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当草根有了立场——评《草根立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草根立场》 刘诗伟著 羊城晚报出版社  2011.12

《草根立场》 刘诗伟著 羊城晚报出版社 2011.12

远在广东的青年记者黄守洲发来电子邮件,说要出版一本随笔文集,书名定为《草根立场》,请我写序。黄守洲所写的文章,我读过一些。这次又把发来的数篇文稿看了一遍,发现此书收集的文章多是从草根、底层角度思考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值得一读。实际上,多年来,我自己也一直在关注这些问题。

我觉得,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不能关注草根、弱势群体,就很难写出好的作品来。黄守洲要求我写个序言,我也就慨然允诺。这不能算是对青年的鼓励,算是自己与当代中国青年的一种思想激荡互动吧。

草根的说法,产生于19世纪美国寻金热流行期间,当时盛传有些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的地方就蕴藏着黄金。在中国,“草根”这个词语被赋予“基层民众”的内涵。在网络上,在现实社会中,“草根”往往被表述为一种非主流、非正统、非专业,甚至纯然出自民间草泽的人所构成的群体,使之区别于那种故步自封、唯我独尊的所谓正统的、主流的声音,所以,“草根”有其独立存在的理由和独特的优势。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只有当“草根”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声音的时候,社会的进步才会有希望。

“草根”所具有的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其独立性、民间独创性以及真实性。在那里,经验和理论是互为一体的,并不像现在所谓的“主流”声音里很难看到经验的影子。“草根”的震撼力来自其本身就是实践。

当今,主流声音往往会被“异化”,容易被“淹没”,或被扭曲理解。主流声音与草根呼声甚至被相互割裂开,彼此之间难以正常沟通、交流,出现互不买账、各说各话的局面。而《草根立场》这本书所收集的文章大部分可在网络上进行阅读,也有作者近年来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新闻报道,既不失专业规范,又嬉笑怒骂,不拘一格,反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管人们喜欢与否,在这个草根崛起的时代,草根力量也已成为悄然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力量。根据我的理解,这些年里,草根从来没有在任何重大的政策、事件、发展趋势中缺席。《草根立场》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注释,所有文章都是对政策、事件和发展趋势的反应和思考。坚持讲真话的人本来就不多,能够把时代命运与个人未来联系在一起思考的青年人则更少。事实上,草根声音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声音接近常识、接近真实。

时下,“立场”是一个带有色彩的词语,尖锐而带有隐晦。草根立场,其所能启发的问题将影响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草根立场,需要倾听和打捞沉没的声音。

《草根立场》所收集的文章均涉及当前社会上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作者也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作者认为,虽然自己在理解社会问题方面能力有限,观点粗浅,但还是企望本书所反映的一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比如农村基层腐败、教育改革乱象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等等。我自己既是草根的一部分,同时也对草根抱有批评的态度。当草根仅仅反映的是一种愤怒情绪,草根成为愤怒的代名词的时候,那么草根就没有出路。草根的出路就是化愤怒为理性。这一转型,我在这本文集里面,看到了希望。

80后的青年人,很少有把社会问题当成自己的事情进行观察、愿意思考的。那么,80后青年人,如何成为时代的主人,如何在大时代下把关心自己的前程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我希望当前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思考、关注这个问题。当草根有了立场,希望能有一片草原成为呐喊的舞台。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1日 09: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