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背着土地行走——评《生命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生命册》 李佩甫著  作家出版社  2012.03

《生命册》 李佩甫著 作家出版社 2012.03

每一个人,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生命册”。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添加着崭新的内容。

河南作家李佩甫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生命册》,通过第一人称的写法,以主人公吴志鹏从平原农村走向城市的生活和心理转变为主线,勾画出近五十年的社会变迁场景和身处其中的一个个生命个体的心灵变化,记录了一本厚重生动、属于很多人的“生命册”。在作者的笔下,“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并置,并试图从中摸索出时代与人物命运的关联”。

主人公的根在农村。“我身上背负着五千七百九十八亩土地(不带宅基),近六千只眼睛(也有三五只瞎了或是半瞎,可他们都看着我呢),还有近三千个把不住门儿的嘴巴(有时候,能把死人说活,也能把活人说死的),他们的唾沫星子是可以淹人的。”

这种背景奠定了主人公后来生活的思想基调。当他研究生毕业,以一个大学教师的身份进入城市后,这一点既不时令他感受到“差别”的痛苦,也为他在陷入精神困顿时提供了无形的滋养。虽然在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之后,他也说不清楚,“一片干了的、四处漂泊的树叶,还能不能再回到树上”,但其实在关键时刻指引他作出各种选择的,还是那片养育他的土地和他身后长满的眼睛。正如书中多次提到的,主人公“身后有人”。

主人公自幼父母双亡,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因此,对村里形形色色的乡亲,就有了比一般人更多更具体的记忆。

以虚构的“无梁村”为对象,以主人公的观察为视角,作者对几十年来变化着的农村境况和农民状态给予了近乎白描的勾勒。这其中有为了爱情放弃军人身份却深陷几十年家庭矛盾的老姑父,有年轻时上进后来却变成专业“上访户”的梁五方,有如草芥般为了生活而失去廉耻的虫嫂,有不甘农村生活到城里做洗脚妹后来发迹的苇香……

“每个人都是有背景的。一个人的童年或者说是背景,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可以说,主人公后来生活中的每一步,都不知不觉地被他们中的某一个所牵引,所羁绊。虽然因不堪重负而一度逃离,但其实,每一个从农村那片土地上走出的人,其生命都早已注定和它融在一起,无法剥离。

这些人物被作者描摹得细致入微、栩栩动人,我们虽然不时地为他们感到痛心、遗憾甚至愤怒,但仍然可以感觉到,其中散发出一份不可抵挡的温情和暖意,令人对未来有所期冀。

“我是一粒种子。我把自己移栽进了城市。”小说中的另一个场景就是主人公后来身处的城市。作者用不断闪回的方式,在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城市之间切换,并以此为背景,展现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命运。

“骆驼”,是小说中除了主人公之外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就其典型性而言,“骆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主人公,再现了在近三十年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类特殊而引人关注的群体。他们出身低微,然而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拥有更高的智商和更雄心勃勃的欲望,在开创事业与追逐金钱的过程中,拥有比一般人更果敢的决心和更现实的手段,却也不断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煎熬。他们最初怀抱理想,也曾拥有名利,却最终失去更多。

作者通过对以主人公和“骆驼”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作出的大学毕业、进入“体制”工作、辞职、下海经商等一系列人生选择和精神状态的描写,完成了对一代人命运的审视,“在无限逼近历史和人性真实的过程中,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具有哲理反思意味的人物群像图。”

主人公背负着生养他的土地,行走在城市间,而《生命册》所展现出的,亦来自我们所能感受到的这个世界,真实而有温度。(作者:安君)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7日 09:43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