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评《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为了谁、依靠谁是推进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最近,我认真读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出版的《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这本书,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系统的认识。

  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始终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立场。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这一立场出发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前进方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强调,坚持“两手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摘编》中的这些重要论断,都说明只有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立场,才能真正认清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前进方向;只有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推动文化建设各项具体工作的顺利展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建设真正的源头活水,只能是人民群众生动的生产生活实践。正是从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我们党不断探索、总结了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形成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这在《摘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做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应当由人民来评定”;“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等等。总之,文化建设要反映人民群众生动的生产生活实践、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只有把人民群众作为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才能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只有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才能创作出关心人民命运、体察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才能使我们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一句话,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主体是人民,必须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这是我们理解《摘编》中一系列重要论述的一个立足点。(作者:郭如才 中央文献研究室 )

    相关书目:

    《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0日 10:06 来源:前线 编辑:张青津 打印