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等方面。在经济起飞阶段,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而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过渡的阶段,社会发展方式和质量越来越重要。我国正处于迈向高收入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必须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政策、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更加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平衡,把加快社会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包容持续高效发展。一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提高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形成消费与投资协调、内需与外需协调、一二三产业协调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大多依赖他人的局面。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二是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不断降低单位产出的土地、能源、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与碳排放量,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三是促进发展成果公平共享。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有效调控居民财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四是有效化解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消除城乡和城市内的二元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切实保障人民权益,及时有效调处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矛盾纠纷。

深化改革,构建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强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发展方式和重点与发展阶段有关,也与基本国情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有关。然而,对比不同国家的发展环境、发展基础和体制机制等因素,不难发现发展方式和重点的形成更与发展的制度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构建和完善体制机制。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建立更加高效、更加规范和更加公平的市场体系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明晰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合理下放审批权限,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监管机制和社会服务体系。

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关系为核心,优化政府间权责配置结构,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完善政绩考核制度,破除GDP崇拜,引导各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为立足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推进要素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让市场供求引导资源和要素在企业、产业以及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释放国有经济活力。放宽市场准入、规范竞争秩序,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努力消除经济增长的负外部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以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为重点,构建有利于社会正能量不断增强的体制环境。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二次分配调节力度,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构建高效率、全覆盖、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确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社区和公共事务治理,构建公共决策过程中各种合法利益顺畅表达、及时协调的平台,形成社会矛盾有效化解机制,奠定国家长治久安的牢固基础。

(《人民日报》2013年8月14日第7版)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8日 16:27 来源:人民出版社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