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深度解读中国梦的精品力作

读《解读中国梦—一个古老民族的百年梦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之后,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在此之后,他又多次对中国梦进行了精辟阐述。中国梦已成为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同时也要看到,尽管国内外对中国梦表达了积极认同和支持,但也有一些人对此产生了曲解和误读。因此,全面、深入、系统、准确地解读中国梦,使中国梦成为亿万中华儿女的思想共识,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支持中国和平发展的标识,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近期,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公茂虹编著的《解读中国梦——一个古老民族的百年梦想》,就是按照全面、深入、系统、准确解读中国梦这一要求而创作出版的精品力作。 该著作对中国梦产生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民族思维特征、文化心理以及价值支撑等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阐述,阐明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对民族复兴之路的艰难探索,介绍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和价值追求,阐述了民族复兴与现代化的双重变奏,指出了中国梦与他国梦尤其是美国梦的不同,论述了中国梦的现实价值和世界意义,可以说,达到了全面、深入、系统、准确解读中国梦的目的,是一本阐述中国梦的重要参考读物。

首先,《解读中国梦—一个古老民族的百年梦想》准确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辨析和回应了一些对中国梦的误解,概括出许多令人信服的理论观点。作者指出,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想,而是一种特定的、整体性的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的高度融合统一,是中华民族正在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理想;中国梦不只是简单的大国崛起,而是以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和与世界其他民族共同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表达的是中华民族要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雄心壮志;中国梦不是他国梦的翻版,而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基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追求、基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观点鲜明、理性,内涵丰富、概括准确,因此,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让读者信服。

其次,《解读中国梦—一个古老民族的百年梦想》牢牢把握了中国梦的价值内涵,有力地揭示了中国梦的价值底蕴,深刻阐释了中国梦明示的当代中国的价值形象,把中华民族的目标理想与价值指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读者深刻理解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作者指出,中国梦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恪守的一些基本价值以及这些价值的现代表达,体现的是当代中国的价值形象。这种价值形象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价值追求是中国梦的本质和遵循,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目标展现。作者认为,中国梦蕴含的价值原则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利人利己的价值观、和谐有序的社会观、包容共生的文明观、贡献人类的责任观。这些观点,能够启发读者准确理解中国梦与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第三,《解读中国梦—一个古老民族的百年梦想》牢牢把握现代化这一主题,揭示了中国梦与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联系,对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和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和内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客观论证了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的现代化、前苏联的现代化的区别与联系,阐明了中国现代化所具有的独特的现代性内涵。作者指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社会的变革实践看,这种现代性,主要是指社会主义中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立足基本国情、按照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不断走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现代化的社会变革实践所呈现出来的当代中国社会的特质。这种特质主要表现为确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思想观念,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社会运行管理制度机制,形成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念,等等,而不是以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体征作为标志。这种认识与以西方话语体系解读的现代性有着根本不同,很好地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作者进而指出,中国现代化充满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现代价值追求与外来现代价值影响之间的矛盾,向西方或其他国家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之间的矛盾,旧的传统观念与新的现代观念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常见的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坚持独立自主、以我为主,既要积极学习和大胆借鉴西方和国外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坚守中华民族自身发展对现代化的要求;既要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价值,又要吸收传统价值中的合理内核,抛弃传统社会中的糟粕;既要摆脱传统的羁绊,又要摆脱外来价值的左右,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应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些真知灼见,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作者:张树军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6日 14:46 来源:人民网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