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评《平凡的世界》:心中的太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那是父辈节衣缩食、用牙齿缝里省下的钱为我购买的。它没有华丽的词藻、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作家用心血和真诚写成的文字,像太阳一样,温暖了我的心。

1994年,我以全县文科最高分被安徽重点高校的新闻系录取,进入朝思暮想的象牙塔。然而现实的校园与我梦想中的相去甚远: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关系、路子含金量更大;穿什么品牌的服装、用什么牌子的化妆品、谈什么样的女孩、开什么汽车,成了时尚;昔日“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校园情人,已大摇大摆登堂入室;而寝室发生的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失窃事件,搞得人人自危、提心吊胆。

一朝圆梦的喜悦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困惑和迷茫。“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中国最偏僻、最落后的乡村走来的我,慢慢迷失了方向。

一天,百无聊赖、无精打采的我,打开样式陈旧的木箱,看到了箱底那本曾经非常熟悉和亲切的《平凡的世界》。重读,我被字里行间流淌的温情所感染:是的,人在转型期,产生这样那样的困惑和迷茫,并不奇怪,关键是如何把握机遇,走好人生的下一步。浮躁的心静下来了,莫名的烦躁消失了。连江南的阴雨也似乎温情了许多,不再那么讨厌了。

下铺看我那么入迷,天天央求我给他看看。我装作勉强的样子,说自己刚刚看,要他等一段时间。他跑遍了几家书店也没有买到,给我打了一周的开水,才实现一睹为快的愿望。我倒不是吝啬,是想让他明白“来之不易”才倍加珍惜的道理。

随着小说在同学间传递,城乡间的隔阂消失了。城里的同学知道在他们的生活之外,还有那么多的人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对农村学生的节约、小气,甚至寒酸、贫穷,多了几分理解和同情,剩饭剩菜少了,互谅互让多了;农村的同学,受到主人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力所能及地追求美和整洁的启发,到价格低廉的批发市场为自己添置了牛仔服、运动鞋,实在太困难的,也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青春的气息和笑容又荡漾在我们的脸上。从小锦衣玉食的女同学甚至像润叶姑娘一样,把节省下的饭菜票给了家境不好、但饭量很大的我。大家由冷漠和对立、嘲笑与玩弄变成了亲兄弟,好伙伴,下定决心要像路老师那样,把苦难作为人生的财富,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忠义之士。

10年后,同学相聚,无限深情地提到了《平凡的世界》,说它功不可没。感叹当年的马加爵和他的同学如果读到它,就不会发展到剑拔弩张、刀兵相见的地步。

而今,我遇到高兴的事,喜欢读一读它,它让我冷静;遇到困惑和迷茫时,它帮我找回曾经的梦想和快乐;遇到挫折和打击时,更要读一读它,重新振作精神、燃起奋斗的热情。它像温暖的、永不落下的太阳一样,引导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教会我拒绝诱惑和奢望,做一个正直、有良知、大写的人。(作者:周建道)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6日 10: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