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读《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有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 [美]克莱·舍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 [美]克莱·舍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是否留意过,网络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每天,他们从国外找到最新一集的美剧片源,把它录制下来,然后听译、校对、做时间轴,接着压缩、做种,最后上传到网上,供网友下载分享。除了个别几个名气大的组织者、发布平台能拉到赞助赚钱,更多人是无偿的,不图名不为利,完全“义务劳动”。当然,热衷公益、甘于奉献的人在网络上不占少数,他们会积极参与维基百科的构建,对一个词条进行编辑、修改、补充、完善;他们会主动回答网友们在贴吧、论坛上提出的问题;他们还会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寻找线索、提供信息、伸出援手……

以传统经济人角度来看,像这种无酬动机、慷慨文化、集体创造似乎是反逻辑和不可能的,然而,就在互联网上,一切皆有可能,而且就这么发生了。对此,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大为不解。这不,新媒体观察家、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的克莱·舍基就亲历了这一幕。

那是4年前,当舍基写的《未来是湿的》出版后,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介绍维基百科。舍基被一个女制片人问了一个问题,维基百科规模如此庞大,“人们哪儿来的时间?”

是呀,哪来的闲余时间,可以这么不计名利、不图回报?女制片人的疑问恰恰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疑惑,但舍基早有答案,他听到后,立马回应说:“别人可以问,但是电视人绝对不能问这个问题。你应该清楚那些时间是从哪儿来的。”这是因为她供职于一个在过去50年中消磨掉人们大量自由时间的行业。

需要声明,舍基倒不是专跟电视业过不去,他只是为了强调,人们其实有的是时间,但很多却花在了看电视上。按照舍基的说法,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是2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想象一下,如果将全世界受过教育者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这该是有多么巨大呀?那些问“人们哪儿来的时间”的人恐怕没有意识到,相比我们全部拥有的自由时间的总和,维基百科项目所占用的时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将这个观点加以延伸,再经系统化地表述,于是便成了克莱·舍基的新书《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通过写作《认知盈余》,舍基试图唤醒人们对认知盈余的认识,并呼吁把“自由时间当做一种普遍的社会资产,用于大型的共同创造的项目,而不是一组仅供个人消磨的一连串时间”。虽然舍基大肆鼓吹新媒体的价值,但他也知道,认知盈余较早的运用并非发生在网络空间里,而是现实中的技术团体的计算机编程。在那里,人们抱着共同的目标,平等信任、分享协作,致力于开发项目。至于到了互联网上,用认知盈余的方式开创事业的故事更多,比如本文开始提到的。

集体利用自由时间可兑现不同价值,而舍基希望看到更多的推动社会进程、文明进步的公民价值。例如,国内有个Web2.0的开放翻译平台译言网,在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它通过近600名译者的协作,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翻译出了《地震救灾手册》等10余万字的资料。另外像东西网,借助社区译者组成的底层平行网络和由编辑团队组成的上层引导和控制的层级架构,共同翻译完成了凯文·凯利的大部头科技著作《失控》,此外新近的《小布什传》、《史蒂夫·乔布斯传》也借由这种模式翻译出版。

集合志同道合者的有闲时间,从协作、分享的过程中衍生,认知盈余所创造的不仅是社区利益,更多是社会价值。它是对社会化媒体最为意义深远的运用。

正如无聊经济催生分众传播,有闲时间促成维基模式,后者引领社会与商业全新的未来。读舍基的书,总是颇受启发。他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很随意地抛出些有趣的想法——社会化媒体不仅改变了人际关系,而且促进了生产关系,即消费、生产与分享,三位一体!他很乐观,但愿他是对的。(作者:杨吉)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1日 09:26 来源:新京报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