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评《中国廉政史鉴》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奋斗,《中国廉政史鉴》于2012年八月出版。能为党、为国家、为民族,做一件有益的事情,我们感到由衷欣慰。对于这部书,我倾注了感情和心血,用较长时间思考和研究书的基本框架,先后二十几次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讨论、研究本书的编撰工作。

《中国廉政史鉴》是一部利国、利民的大书。

《中国廉政史鉴》是一部填补廉政文化研究空白之作。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研究,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工作: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廉政思想的研究;对我们党90多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反腐倡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反腐倡廉新鲜经验的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廉政精华的研究;对国外廉政经验的研究。编撰《中国廉政史鉴》,目的就是推进对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廉政精华的研究。我们在编撰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充分感受到了其中廉政文化的灿烂和丰富。《中国廉政史鉴》充分利用既有研究成果,是迄今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面貌的鸿篇巨帙,对继承、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有长远的价值和作用。

《中国廉政史鉴》确立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全书分为思想理论卷、典章制度卷、历史人物卷,共16分册。思想理论卷荟萃了150多位历史上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关于廉政思想的论述。中华民族是富有思想和智慧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留下了极为巨大丰富的精神财富、思想财富。在思想理论方面,该书充分挖掘了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的民本思想、德治思想、任贤思想、吏治思想、法治思想、勤政思想、节用思想、教化思想等等。典章制度卷对各个时期的廉政制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提炼。中华文化五千年一以贯之,从来没有中断过,堪称世界史上的一大奇迹。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奇迹,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方面的原因。在典章制度方面,该书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历朝历代官职制度、监察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把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顺序调整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更加突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不仅廉政文化研究要更加重视制度研究,而且在反腐倡廉实践中,要总结多年来制度建设的经验,反思发生大要案的深刻教训,紧紧围绕权力的分解、权力的配置、权力的运行和权力的制约监督,制定管用的制度规范,把制度反腐提高到科学化水平。历史人物卷精选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近300位著名历史人物的廉政事迹,并附有部分贪墨人物典型。中国历来重视德治,尤其重视官德。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积累了厚重的“德文化”,要重视开发利用。在历史人物方面,《中国廉政史鉴》集中展现了历代先贤修身立德、明法审令、尚学崇教、尽职敬业、诚实守信、自持知止、乐道安贫、勇略敢当等高尚品德。这些思想理论、典章制度、历史人物,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迪、借鉴、警示和教育意义。《中国廉政史鉴》思想理论、典章制度和历史人物三位一体的基本结构,初步形成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研究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框架,为今后同类著作的撰写和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廉政史鉴》是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生动教材。如何处理公和私的关系,对于从政者来说,是一个千古课题。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般的杰出人物,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陕西汉中张良庙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掷秦一椎”,下联是“辞汉万户”,横批是“知止”。这幅对联是对西汉重臣张良一生的写照。张良为汉朝建立立下的功劳,是人尽皆知的,但他不伐其功,不矜其能,以勇于自持知止留下千古美名。张伯行为官康熙、雍正两朝,官至吏部尚书,一生恪守“官无大小,在得民心”。他曾在寓所张贴《禁止馈送檄》说:“一线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成为历史佳话。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廉政史鉴》中比比皆是。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最不易处理好的,就是事业之公和个人之私两者间的关系。综观反腐败中查处的大要案,有一个值得深思的规律性现象,就是有些人是既心怀“大公”,也挟着“大私”走上领导岗位的,既想干大事,又想谋大官、得大利。当官运亨通、私欲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他们也能为党和人民作一些有益工作;而当个人私欲与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便把个人私欲摆在第一位,甚至不惜以权谋私、以私害公,结果轻则毁掉自身,重则祸国殃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建议更多的同志、更多的党员领导干部,都能读一读《中国廉政史鉴》,从中汲取有益营养。

《中国廉政史鉴》的编撰出版,体现了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事非经过不知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廉政史鉴》的编撰出版,始终秉承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原则,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大家勤奋敬业、专心致志,取精用弘、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一丝不苟、字斟句酌,反复锤炼、数易其稿,确保了全书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其间,编委会组织了三次大的集中修改,从七百多万字最终压缩到四百多万字,使全书基本达到了体例合理、资料翔实、译文准确、评价客观。

学好用好《中国廉政史鉴》,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毛泽东同志多次讲过,要以谦虚之心学习历史。他说:“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成任何封建的毒素。”《中国廉政史鉴》的编撰过程,实际上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也是锻炼提高队伍的过程。参加编纂工作的青年学者,都感到自己的历史知识、古文知识、写作能力和思维方式,有不同的长进和提高,上了一堂结结实实的文化大课。从这部书的编撰出版来说,是一个过程的结束;而从这部书的学习使用来说,则是一个新过程的开始。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在工作中学好用好这部书,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中华民族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惩治和预防腐败,一定不要低估文化反腐的重要基础作用。我们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基本建设,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发挥文化系统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阵地优势,积极推动廉政文化精品的创作和传播,推动廉政文化进基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效。(本文作者为文化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1日 10:06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朱子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