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信仰的力量——红岩英烈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她虽死犹生,永远活在共和国的记忆里

黄茂才为了帮助狱中难友,还把武装守卫渣滓洞的看守连长请到自己在监狱的宿舍,与难友们秘密谈判,要求在地下党武装营救时给予配合。

小说《红岩》和电影《烈火中永生》中也有武装营救的情节,其实就是依据这些历史而创作加工的,只是文学作品在创作时,还把1947年从白公馆越狱脱险的假疯子韩子栋,也就是小说中的华子良,做了整合,设计出韩子栋与游击队接上关系,带领部队攻打进渣滓洞解救难友的情节。事实上,营救工作并没有能够进行。而影片里,江姐在武装营救前的殉难使许多观众感到万分遗憾,以至毛泽东在看完空政文工团的歌剧《江姐》后,曾经惋惜地说:要是让江姐看到胜利和解放就好了!

事实上,江姐确实是在营救行动准备开始前突然被杀害的。营救工作也确实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直到江姐牺牲后也没能真正实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掌握这个史实,我们先讲讲营救行动的搁浅。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已经被争取过来的看守黄茂才突然被遣返,致使狱里狱外联系中断。

1949年八九月份,解放战争逼近西南地区,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做撤离准备。渣滓洞监狱开始遣返人员,黄茂才也在领遣散费,他属于回家自谋生路的一类。11月中旬,黄茂才突然接到被遣返回家的通知。他到西南长官公署办理完手续后,于19日晚上回到了渣滓洞监狱取自己的物品和办理交接。当黄茂才去各个牢房向政治犯告别的时候,女牢房的胡其芬交给他一封信,希望他送到指定地方。这封信的内容主要是讲江竹筠等人被杀害的消息,希望狱外加紧营救方案的执行。11月20日,黄茂才将信送到了重庆大学的女生第二宿舍联络点,由于没有得到上级的具体指示,黄茂才暂时回家去了,与狱内联系的通道就此中断。7天之后,也就是距重庆解放只有3天的1949年11月27日,敌人溃败之前的大屠杀发生了,200多位革命者没来得及看见最后的胜利,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历史将永远定格在1949年11月14日

就在难友们为越狱做着各项准备时,突然传来了江竹筠等人要立即转移的消息。大家知道,敌人所讲的“转移”,实际上就是下毒手的惯用说法。为了麻痹政治犯,敌人往往还故意 煞有介事地打招呼“都把自己的东西带好,不要忘了”。

于是,开篇我给大家讲的那一幕出现了。

这天,一群武装特务突然出现在女牢门口,高声叫着江竹筠、李青林等人的囚徒号码,要她们赶快收拾行李,马上转移。

江姐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为自己的信仰献身的时刻到 了。虽然自己没有看到胜利,但是,新中国早在一个月前就在 北京宣告成立了,敌人的举动恰好说明,重庆解放已是指日可待。她把自己的东西全部送给了难友,唯一带走的就是儿子彭云的照片。

她轻轻地亲吻了一下照片上的云儿,然后脱下囚衣,把照片放进贴胸的口袋,穿上自己蓝色的阴丹士林布旗袍,再罩上自己的红色毛衣,梳好头发,以这样从容而美丽的姿态走向牢门,走向了一个年轻生命的尽头,也走向了一个伟大灵魂的永恒和不朽!

江姐和难友们一一告别。难友们知道,江姐这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她们哭了。江姐轻轻拂去她们眼角的泪水,微笑着点头,昂首跨出了牢门。她还搀扶着受刑断腿的李青林,往外走去。听到哭声,两人又回头向站在门口凝望的难友挥手告别。

在电台岚垭刑场,江姐站立着,环顾四周。但见歌乐山雾气浓浓,山风微微,焦黄的杂草丛中,不知名的小花,虽被秋风吹得起伏摇摆,但仍顽强地怒放着。

此时的江姐在想什么?是在想就要和老彭见面了,还是在憧憬着儿子彭云今后在新中国成长的幸福生活?一阵排枪响起,江姐倒下了,鲜血染红了她身边的小花。

说实话,每次讲到这里,或者说,在舞台上、在电影里看到这里,我都非常理解作为人民领袖的毛泽东同志看到此情此景时的心情:要是江姐看到革命完全胜利该多么好啊!

她也和千万普通女人一样,爱着自己的丈夫,疼爱自己的儿子,渴望温馨的家和幸福的生活,然而“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江姐以极大的意志力量战胜了个人的情感痛苦。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使她敢于面对死亡而“面不改色心不跳,就像回家一样”。

这样的情怀,值得我们永远景仰,也永远珍藏!

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档案中,珍藏着几封江姐生前、包括在狱中写给亲人的书信。当她得知丈夫殉难的消息后,她这样写道:

家里死过很多人,包括我亲爱的母亲,不过没有哪一次像失去老彭那样令我窒息得透不过气来。……人总是人,总不能不为这惨痛的死亡而伤心,我记得不知是谁说过,“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里死去,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中活着”,你觉得是吗?所以他是活着的,而且永远地活在我的心里。

在狱中,江姐带出的最后一封书信中对儿子的问题写下这样的遗言:

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们了,盼教以踏着父母的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孩子决不要娇养,粗茶淡饭足矣!

就像彭咏梧永远活在江姐心中一样,江姐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共和国永不褪色、耀眼的红色记忆!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9日 16:40 来源:商务印书馆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