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读《党性之问》:金石之声余音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性,是一个严肃而温暖的词语。严肃,因为它包含了忠诚、清廉等美好品质;温暖,由于它蕴含了关怀、情意等动人情愫。捧读《党性之问》这本书,让人再一次触摸到了党性的严和爱,感受到了党性的震撼和力量。

“共产党人过得硬”。展读《党性之问》中的一个个生动事例、一篇篇体会文章,有一个突出感受,就是共产党人是过得硬的。这里面,有革命前辈陈云、彭真、徐特立等的感人故事,有优秀组工干部祁爱群、王彦生、尹中强等的先进事迹,还有组织部长、组工干部们发自肺腑的心得体会,阅读这些来自于历史、现实和心灵的文字,不由得被共产党人这些严肃、坚定、真诚的品格所感染。党性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它具有永恒的意义。书中反复强调渲染的“坚定·坚守·坚持”“讲党性要胸有全局”“讲党性就要把群众当亲人”等思想观点,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永远都不会过时。

细节之中含深情。党性不是铁板一块。共产党人有铮铮铁骨,亦有款款柔情。《党性之问》一书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抗战时期,中组部设立了一个招待所,接待全国各地来到延安的干部。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的李富春说:“一定要把招待所的工作做好,要使同志们来到这里就像回到家里一样。”朴实的话语里,饱含着对同志的深情。因为这种工作追求,大家都把组织部看作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如今,与那个年代相比,许多情况发生了变化,但共产党人对干部群众的感情没有变。书中摘录了一位基层组织部长的话:“组工干部要扎根群众,把工作做到街头巷尾、农家小院、桌前炕头,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把工作做到田间地头、果园树下、山岭小岗,帮助老百姓致富奔小康。”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有的只是几句平凡的话,但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党性,体现的是对人民群众血肉深情。

党性这个词语,说起来铿锵有力、听起来掷地有声、践行起来重如千钧。《党性之问》这本书,图文并茂、丰富生动,主要围绕组织部门、组工干部的党性来叙述、来记录、来展开,但其对于整个党员队伍建设来说,具有一种标本和示范意义。“做党性最强的干部”,不仅是对组工干部的要求,而是对所有干部、所有党员的期许。《党性之问》发出的是金石之音,其意蕴必然深长,其回响必然久远。

相关书目:

《党性之问》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3日 10:0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