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博爱”思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四、“自由、平等、博爱”

不管如何评价,我们有一点是需要承认的,那就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最直接的成果,就是确立了法国人的基本政治制度走向和核心价值观念。它集中体现在其国旗——三色旗中,三色旗分别代表着自由、平等、博爱,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如今,三色旗中间加上玛利亚娜的头像,便构成了法国最直观的识别国家公共职能的标记。从1999年起,只要是省、部级或使馆发出的带台头信件、小册子、表格、广告和信息载体,都必须具备此标记。图标右边上行写有一行小字:自由;平等;博爱。下行写有一排大写字:法兰西共和国。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关于国旗说的来历有多种,其中之一较为普遍:当时参与革命的巴黎市民帽子上戴有一枚红蓝双色的帽徽,红、蓝二色代表巴黎市民。贵族出身的拉法耶特在红、蓝双色之间插入代表法国王室的白色,制成三色旗,期望人民与王室携手合作,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新国家。1946年法国宪法确认蓝、白、红竖条三色旗为国旗,并解释其中含有独立、自由、平等、博爱的寓意。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宣言共17条,它庄严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1789年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人权宣言》在法兰西民族的全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基本思想也载入了联合国的宪章和世界文化遗产。

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社会在欧洲占据一定优势,法国为欧洲各种事业在思想上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当时的专制政体和文化艺术发展之间相对还是比较协调的。路易十四亲自创办了法兰西舞蹈学院、音乐学院、喜剧院、建筑学院和科学院。他本人从七岁开始就每天坚持芭蕾训练,并亲自扮演太阳神阿波罗,由此还获得了“太阳王”的美名。这一时期的法国在建筑、绘画、戏剧、舞蹈等方面将古典主义艺术发展到了高峰,显示出极大的文化影响力。整个欧洲的宫廷和贵族都以会说法语为荣,所有的外交条约都用法文来撰写。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法国的沙龙文化之风日渐兴盛。贵妇人家中宽敞、雅致的客厅,给艺术家和思想家们提供了讲坛和听众,刺激着他们的灵感和激情。与此同时,刚刚在巴黎出现不久的咖啡馆则为市民们提供了各抒己见的场所。

启蒙思想就这样在沙龙和咖啡馆里被不断地宣讲、辩论和传播着。这些咖啡馆是大革命时期人们的活动场所。当时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大家都希望改变那个旧世界。伏尔泰被公认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启蒙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促使人们以新的观念看待自己、社会、国家乃至宗教的本质。伏尔泰和其他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可以说,是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思想舆论准备和内驱力。

另一位思想家卢梭,则描绘了想象中的新制度。卢梭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契约的思想,他认为人民大众有革命的权利,有义务去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契约,这种社会契约不取决于财富,不取决于国王的意愿,而取决于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以卢梭为代表的一批激进民主派的革命主张,为法国这场旷日持久的暴力革命的爆发起到了理论先导作用。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在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革命、恐怖和动荡之后,人们开始强烈地渴望社会的安定,期盼着强有力的人物出现,结束国家的混乱和危机。在战场上节节胜利的拿破仑,让法国人看到了恢复秩序和权威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拿破仑颁布《民法典》,宣誓效忠于1789年的革命原则,也就是说尊重人权、自由、平等的行动,让已经饱受启蒙思想熏陶的法国人看到了延续理想的希望。这部1804年正式实施的《法国民法典》,是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在围绕法典草案召开的102次讨论会中,正在领导战争的拿破仑亲自参加了97次。后人把这部沉淀了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的民法典称为《拿破仑法典》。在两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法国的现行法律仍基本遵循《拿破仑法典》。《法典》对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拿破仑将它带到了自己征服的每一片国土上。

在拿破仑时代,伴随帝国的扩张,法国大革命精神也在全欧洲得到了传播。这些国家被拿破仑征服以后,新的原则即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也直接或间接地在这些国家得到了确立,并成为摧毁封建制度和反抗侵略者的有力思想武器。因此,拿破仑以军事力量和民族压迫来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让法国从称霸欧洲的顶峰,重重地跌落下来。后来的一位法国政要从拿破仑身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们的教训。它教导他们:决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的权力去摆布。”

1789年之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动荡之中,大革命的思想原则在曲折中慢慢地才得到巩固和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了。此时的法国也刚刚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1870年到1913年这40多年时间,法国的工业生产几乎翻了一番。但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再次影响了它的发展。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总统,戴高乐决心恢复法兰西应有的光荣。正是在戴高乐时代,法国的经济全面复苏。除了经济发展,更为世人所称道的是戴高乐带领战后法国走出的一条独特的大国之路。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向世界发出了不可忽视的声音。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倡导国与国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平共处,使自由和平等的原则在国际事务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戴高乐实现了他心目中的伟大和光荣。也正是到了这样的一个发展时期的法国,才可以说法国大革命的精神结出了其所理想的果实。即经过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努力,它才逐渐找到了一条通过践行启蒙思想的原则而成就大国地位的发展道路。

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人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但要真正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理想,人们必须首先小心地剥离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自由、平等、博爱”所作的精致化绑架,让更多的人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反思中,认识到其根本弊端,把握真正意义上的人民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本质要求。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7日 10:5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