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雷锋传人的画像——评《幸福是什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郭明义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是当代的活雷锋。他是普通人,但更是一位身上闪烁着耀眼精神光芒的普通人。他爱岗敬业,勤恳工作,敢于开拓进取。他热心公益,奉献爱心,乐于助人,公而忘私,是一位地道的“中国好人”,是一个心地真诚、善良、纯粹,“傻”到了有点可爱的当代工人代表。

报告文学《幸福是什么》(春风文艺出版社),着重从郭明义的具体事例入手,记述了大量的凡人小事。我们今天弘扬雷锋精神,首先就是要弘扬他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郭明义正是这样一位雷锋传人。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其所能地拼搏奉献,如无偿献血、捐款助学、捐物助人。而主人公最打动人的首先便是那些感人的细节。如作品中生动讲述了他三次捐出自家电视机的故事,最后组织奖励给他一台电视,为了防止他再把它捐掉,特意在电视上贴了张字条“公共财产,不许捐赠”,这才把电视保住了。而他“三捐自行车”的故事也很生动,至今,他每天上班都只好走路,还美其名曰锻炼身体,这既表现出他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也反映出他乐观、开朗、知足的精神状态。

主人公打动人的第二方面是他以身作则,带动、影响和感染了身边的一群人、一大批人共同投身到奉献助人、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潮之中。他如一粒火种,引燃了一片燎原大火。例如,北京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在听了他热心助人的事迹后,主动为白血病同行捐款100元。郭明义每回汇寄捐资助学款的邮局,邮局职工都被他感动而纷纷伸出援手,开始捐资助学。还有成千上万的鞍钢工人同行,都受到郭明义倡导引领的影响,纷纷加入了献血、助人、助学、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中去,极大地影响和改善了一个工厂、一座城市的社会风气。正如作者在“笔者感言”所说“每一块石头里都沉睡着一个维纳斯,只有爱的钎锤才能将她唤醒。”郭明义就是那“爱的钎锤”。

作品感人至深的第三个方面,是作者不断凸显和张扬主人公郭明义身上极其宝贵的品格和精神,并用这些精神贯穿全篇,提纲挈领。一是甘于平凡岗位、辛勤工作、竭诚奉献的“螺丝钉精神”。郭明义在参军当炊事员时,从他的第一份工作起,做事就毫不含糊,即便是熬粥这样细小的事情也要每天早起一小时用心去做好。在负责修路筑路过程中,他恪尽职守,乃至不惧中暑玩命地干,认真查找潜在危险,为工厂运矿提供强有力的道路保障。二是作者总结出来的郭明义的“钻机精神”,对自己不懂不会的科技敢于钻研、善于钻研,如他硬是依靠自学拿下了英语资格证书,啃下了进口电动轮的英文说明书,并且主动承担起了与外国专家搭档合作的重任,充当起英语翻译。三是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傻子精神”。鲁迅先生说,世界是由傻子创造和推动的。中国需要埋头苦干的傻子。郭明义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很傻,傻到20年间捐出了15万元,几乎把工资的全部结余都捐掉了,他资助了200多名孩子,还把大量的业余精力放在鼓动更多的同事和鞍山市民投入到了公益活动中去。为了献血救人,他甘愿忍着饥饿,以至献完血竟昏睡在医院走廊里。他献血,献血小板,献完工资献家里的财物,乃至决心给需要换肾的人捐一颗肾。在他身上,存在着“一根筋”的个性特征,凡是好事就务求做好办到,做到极致,臻于至善。

作品打动人的第四方面,是作者善于运用深刻思想穿透故事叙述。通过讲述郭明义的凡人琐事,追索“幸福是什么”这样一个严肃话题,从而赋予作品以深化了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借助刻画郭明义这位活雷锋的生动形象,作品雄辩地昭示了一个道理:奉献者是幸福的,从奉献中获得幸福是一种崇高,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

逼近现实、刻画现实人物的报告文学写作难度很高。作者李春雷很好地抓住了刻画人物这一报告文学写作要诀,从人物的一言一行、细微小事入手,将人物捏塑得有血有肉、丰满充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人物立住了,这部作品也便获得了成功。(作者:李朝全)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2日 09:27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