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解放战争》:信仰和精神的力量弥足珍贵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军旅作家王树增创作的《解放战争》(上、下集)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以近70万字的篇幅,全景展现了60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幕战争传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20多万人民军队,凭着简陋的武器装备,对抗400多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在近4年时间里把国民党统治势力赶出了中国大陆,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说解放战争是一部传奇,这一点也不夸张。在国共内战爆发之际,无论是在国民党内部,还是当时的国际舆论,都认为国共决战的胜负没有悬念,共军不可能战胜国军。作为国军统帅的蒋介石一开始就夸下海口,国民政府有信心在8个月到10个月的时间内消灭共产党的军队。但解放战争的结果却与蒋介石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扭转乾坤,一举夺取了战争的全胜。

回想1945年,在艰苦卓绝的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被看作是领导全国抗战胜利的功臣,蒋介石也被视为“民族英雄”。当时美国的援助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国民党手中,国民党的威望和实力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远胜于对手的情况下,国民党最后竟然输给了共产党,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解放战争的结局虽说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战争是人心向背的较量。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的决战,与其说是在进行军事较量,还不如说是在进行政治搏弈。因为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也就使得共产党人拥有了坚强后盾。其实,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把为广大人民谋福祉作为根本宗旨。正是本着这一宗旨,在创建新中国的艰难进程中,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理想,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新中国而奋斗的理想,始终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坚定而真诚的拥护和支持。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像解放战争中的共产党军队那样,身后会有那么多的人民大众舍家支前,会有如此大规模的作战后勤支援。当年在解放区的老百姓中,就传唱着这样一首民谣:最后一粒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送到咱队伍上。

相对于共产党的胜利而言,国民党的失败则在于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实际上,早在内战爆发前,国民党政权就已濒临崩溃。因为国民党的腐败堕落,已经严重威胁到它作为执政党的存在了。国民党是典型的独裁统治,只是在八年抗战中,因为民族危亡成为首要问题,国民党内部的腐化堕落由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随着抗战结束,国民党政府内部的贪污腐化之风如春风吹过的野草,迅速地滋生蔓延。官员腐败、经济恶化、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等,诸如此类的严重社会问题,一方面导致国民政府信誉的极度下降,另一方面激起了极大民愤,国统区反对内战、要求和平,反对独裁、要求民主的群众运动蓬勃兴起。对此,国民党及其军警频频使用武力,以暴力对付手无寸铁的国统区人民,致使国民党政权终被民心所抛弃。

实事求是讲,国民党军中有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许多人在抗日战争中战功卓著,像李宗仁、陈诚、白崇禧、卫立煌、杜聿明、薛岳、宋希濂、王耀武、张灵甫等人,都是抗战时期为人称颂的抗日英雄。而在解放战争中,有的人要么战死,要么被俘,要么因败仗而黯然失色。国民党将领个人沉浮的人生经历证明,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命运与一种腐败没落衰弱的势力捆绑在一起,一个人纵有万般能耐也只能徒唤奈何。

“三大战役”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对于夺取全国的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念。在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满怀豪情地说,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在我们的敌人方面也不怀疑了……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1948年更加伟大的胜利。就在新年献词发表后的3个多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的楼顶。跨过长江的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横扫千军,一年后就把国民党残余势力赶出了中国大陆。

读《解放战争》一书,让人时时感受到一种信仰和精神的力量。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往无前的革命豪情,是弥足珍贵的,也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的。

解放战争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因信仰理想不同而引发的一场内战,可谓是兄弟阋墙、同室操戈,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大悲剧。《解放战争》一书,既剖析了悲剧发生的原因,也让读者看到了战争的创伤,数百万人卷入内战,无数同胞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我们讴歌解放战争的胜利,正是为了避免战争,使得民族的悲剧不再重演。

掩卷沉思,60多年过去,现代文明在极大地丰富我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意志和性格:一些人在物欲横流中丧失了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一些人在困难和压力面前萎靡不振、落荒而逃,还有的人在拥有财富的过程中淡化了民族精神和国家认同意识……所有这些,都不能不令人深思,也不能不加以警惕。(作者:任和平)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1日 09:40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