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信仰的力量——红岩英烈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第一讲 《红岩》作者的别样人生——红色作家罗广斌    

一部小说《红岩》,让江姐、许云峰等人的名字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珍贵记忆,也让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成为山城重庆的地标。这部经典小说的作者之一,就是罗广斌。罗广斌的家族曾富甲一方,他的哥哥曾官居国民党兵团司令、陆军中将,但罗广斌却坚定地站到了国民党政权的对立面。因叛徒出卖,他被捕入狱,备受摧残。“11·27”大屠杀中,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胆识,带领难友集体越狱。这才有了后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灵魂的奇书《红岩》。

提起重庆,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想到红岩,想到渣滓洞和白公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个世纪风靡全国的一部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红岩》。

1961年,曾经在国民党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关押而后成功越狱脱险的共产党员罗广斌和曾经在渣滓洞监狱关押而后被营救出狱的革命志士杨益言,以亲眼所见的革命烈士们狱中斗争的真实事迹为蓝本,满怀对遇难战友刻骨铭心的怀念,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鲜为人知的重庆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开始为广大读者所熟悉,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一大批革命志士也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革命偶像。

迄今为止,小说《红岩》发行量已超过1000万册,并以其深刻的革命世界观、人生观、生死观教育,成为载入当代文学史册的红色经典。红岩,也因此成为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标志。

渣滓洞、白公馆每年要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游客600多万人次,许多人到这里喜欢问:小说《红岩》中所描写的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疯老头”华子良和双枪老太婆是真有其人吗?

我在渣滓洞、白公馆连续工作了26年,一直从事烈士事迹和文物档案的研究、开发,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在不断地感染我,我也在不断被感染的过程中寻求烈士们的思想和人生轨迹。我曾经写过一本《〈红岩〉小说与中美合作所军统集中营》,书中的文学艺术形象可以和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一一对应,所以,我要说,《红岩》中的英雄人物不但有真实的生活原型,而且描写的事件也有真实的文献资料基础。

在狱中,他们坚贞不屈、临危不惧,面对死亡大义凛然,绝不透露党的半点机密,绝不玷污党的荣誉。他们的身上,体现着一种信仰的力量。在今天看来,这尤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这种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从小就经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具有圣贤情怀和精英意识,内忧外患的时代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共产主义信仰。

这种信仰,使他们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支撑着他们去追求自己的信仰、捍卫自己的信仰,乃至于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也在所不惜。 作为亲历者、见证者,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广斌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人物。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背叛家庭,参加革命,激励着他面对监禁绝不投降;也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使他死里逃生、虎口脱险之后,毅然拿起笔来,整理、记录狱中斗争的情形,保留了弥足珍贵的党史文献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小说《红岩》,还原了艰苦卓绝的狱中斗争,留下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这一讲,我就向大家讲述红岩历史上的脱险志士罗广斌的传奇人生。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9日 16:40 来源:商务印书馆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