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评《工人》:一部中国产业工人的命运史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这个微博和微信轰炸得人们视觉疲劳的时代,45万字的长篇小说《工人》足以吓退一批读者。虽然作为长篇小说,3万册的销售量已属奇迹,但它注定是一个慢热的作品,需要真正识它、爱它,和有缘遇到它的人。也正因为此,我才对写出这部作品的人,有了深深的敬意和怜惜。中国产业工人的命运——这段厚重的历史注定是由一个籍籍无名的作者写出的,因为他们本来就寂寞,他们不怕寂寞,他们只写他们最想写,最有感触的。

笔者与《工人》结缘是在大学同学建立的一个小微群里。当时,我看到两位校友在议论和夸赞小说《工人》,因为作者是他们所熟悉的兰州大学经济系七七级校友于泽俊。于老师现居北京,任盲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出于好奇,我随手网上百度了一下《工人》,看到挺正统的封面,就乱发议论表示这是个主流文学作品,暗示此作品不会好看。两位持重的校友对此没有吭声,沉默以对。后来,我为自己的失言和冒失感到不好意思,在微群里表示立马网购一本一睹为快。网购回来后,我一眼看到此书是梁晓声作的序,而且评价颇高。我用了两个晚上读完了这本45万字的长篇小说。

那么,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它让著名作家梁晓声“哭过了”,并称《工人》具有史诗性,是下届茅盾文学奖的有力竞争作品之一。我认为,他的评价是准确的,这绝不是过誉。《工人》是一部有着永久价值的优秀作品。

用一个普通读者的眼光来看,这部小说相当好看。虽然作品的文字十分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大段的抒情,但小说通过一个家庭近百年的兴衰迁移的生存史,塑造的活灵活现的人物集群和他们身上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是那样的扣人心弦。作者非常会讲故事。也许是因为这些故事大部分来自真实的家族史,但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从母亲出生的1919年说起,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涉及的人物之广(仅有名有姓的就近百位),作者驾驭起来却得心应手。作品中的每一位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有其发生的内在原因(时代的、家庭的、性格的),所有人物命运都在起伏回转中有始有终,整个作品结构绵密精致,没有明显败笔和硬伤,讲述得十分真实可信,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的深厚功力不仅表现在讲故事上,还表现在对时代和社会背景的深刻把握中。作家作品的单薄乏力,除了缺乏生活,还表现在社会和历史知识的欠缺。像有的导演,影片塑造的人物和故事尚可,但时代背景总是语焉不详或一笔带过,使人物总是像飘浮在空中,不那么真实可信,从而丧失了感染力。而于泽俊先生的《工人》,每逢交代历史的大事件时,笔力越发雄健和生动。比如,讲述1945年日本撤走、苏军占领东北期间时鞍钢的实际情况,这在教科书上绝无仅有,却更加接近历史真相。于是,《工人》里真实宏阔的历史与个人命运的起伏跌宕汇织成梁晓声所说的“史诗性”。

小说最为可贵也最为隐晦的表达,是其思想的深度。父亲和母亲,一个是始终赞美新社会的老工人形象,一个是坚守做人的本分,乐善好施的女儿、妻子、母亲的形象。父亲和母亲坚守着两种价值观,两个人物两种价值观并行发展,而前者随着工人整体命运的跌落而回归到母亲的价值体系当中。

小说中最动人的是爱情,最催人泪下的也是爱情。小说中的爱情一言以蔽之,所有相爱的人都没有达成所愿。唯一的一对儿,逃到香港以自杀作终。这就是现实的爱情,爱情的现实。小说没有虚化爱情,拔高爱情。这既是令人遗憾的笔法,也是作者个人风格的强有力体现。读者情感虽然因此会有不满足,但也会把足够的理解和尊重留给作者。因为毕竟小说中的人物都爱过,为爱情追求过,他们是不得不与现实妥协。作为读者,在为他们夭折的爱情叹惋中也能达成情感的共鸣。(作者:赵英)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14:58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