才能保证”,要“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这也再次警示我们,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绝非个人的私事、小事,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道德形象关系各级党委、政府的道德形象。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道德评价,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道德评价,主要依据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与道德形象来判断。

  当前部分领导干部道德水准下降、道德素养滑坡甚至道德沦丧,既败坏了党风、政风,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对巩固和确保党长期执政地位形成严峻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印证。

  事实证明,近些年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大多有道德沦丧、生活腐化等因素在内,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道德沦丧并走向犯罪,成为西方攻击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借口。而近几年来涉及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丑闻不断发生更是让人们从对领导干部道德沦丧的指责发展到对共产党员素质和各级党委、政府形象的批评,呼吁从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查找原因。由此可见,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不仅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恶化干群关系甚至引发恶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而且可能会导致人民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丧失信心,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危害到党的执政地位。

  (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好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

  近年来面对不断被曝光出来的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社会各界都在反思,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但是,为什么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这些年来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根治,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坚定理想信念问题,并对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结合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发生的根源和产生的危害进行深入剖析、作出科学研判,从而采取思想教育、纪律处罚、法律制裁和全方位监督等多种有力、有利、有效的措施相结合,让全社会都来监督、推进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

  首先,要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道德教育,使之长期化、制度化。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领导干部更是要做谨守道德的模范。领导干部的德才状况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而在德才素质中,“德”是“统帅”,是“灵魂”,决定着“才”的用力方向与施展力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不断加强领导干部队伍道德建设,大力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素质,才能使之经受住多重考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而不是把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设对立起来。要把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的群众观、历史观、发展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清除权力意志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形形色色腐朽人生观的消极影响,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国家公务员局2011年10月发布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全体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并把该培训列入公务员初任、任职和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这也表明,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道德教育,使之长期化、制度化,从而最终实现道德自觉和价值自信,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人民的期盼、历史的必然。

  加强领导干部道德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触动心灵、注重实效是关键。我们要经常组织广大领导干部认真剖析道德失范的案例,对照自身、结合实际,总结出自己应该注意的方面,这样才能警示自身、警钟长鸣。我们一定要结合近年来发生的领导干部道德失范事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热烈讨论、深入剖析、认真总结,让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力争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把加强领导干部道德教育和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增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话语支配力等,使得更多领导干部从关系个人发展、党和政府形象、社会道德风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世界上的地位等多个方面,科学认识、高度重视和自觉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

  其次,对出现道德失范问题的领导干部要严厉惩处、绝不姑息。旗帜就是方向、就是道路、就是形象,同时也就是主义和意识形态。因此,我们选拔领导干部时要特别注重对其道德品行的考察,不论他的才能是多么的出众,只要其德行不过关,就坚决不能提拔重用。要特别注重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对出现道德失范问题的官员要一票否决并严厉惩处、绝不姑息。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有不少地方、部门、单位在领导干部道德范问题被媒体曝光之后,对事件的当事人都进行了严肃处理,使之受到了党纪国法应有的惩罚。这样也确实警醒了广大领导干部,如果做了违背伦理和道德的道德失范行为,一定会受到严惩。但也有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对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不够重视,轻描淡写,甚至只是简单批评了之,这无疑是对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的纵容,也最终会毁了他们的前程,更是对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任。

  俗话说“小节不保,大节必失”,对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轻微道德失范问题,绝对不能轻视、忽视,一定要提前筑牢“第一道防线”。有个故事说,明代的王廷相,他在一次接见下级官员时说:“我昨天乘轿进城遇雨。一位刚穿了双新鞋的轿夫,一开头很小心地循着干净的地方落脚,生怕弄脏了新鞋。可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水里,鞋子脏了。从此便不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其实,绝大多数出现严重道德失范问题的领导干部,都是如前文中轿夫一样,刚开始总是想走干净的路,但第一次不小心出现小问题时没有人提醒、教育,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终出现了影响恶劣的道德失范问题,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这就要求我们要防微杜渐,从小事抓起,对小问题、小错误也绝不放过。

  对领导干部中出现的严重道德失范问题,一定要严厉惩处、绝不姑息,并且应该“零容忍”。纪检、监察部门对道德问题严重或者一再出现道德失范问题的领导干部要坚决撤职、开除,应该追究法律责任的绝不手软。事实上,官员道德法制化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种普遍做法。如美国1978年就出台了《从政道德法》,对从总统到最低一级的公务员的行为在道德上都作了规定和限制,通过明确从政道德规范可以让官员在道德实践中有“德”可依,民众在监督官员时也有“德”可依;1981年韩国以总统令的形式颁布了《韩国公职人员伦理法》;1996年古巴颁布了《古巴国家干部道德法规》;1999年日本通过了《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2001年意大利出台了《道德法典》;2002年美国在原来法律的基础上,对公务员的操行进一步细化,公布了《行政官员道德行为准则》……尽管我们已经颁布了《公务员法》,但却没有对领导干部道德予以廓清和规范,使得领导干部道德问题一直处于没有法律规定与限制的“盲区”。

  因此,我们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尤其是借鉴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古巴通过法规详细规定和严格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循道德准则的做法,加快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法制化步伐,尽快制定出中国的公务员道德法或从政道德法,用法律形式将基本的政治伦理和从政道德进行规范和明确,从而为领导干部提供更加明确的行为准则,也方便公众监督,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并且要对领导干部的道德失范行为,不管大小事,只要涉嫌违法,司法部门都应该依法监督、主动监督。对于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仅仅是给予停职、调离、免职或者撤职的处分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进一步彻查并及时公开调查结果,触犯刑律的必须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因为其公职身份而法外施恩。

  再者,通过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选拔、任用、考核干部时,要认真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不过关、一票否决”的用人标准,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注重选拔那些确有才干、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在2008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就指出:干部德的标准应当包括干部的政治品德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家庭美德标准和社会公德标准。2009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道德问题上,党员、干部无疑应该比普通群众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并进一步明确要求,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引领社会风尚。2010年9月,他在浦东干部学院出席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又强调,要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激情,始终保持道德品行的纯洁性,经受住各种考验,尽职尽责干好工作。2011年8月,他深入四川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做好换届工作,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人用人。要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全面考察干部的德,注重选用坚持原则、敢于负责、敢抓善管的干部。一次次强调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可见其对领导干部道德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把“以德治国”的理念贯彻到领导干部考察、选拔、任用的全过程中去,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领导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这样,既对所有领导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是一种正向引导,对那些自身要求不严格的领导干部更是一种压力,也必将大力推进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建设。

  建立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机制的关键是建立道德奖惩机制,把道德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要把道德品质作为领导干部任职、升降的一项必要条件,并建立领导干部道德品质考察、考核的具体制度,形成一套测评领导干部道德的有效机制,使领导干部的道德能够被量化,然后把这种量化了的道德要求与领导干部最为关心的升迁、收入等挂起钩来,实行道德问题“一票否决”。胡锦涛2008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他再次强调,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是党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将领导干部的道德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而且强调要“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2013年3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也强调:领导干部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2013年6月,他出席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指出: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这一切都表明中央对领导干部道德问题的高度重视,值得我们深思和牢记。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如何使领导干部道德的评价机制具有可操作性,在浙江、河北、湖北、陕西、广东等地,一项针对领导干部道德问题的德考正在进行。这项被称为“反向测评”的评价机制,在考量干部道德表现时,试图用更为清晰的量化指标,对干部道德表现进行较为客观地评价。江苏沭阳2010年就开始将个人品德纳入干部考核,个人品德在百分制中所占的权重有10分,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江苏南通则将违反社会道德和秩序的不良行为从2011年开始都以“禁令”的形式列入《南通市公务员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行为规范》中;山西陵川县在干部选拔中注重在考察环节坚持德、能、勤、绩、学、廉全方位考察,尤其突出“德”的考察,通过会议述德、正向测德、反向查德等多种考察方式把“德”考准。尤其是通过引入对德的反向测评,注重从成长轨迹、群众眼光、常态监管等方面进一步作延伸和深度考察,力求看得清、选得准,切实防止出现“高分低德”问题;吉林省在2011年全国开展的换届选举中实行了领导干部不良行为测评,让群众对每名考察人选是否存在不良行为及程度进行评价;北京市2012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意见》中,“道德考核”指标在量化考核100分的分值中占到了2分。2011年10月,中组部印发《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明确要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自律为重点,加强对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的考核;突出德在干部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把德的考核结果体现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其中考核道德品行,主要考核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坚决不用品质不好、为政不廉的人,坚决不用群众观念淡漠、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的人,坚决不用作风不正、热衷做表面文章和搞形式主义的人,坚决不用不坚持原则、奉行好人主义和严重闹不团结的人,已在领导岗位上的要撤换下来。2014新年伊始,中央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情况的考察,并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明确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七项原则之一。这些做法和措施都是值得肯定的积极探索,我们要及时总结、深入研究、科学评析其经验、得失,尽快制定出“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一票否决”的科学考评机制在全国推广。最后,通过网络等多种手段强化对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的监督。由于近年来公民的权利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私生活也成为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内容。尽管我们大步走向依法治国、制度管人,但同样不应该忘记“贵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这句古训,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应该牢记并做到“权力慎独”。而要真正做到“权力慎独”,强化对领导干部日常言行的监督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进一步理顺监督领导体制,健全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和党内民主监督体系,拓宽监督渠道,通过网络、电话、信访等多种手段拓宽、加大实现民主监督的广度和力度,强化对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的监督和惩戒,让他们明白,如果以为在工作之余或者身在网络虚拟世界就可以不受监督,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可以不加约束甚至放浪形骸,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让领导干部知道自己时刻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他们才会真正感受到压力,从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逐渐真正做到“权力慎独”。

  因此,纪检、监察部门要以防微杜渐、惩前毖后的态度加强对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的监督。在加强对领导干部“工作圈”监督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其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的监督,铲除其道德失范行为、权力滥用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要认真观察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从生活细节入手加强监督,注意防止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的腐化堕落。我们要绝不护短、不怕揭短、勇于查短,及时对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予以通报、曝光,这种防微杜渐、惩前毖后的做法才会真正起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并且,我们要注重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纯洁性、先进性建设等来认真听取群众对领导干部道德问题的反映,欢迎广大群众积极举报道德失范等在有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认真倾听广大群众对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等的建议。尤其是在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带头深入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坚决反对“四风”,带头制定整改落实措施,成为群众拥护、爱戴的道德楷模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干标兵。同时要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创造条件主动欢迎人民监督。政务公开是让公众了解政府的行为、让社会舆论监督领导干部行为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政府应该具有的主要特征之一。如英美等国都特别注重外部监督,特别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来发挥大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美国除了《信息披露法》、《政府阳光法案》、《情报自由法案》等之外,更是要求保存并公开每一位官员的道德品行档案,英国更是从法律上明确赋予媒体等舆论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的权利,从而使得政府的行政活动和公职人员的品行档案都置于大众和媒体的直接监督之下。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微博、微信、论坛、博客、播客等多种传播形式不断发展,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威力,为人民监督政府、监督领导干部提供了阵地和舞台,这也是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不断被曝光出来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积极利用网络拓宽和畅通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渠道,反腐败职能部门要特别注重从网络曝光中发现领导干部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线索,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通过多种合法途径举报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等腐败行为,使那些道德失范的领导干部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从而逐步实现“做人有人品、当官有官德”的目标。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2日 09:06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