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部精神图谱——评《拯救》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拯救》 刘诗伟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2011.7

《拯救》 刘诗伟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2011.7

回眸上世纪80年代初,“反思文学”在中国文坛曾繁盛一时,以王蒙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凭借其厚重写实的“反思小说”为读者所欢迎。其后随着新一代知青作家和先锋作家的崛起,“反思文学”的光芒渐渐黯淡。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潮流的“反思文学”虽已衰歇,其核心的文学精神却并未退场。无论是先锋文学还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风起云涌的各种文学思潮如“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新女性小说”等,无不贯穿着“反思”的精神线索,体现着当代中国文学的逐步深化——这可能是“反思文学”留给后来者的精神遗产之一。

刘诗伟的新作《拯救》就秉承了这一精神。这部40万字的小说折射的是作者30多年来的个人命运与个人心灵史。其间的反思意识是强烈而深沉的,但作者并没有让情感泛滥,相反,采取了理性节制情感的叙述策略,让生命激情的浓度与精神意识的深度互相渗透,实现了文本中情与理的交融,这是《拯救》的艺术品格。

《拯救》选择第二人称非限制性的视角进行叙事是需要勇气的,不仅因为这种叙述视角在长篇小说的写作中很难驾驭,更因为选择这种特殊的叙述视角意味着作者必须在叙事中直面自己精神世界中的矛盾与痛楚。但是,就题材和创作旨趣而言,《拯救》对叙述视角的选择也许是最佳的选择,文本中始终暗含着缺席的“我”与在场的“你”之间的心灵对话,给整部作品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张力。作为隐含作者的“我”与作为男主人公的刘浪之间构成了一种精神的交流,而且,这种精神交流的实质是自审而不是指向他者的审判。可以说自审视角的确立奠定了《拯救》的精神品格。

不仅如此,《拯救》在叙述结构的经营上也用心良苦,服务于作品的反思旨趣。作者大胆地将男主人公刘浪以及他的几位朋友李黑牛、马宏达、柳青、安娜的人生经历切割成不同的片段,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结构而采用类似意识流的心理结构,通过刘浪的回忆和心理独白把主要人物的人生片段非理性地贯穿和整合起来,纵横交织成网状的叙述结构,这体现了作者宏阔的社会历史反思视野。

值得注意的还有《拯救》的人文情怀。作为一位人文理想主义者,刘诗伟在作品中或批判、或反诘、或认同,深度投射了自己的爱情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主人公刘浪功成名就,但是性格中仍深藏着软弱、自私和狭隘等缺陷;李黑牛的人生蜕变轨迹则折射了当下少数人对金钱和性的无餍追逐,可算是对当下社会中存在的某种过度物质欲望的一种折射;柳青的命运则反映了这些年来中国乡村的变化历程……小说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在现实与过往的相互纠结中向前推进,涉笔了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下海经商”者的情感世界与心路历程,从这个角度说,它刻画了当前一部分人的精神图谱。(作者:李遇春)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4日 09:22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