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感受有质地的生命——评《我的唐山》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我的唐山》 林那北著 海峡出版社

林那北数年前以小说《寻找妻子古菜花》在文坛引人注目,实际上林那北写作多年,编辑《中篇小说选刊》可能长期练就她的小说眼光,她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地很好。她是一个对艺术认真负责的人。《我的唐山》的出版,再次显示出林那北坚韧的艺术能量,她的极其严肃认真的写作的态度。在写作《我的唐山》的时候可以看出她做了大量的案头笔记,读了大量的书籍,她在这方面下了相当的功夫,因此,才能对那一段历史把握得很到位,她有还原历史的能力。历史小说,首先是有没有还原历史的能力,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小说在书写历史方面是很结实的,精致、精细和朴实。 

历史小说其实是一种非常严格而困难的文体。中国的历史小说很多,似乎只要发挥想象,像网络上用“穿越”就能够对付一切,所有的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性问题都被放到一边。林那北在《我的唐山》里处理历史要认真严肃得多。这部历史小说借助历史中的普通人,不只是写出一段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写出一个人隐藏了几十年的幻想,这样的作品才有力量,它回到了生活,回到了生命本身。林那北是有历史想象力的。历史叙事并不是直接的还原历史,既要还原,也要艺术想象,这二者的结合要恰到好处,这就是对历史材料的掌握和处理历史想象的能力问题。

这部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是写了大历史、小人物。这种大历史的小说如果缺乏大人物就很难写。过去讲述大历史的作品不少,因为都围绕大人物,比如拿破仑、郑成功、林则徐等等,这些人物的每一个动作都会牵动历史的进程,被鬼化或者被神化了,怎么写都有可能。但是写小人物要回到极为朴实的生活当中,这部作品做得非常好,作品对闽南文化的表现相当真实,细节、情感的层次感处理非常透彻,看出林那北把握生活、刻画人物以及把握心理的功力。通过作品可以看到林那北写作的“起飞”状态,一方面她有驾驭历史的勇气、迎接挑战的信心;另外一方面,她处理生活的细节,把握得非常结实。

今天我们生活在历史不断消失的时代,变化如此迅速,我们要应对这么复杂变化的现实以及对未来强大的渴望,历史总是慢慢地被我们淡忘了。但是文学怎么回到历史当中?文学如何把遗忘的历史保存下来?我觉得这应该是文学应该秉持的一个任务、一个职责。过去在宏大叙事控制了整个叙事方式的情况下,我们当然要破解宏大叙事的结构。但是当我们生活的基础一点点虚空起来时,我们的历史可能瓦解的时候怎么样重建历史?我们现在重写历史,也是以个人风格、个人拥抱历史的激情来书写的。在这部作品当中,林那北带着很高的挑战去写那一段唐山过台湾的历史,这是一个大的历史,而且是非常独特的一段故事。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海峡两岸统一、民族的迁徙故事,但是实际上它是非常有质感,非常带有闽台地域文化的特点的故事。在全球化和后现代的时代,这样一种故事、这样一种生活,可能恰恰是把我们和历史以非常亲切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途径。《我的唐山》立足于当代,带着当代人对历史价值的一种发掘和保留责任,甚至是弘扬和记取的一种勇气来书写。作品贯穿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对历史的审视,对历史之善恶与选择的理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是我们想象历史是根源于对历史的观念、把握历史的才能、我们对历史的责任。我们这样一个虚构之后的历史,确实打上了当代人理解历史和个人经验的烙印。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怎么样确认还原历史的紧张关系呢?一方面要还原本真的历史,另一方面是作者想象的,作者要把握给出的历史,这确实需要很强大的张力。所以,这一点还是把握历史的才能和对历史的责任。说到底,它还是一个艺术能力的问题,我们当然不可能说绝对地还原历史,我们难以说哪一个叙述是绝对真实的,但是确实我们在那一瞬间能够把历史复活,我们需要的是历史有一种生命的存在,我们给予历史一种价值,这种历史的价值和当下的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也是我们试图开启未来生存的一个面向。这样的一个历史才是有生命的。我们并不是简单地说林那北的历史有价值是因为她确实真实地还原了闽南的生活,还原了台湾的生活,而最重要的是看质地,看她给出了小说什么样的生命。当然,二者又有内在的重新对应在一起的关系,紧张的关系是有一种冲突的张力,要还原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想象,不可能有太多的艺术的虚构。但另一方面,要给出历史的质地,给出活生生的生命,给出历史的生命,就要有历史想象和虚构,难度恰恰在这里,在最后的结合点上。

《我的唐山》读起来很有感染力,整部小说有从大处着眼的构思,又有小的细部交错的呼应。通过细微的差别来出现一种可变异的相似性,这倒是相当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像陈浩年、陈浩月兄弟俩与几个闽南女子的形象性格的处理,做得相当精致。这说明林那北历史小说创作没有生涩之感,透视出一种艺术质地,使作品在艺术上经得起推敲和考验。(作者:陈晓明)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3日 09:53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