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评《苦乐留痕》:世情悲喜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林孙珍的《苦乐留痕》,封面有古朴韵致,与朴素的内容很搭调。这是作者博文所辑录成的散文集,整本书可分为五个板块,每个板块各有其特色,或缅怀如烟往事,或记录江南旧俗,或调侃世情百态,嬉笑怒骂,皆成文字。

《渐行渐远》可称为“备忘录”,追忆逝去时代的往事,令人动容。《不该忘记的日子》、《消失的补丁》、《取暖杂忆》、《凭票年代》等篇,写物资匮乏时代的旧事,读之令人慨叹今日社会吃穿无忧之福,然而所引发的思考却又不仅仅限于忆苦思甜。一物一事里印刻着五十年代人的集体记忆,大概这个年代出生的人,读到这些充满缅怀意味的记录都会动容。往大里说,脚踏车、灯、电话等在我们生活中的变迁历史,也便是近四十多年来的国民生活变迁史,脚踏车及灯及电话,正是作者抓取出的极有代表性的脉络,藉此可看清建国以来我们所历经的物质生活自贫瘠而渐繁盛的路途。《母亲还在》《难言的隐痛》等篇,言说的则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永久的悔”,亲情之宛转哀恸道出的是人类共有的情感。

《市井拾零》堪称“风俗纪”。作者娓娓细道故乡的婚嫁习俗、人情往来、方言土语,读时令我想到汪曾祺老先生笔下的江苏高邮,上饶与高邮二地离得该不是太远吧?文中所写到的上饶风俗,极具民俗学的价值。如《谈“婚”论“嫁”》中所写到的“端茶礼”“剪鞋样”“哭嫁”“压箱底”等民间婚嫁习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渐渐绝迹。《木匠那些事儿》写手艺人的规矩,木匠行当的传统,作者曾亲身经历的“下蛊”奇闻,读来尤为生动有趣。这些皆是宝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风俗远去,幸而有文字留给后人。

《但说无妨》里见世情世态。曹公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者把为官多年的见闻参悟化为文章,《台上台下》《“吹喇叭、抬轿子“》等文皆有可看之处。

《胡言乱语》中见诙谐幽默。一则则短小犀利的小杂文直指当今社会种种弊病,针砭食品安全、制假造假、虚荣世态、攀比风气、教育之弊,发人深省。

《敝帚自珍》所收录的一束作品,可看做作者向八十年代文学梦的遥遥致敬。《拾者的雕塑》是一个经历了心灵挣扎的拾金不昧者的故事,有一个充满反讽意味的结局。《“处女作”》几百字见世态,饶有趣味。可见出作者比较成熟的文学写作功力。收录的两篇报告文学《女厂长》《铺路:许金枝和她的十年》,在“非虚构”文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的当下,也许会焕发出新的意义。

作者语言沉实有味,读时感觉像听一位长者讲述故事,有家常感,又有经历过岁月沉淀下来的那种醇厚味道。阅历最是骗不了人的东西。

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是冬至,北京下了一场大雪。人生悲与乐,都是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这一切证明这你曾走过这世间。所谓《苦乐留痕》。(作者:宁以安)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10:15 来源:人民网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