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地震》: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理论成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地震救援、恢复、重建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其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我国乃至全人类的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地震救援·恢复·重建系统工程》是四川大学长江学者徐玖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最终成果,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巨震减灾系统科学的诞生。

著者将地震救援、恢复、重建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看作一项展现人类文明进程的、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系统角度看,震灾救援、震后恢复和灾后重建是三个目标各异、功能互补、密切关联的子系统,三者集成为统一整体,递阶优化,不断减少震灾负效应、增加发展正效应,共同推动震后和谐社会建设。该书根植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所运用或推荐的方法技术、工具手段、操作流程、应对策略,都力求技术可行、经济有效、功能合理、切合实际,能指导巨震灾后应急管理的具体行动。著者提出巨震会重创震区“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形成“经济次协调、社会亚稳定、生态弱平衡”的非均衡态,非常具有创见性。

该书切实遵循“科学性、学理性、普适性、实用性”的原则,是一部重规律、耐推敲、看得懂、可操作的巨震灾后重建百科全书。

科学性。从地震灾害系统的特性与要素以及地震救援、恢复、重建系统的整体与结构特征入手,研判关键科学问题,探究救援、恢复、重建的科学规律,提炼科学有效的应对模式,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指导巨震灾后重建工作。

学理性。从素材收集、实践验证到谋篇布局,直至运笔行文,都有其清晰的脉络和严谨的逻辑。在田野调查中发现问题,凭规范研究解决问题,用专项理论原始创新各领域知识点,以系统工程的思想集成创新地震救援、恢复、重建知识体系。

普适性。结合典型震例,总结全球地震灾害应对经验,针对震灾救援、震后恢复和灾后重建三大环节,提出了普适的操作模式和通用的方法技术,对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地震救援、恢复、重建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实用性。为服务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书中部分科研成果,以成果要报、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等形式提交给中央及省市政府相关部门,所提出的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受到中央及地方领导同志的重视和肯定,被相关职能部门吸收和采纳。

总之可以说,《地震救援·恢复·重建系统工程》立足当前巨震频繁侵袭人类社会、破坏文明成果的历史时期,以百年内发生在世界各国的巨震为素材,梳理理论框架,构筑方法体系,网罗历史资料,剖析现实案例,从经济、社会、生态、管理、技术、政策等角度,系统提出地震救援、恢复、重建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模式,使其能成为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和空间检验的经典著作。此书的问世,将为人类的防震减灾事业提供许多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和模式。(作者:王昂生 中国国际减灾学十年委员会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主任)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2日 15:11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