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个沉潜于深处的智者——评《梦话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梦话录》 钱理群著 漓江出版社 2012.01

鲁迅曾说,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他也强调:“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并不是放纵。”回头看看,这句话在物质如此丰富的今日,依然振聋发聩。我想这也是钱理群先生穷其一生研究鲁迅、传播鲁迅思想的缘由所在。

在钱先生的众多著述中,他做鲁迅意义的诠释者,几乎耳提面命地告诉人们,“温饱之后”要有梦想坚持,有“物质世界里的真我发现”,以及“自我反省后的生活重建”。近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钱理群著《梦话录》,即是这位沉潜于社会深处的智者的“梦话”与“话梦”。

现今时日,连做梦都成了一种奢侈,因为众人深陷于物质的泥淖难以拔足,那种超然飘渺的理想主义的精神幻梦当然与他们无缘。但老钱先生虽然已是古稀之年,却依然执著依然真诚,带着些许童真的目光打量世道,打量着这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并付以深情的思考和批判,以学者与公共知识分子相融一体的姿态,力图扭转这一颓势。

鲁迅精神是钱先生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既是他价值判断的准绳,又是他安身立命之所在。一个人能把一位先贤圣哲奉为终身范导,并化为自身血肉,时时尊崇,处处规矩,这是他的幸福,也是他学力超凡的源泉;但不因此而伪饰矫情、沽名钓誉,而是时时解剖自我,通体透明地站在人前,这却是钱先生异于一般学者,拥有众多心灵相通的“粉丝”的原因。

与其说钱理群是个怀疑主义者,不如说是个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学人。他的精神的原点,起初是建立在乌托邦的梦幻里的。即便是后来挫折多多,内心的探究光明之火,从未熄过。这种堂吉诃德式的情结,曾经使他陷入悲剧性和荒诞性的苦楚里;然而,理想的冲动和“做梦”的热情,仍未断过。

面对着鲁迅,对钱理群而言,有两个任务:一是对文本的阐释;二是对当代生活的发言。前者是出发点,后者是一种目的。而二者的连接点,正是大学里的青年。他那么急于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众多的学子,以至20余年的北大生活,并未去写一本“为学术而学术”的著作。《做沟通鲁迅与当代青年的桥梁》、《七八十年代青年眼里的鲁迅》等文,留下了他学术活动的特别的一隅。他敏感于青年一代对鲁迅的接受,那一代对“五四”的看法,直接影响着当下文化的形态。钱氏喜欢和青年们谈论鲁迅,因为在他看来,可以供人们摆脱奴役的精神资源,除了鲁夫子,几乎没有别的什么。而鲁迅精神的传递,正有赖于文学青年。

正如白璧德在《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一书前言中所说:“不是我们当代的学者缺乏人文特性,而是以这些特性为主的学者少而又少。”老钱就是这“少而又少”中的一员。他认为,大学的基本任务和职能,是培养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的人”,培育蔡元培所说的“养成健全的人格”的人。专业知识、技术虽不可少,但人的精神、品格更重要,因为知识技术是要人去驾驭的。他尖锐地指出,一个人即使专业知识技术很高明,但人品缺德、没有良知,甚至甘当奴才,那他充其量不过是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这是教育与个人的最大的失败。联想近日老钱震惊朝野之语:“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能不使人思之再三。

钱先生为今天无“梦”的青年学子而痛心,爱之愈深,恨之愈切。此言发出,我仿佛看到他的心在滴血!但钱先生应该也看到了,他们的“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问题,社会现实应负更大的责任。毕业了,求职中逆淘汰,劣胜优汰,因为他爸不是李刚;恋爱了,筑不起爱的小巢,因为五环路外每平方米也得两万元……正如钱先生一再援引鲁迅的话:“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但《伤逝》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他们。所以,我们盼望着老钱关于“制度重建、文化重建、价值重建、生活重建”的梦,能化为现实,年轻人才能像钱先生一样,在五彩缤纷的梦境中去追寻理想主义的价值再现。

诚如国家和个人都不能没有梦想一样,我们不能没有钱先生这样的“梦语录”。“制度重建,文化重建,价值重建,生活重建”,钱先生所说的“四大重建”,正是他沉吟良久的“梦话”,却又是当今中国不能没有的“梦话”;“个人,精神,自由;生存,温饱,发展”,钱先生所执的“立人”思想,对尚且“蜗居”的“蚂民”们来讲,亦像是独行者咀嚼已久的“梦话”,却又是当今国人不能没有的“梦话”。

钱先生曾经提过鲁迅的一篇文章《我要骗人》: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门,碰见一个为灾民募捐的小女孩。而当时正处于国民党腐败统治之下,所以鲁迅很清楚,小女孩所募的款,是不可能落在灾民手里的。因此,在鲁迅看来,她的募捐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但是面对着这个热情、天真的孩子,能告诉她说她做的这件事没意义吗?不但不能说,还必须对她说:“小孩子,你做的事非常有价值,我一定支持你。”鲁迅于是拿出一大笔钱来给这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非常感动,说我不要这么多钱,钱太多了。于是鲁迅牵着她的小手,走到一个商店,用大钱兑来小钱,再把小钱交给小女孩。小女孩紧紧地握住鲁迅的手说,先生你太好了,我代表全体灾民,对你表示感谢。鲁迅看着这小女孩越走越远,他的手上还可以感觉到这个小女孩手的温暖;但是正是这温暖像火一样烧灼着鲁迅的心,因为他骗了这个孩子。也因为,他给了孩子一个梦想。

对于青年,钱先生千言万语,仍以“梦想”相托:“一个人不能没有梦,一个无梦的人生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梦,特别是民族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们做梦,那就更加可悲。”(作者:俞兆平)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7日 09: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